多囊卵巢的超声表现
- 格式:pdf
- 大小:268.30 KB
- 文档页数:1
简述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其中卵巢中存在多个囊状卵泡,导致女性月经不调、不孕等问题。
为了确诊PCOS,医生通常需要根据以下三个标准进行诊断:
1.临床表现标准:
女性必须满足两个或以上以下标准:月经不规律或缺失;高雄体质指数(BMI);多毛或男性化特征(如面部、胸部、腹部、肢体的多毛、声音低沉等)。
2.超声检查标准:
卵巢中应具有12个或以上的囊状卵泡,每个卵巢的大小应大于10毫升。
3.内分泌标准:
应测量血液中的性激素和代谢物质水平,包括高睾酮、高LH/FSH 比例和高胰岛素。
如果女性满足上述三项标准中的两项或以上,就可以被诊断为PCOS。
这种疾病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进一步的健康问题。
- 1 -。
核磁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核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女性内分泌失调疾病,通常在育龄期妇女中发生。
PCOS患者通常伴有多囊卵巢、高雄激素水平和排卵障碍等症状。
由于其症状多样化,因此临床上往往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才能做出准确诊断。
目前,核磁共振成像(MRI)已被广泛应用于PCOS的诊断和评估。
下面将就核磁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一、核磁多囊卵巢综合征的MRI诊断标准:1. 多囊卵巢:PCOS患者通常表现为双侧多囊性卵巢,卵巢表面粗糙,卵泡密度增加。
MRI可以显示卵巢体积增大、卵泡多囊和卵巢表面不规则等特征。
2. 雄激素水平异常:PCOS患者通常伴有雄激素水平异常,如睾酮、雄二醇增高。
MRI可以通过测定卵巢内雄激素含量的信号强度来评估雄激素水平。
3. 排卵障碍:PCOS患者往往存在排卵障碍,导致月经不规律或闭经。
MRI可以通过观察卵巢内颗粒细胞形态和卵泡生长情况,评估排卵功能的正常性。
4. 输卵管病变:部分PCOS患者可能合并有输卵管疾病,如输卵管堵塞等。
MRI可以通过检测输卵管形态和通畅度来评估输卵管的功能状态。
1. 预处理: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前,患者应按要求进行空腹、全身洁净、去除金属物品等预处理。
2. MRI扫描方案:一般情况下,PCOS患者可选择进行盆腔MRI 检查。
在扫描过程中,需保持呼吸平稳,配合医生进行扫描,确保获得清晰的图像。
3. 参数选择:在进行MRI检查时,可选择T1加权和T2加权序列,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可使用增强剂增强扫描,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4. 图像分析:在获得MRI图像后,需进行仔细的图像分析,评估卵巢形态、大小、结构等特征,进而判断是否存在PCOS的征象。
1. 早期诊断:MRI可帮助早期发现PCOS患者的多囊卵巢、排卵障碍等病变,有利于及早进行治疗。
2. 鉴别诊断:有些疾病如卵巢肿瘤、卵巢囊肿等可能与PCOS表现相似,MRI可通过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做出准确鉴别诊断。
多囊卵巢的诊断标准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女性在生殖年龄内(通常为15-44岁),出现月
经周期不规律或长期无月经,伴有体毛增多、体重增加、皮肤痤疮等特征。
2. 月经异常:月经周期长(大于35天)或月经不规律(超过
2个月才出现一次月经)。
3. 多囊卵巢的超声检查:双侧卵巢表面有多个小囊肿(直径为2-9毫米),表现为“颗粒状”或“项链状”,卵巢体积增大。
以上三个方面都需要满足其中两个以上的条件,同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月经不规律和卵巢多囊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未经性成熟的女性和未开始月经的女性,诊断PCOS的确切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检查。
此外,有时医生还会根据血液中的激素水平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来协助诊断。
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诊断。
你的卵巢多囊吗?如何判断是否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文章导读有很多女性朊友查B超见报告提示是卵巢多囊样改变就愁容满面,担心受怕,感觉自己患上了严重的病症。
其实仅仅是B超提示卵巢多囊样改变并不等同于多囊卵巢综合征。
如何判断是否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为核心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它除了对女性的生殖功能产生影响外,还对女性的糖脂代谢、心血管、子宫内膜、乳腺、皮肤、骨骼和心理等产生影响,以近年来呼吁将其更名为代谢生殖异常综合征(MRS)。
一般需具备以下3点中的2点,才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1.月经不规律,月经稀发、闭经、排卵障碍等。
2.高雄激素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如多毛、痤疮、肥胖、不孕等等。
3.超声示卵巢多囊样改变。
为什么会得这个疾病呢?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和遗传、体内激素水平相关。
此外,生长环境和生活方式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但是此病具体病因至今仍未明确。
多囊有可能治愈,或自愈吗?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终身性疾病,是无法根治的。
但是您也不必过于紧张,重要的是根据您不同的年龄段对月经、生育的不同要求和对已经出现的临床症状进行不同的个体化的治疗,需要您长期配合治疗的。
为什么多囊卵巢综合征会引起不孕?正常情况下育龄期女性每个月经周期会有数十个卵泡同时发育,但一般只能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出卵子。
如果在这个时候同房,精子和卵子相遇的几率很大,最容易受孕。
但是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来说由于内分泌紊乱,卵泡无法发育成熟,不排卵或者稀发排卵,从而造成月经紊乱、闭经、不孕等。
得了多囊卵巢综合征还能怀孕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怀孕虽然比普通人要困难很多,但是通过一系列治疗还是有很大的希望的。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孕或者难孕的原因主要是卵泡难以发育成熟,无排卵或者稀发排卵。
那么通过调整患者的月经周期、促排卵、监测排卵并在排卵期同房便可大大增加受孕几率。
多囊卵巢综合征怎么治疗?1、首先需要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 (即减肥)。
多囊卵巢诊断标准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通常在育龄期女性中发生。
它的诊断标准一直备受关注,因为正确的诊断对于治疗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首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类似症状的疾病,比如甲减、垂体腺瘤等。
其次,需要满足以下其中两项标准,1. 临床和/或生化高雄激素水平异常,如高雄激素血症或高雄激素血症;
2. 卵巢超声检查显示多囊卵巢;
3. 月经紊乱和/或排卵功能障碍。
在临床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并不容易,因为其症状多样化,包括月经不规律、不孕、多毛、肥胖等,这些症状也可能是其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的表现。
因此,对于疑似患有PCOS的患者,一定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除了临床表现和超声检查外,血清雄激素水平的测定也是诊断PCOS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雄激素血症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一个主要特征,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重点关注患者的雄激素水平,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内分泌紊乱的表现。
另外,月经紊乱和排卵功能障碍也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常见表现,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史,并进行相关的生化指标检测,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排卵功能障碍。
总的来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超声检查和生化指标,同时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正确的诊断对于治疗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因此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评估,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疾病诊断
1935年,Stein 和Leventha首次报告此病后被定名为Stein -Leventhal综合征(S-L征)。
1960年由于患者以双侧卵巢囊性增大为特征,故改称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
由于PCOS有高度临床异质性,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不清,到2003年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与美国生殖医学学会的(ESHRE/ASRM)的专家召开PCOS国际协作组专家会议制定了PCOS的国际诊断标准,具体诊断标准如下:
(1)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2)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
(3)超声表现为多囊卵巢(一侧或双侧卵巢有12个以上直径为2-9mm的卵泡,和/或卵巢体积大于10ml);
上述3条中符合2条,并排除其它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兴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
为制定中国PCOS的诊治规范,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于2006年在重庆讨论并初步制定了中国的PCOS诊断、治疗专家共识。
2007年出台了中国的PCOS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专家建议在现阶段推荐采用2003年鹿特丹PCOS国际诊断标准。
即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卵
巢多囊性改变:一侧或双侧卵巢直径2-9mm的卵泡≥12个,和/或卵巢体积≥10ml;上述3条中符合2条,并排除其他高雄激素病因: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柯兴氏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通常的症状是月经失调的症状,如果出现这个症状的女性,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
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的方法有多种,但是所有的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方法都需要依照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的标准来进行诊断。
下面将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标准介绍如下:多囊卵巢综合症是雄激素过高性的月经失调为主的一种病。
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时,可以参照其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症状常表现为月经不调(月经量少或闭经)、多毛、痤疮(俗称青春痘)、肥胖、卵巢呈多囊性增大,已婚者不孕。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理表现太多,每个人都不一样。
因此,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排卵或者不排卵,表现在月经走势不正常,可以作为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的标准。
2、超声检查有卵巢的多囊性改变,是最准确的一种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方法。
3、雄激素过高,有多毛的问题、有痤疮的问题,或者说激素水平的测定是高的。
全部符合以下三条者,诊断为PCOS。
1)初潮2年后月经稀少或闭经,或BBT单相:2)痤疮,多毛(乳晕、阴部或腿部)或再有肥胖,可有血雄激素升高:血T升高或logT/E2>,可合并17ɑ-OHP增高;3)B 超检查卵巢体积增大(厚×宽×高/2≥6ml),皮质内一个平面上直径2~9mm的卵泡数>10个。
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的症状常表现为月经不调(月经量少或闭经)、多毛、痤疮(俗称青春痘)、肥胖、卵巢呈多囊性增大,已婚者不孕。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雄激素过高性的月经失调为主的一种病。
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的症状常表现为月经不调(月经量少或闭经)、多毛、痤疮(俗称青春痘)、肥胖、卵巢呈多囊性增大,已婚者不孕。
您好:多囊卵巢是由于丘脑下部-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破坏了相互之间的依赖与调节,因而卵巢长期不能排卵.该病典型临床表现为无排卵月经失调,如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稀发或不排卵月经,常伴有多毛,肥胖,不孕,双侧卵巢增长或单侧卵巢增大及一些激素水平的改变.多囊卵巢的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药物治疗,另一种是手术治疗.一般药物治疗并不是很理想.采用国内先进的显微外科技术不开刀治疗多囊卵巢,这种技术不开刀,恢复快,成功率高.建议详查,明确不孕不育的原因,针对性治疗.S2.雄激素过多在PCOS中,几乎所有的雄激素生成均增多.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减少,游离雄激素增多,活性增强.至于过多的雄激素来源于卵巢或肾上腺众说不一.大剂量GnRH激动剂可降低促性腺激素,雄烯二酮和睾酮减少,而对来源于肾上腺的DHEAS无影响.据报道大约70%的PCOS患者为卵巢源性雄激素所致:①由于类固醇激素所需酶系功能紊乱,如芳香化酶缺乏,3β-醇甾脱氢酶不足或活性下降,P45OC17A调节异常,雌激素合成障碍,大量雄激素在外周(脂肪,肝,肾内)转换为雌酮.也有人认为卵巢发育不充分使芳香化酶的活性下降.②LH脉冲频率及振幅升高,刺激卵泡膜细胞及间质细胞增生和雄激素的生成.过多的雄激素促使卵泡闭锁,卵巢粒层细胞早期黄素化,生长停止,不能排卵,形成PCOS.本病多发生在青春期月经初潮后,推测可能起因于性成熟前期,肾上腺功能失调,持续分泌过多雄激素.此外,在应用地塞米松前后测定卵巢和肾上腺静脉血中的各种雄激素水平,其结果支持卵巢和肾上腺是PCOS过多雄激素的共同来源,发现50%PCOS患者有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增多.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即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状态。
多囊卵巢综合征初步论述作者:谷青张萍李俊青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1期【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女性排卵障碍导致不育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以卵泡发育的障碍、性激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IR)等方面的多源性及多样性表现,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多毛、肥胖等,近年来随着不断深入研究,认识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并非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种多病因、表现极不均一的临床综合征。
本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症状、超声检查、诊断等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超声检查;初步探讨【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093—01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以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为其主要特征的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的内分泌紊乱综合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不孕、多毛、痤疮、肥胖、黑棘皮症等[!]。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一般年龄段在20-40岁,且发病年龄出现年轻化趋势,年龄在25岁以下的患者已占到70%,其中最小的患者仅17岁。
多囊卵巢综合征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且多囊性卵巢综合征的症状多见月经稀少或闭经、多毛、肥胖、双侧卵巢呈囊性增大、不孕等症状。
多数肥胖伴有月经异常的女性要注意了,如果你没有大吃大喝也无法控制地肥胖,并且月经几个月才来一次或干脆闭经,还长了许多小痘痘,痘痘主要分布在面部、乳房周围、下腹部等。
另外,受雄激素刺激,腋毛、阴毛、四肢的毛发增长,多毛发生率占了17%~18%,而痤疮发生率则有60%。
多囊卵巢综合征由于卵巢间质、卵巢泡膜细胞及颗粒细胞皆参与雄激素的产生,故睾酮水平增加主要来源于卵巢,由于卵巢内高雄激素浓度抑制卵泡成熟,引起发育中卵泡闭琐,不能形成优势卵泡。
从而导致卵巢的多囊改变[2]。
多囊卵巢诊断标准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其
特征包括高雄激素水平、卵巢多囊、排卵障碍和不孕。
多囊卵巢综
合征的诊断标准已经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主要包括超声检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三个方面。
首先,超声检查是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
国际上的共识,多囊卵巢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卵巢体积增大、卵泡
数量增多和卵巢表面呈现类似项链的结构。
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
示卵巢的形态和结构,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多囊卵巢的情况。
其次,临床症状也是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依据之一。
患
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常常出现月经不规律、闭经、多毛、痤疮
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多囊卵巢综
合征,并且对于排除其他疾病也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最后,实验室检查也是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手段之一。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往往伴有高雄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血脂异
常等情况。
通过检测雄激素、胰岛素、血脂等指标,可以帮助医生
确认诊断,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并且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超声检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三个方面。
通过综合分析这三个方面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为患者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对于怀疑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来说,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早期发现和诊断,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展,减少不孕症的发生率,提高生育率,保障女性健康。
卵巢囊肿,生理or病理,如何区分?临床常见卵巢囊肿的鉴别诊断。
作者:付虹来源:医学界妇产科频道卵巢瘤样病变(tumor-like lesion of the ovary)是一类卵巢非肿瘤性囊肿或增生性病变,可为生理性,亦可为病理性。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育龄女性多见。
一、卵泡囊肿正常生理情况下,卵泡发育为成熟卵泡时,平均直径不超过1.5cm。
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卵泡发生闭锁或不破裂,致卵泡液积聚,形成卵泡扩张,直径1.5~2.5cm,称囊状卵泡,大于2.5cm称卵泡囊肿(follicle cyst)。
卵泡囊肿与囊状卵泡相比,除大小差异外,前者常为单个囊肿,仅少数情况下可有数个囊肿,因此又称为孤立性卵泡囊肿。
孤立性卵泡囊肿可发生于生育年龄女性,尤多见于月经初潮不久或围绝经期女性,也有见于胎儿或绝经后7年的女性。
胎儿、新生儿囊状卵泡和卵泡囊肿的标准,前者定为卵泡直径0.5~1cm。
后者大于1cm。
1、肉眼形态卵巢表面光滑或囊肿处隆起,单发,偶可多发。
位于皮质内或其下方。
囊肿直径很少超过8cm。
囊壁薄,腔面光滑,灰白色或暗紫色,囊液水样或呈血性。
2、临床表现一般无自觉症状。
囊肿可自然吸收、消退。
个别病例因持续卵泡分泌雌激素引起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绝经后阴道流血,在幼女可引起假性性早熟。
3、超声表现1)卵巢增大。
2)卵巢内出现圆形无回声区,壁极薄而光滑,常突出于卵巢表面,囊肿直径2.5~5cm。
3)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扫查其内无血流信号,在定期随诊探测中,可见囊肿无回声区自行缩小或消失。
4、治疗临床无症状者不需治疗。
如囊肿破裂、扭转引起急腹症可行卵巢囊肿切除或一侧附件切除。
二、黄体囊肿黄体囊肿(corpus luteum cyst)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女性,妊娠女性有形成黄体囊肿的倾向。
正常和妊娠期黄体直径小于2cm,若黄体直径达2~3cm,称囊状黄体;直径大于3cm,则称黄体囊肿。
当囊状黄体或黄体囊肿退变时,转变为玻璃样变的结缔组织,但仍保持囊腔内液体,其直径在2~3cm,称囊状白体。
多囊卵巢的超声表现
发表时间:2019-09-06T09:19:38.730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6期作者:李红梅
[导读] 多囊卵巢综合征为妇科领域一组多发性内分泌系统综合征类型,临床以雄激素增多、排卵功能障碍等为主要特征。
(达州市华康医院四川达州 635000)
多囊卵巢综合征为妇科领域一组多发性内分泌系统综合征类型,临床以雄激素增多、排卵功能障碍等为主要特征。
该病除可对处于育龄期阶段的女性生育构成严重影响外,还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2型糖尿病、肥胖症的发生、发展关联密切。
有报道指出,相较正常人群,多囊卵巢综合征有更高的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比例。
超声为现阶段对该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对超声表现进行掌握,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1 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内容是什么?
因多囊卵巢综合征有相对多元的病发因素,表现也较为复杂,故较难制定统一诊断标准。
现阶段,临床多倾向于将下列特征用于本病的诊断:(1)不排卵或稀发排卵;(2)具高雄激素血症特征;(3)闭经期或月经停止3-5d后施以超声检查,卵巢有多囊样改变,即卵巢体积增大和(或)双侧卵巢小卵泡检出≧12个;上述3项特征,至少符合2项,即可确诊。
另外,还需将可诱导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其它病因排除,如甲状腺功能性病变、外源性雄激素、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
2 采用二维超声检查时声像图表现
2.1 经腹超声检查
指导患者在检查前对膀胱作适度充盈准备,设定膀胱作检查过程中的透声窗,为卵巢和子宫的清晰显示创造理想条件。
超声表现具体内容包括:经观察示,于卵巢内积滞的卵泡呈栅栏样在周边区域分布,且卵巢在外形上发生了蜂窝状改变;此外,双侧卵巢呈对称性、均匀性增大,卵巢被膜呈不均匀性增厚状,回声呈增强显示,周围存在薄圆环围绕的征象。
2.2 经阴超声检查
此方案在已婚女性中较为适用,可指导患者在检查前,将膀胱排空,并适当作心理疏导,以使其紧张心理消除,保持平和心态。
协助病人取截石位,取耦合剂适量,均匀涂于阴道探头表面,并套上避孕套后,于阴道后穹窿处轻柔置入,通过对探头方向转动,以完成多平面、多方位的详细扫查操作。
阴道超声可将小卵泡在成像方面的问题较好解决,能对卵巢边缘环绕的囊性卵泡(10余个)清晰显示,呈“项链样”或“蜂窝状”改变。
通过对卵泡直径观测,均在10mm以下,通常介于3-8mm之间,大部分为4-6mm,同时,卵巢间质回声存在增强的情况。
2.3 经腹和经阴超声检查优缺点有哪些?
因超声检查具可重复操作、便捷、无痛等多项优点,故广泛用于临床。
但经腹和经阴超声也有各自优势和不足存在,如经腹超声,临床在使用时,因探头频率呈较低显示,分辨率也相对偏低,另外,因操作期间于卵巢周围分布的肠气也可干扰到图像质量,故无法清晰的对卵巢内部结构显示,对于有腹部手术史存在瘢痕遗留、卵巢位置较深、胃肠气体较多的患者及肥胖妇女,有较大的诊断难度。
而经阴道超声可对卵巢整体结构清晰显示,并可将径线准确测量出,较好地对卵巢与子宫之间的关系呈现,盆腔脏器对其形成的干扰也较小。
同时,患者无需在检查前憋尿,探头可贴附盆腔脏器,图像分辨率、探头频率均居较高水平,可对多囊卵巢形态学方面的改变清晰显示,还可将于卵巢内分布的小卵泡结构特征表现出,故使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敏感性、准确性显著提高。
但其有相对弱的穿透力,近场声像图显示虽相对清晰,但观察远场声像图时发现,结果多不理想。
如卵巢位置较高,子宫位于后方,卵巢较大的患者,应用经阴超声检查,无法较理想的将卵巢大小、轮廓清晰显出,且卵巢径线测量结果可靠性也相对偏低。
3 三维超声声像图表现
三维超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与评估中更为适合,可为卵巢体积、血流参数、间质面积的定量测定提供有利条件。
相较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可更清晰的对卵巢立体结构显示,还可通过各种显示模式,方便医师纠正卵巢表面可再生和不规则的卵巢容积及分布的卵泡数量,增加超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的客观定量指标,提高测量精确性,也使诊断方法进一步完善。
在超声技术上,具体操作时,三维超声可不与患者身体接触,以虚拟的形式,通过对其存储的三维信息利用,从三个正交平面计数卵泡,此为三维超声所具有的后处理功能,在计数卵泡方面的优势,可防范超声检查所存在的长时间暴露不足,并为计数过程就充裕的时间予以提供,进而使卵泡计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增强。
但是,采用三维超声计数卵泡,也有局限性存在,卵巢内卵泡所呈现出的拥挤情况及操作者的耐心程度,均可影响到三维超声的检查结果。
现阶段,三维超声的三维超声多平面成像、二维等同法及三维容积反转模式等系列技术,均可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泡计数中应用,其中,三维容积反转模式有更高的可靠度。
4 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检查,可发现卵巢的微小血管,检出呈间断状态的血管走行,且探测角度、流速、方向对血流的显示未构成影响,有优于血管造影的检出能力。
总之,随着超声诊断设备的完善,加之临床诊断技术的增强,相信可更准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病情特征和发展状况了解,在掌握超声表现基础上,与内分泌改变、临床表现结合,以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