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检修教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669.50 KB
- 文档页数:9
2024年离合器的检修离合器的拆装检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汽车维修与检测》教材第五章“离合器的结构与检修”,涉及第1节“离合器的拆装检修”。
具体内容包括离合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拆装步骤、检修要领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离合器的拆装和检修方法。
2. 能够独立完成离合器的拆装与检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离合器拆装检修的步骤及要领。
重点: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拆装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离合器实物、模型、挂图、检修工具。
2. 学具:每组一套离合器拆装检修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案例引出离合器检修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离合器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离合器拆装检修的步骤及要领。
3. 实践操作演示:(1)演示离合器拆装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2)演示离合器检修方法,讲解检修要领。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离合器拆装检修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离合器结构组成2. 离合器工作原理3. 离合器拆装检修步骤及要领4. 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在拆装检修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 课后实践:利用课余时间,分组进行离合器拆装检修实践,提交实践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离合器的拆装检修方法。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还存在操作不规范、注意事项掌握不牢等问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离合器检修技术的发展,了解新型离合器的结构及检修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离合器拆装检修的步骤及要领。
2. 实践操作演示中的注意事项。
3. 课后实践报告的提交与反馈。
一、离合器拆装检修的步骤及要领1. 拆卸步骤:(1)将车辆停稳,拉紧手刹,卸下蓄电池负极电缆,确保安全。
离合器的检修(一)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学习目标:了解离合器的功用和要求;掌握离合器的基本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离合器自由间隙和踏板自由行程。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系的总成件。
通常离合器与发动机曲轴飞轮组安装在一起,是发动机与汽车传动系之间切断和传递动力的部件。
在汽车从起步到正常行驶直至停车的整个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操纵离合器,使发动机与传动系暂时分离或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传动系输出的动力。
(离合器结构实体认识)一、离合器功用和要求(针对汽车使用过程讲解)1 离合器的功用离合器的具体功用有如下三个方面:⑴使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地接合,保证汽车起步平稳汽车起步时,有静止到行驶的过程中,其速度由零逐渐增大。
此时,如果发动机与传动系刚性联系,一旦变速器挂上挡,汽车将因突然接受动力而猛烈地向前蹿动,使汽车未能起步而迫使发动机熄火。
在传动系装置离合器后,汽车起步之前驾驶员先踏下离合器踏板,是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再将变速器挂上适当挡位,然后驾驶员缓慢抬起离合器踏板,使离合器的主、从动部分逐渐接合,与此同时,逐渐踩下加速踏板,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转矩,这样发动机的转矩便可由小到大传给传动系。
当牵引力足以克服汽车起步时的行驶阻力时,汽车便由静止开始缓慢逐渐加速,实现平稳起步。
⑵暂时切断发动机的动力传动,保证传递系换挡时工作平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行驶条件的变换,需要不断变换挡位。
对于机械式齿轮变速器,换挡时不同的齿轮副要退出啮合或进入啮合,这就要求换挡前踩下离合器踏板,中断发动机的动力传动,以减少齿面间的压力,便于退出原有齿轮副的啮合、进入新齿轮副的啮合。
如果没有离合器或离合器分离不彻底使动力不能完全中断,原有齿轮副之间会因压力大而难以脱开,而待啮合齿轮副之间因圆周速度不同而难以进入啮合,勉强啮合也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和噪声,甚至会打齿。
⑶限制所传递的转矩,防止传动系过载汽车紧急制动时,如果没有离合器,则发动机与传动系刚性连接,发动机转速将急剧下降,其所有零件将产生很大的惯性力矩,这一力矩作用于传动系,会造成传动系过载而使其机件损坏。
离合器的检修离合器的拆装检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汽车维修技术》教材第五章“离合器的结构与检修”,具体包括第3节“离合器的拆装检修”。
内容详细涵盖离合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拆装步骤、检修方法以及故障诊断与排除。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离合器的基本构造及其工作原理;2. 掌握离合器的拆装步骤及检修方法;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离合器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离合器拆装步骤、检修方法及故障诊断。
难点:离合器工作原理的理解以及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汽车维修手册、离合器模型、拆装检修工具、投影仪等;2. 学具:每组一套拆装检修工具、汽车维修手册、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入离合器拆装检修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
2. 理论讲解:a. 离合器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b. 离合器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c. 离合器检修方法及故障诊断。
3. 实践操作:a. 演示离合器拆装过程,强调注意事项;b. 学生分组进行拆装实践,教师巡回指导;c.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离合器进行检修,教师点评。
4. 例题讲解:讲解离合器故障诊断与排除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离合器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2. 离合器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3. 离合器检修方法及故障诊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简述离合器的工作原理;b. 列出离合器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c. 针对某一离合器故障案例,给出诊断与排除方案。
2. 答案:a. 离合器工作原理:略;b. 离合器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略;c. 故障案例诊断与排除方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邀请企业技师进行讲座,分享离合器维修经验;b.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维修企业,了解离合器检修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c. 布置一道综合性的离合器故障诊断与排除作业,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离合器的检修离合器的拆装检修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汽车维修技术》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离合器的拆装与检修”。
具体内容包括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拆装步骤、检修要领及故障诊断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结构特点及各部件功能;2. 学会离合器的拆装步骤,掌握检修要领,具备实际操作能力;3. 能够对离合器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离合器拆装步骤及检修要领的掌握。
教学重点: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故障诊断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汽车维修手册、离合器拆装与检修教学视频、离合器模型、故障诊断仪器;2. 学具:工具箱、离合器拆装与检修操作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辆离合器故障的汽车,让学生了解离合器在实际维修工作中的重要性。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各部件功能,让学生对离合器有全面的认识。
3. 拆装步骤演示(20分钟)现场演示离合器的拆装步骤,边讲解边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拆装过程。
4. 检修要领讲解(15分钟)讲解离合器检修要领,包括检查方法、判断标准、故障排除等。
5.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一个离合器故障诊断的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离合器拆装与检修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离合器工作原理;2. 离合器结构特点及各部件功能;3. 离合器拆装步骤;4. 离合器检修要领;5. 离合器故障诊断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离合器拆装与检修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作业答案:(1)拆装步骤:1) 卸下离合器压盘固定螺栓;2) 取下离合器压盘;3) 卸下离合器轴承;4) 取下离合器片;5) 检查离合器片、轴承、压盘等部件;6) 重新组装离合器。
(2)检修要领:1) 检查离合器片磨损程度,磨损过度的需更换;2) 检查轴承是否磨损、松动,如有问题需更换;3) 检查压盘是否有裂纹、变形,如有问题需更换;4) 检查离合器液压系统,确保无泄漏、堵塞现象。
离合器的检修离合器的拆装检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汽车修理工(高级)》教材的第四章第二节,即离合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检修方法及拆装技巧。
具体内容包括离合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压盘、分离轴承、分离杠杆、从动盘等,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同时,还会介绍离合器的检修流程,包括拆装、检查、调整和润滑等环节。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培养学生熟练操作离合器检修的基本技能;3. 培养学生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检修质量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离合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检修方法。
难点:离合器拆装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模型、PPT、视频教学资料。
学具:笔记本、笔、工具箱、防护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辆故障汽车,引导学生思考离合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检修方法。
2. 理论讲解:利用PPT和视频教学资料,讲解离合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检修流程。
3. 示范操作:教师在模型车上演示离合器的拆装过程,讲解每一步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4. 学生实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离合器的拆装实践,掌握操作技巧。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道离合器检修的实际问题,检验学习效果。
6. 答案讲解: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讲解正确答案及解题思路。
六、板书设计离合器结构图离合器工作原理离合器检修流程七、作业设计1. 描述离合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答案:离合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压盘、分离轴承、分离杠杆、从动盘等,它们共同工作,实现发动机与变速箱的连接和断开。
2. 简述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答案: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盘与从动盘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发动机与变速箱的连接和断开。
3. 列出离合器检修的主要步骤。
答案:离合器检修的主要步骤包括拆装、检查、调整和润滑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汽车修理工(高级)》教材的第四章第二节,即离合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检修方法及拆装技巧。
05离合器的检修一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汽车维修技术》教材第三章第一节,主题为“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及检修”。
详细内容包括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其检修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理解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离合器故障原因和检修方法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其能够熟练使用相关工具进行离合器的检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离合器工作原理的理解,以及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检修。
教学重点: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检修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汽车维修教材、离合器模型、挂图、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汽车维修工具、离合器零部件、检修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辆汽车,引导学生思考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离合器的作用是什么?2. 理论讲解:(1)介绍离合器的基本结构。
(2)讲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3)分析离合器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套离合器零部件和维修工具。
(2)教师示范离合器的拆装和检修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3)学生独立完成离合器的拆装和检修,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针对离合器检修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讲解和演示。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份离合器检修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离合器的基本结构2.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3. 离合器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七、作业设计故障现象:汽车行驶过程中,离合器踏板沉重,车辆加速无力。
2. 答案:故障原因:离合器压盘弹簧损坏,导致离合器压盘与飞轮接触不良。
检修方法:更换离合器压盘弹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了解离合器在其他类型车辆上的应用和检修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离合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 离合器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检修。
离合器的检修离合器的拆装检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汽车维修技术》教材第四章“汽车离合器”部分,详细内容包括:离合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离合器的拆装步骤、离合器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2. 学会正确拆装离合器,掌握离合器检修方法;3. 能够分析并解决离合器常见故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离合器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离合器检修方法;教学重点:离合器工作原理、结构及故障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汽车维修手册、离合器实物、拆装工具、检修工具;学具:笔记本、笔、工具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离合器在日常行车中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a. 离合器工作原理及结构;b. 离合器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c. 离合器检修方法。
3. 实践操作:a. 演示离合器拆装过程,讲解注意事项;b. 学生分组进行离合器拆装练习;c. 指导学生进行离合器检修操作。
4. 例题讲解:分析离合器常见故障案例,讲解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离合器工作原理;2. 离合器结构图;3. 离合器拆装步骤;4. 离合器检修方法;5. 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七、作业设计a. 离合器踏板沉重;b. 离合器打滑;c. 离合器异响。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教学效果及改进措施;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汽车零部件的维修方法,提高综合维修技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关注细节1.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2. 离合器的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3. 离合器检修方法及常见故障分析。
二、重点细节补充和说明1.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离合器片的接触与分离来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与中断。
重点关注细节如下:(1)离合器片的材质与厚度:离合器片的材质对其使用寿命和传递效率有直接影响,一般采用耐磨、耐高温的材料制成。
05离合器的检修一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汽车维修技术》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离合器的工作原理与检修。
详细内容包括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 学会分析离合器的常见故障,并能进行相应的检修。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
难点:离合器故障诊断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汽车维修手册、离合器模型、故障离合器部件。
2. 学具:螺丝刀、扳手、钳子等常用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辆汽车,让学生思考汽车如何实现换挡、启动等操作,从而引入离合器的作用。
2. 理论讲解:讲解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结合模型进行演示。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离合器检修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分析离合器常见故障,讲解诊断与检修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故障离合器的检修,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离合器的基本结构2.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3. 离合器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七、作业设计故障现象:汽车行驶过程中,离合器踏板沉重,难以踩下。
2. 答案:可能原因:离合器液压系统故障。
检修方案:检查液压油质量,更换液压油;检查液压泵、离合器油缸等部件,更换损坏部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了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
课后可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汽车零部件的维修与保养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离合器工作原理的理解2. 离合器故障诊断与分析3. 实践操作中的安全与规范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一、离合器工作原理的理解1. 结合实物模型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离合器各部件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2. 使用动态图示或视频资料,展示离合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知。
离合器的检修离合器的拆装检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汽车维修技术》教材第十五章“离合器的结构与检修”。
具体内容包括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离合器的拆装步骤、检修方法以及故障诊断。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汽车行驶中的作用。
2. 学会离合器的拆装步骤及检修方法,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3. 能够进行离合器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离合器拆装检修的具体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离合器工作原理的理解,拆装检修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汽车维修教学视频、离合器拆装检修工具、实物模型。
2. 学具:汽车维修手册、笔记本、工具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汽车维修现场视频,让学生了解离合器检修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场景。
2. 理论讲解(20分钟)(1)讲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2)分析离合器在汽车行驶中的作用。
3. 拆装步骤及检修方法(40分钟)(1)详细介绍离合器的拆装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2)演示离合器检修方法,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2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离合器拆装检修的实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故障诊断与排除(30分钟)(1)讲解离合器常见故障及诊断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故障排除方案。
六、板书设计1. 离合器工作原理2. 离合器拆装步骤3. 离合器检修方法4. 离合器故障诊断与排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并分析离合器在汽车行驶中的作用。
2. 答案:离合器工作原理是利用摩擦原理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变速箱,使汽车在不同的行驶状态下实现平稳起步、换挡和停车。
离合器在汽车行驶中的作用主要有:保证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连接与断开;实现汽车平稳起步、换挡和停车;减轻变速箱的冲击载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离合器拆装检修的掌握程度,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05离合器检修一离合器工作原理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教材第七章“汽车底盘系统”第三节“离合器检修”,详细内容将围绕离合器工作原理及其检修步骤展开。
具体涉及离合器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分析及检修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离合器工作原理,掌握离合器检修流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在于离合器工作原理理解以及检修步骤掌握。
教学重点则是离合器构造、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离合器实物模型;2. 汽车维修手册;3. 检修工具:离合器压力表、扭力扳手等;4.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辆汽车离合器故障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离合器重要性及工作原理。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利用PPT课件,详细讲解离合器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教材中例题为例,讲解离合器故障诊断与检修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进行离合器故障分析随堂练习。
5. 实操演练(20分钟)分组进行离合器检修实操,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离合器工作原理;2. 离合器检修步骤;3.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离合器工作原理;(2)列举并解释三种常见离合器故障;(3)设计一个离合器检修流程。
2. 答案:(1)离合器工作原理:通过压盘、离合器片和飞轮摩擦力,将发动机动力传递给变速箱;(2)常见故障及解释:①离合器打滑:摩擦片磨损严重,导致传递动力下降;②离合器分离不彻底:分离轴承损坏或调整不当;③离合器异响:离合器片磨损不均匀或轴承故障;(3)检修流程:检查离合器踏板高度及自由行程→检查离合器液压系统→检查离合器片磨损情况→检查分离轴承及压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优点与不足,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离合器的检修离合器的拆装检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汽车维修技术》教材第四章“汽车离合器”部分,详细内容包括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离合器的拆装步骤、检修要领及故障排除方法。
着重对离合器片的磨损判定、压盘和轴承的检查进行深入学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汽车中的作用。
2. 学会正确拆装离合器的方法,并了解拆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能够进行离合器的检修工作,包括判定离合器片的磨损程度和检查压盘及轴承的状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离合器拆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离合器故障的准确判断。
教学重点: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离合器检修的实际操作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汽车离合器总成模型、拆装工具套装、检修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每组学生配备一套拆装工具、检修工具、工作手套、护目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汽车离合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离合器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2. 理论讲解:a. 介绍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b. 讲解离合器的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c. 解析离合器检修的标准流程和故障排除方法。
3. 实践操作:a. 分组进行离合器拆装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c. 按照检修流程进行离合器检修操作,教师示范并指导。
4.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案例讲解离合器常见故障的判断方法及修理策略。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离合器拆装及检修的实操练习,教师现场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离合器工作原理图。
2. 离合器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列表。
3. 离合器检修流程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在拆装离合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案要点:离合器工作原理的描述需准确,注意事项需涵盖工具选择、操作安全等方面。
2. 实操演练:学生课后自行练习离合器拆装及检修,下节课前进行实操考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研究离合器的不同类型及其在现代汽车中的新技术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1教案
教学内容任务二、离合器检修
1、从动盘总成检修
(1)从动盘总成损伤
①摩擦片磨损、烧蚀、破裂、沾有油污、铆钉松动;
②从动钢片翘曲、破裂、从动盘毂铆钉松动、花键轴套花键磨损。
(2)从动盘总成检修
①从动盘径向圆跳动的检修。
测量方法如图所示;
②摩擦片磨损程度的检查。
2、压盘检修
离合器压盘平面度不应超过0.2mm,检查方法可用直尺放平后以塞尺测量,如图所示。
用台钻除掉传动片与离合器盖连接的铆钉头,然后用冲子冲出铆钉,使离合器盖与压盘分离。
组装新压盘时,须在离合器与压盘的接触面上涂上一薄层润滑脂,用专用螺栓将离合器盖同压盘组装起来。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个案补充
教学内容
3、膜片弹簧检修
离合器压盘平面度不应超过0.2mm,检查方法可用直尺放平后以塞尺测用游标卡尺测量膜片弹簧内端磨损的深度和宽度,如图所示。
磨损的极限值为深度0.6mm,宽度 5.0mm。
超过极限值,应更换离合器盖总成或膜片弹簧。
用一个塞尺和专用工具测量膜片弹簧的弯曲变形,如图所示。
弹簧内端应在同一平面内,弹簧内端和专用工具之间的间隙不能超过0.5mm,如果过大则必须调整。
板
书
设
计
教后札记。
05离合器的检修一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汽车维修与检测》教材第四章第二节,主题为“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及检修”。
详细内容涉及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分析及检修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离合器的基本结构,理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2. 学会分析离合器常见故障,掌握离合器检修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离合器工作原理的理解,常见故障的分析及检修方法。
教学重点:离合器的基本结构,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离合器检修流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汽车维修手册,离合器总成,演示用汽车模型,故障离合器部件。
2. 学具:工具箱,离合器拆装工具,检测仪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离合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理论讲解:(1)介绍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包括压盘、从动盘、离合器轴承等部件。
(2)讲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结合汽车模型进行演示。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离合器拆装,让学生了解离合器内部结构。
(2)演示故障离合器部件,引导学生分析故障原因。
4. 故障分析及检修:(1)讲解离合器常见故障,如离合器打滑、异响等。
(2)引导学生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检修方法。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中的故障原因。
(2)分组讨论,制定检修方案。
六、板书设计1. 离合器基本结构:压盘、从动盘、离合器轴承、离合器片等。
2. 离合器工作原理:通过压盘与从动盘的接触,使发动机与变速器分离或结合。
3. 离合器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打滑、异响等,检修方法包括更换离合器片、调整离合器间隙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 答案:(1)离合器基本结构:压盘、从动盘、离合器轴承、离合器片等;工作原理:通过压盘与从动盘的接触,使发动机与变速器分离或结合。
05离合器的检修一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汽车维修技术》教材第四章“离合器的结构与检修”部分,具体包括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
重点讲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汽车中的作用,详细剖析离合器各个组件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掌握离合器在汽车中的重要作用;2. 掌握离合器的结构组成,了解各个组件的功能;3. 学会离合器检修的基本方法,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检修方法。
难点:离合器各个组件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汽车维修手册、离合器模型、投影仪、挂图等;2. 学具:工具箱、离合器组件、维修手册、笔记本电脑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辆汽车,让学生观察离合器位置,了解离合器在汽车中的重要作用。
2. 理论讲解:a.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b. 离合器的结构组成;c. 离合器检修的基本方法。
3. 例题讲解:以实际检修案例为例,讲解离合器检修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离合器检修的方法和技巧。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离合器检修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离合器工作原理示意图;2. 离合器结构组成图;3. 离合器检修步骤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辆汽车离合器故障的原因,并提出检修方案。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给出合理的检修方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的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离合器的发展趋势,了解新能源汽车中离合器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2. 离合器的结构组成;3. 离合器检修的基本方法;4. 实践操作中的注意事项;5. 作业设计与答案的合理性。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关系到学生对其作用和原理的理解。
汽车离合器讲解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汽车维修与保养》教材第3章“汽车传动系统”中的第2节“离合器的工作原理与构造”。
具体内容包括离合器的作用、类型、构造以及工作原理,特别是对膜片弹簧离合器和螺旋弹簧离合器的比较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离合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2. 掌握不同类型离合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 能够分析并解释离合器在实际汽车运行中的性能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离合器工作原理的理解,特别是膜片弹簧离合器与螺旋弹簧离合器的区别。
教学重点:离合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维护保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汽车离合器实物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学生笔记本,绘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一辆汽车的离合器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离合器的基本概念、作用和类型。
详细讲解膜片弹簧离合器与螺旋弹簧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离合器工作原理的动画,解释各个部件的功能。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绘制离合器构造图,加深理解。
学生解答关于离合器工作原理的选择题。
5. 互动讨论(10分钟)讨论离合器在日常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原因。
六、板书设计板书左侧:离合器定义与作用离合器类型膜片弹簧离合器工作原理板书右侧:螺旋弹簧离合器工作原理离合器构造图常见问题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离合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作用。
比较膜片弹簧离合器与螺旋弹簧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列出并解释三种常见的离合器故障原因。
2. 答案:离合器作用: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连接与断开,保证汽车平稳起步和换挡。
工作原理比较:膜片弹簧离合器通过膜片弹簧压紧离合器片,而螺旋弹簧离合器通过螺旋弹簧。
常见故障:离合器打滑、离合器异响、离合器踏板沉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反思本次课的难点是否已经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讲解清楚。
2024年05离合器的检修一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汽车维修与检测》教材第四章“离合器系统”的部分,具体内容为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
详细内容包括离合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诊断方法、检修步骤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构造及各部件功能;2. 学会分析离合器常见故障,掌握诊断及检修方法;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离合器工作原理的理解,故障诊断及检修方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离合器构造及各部件功能,检修步骤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汽车维修手册、离合器模型、演示视频、故障诊断仪器;2. 学具:工具箱、离合器拆装练习件、检测仪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辆出现离合器故障的汽车,让学生了解离合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离合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各部件功能,引导学生理解离合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一个具体的离合器故障案例,讲解诊断及检修方法。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离合器拆装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故障诊断与检修实践(20分钟):学生使用故障诊断仪器,对预设的离合器故障进行诊断和检修。
六、板书设计1. 离合器构造及工作原理;2. 离合器常见故障及诊断方法;3. 离合器检修步骤及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离合器的工作原理;(2)列举并解释三种常见的离合器故障;(3)根据检修步骤,编写一个离合器故障检修流程。
2. 答案:(1)离合器工作原理:通过压盘、离合器片、飞轮等部件的相互作用,实现发动机与变速箱的连接与断开;(2)常见离合器故障:离合器片磨损、离合器压盘损坏、离合器轴承磨损等;(3)离合器故障检修流程:故障诊断→拆解离合器→检查各部件→更换磨损部件→组装离合器→试车验证。
授课班级5号宋体
授课
时间
5号宋体授课教师黄恩
课题离合器的检修
教学内容分析
离合器是传动系统的第―个总成,它的主动部分与发动机飞轮连。
从动部分与变速器相连,在汽车起步到行驶过程,它可以使发动机与变速器暂时分离或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传动系统输出的动力。
本次任务主要是离合器的拆装,检修,共占6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进行离合器及其操纵机构的拆装。
2、能够认识离合器主要零件的结构及相互装配关系:
3、掌握离合器主要零件的检修标准和检修方法。
4、掌握离合器的装配与调整方法。
5、能够正确分析离合器常见故障的原因,并进行诊浙与排除。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信息咨询;查阅资料和专业知识;思考并解决专业问题;同时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组织学生讨论进行展示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方法1、情景设置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激起学习的兴趣。
2、任务驱动法:通过4S店角色的扮演,了解工作流程,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
3、分组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共同发现、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教学
重点
掌握离合器主要零件的检修标准和检修方法。
教学
难点
能够正确分析离合器常见故障的原因,并进行诊浙与排除。
教具准备1、设备及工具:扭力扳手、中心冲子、离合器导向工具、百分表、游标卡尺、跳
动检查仪、弹簧测试器。
2、材料:发动机(带离合器)、砂纸、离合器盖总成、离合器片。
教
学
课
时
6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内容教学措施
(一)离合器的拆装
【离合器的拆卸】
1、冲配标记
为了保证离合器与飞轮整体的动平衡
装时的谁确位置,需在飞轮和离合器
头等工具凿上对合标记。
2、拆卸离合器盖总成
(1)在导向轴承内插入导向专用
(2)使用工具按对角方向逐渐拧
下紧固螺拴。
(1)取出离合器压盘总成。
注意:不要将润滑油或润滑脂沾
的摩擦表面。
3、拆卸离合器从动盘1.教师完成作业分工,发放学生工作页、图样及相关资料;
2.教师组织学生认识装配实习场地,学习各项规章制度;
3.教师组织学生相互检查劳保用品的穿戴;
4.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相关专业资料,进行专业认知,通过案例学习,激发学习专业的兴趣;
5.教师指导学生了解发动机运行中最主要的损耗形式是什么;
(1)取出离合器从动盘。
注意:不要将润滑油或润滑脂沾到从动盘摩擦片的摩擦表面。
【离合器装配】 1.安装离合器从动盘
(1)使用砂纸和清洁剂清洗飞轮
盘摩擦片的摩擦表面。
(2)在花键毂内薄薄地涂上一层专脂。
(1)使用离合器导向工具使飞轮与摩擦片对中。
以便于变速器一轴
2、安装离合器压盘总成
6.引导学生领取工具、
量具,并指导工、量具如何使用;
7.教师通过
演示文稿、
现场示范操作、现场展示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判定
气缸磨损;
8.教师巡回指导,个人
独立或团队
完成学习任务; 9.组织学生撰写工作小
结、成果展示; 10.个人自评,小组互
评,教师点评。
(1)使用砂纸和清洁剂清洗压盘的摩擦
表面。
(2)对齐飞轮和离合器盖上的
后按对角方向逐渐拧紧螺栓
次拧紧。
(3)使用扭力扳手按规定的扭矩
栓(一般15N.m左右)。
(二)离合器的检修
【离合器片检修】
l、摩擦表面检查
(1)检查表面的不均磨损或油
发生硬化或出现龟裂。
(2)检查每个铆钉是否松动
(3)使用深度尺测量每个铆钉距离摩擦
片表面高度,应不小于0.3mm,否则确
定摩擦片磨损严重,须更换摩擦片。
2.检查减震弹簧
(1)检查自由间隙或断裂。
3.检查花键毂
(1)将离合器盘装到驱动轴上
花键的间隙和损坏
(2)前后移动离合器,检查花键
动自由,如卡滞说明花键损坏变
4.检查离合器盘的跳动量。
慢慢转动离合器盘,测量离合器盘的
轴向跳动毫。
不得有明显的轴向跳动,
否则会导致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应进
行修整或更换。
【离合器盖检修】
1、检查离合器盖
(1) 检查断裂和变形
2.检查膜片弹簧
(1)检查断裂、损坏或阶梯状、
(2)在膜片弹簧中心部位检查
的高度是否相等。
高度不相
分离不彻底和接合不平稳。
(3)膜片弹簧的小端与分离
磨损的痕迹深度超过0.6mm
过5mm时,必须更换膜片弹
(4)用弹簧测试仪测量弹簧
低于标准值应更换。
(可略)
3.检查压盘。
(1)检查每部分是否有龟裂、变形或损
坏。
(2)检查离合器平面的龟裂、损坏或磨
损。
压盘表面平面度误差不得超过
0.12mm,端面圆跳动量不得超过
0.2mm。
4.检查传动片
(1)如图箭头指的为传动片,检
是否损坏或变形。
【飞轮摩擦面检修】
1.飞轮摩擦面的检查
(1)检查裂纹、损坏或磨损情
与从动盘摩擦片相接触的工
有机油和润滑脂。
当出现严
沟槽、烧伤、破裂或失去平
削加工或更换。
(2)飞轮与定位销配合应紧密。
2、导向轴承检查
(1)用手指按住转动,平滑转动检查。
a、如果转动不平滑,更换轴承,否则会造
成异响。
(三)离合器的调整
离合器踏扳上保留的自由行程,可以避免因从动盘磨损后导致离合器不能充
分接合而造成的打滑。
白由行程过小会导致离合器打滑,自由行程过大会导致离
合器分离不彻底。
离合器安装以后,为保证其正常工作,还必须谓整踏扳的自由行程。
踏板的自由行
程是分离杠杆与分离轴承之间的间隙在踏板上的反应。
不同型号的汽车离合器踏
板的自由行程的大小往往是不同的(见表1-1)。
将有刻度的钢板尺支在驾驶室底
板上,测量出踏板在自由状态下和刚刚消除间隙时两个位置间的距离,该距离就
是踏板自由行程。
若不符合规定,应进行调整。
1、调整踏板高度
(1)首先通过转动踏板限位螺
高度。
刻度尺一端抵在地板,
在自由状态高度值。
应在150m
2、调整踏板自由行程(方法一)
(1)通过转动推杆调璧推杆与
缸活塞的间隙。
a、用手推踏板感到有阻力。
b、读取踏板行程数值。
2、调整踏板自由行程(方法二)
(1)通过转动轮缸的推杆来调节离合器分离轴承与膜片弹簧的间隙。
此间'隙也反应在踏板的行程数值上。
(2)过推离合器踏板来检查自由
(3)反应在离合器踏板上的自由
由以上两部分综合成的。
注意:每个推杆调整完毕都
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