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节镜下半月板术后康复训练计划

关节镜下半月板术后康复训练计划

关节镜下半月板术后康复训练计划
关节镜下半月板术后康复训练计划

关半月板切除术后膝关节康复计划

术后1~2天

①活动髌骨:用拇指、食指固定髌骨,上下左右推动,尽可能达到正常范围

②踝泵运动:做足跖屈与背屈运动,每次30 下,每日3 次,主动收缩和被动牵拉小腿屈侧肌肉,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③压膝运动:术肢踝后垫园枕,使膝关节后侧关节囊绷紧,膝关节主动下压,牵拉后关节囊,防止后侧关节囊粘连、挛缩

④直腿抬高运动:每天3 次,每次10~30 下,根据个体情况,如果术肢无症状,可以适当增加

⑤术后第一天即开始患膝冰敷,持续3~5天

术后3~14天

①继续上述锻炼

②屈膝训练:患者平卧位屈髋、伸膝,靠肢体重量,辅以肌力收缩,带动膝关节屈曲,重复15~30 次。逐步加大关节屈曲度数。也可以坐在床边,小腿垂在床沿,做主动的伸屈膝锻炼。出院前应恢复至正常活动范围

术后2~3周

继续上述锻炼,增加锻炼次数,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

术后3周

患肢逐渐负重,逐渐恢复日常生活

术后半年

逐渐恢复体育运动

节镜下半月板修整/切除术后功能康复计划

全网发布:2011-06-23 19:38 发表者:胡滨(访问人次:1295)

一、术后注意事项:(不包括半月板缝合)

1、术后棉花退、石膏包扎制动,用被子或枕头垫高下肢,麻醉消退后即开始活动足趾以及脚踝,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肿胀,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肢抬高2~3天,尽量减少患侧足跟低于腹部的时间和次数。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即大腿前侧肌肉绷劲及放松)。可扶拐下床适量活动。小心地面上的水或者物体,注意避免滑倒。

2、早期不得过多行走,不应以行走作为练习方法。否则极易引发关节内的出血和肿胀,

影响功能恢复及组织愈合。

3、主管您的管床医生一般会在手术后3~5天给您伤口换药。

4、术后10天拆线,出院。

二、术后康复训练注意事项:(不包括半月板缝合)

1、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制定,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

成。

2、功能练习早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

受。

3、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肌力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

4、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

复。

5、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每日只进行1-2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早期应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以免造成肿胀。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

视。

6、练习后如关节肿、痛,则即刻给予冰敷2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

次。

7、术后早期不宜过多行走,否则可能引发肿胀,影响功能康复进程。

8、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即属正常现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复

诊。

三、术后康复计划:(不包括半月板缝合)

㈠早期——炎性反应期(0-1周)

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早期负重;早期活动度练习,以避免粘连及肌肉萎

缩。

1、手术当天:

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

①踝泵——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5分/组,1组/小时

②股四头肌等长练习——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应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

③腘绳肌等长练习——患腿用力下压所垫枕头,使大腿后侧肌肉绷劲及放松。要求同上。所有练习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

做!!!

可扶拐下地行走,但只限去厕所等必要活动。

2、术后1天:

①继续以上练习。

②踝泵改为抗重力练习(可由他人协助或用手扶住大腿)。

③开始直抬腿—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处,保持至力竭。

④开始侧抬腿练习。

⑤负重及平衡——保护下双足分离,在微痛范围内左右交替移动重心。5分/次,2次/日。——双足前后分离,移动重心。如疼痛不明显,可扶单拐、或不用拐。

3、术后3天

开始屈曲练习,方法见备注。以微痛为度,达尽可能大的角度。

4、术后4天:

①继续以上练习。

②开始单腿站立平衡练习,5分钟/次,2-3次/日。

③主动屈膝达70-80度。

5、术后5天:

①继续并加强以上练习。

②开始站立位0-45度范围内主动伸屈练习。但不靠墙。30次/组,2-3组/日,练习后肿、痛则冰

敷。

6、术后1周:

①主动屈曲大于90°。

②可单足站立,可不用拐行走。

③开始靠墙半蹲练习,2-5分/次,3-5次每日。

㈡中期:(2周—1月)

目的:加强活动度及肌力练习:提高关节控制能力及稳定性;开始恢复日常活动。

1、术后2周:

①主动屈曲至120—130°.

②强化肌力练习。(直抬腿可达6分钟)

③关节无明显肿、痛、不稳,可正常步态行走。

④开始指导下各项肌力练习:练习的负荷、角度、次数及时间,根据自身条件而定。一般为30次/组,2-4组/

日。

2、术后3周:

①被动屈曲至140°。

②强化肌力练习。

③开始前后、侧向跨步练习。逐渐增加范围, 并渐增负荷,30次/组,4组/日。

㈢中期:(1月—2个月)

目的:强化关节活动度至与健侧相同。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

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能

力。

1、术后5周:

①主动屈曲达150°,且基本无痛。

②开始患侧单腿45度位半蹲练习。5分/次,4次/日。

③开始固定自行车练习。无负荷至轻负荷。30分/次,2次/日。

2、术后6—8周:

①主动屈伸角度达至与健侧相同,且无疼痛。

②可完成日常的各项活动,如上下楼、骑自行车、行走5000米以上关节无肿痛。

③开始跪坐练习。

④开始蹬踏练习。

㈣后期:(2个月—3个月)

目的:全面恢复日常活动,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逐渐恢复运动。

①开始膝绕环练习。

②开始跳上跳下练习。

③开始侧向跨跳练习。

④开始游泳(早期禁止蛙泳)。跳绳及慢跑。

⑤运动员开始基项动作的专项练习。

※必要时可戴护膝保护,但只主张在剧烈运动时使用。

㈤恢复运动期:(3个月后)

目的:全面恢复运动或剧烈活动。

①逐渐恢复剧烈活动,或专项训练。

②强化肌力,及跑跳中关节的稳定性。

③通过测试,患健肌力达健侧85%以上,则可完全恢复运动。

备注:

*屈曲的练习方法:

以下方法任选其一。每日一次,力求角度略有增长即可。练习过程中或练习后如有特殊不适,应及时告知医

生。练习过程中不得伸直休息,反复屈伸,否则将影响效果,且极易造成肿胀。

1、髌骨松动术(术后1周开始):

手推推住髌骨边缘,向上下左右方向缓慢用力推动髌骨至极限位置。每方向20次,2—3次/日。可于屈曲练习前进

行。

2、坐(或仰卧)位垂腿:

坐于躺于床边,膝以下悬于床外。保护下放松大腿肌肉,使小腿自然下垂,至极限处保护10分钟。必要时可于踝关节处加负

3、仰卧垂腿:

仰卧于床上,大腿垂直于床面,保护下放松大腿肌肉,使小腿自然下垂,要求同上。

4、坐位“顶墙”:

坐椅上,患侧足尖顶墙或固定,缓慢向前移动身体以增大屈膝角度,感疼痛后保持不动,数分钟后疼痛消失或降低,再向前移动,至极限。全过程控制在30分钟

内。

5、主动屈伸练习:(被动屈曲后进行)

坐位,足不离开床面。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屈膝,保持10秒后缓慢伸直。10—20次/组,1—2组/

日。

*伸直的练习法:

1、主动牵伸:主动牵拉伸直于极限处保持10秒,放松5秒。20—30次/组,1—2组/日。

2、被动压直:足跟下垫起,适当重量的沙袋(或其他替代物)置于膝上方,或者稍弯腰后自己用双手或请他人辅助用双手给予适当压力,下压膝关节上方,维持约5-10分钟。

活动度练习后如关节肿、痛,则即刻给予冰敷20—3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

关节镜术后康复指导

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医院关节镜及运动医学科 膝关节镜手术后康复指南 虽然关节镜手术是微创手术,恢复迅速,但我们强调“手术成功只是成功了一半”,通过正确的功能锻炼来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度和力量还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推荐您每天做两次或三次,每次20至30分钟的功能锻炼。以下指导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锻炼计划,这些练习会使您得到满意的效果。随着锻炼强度的增加,您可能会经历暂时的挫折,如果在特殊的锻炼活动后您的膝关节出现肿胀或疼痛,您应该减少或停止锻炼,直到感觉好转。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一.初级锻炼程序 1.腘绳肌收缩练习:仰卧或坐位,膝关节弯曲大约10度,用足跟向下蹬踩床面,使大腿后面的肌肉紧张。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重复10次。 2.股四头肌收缩练习:俯卧位,小腿前方垫一毛巾卷或枕头。用踝关节向下压毛巾卷或枕头,尽量将腿伸直。保持5秒钟,放松。重复10次。 3.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位,健侧膝关节屈曲,患侧膝关节伸直。慢慢抬起患肢,足跟距离床面约12厘米,保持5秒钟。继续抬高12厘米至24厘米,再保持5秒钟。然后与先前的程序相反,放下12厘米,保持5秒钟,再放下12厘米,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放置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4.提臀练习:仰卧位,收紧臀部肌肉。保持5秒钟后放松。重复10次。

5.站立直腿抬高练习:站稳,必要时可抓住扶手,慢慢向前抬腿并保持膝关节伸直,再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二.中级锻炼程序 1.终末伸膝练习:仰卧位,膝关节下方垫一毛巾卷或枕头。伸直膝关节并保持5秒钟,然后慢慢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2.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位,健侧膝关节屈曲,患侧股四头肌收缩使膝关节伸直。慢慢抬起患肢至足跟距离床面约12厘米,然后慢慢放回到床面并放松。重复10次,共做5组。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关节镜下半月板术后康复训练计划

关半月板切除术后膝关节康复计划 术后1~2天 ①活动髌骨:用拇指、食指固定髌骨,上下左右推动,尽可能达到正常范围 ②踝泵运动:做足跖屈与背屈运动,每次30 下,每日3 次,主动收缩和被动牵拉小腿屈侧肌肉,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③压膝运动:术肢踝后垫园枕,使膝关节后侧关节囊绷紧,膝关节主动下压,牵拉后关节囊,防止后侧关节囊粘连、挛缩 ④直腿抬高运动:每天3 次,每次10~30 下,根据个体情况,如果术肢无症状,可以适当增加 ⑤术后第一天即开始患膝冰敷,持续3~5天 术后3~14天 ①继续上述锻炼 ②屈膝训练:患者平卧位屈髋、伸膝,靠肢体重量,辅以肌力收缩,带动膝关节屈曲,重复15~30 次。逐步加大关节屈曲度数。也可以坐在床边,小腿垂在床沿,做主动的伸屈膝锻炼。出院前应恢复至正常活动范围 术后2~3周 继续上述锻炼,增加锻炼次数,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 术后3周 患肢逐渐负重,逐渐恢复日常生活 术后半年 逐渐恢复体育运动 节镜下半月板修整/切除术后功能康复计划 全网发布:2011-06-23 19:38 发表者:胡滨(访问人次:1295) 一、术后注意事项:(不包括半月板缝合) 1、术后棉花退、石膏包扎制动,用被子或枕头垫高下肢,麻醉消退后即开始活动足趾以及脚踝,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肿胀,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肢抬高2~3天,尽量减少患侧足跟低于腹部的时间和次数。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即大腿前侧肌肉绷劲及放松)。可扶拐下床适量活动。小心地面上的水或者物体,注意避免滑倒。 2、早期不得过多行走,不应以行走作为练习方法。否则极易引发关节内的出血和肿胀,

影响功能恢复及组织愈合。 3、主管您的管床医生一般会在手术后3~5天给您伤口换药。 4、术后10天拆线,出院。 二、术后康复训练注意事项:(不包括半月板缝合) 1、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制定,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 成。 2、功能练习早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 受。 3、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肌力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 4、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 复。 5、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每日只进行1-2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早期应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以免造成肿胀。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 视。 6、练习后如关节肿、痛,则即刻给予冰敷2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 次。 7、术后早期不宜过多行走,否则可能引发肿胀,影响功能康复进程。 8、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即属正常现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复 诊。 三、术后康复计划:(不包括半月板缝合) ㈠早期——炎性反应期(0-1周) 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早期负重;早期活动度练习,以避免粘连及肌肉萎

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康复指南

二.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 术后康复锻炼应注意保护伤口,避免污染,如伤口暴露应马上消毒更换敷料。 锻炼应从小量开始逐渐递增,根据锻炼后及次日的反应(全身状态、疲劳程度、膝关节局部肿胀和疼痛等)增减运动量。锻炼后以不发生膝关节局部疼痛、肿胀等为宜,如发生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在几小时内缓解,不应持续到第二天。均匀分布运动量,应有短时间间隔休息。与隔日长时间运动相比,每日短时间多次的运动更有效。根据不同康复阶段的需要和功能恢复情况适时调整运动强度、时间及方式。 锻炼前后疼痛严重或对疼痛比较敏感的,可用一些温热疗法,并可小量使用消炎镇痛药或止痛药。老年人锻炼前应排尽大小便,避免睡觉醒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内或起床后立即锻炼。锻炼时应穿宽松衣裤和防滑鞋,最好有人协助保护,并予以适当鼓励,共同配合努力。 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和增加肌力的锻炼相结合,即使达到正常水平也应继续维持长期的锻炼。 1. 围手术期康复练习 主要是术后住院期间的康复治疗,根据术后身体恢复状况可以分几个阶段进行。(起始阶段、中间阶段、递进阶段、恢复活动阶段) (1)术后第1~3天 由于手术创伤和术中一定量的失血,因此术后第1 天病人较虚弱,伤口疼痛也较明显,麻醉造成的胃肠道功能未完全恢复不能进食,同时关节腔内的积血仍需通过保留的引流管引出。因此,病人以静养为主。足踝至膝关节以上用弹力绷带轻微加压包扎、冰袋冷敷以减少出血、消除肿胀。由于即使正常人在休息时膝关节也倾向于轻度屈曲,因此如膝关节后侧软组织较紧则应将足跟垫高使膝关节处于伸直位以防日后膝关节屈曲挛缩,在训练间隙和夜间休息时使用沙袋压迫、膝关节支具或伸直位石膏防止屈曲,一般术后应持续使用 6 ~8 周。 由于下肢肌肉的舒缩犹如一个泵不断将血液挤回心脏,手术后患肢完全没有活动可使下肢血液淤积、肿胀,造成深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可造成肺、脑梗塞引起生命危险。同时完全没有活动可使肌肉和关节失去弹性,影响术后肢体和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手术后第1~3天应将小腿略垫高,同时做如下康复练习:①被动练习(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由陪护人员完成) ● 对患肢做由足及大腿的按摩,每2 小时按摩10 分钟 ● 对患肢做由足及大腿的按摩,每2 小时按摩10 分钟

踝关节镜术后康复3讲解

足球踝(踝关节骨关节炎)的关节镜术后康复 适用范围:该康复程序适用于足球踝(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关节镜下手术患者,主要手术内容包括滑膜清理,软骨灶清理和胫骨前缘骨赘镜下切除术。 1. 术后当天: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同时抬高患者(手术膝下及小腿下方用枕头垫高),患趾脚趾要不时地做背伸和跖屈活动。切记只活动脚趾,不要进行手术踝关节的背伸和跖屈动作。 2. 术后第一天:开始下地活动,仍要鼓励患者做脚趾的背伸和跖屈的动作。患者开始扶拐下地行走,但是,手术侧的足部只建议用脚尖点地,但不完全负重。下地行走时间要受到控制,一般建议每天下地活动3-4次,每次下地扶拐行走时间是5分钟。 3. 术后第二天到第六天,除了进行术后第二天的活动外,每日加强股四头肌的收缩、放松联系,直抬腿练习和踝关节以90°位为0°位的缓慢的背伸0°~5°练习及缓慢的跖屈0°~5°练习。跖屈5°到背伸5°的往复一次运动为一次踝关节屈伸活动,每次连续活动50次,每天练习3次,共150次。 4. 术后一周~二周:股四头肌收缩放松练习同前,但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范围也同“术后第二天到第六天”,但是手术侧足部负重可以达到正常的30%。 5. 术后三周~四周:在术后一周~二周的基础上,踝关节的背伸和跖屈角度范围由背伸5°到跖屈5°增加到背伸10°到跖屈10°。手术侧足部负重可以达到正常的50%。 6. 术后五周~六周: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范围增加到背伸20°到跖屈20°。而且患者可以试探着完全负重,完全负重的行走距离根据不同患者行走后的反应进行调整,每个病人的行走距离是不一样的。 7. 术后二个月:踝关节除了完全负重以外,也开始在完全正常范围内活动。练习踝关节背伸和跖屈功能的方法有三种:①患者自己用双手牵拉进行踝关节背伸和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流程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 炼流程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流程 1、术后当天:做踝泵练习,即活动足踝关节:最大限度的 将脚尖向上勾起,再最大限度的将脚向下踩,使脚面绷 直,每小时做10次,术后立即开始直到完全康复。 2、术后第一天:肌力训练:(1)股四头肌内侧头训练:取 坐位,脚尖往上勾起,伸直膝关节,绷紧大腿肌肉,保 持10秒,连续10次,每天2遍。(2)直腿抬高练习: 取坐位,脚尖往上勾起,伸直膝关节,绷紧大腿肌肉, 将下肢抬高离床面20厘米,保持10秒,连续10次,每 天2遍。 膝关节活动度训练:(1)膝关节足跟紧贴床面滑动, 膝关节主动屈伸10次,每天2次。(2)坐在高椅子或 床边,足踝向后最大限度移动,维持10秒,然后放 松。 3、术后第二天:拔管后若无特殊情况,指导下地活动:下床时术侧先下,也可根据病人情况确定从哪侧下床。 4、指导上下楼梯:“好上坏下”,即上楼时用健侧腿先上,下楼时用患侧腿先下。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流程 1、术后当天:做踝泵练习,即活动足踝关节:最大限度的将脚尖向上勾起,再最大限度的将脚向下踩,使脚面绷直,每小时做10次,术后立即开始直到完全康复。 2、术后第一天:(1)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取仰卧位,脚尖向上勾起,伸直膝关节,绷紧大腿肌肉,保持10秒,连续10次,每天2遍。(2)屈髋屈膝练习:取仰卧位,足跟紧贴床面滑动,髋关节和膝关节主动屈伸10次,每天2次。(3)髋关节外展内收:取仰卧位,伸直膝关节,,腿向外平移,与身体中线夹角呈45度角,保持10秒,然后再移回中线,连续10次,每天2遍。(4)缩臀运动:臀部肌肉收缩,保持10秒,连续10次,每天2遍。 3、术后第二天,拔管后若无特殊情况,指导下地活动:(1)将助行器放在术侧腿旁,向床边移动身体。(2)将术侧腿移到床下,防止术侧髋外旋。(3)健侧腿顺势移到床下,将身体转正,扶助行器站立。 4、(1)站立抬腿练习:站立位,双手扶双拐,健侧单腿站立,身体纵轴保持与地面垂直,患侧屈髋屈膝,屈髋以90度为限,加强髂腰肌肌力练习。

肩关节镜术后康复计划手册

肩关节镜术后康复计划手册 ●在医生指导下训练 ●若锻炼过程中疼痛加剧,需终止锻炼并到门诊复查 ●患者采用本手册上的哪种康复形式需个体化指导 ●应遵守训练医师指导的运动类型及运动量 ●本手册的运动以右肩为例 1.垂肩旋转运动 向前弯腰90°,胳膊放松,使放松的胳膊向顺时 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2.耸肩运动 反复耸肩运动。 3.扩胸运动 站立位,手掌向前做扩胸运动。

肩关节被动前屈90°,用健侧手抓住患侧肘关节并向 背侧压,感到松弛即终止,之后胳膊放松。 5.固定滑轮被动上举肩关节 屈肘90°拉绳,健侧手向下拉绳,患侧胳膊放松,随线 被动上举,维持10秒。 仰卧位双臂伸直成肩宽,抓住棒放在大腿上,然后缓慢 上举肩关节到额头前,患侧为被动活动,维持10秒后慢 慢还原。 仰卧位双侧肘关节着地并作为支持点,抓住棒左右摆动, 每次摆动需维持10秒,之后向反向摆动。患侧为被动活 动。

仰卧位屈肘90°与肩等宽抓住棒放在胸 前,维持屈肘90°上举肩关节到额头,患 侧为被动活动。 9.持棒伸肘位肩关节被动内外旋 仰卧位双臂伸直与肩等宽抓棒,抓住棒 左右摆动。患侧为被动活动。 10.持棒伸肘位被动上举肩关节 仰卧位如图示抓住棒,健侧手向后推,使患侧被动上举。

向上提拉,辅助患侧肩关节内旋。 仰卧位,将棒尾顶在患侧掌心,用健侧手向下压, 使患侧肩关节被动外旋,维持10秒。 手掌向下抓住拉力器,手臂伸直前屈外展45°位上举 肩关节。

掌心向上抓住拉力器,手臂伸直前屈外展45°位上举 肩关节。 沉肩坠肘,掌心向前抓住拉力器,向前上方上举肩关 节。 16.持拉力器向健侧拉伸肩关节 沉肩坠肘,掌心向前抓住拉力器,向健侧斜上方拉伸。

关节镜手术后患无穷 后遗症有哪些

关节镜手术后患无穷后遗症有哪些 关节镜手术,其实就是帮助治疗关节部位的疾病的一种方法,但是有很多患者会发现,做完关节镜手术之后,会存在一些后遗症,所以对这样的手术多多少少很多人是质疑的,那么下面就为大家具体分析介绍一下,关节镜手术的一些优缺点,以及确实存在的一些影响。 关节镜是一种观察关节内部结构的直径5mm左右的棒状光 学器械,是用于诊治关节疾患的内窥镜。该器械从1970年开始推广应用。关节镜在一根细管的端部装有一个透镜,将细管插入关 节内部,关节内部的结构便会在监视器上显示出来。因此,可以直接观察到关节内部的结构。关节镜不仅用于疾病的诊断,而且已 经广泛用于关节疾病的治疗。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开始 主要应用于膝关节,后相继应用于髋关节,肩关节,踝关节,肘关 节及手指等小关节等。关节镜可以看到关节内几乎所有的部位,比切开关节看的更全面,由于图像经过放大,因而看的更准确,而 且切口很小,创伤小,疤痕少,康复快,并发症少,有些情况下麻醉 过后,即可下地活动,对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大有好处。对关节疑难病症的确诊,对困扰患者多年的关节伤痛的治疗,关节镜 手术往往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关节镜手术的优点 1、切口小,美观,可避免晚期因关节表面和运动部位的瘢痕而引起的刺激症状; 2、属于微创手术,痛苦小,术后反应较小,患者易于接受; 3、术后早期即可活动和使用肢体,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减少护理人员和费用; 4、并发症相对较少; 5、基本不影响关节周围肌肉结构,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长期固定引起的废用和并发症;

6、可以在近乎生理环境下对关节内病变进行观察和检查,有“把眼睛和手指放入关节内”之称,可对关节进行动力性检查,提高了诊断能力,某些疾病如滑膜皱襞综合征,是通过关节镜才确立的; 希望每个人对这样的手术,都能够科学地认识,而且对这些关节部位的保养工作,也应该注重,因为毕竟有过这些部位受到疾病问题影响的话,对我们正常的行走活动也是不利的,所以大家要注意,了解更多的治疗和解决方法。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 术后1~3天: 此期以被动活动为主,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和防止组织粘连为目的。 1. 关节被动活动器(CPM)训练 用关节被动活动器(CPM)持续被动活动是早期膝功能锻炼的主要手段。CPM使关节活动比较容易,防止术后粘连,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增强病人康复信心。(由于是机器带着您的腿活动,所以称为"被动活动";相反,如果是您自己做同样的动作,不用机器,就称为"主动活动"。) 2. 股四头肌练习:绷紧您的大腿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两分钟内做10次,休息1分钟再作同样的练习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 3. 直腿抬高:在床上伸直绷紧膝关节,稍稍抬起并保持5-10秒钟,慢慢放下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您也可以在坐位进行此项练习。 4. 屈伸踝关节:有节奏的屈伸您的踝关节,每隔1小时练习10次。直到您完全康复为止。 5. 转动踝关节:由内向外转动您的踝关节;每天3-4次,每次重复5遍。 6. 膝关节伸直练习:在您的脚跟下放置一小垫子保持脚跟不与床面接触。努力绷紧大腿肌肉并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 术后4-14天: 此期的重点是恢复膝关节活动度,至少为0°~ 90°;其次是肌力恢复锻炼。

在床上屈伸膝关节:保持脚在床上滑动尽量屈曲膝关节。在最大屈曲位保持5-10秒钟,然后伸直膝关节。重复数次直到您感觉有些疲劳或是您的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 坐位膝关节屈伸练习1:坐在床旁或椅子上,小腿垂下。用健侧脚根放在手术侧的脚背处,慢慢地尽量屈曲膝关节,在最大屈曲位时保持5-10秒钟。重复上述练习直到您感觉有些疲劳或是您的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 坐位膝关节屈伸练习2:坐在床旁或椅子上,小腿垂下。慢慢地尽量屈曲膝关节,直到脚放在地板上。然后使您的上身前倾以增加膝关节的屈曲角度,保持5-10秒钟。完全伸直膝关节。 重复上述练习直到您感觉有些疲劳或是您的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 术后尽快下地活动有助于您的康复,具体什么时候应该下地需要严格听从医生的指导。 1. 下蹲练习:尽量下蹲,同时脚跟不要离地,坚持5-10秒后慢慢站起。 2. 站立位屈膝练习:借助助行器或双拐平稳站立,尽量屈髋、屈膝,然后保持5-10 秒钟,伸直膝关节。重复练习直到感觉有些疲劳。 3. 行走:正确的行走方式有利于您的康复。您要借助助行器或是双拐行走,您的手术医生或理疗师会告知您何时负重。首先要站稳,将您身体的重量置于助行器或双拐上,先向前移动助行器或双拐,迈出患肢注意伸直膝关节使脚跟首先着地,身体向前弯曲您的膝关节和踝关节使整个脚平稳地落在地板上,然后前足蹬地弯曲您的膝关节和踝关节迈出下一步。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 【作者:骨科点击数:687 更新时间:2012-08-15 】 康复训练计划 术后1~3天: 此期以被动活动为主,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与防止组织粘连为目的。 1、关节被动活动器(CPM)训练 用关节被动活动器(CPM)持续被动活动就是早期膝功能锻炼的主要手段。CPM使关节活动比较容易,防止术后粘连,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增强病人康复信心。(由于就是机器带着您的腿活动,所以称为"被动活动";相反,如果就是您自己做同样的动作,不用机器,就称为"主动活动"。) 2、股四头肌练习:绷紧您的大腿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两分钟内做10次,休息1分钟再作同样的练习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 3、直腿抬高:在床上伸直绷紧膝关节,稍稍抬起并保持5-10秒钟,慢慢放下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您也可以在坐位进行此项练习。 4、屈伸踝关节:有节奏的屈伸您的踝关节,每隔1小时练习10次。直到您完全康复为止。 5、转动踝关节:由内向外转动您的踝关节;每天3-4次,每次重复5遍。 6、膝关节伸直练习:在您的脚跟下放置一小垫子保持脚跟不与床面接触。努力绷紧大腿肌肉并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 术后4-14天: 此期的重点就是恢复膝关节活动度,至少为0°~90°;其次就是肌力恢复锻炼。 在床上屈伸膝关节:保持脚在床上滑动尽量屈曲膝关节。在最大屈曲位保持5-10秒钟,然后伸直膝关节。重复数次直到您感觉有些疲劳或就是您的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 坐位膝关节屈伸练习1:坐在床旁或椅子上,小腿垂下。用健侧脚根放在手术侧的脚背处,慢慢地尽量屈曲膝关节,在最大屈曲位时保持5-10秒钟。重复上述练习直到您感觉有些疲劳或就是您的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 坐位膝关节屈伸练习2:坐在床旁或椅子上,小腿垂下。慢慢地尽量屈曲膝关节,直到脚放在地板上。然后使您的上身前倾以增加膝关节的 屈曲角度,保持5-10秒钟。完全伸直膝关节。 重复上述练习直到您感觉有些疲劳或就是您的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 术后尽快下地活动有助于您的康复,具体什么时候应该下地需要严格听从医生的指导。 1、下蹲练习:尽量下蹲,同时脚跟不要离地,坚持5-10秒后慢慢站起。 2、站立位屈膝练习:借助助行器或双拐平稳站立,尽量屈髋、屈膝,然后保持5-10秒钟,伸直膝关节。重复练习直到感觉有些疲劳。 3、行走:正确的行走方式有利于您的康复。您要借助助行器或就是双拐行走,您的手术医生或理疗师会告知您何时负重。首先要站稳,将您身体的重量置于助行器或双拐上,先向前移动助行器或双拐,迈出患肢注意伸直膝关节使脚跟首先着地,身体向前弯曲您的膝关节与踝关节使整个脚平稳地落在地板上,然后前足蹬地弯曲您的膝关节与踝关节迈出下一步。

半月板损伤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半月板损伤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定义] 半月板损伤:(meniscal injury)即半月板组织的连续性、完整性的破坏和中断。它包括半月板撕裂(meniscal tear)、半月板囊肿(meniscal cyst)、半月板过度活动(meniscal hyper mobile)、半月板周围炎(meniscal perimeniscitis)、盘状半月板撕裂(discoid cartilage tear)。其中半月板撕裂最为常见。半月板撕裂根据其撕裂的形态及部位可以分为: 纵型撕裂、水平撕裂、斜型撕裂、放射状撕裂(L型或T型)、瓣状撕裂、复杂撕裂、退行性撕裂及裂隙撕裂。 [诊断依据] 一、病史 急性损伤:有膝关节遭受间接暴力,致使半月板产生矛盾运动,或过屈、过伸运动的病史。 慢性损伤:有长期半蹲位或蹲位劳作的慢性劳损史。 二、症状体征 疼痛,肿胀,打软腿(give away)或关节交锁(buckling)及弹响。 股四头肌萎缩,以股内侧肌明显;关节间隙压痛。

特殊检查:膝关节过屈试验(hyperflexion knee test)、膝关节过伸试验(hyperextension knee test)、旋转挤压试验(rotation-squeeze test,改良式Mcmurray试验)、半月板前角挤压试验(kelllogg-speed’test)、阿普莱试验(Apley’s test)、斯坦曼试验(Steinmann’s test)、半月板重力试验(gravitational test of meniscus)、摇摆试验(vacillating test)、鸭步试验(drake-step test)、盘状半月板弹拨试验、特纳(Turner)氏征等。 三、辅助检查: MRI:当半月板内出现线样高信号到达其游离缘或关节面时,可诊断为半月板撕裂。根据半月板内信号异常改变的程度与病理改变的关系将MRI图像伤的半月板退变和撕裂的不同程度和形态的异常分为五极信号(0-4级)。通常三级改变在病理伤可见纤维软骨断裂,因此在半月板的一个片断上看到三级信号,并伴有形态的不规则,即可诊断为半月板撕裂。 CT检查:在半月板撕裂的诊断中的作用较局限,且准确率较低,已为MRI检查取代。半月板撕裂在CT上表现为形态和密度的改变。撕裂部位出现一处或多处不规则的线状低密度区。 X线:膝关节正侧位片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可排

膝关节镜康复锻炼健康图谱

膝关节镜康复锻炼健康 图谱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膝关节镜术后功能锻炼 膝关节解剖图 术后第一天 1、腘绳肌收缩练习:仰卧或坐位,膝关节弯曲大约10度,用足跟向下蹬踩床面,使大腿后面的肌肉紧张。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重复10次。 2、股四头肌收缩练习:俯卧位,小腿前方垫一毛巾卷或枕头。用踝关节向下压毛巾卷或枕头,尽量将腿伸直。保持5秒钟,放松。重复10次 3、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位,健侧膝关节屈曲,患侧膝关节伸直。慢慢抬起患肢,足跟距离床面约12厘米,保持5秒钟。继续抬高12厘米至24厘米,再保持5秒钟。然后与先前的程序相反,放下12厘米,保持5秒钟,再放下12厘米,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4、提臀练习:仰卧位,收紧臀部肌肉。保持5秒钟后放松。重复10次。 5、站立直腿抬高练习:站稳,必要时可抓住扶手,慢慢向前抬腿并保持膝关节伸直,再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术后3-5天 1、终末伸膝练习(仰卧位,膝关节下方垫一毛巾卷或枕头。伸直膝关节并保持5秒钟,然后慢慢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2、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位,健侧膝关节屈曲,患侧股四头肌收缩使膝关节伸直。慢慢抬起患肢至足跟距离床面约12厘米,然后慢慢放回到床面并放松。重复10次,共做5组。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3、半蹲练习:扶住一把结实的椅子或床架,脚距离椅子或床架20厘米左右。背部挺直,慢慢弯曲膝关节向下蹲。不要完全蹲下,也不能超过90度。保持5-10秒钟,慢慢站直并放松。重复10次。 4、股四头肌牵拉练习:站立位,患侧膝关节屈曲,将足跟拉向臀部,要感觉到大腿前面受到牵拉。保持5秒钟。重复10次。 术后2周 1、单腿部分屈膝练习:站立位,扶住椅背支撑身体。健侧膝关节弯 曲,患侧足部踩平,足趾抓地以保持平衡,慢慢屈膝降低身体,然后再站直回到起始位置,放松。重复10次。注意这项练习不能过 度 2、前向踏步练习:站立位,前方放一高15厘米的板凳。患侧迈步踏 上板凳,健侧腿跟上,再以相反顺序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随着锻炼强度的增大增加板凳的高度。 3.侧向踏步练习:站立位,侧方放一高15厘米的板凳。患侧迈步踏上板凳,健侧腿跟上,再以相反顺序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随着锻炼强度的增大增加板凳的高度。

膝关节镜手术后康复规范指南规范

膝关节镜手术后康复指南 虽然关节镜手术是微创手术,恢复迅速,但我们强调“手术成功只是成功了一半”,通过正确的功能锻炼来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度和力量还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推荐您每天做两次或三次,每次20至30分钟的功能 锻炼。以下指导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锻炼计划,这些练习会使您得到 满意的效果。随着锻炼强度的增加,您可能会经历暂时的挫折,如果在特殊的锻炼活动后您的膝关节出现肿胀或疼痛,您应该减少或停止锻炼,直到感觉好转。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一?初级锻炼程序 1.腘绳肌收缩练习:仰卧或坐位,膝关节弯曲大约10度,用足跟向 下蹬踩床面,使大腿后面的肌肉紧张。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重复 10次。 2.股四头肌收缩练习:俯卧位,小腿前方垫一毛巾卷或枕头。用踝关节向下压毛巾卷或枕头,尽量将腿伸直。保持5秒钟,放松。重复10次。

3.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位,健侧膝关节屈曲,患侧膝关节伸直。慢慢 抬起患肢,足跟距离床面约12厘米,保持5秒钟。继续抬高12厘米至24厘米,再保持5秒钟。然后与先前的程序相反,放下12厘米,保持5秒钟,再放下12厘米,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放置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5 ?站立直腿抬高练习:站稳,必要时可抓住扶手,慢慢向前抬腿并保持膝关节伸直,再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 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二.中级锻炼程序 1?终末伸膝练习:仰卧位,膝关节下方垫一毛巾卷或枕头。伸直膝关 节并保持5秒钟,然后慢慢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2.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位,健侧膝关节屈曲,患侧股四头肌收缩使膝 关节伸直。慢慢抬起患肢至足跟距离床面约12厘米,然后慢慢放回到床面并放松。重复10次,共做5组。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术后康复方案(包括缝合和各种复位固定方法)

半月板修复术后康复方案(包括缝合和各种复位固定方法) 广东省中医院骨三科 曹学伟医生制定 首先应该了解是内侧半月板损伤还是外侧半月板损伤,以及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及手术缝合技术。 要知道,半月板损伤常常发生在半月板后角,在术后4-6周的时间内膝关节的过度屈曲都是要避免的。 术后1天-4周: (1)术后患肢加压包扎,并注意抬高。 (2)术后即刻给予患肢直夹板固定。 (3)负重:如果损伤是在半月板体部,术后4周才开始部分负重,负重体重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但是,如果损伤在半月板的前、后角,术后带直夹板的前提下可以立即完全负重。 (4)膝关节的被动活动度:只能让大夫进行被动屈膝活动。术后1周,被动屈膝到90°,术后2周被动屈膝到100°,术后3周被动屈膝到110°,术后4周,被动屈膝到120°。 (5)膝关节的主动活动度:术后4周内,即使膝关节的被动活动度在术后4周已到120°,但是,膝关节的主动活动还应该在90度以内。 (6)另外,术后1-4周,还可进行非负重情况下胫骨旋转到刚刚自然停止为止的活动。 (7)术后4周之内,应该避免股骨和胫骨之间撞击的活动以及可以引起膝关节剪力的动作。 术后5-7周 (1)对于半月板体部损伤的患者,患肢从部分负重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术后六周),在此期间也可以用一个弹力带辅助负重。对于前、后角损伤的患者,术后立即就可以在直夹板保护下完全负重。 (2)膝关节的活动度练习:在大夫帮助下继续膝关节的被动活动,术后5周到术后7周,被动活动角度继续维持在术后4周的120°。 (3)肌力练习:此期重点应该进行屈伸膝0-30度的练习;然后是屈膝30°的半蹲(即屈膝30°的蹲马步)练习。 术后8周以后: (1)术后8周患膝可以完全负重。 (2)术后8周患膝可以屈膝超过120°,并可以自己联系屈膝。 (3)运动员术后3个月可以开始训练。

普通膝关节镜术后康复训练计划

(关节清理术、半月板修整-修补术、滑膜切除术、内固定取出术等)术后6周内康复训练计划 训练方案训练时间/频次日训练次数 1、术后即刻行完全负重 2、下地前后摆腿(或正步走)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直腿抬高 10" *302次 3、提踵训练10" *302次 4、伸膝(压腿)训练15分钟2次 5、主动屈膝训练(0°— 120°)15分钟2次 6、骑固定自行车15分钟2次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股四头肌在大腿的前侧半,伸直膝关节,有意绷紧大腿肌肉,可实现等长收缩。 直腿抬高:仰卧于床上,伸直膝关节,抬起下肢与床面成30°角,坚持10秒钟后放下,反复进行。 提踵训练:即踞脚尖训练。 伸膝训练:坐地板或者较硬的床上,足跟后垫软垫或折叠毛巾,在膝关节正上方先放枕头或者软垫,再在其上方加载10—20kg重物(米袋、沙袋、哑铃等),至膝后侧能贴近地板或者床板;维持下压15分钟。固定自行车:能骑而不行走,利用健身器上的配置,或者翻转使用儿童自行车。 10″*30指每组该动作重复3D次,每次该动作维持10秒钟。

第7—12周康复训练计划 训练方案训练时间/频次日训练次数 1、伸膝抗阻10" *302次 2、0°— 45°半蹲(双腿→单腿)10" *302次 3、踏矮凳30次2次 4、慢跑30分钟2次 5、骑普通自行车30分钟2次 伸膝抗阻:坐在椅凳上或者床边,在脚躁上挂2斤重物,双手抱大腿,缓慢伸直膝关节,随后放下,反复进行。重物分量可增加至5kg。 0°—45°半蹲:完全伸膝称为0°,大腿和小腿成角135°称为45°(大腿和小腿延伸线的成角)。站立于地,逐渐下蹲,至45°后维持半蹲10秒钟,随后站起,反复进行。开始时双膝负重,随后将健腿提起,患腿单腿进行。 踏矮凳:上矮凳时,患肢踏上矮凳,健肢跟进;下矮凳时,健肢踏下台阶,患肢跟进。矮凳可由低到高。 第4 — 12个月康复训练计划———中老年人 训练方案训练时间/频次日训练次数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 术后康复锻炼应注意保护伤口,避免污染,如伤口 暴露应马上消毒更换敷料。 锻炼应从小量开始逐渐递增,根据锻炼后及次日的反应(全身状态、疲劳程度、膝关节局部肿胀和疼痛等)增减运动量。锻炼后以不发生膝关节局部疼痛、肿胀等为宜,如发生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在几小时内缓解,不应持续到第二天。均匀分布运动量,应有短时间间隔休息。与隔日长时间运动相比,每日短时间多次的运动更有效。根据不同康复阶段的需要和功能恢复情况适时调整运动强度、时间及方式。 锻炼前后疼痛严重或对疼痛比较敏感的,可用一些温热疗法,并可小量使用消炎镇痛药或止痛药。老年人锻炼前应排尽大小便,避免睡觉醒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内或起床后立即锻炼。锻炼时应穿宽松衣裤和防滑鞋,最好有人协助保护,并予以适当鼓励,共同配合努力。 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和增加肌力的锻炼相结合,即使达到正常水平也应继续维持长期的锻炼。 1. 围手术期康复练习 主要是术后住院期间的康复治疗,根据术后身体恢复状况可以分几个阶段进行。(起始阶段、中间阶段、 递进阶段、恢复活动阶段) (1)术后第1~3天 由于手术创伤和术中一定量的失血,因此术后第 1 天病人较虚弱,伤口疼痛也较明显,麻醉造成的胃肠道功能未完全恢复不能进食,同时关节腔内的积血仍需通过保留的引流管引出。因此,病人以静养为主。足踝至膝关节以上用弹力绷带轻微加压包扎、冰袋冷敷以减少出血、消除肿胀。由于即使正常人在休息时膝关节也倾向于轻度屈曲,因此如膝关节后侧软组织较紧则应将足跟垫高使膝关节处于伸直位以防日后膝关节屈曲挛缩,在训练间隙和夜间休息时使用沙袋压迫、膝关节支具或伸直位石膏防止屈曲,一

膝关节术后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保证关节功能,恢复肌肉力量,加快康复进程的必要手段。锻炼开始的时间及锻炼的强度等因病变部位(关节上或关节下)、手术损伤软组织的程度(轻或重)、修复固定方法(是否用骨水泥填充)等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功能锻炼要在医生护士的指导下进行,但不能只是被动服从,要了解锻炼的意义、达到的目的、锻炼的注意事项及锻炼的方法等,做到主动锻炼,才能收到好的锻炼结果 术后1天—3天行早期康复训练。该训练方式主要是为了提高患肢肌力,对于骨性关节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术前肌力恢复对术后康复和早期活动有益,有利于减少卧床并发症,特别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 踝泵运动:术后当天即可在床上做此运动,手术后当天起即可在床上做此运动。患者用力把膝关节伸直、踝关节背屈,再努力收缩大腿和小腿肌肉至少6 s,之后完全放松。可用静脉止痛泵控制刀口疼痛。患者需用力把膝关节伸直,踝关节背屈,再努力收缩大腿和小腿肌肉,之后放松,这样可促进血液回流。练习应分组进行,每组5次—10次,每天3组—6组,每个动作尽量做到位,由慢至快。 压腿练习:术后第2天患者可坐起练习按压膝关节。将腿伸直放在床上,用软垫垫于足跟处,并将双手放在膝盖上方,轻轻下压,使腿尽量伸直,每次要维持5 min左右,到患者可以忍受疼痛的程度为止。术后第2天,患者可坐起做按压膝关节动作,尤其是术前伴有屈曲挛缩畸形的患者更应在术后做此练习。患者可将腿伸直放在床上,用软垫垫于足跟处,并将双手放在膝盖上方,做轻轻下压动作,使腿尽量伸直,坚持5分钟,直到不能忍受疼痛为止,这是锻炼腿伸直的最好方法。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伸直比屈曲要困难,只有伸直了腿才能正常行走而不引起疼痛。持续被动活动器练习:手术后第3天拔除引流管,并摄X线片复查假体位置后方可开始练习。因膝关节周围肌肉少而肌腱多,加上长期膝关节病变使肌肉萎缩[1],此时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膝关节活动,可以借助CPM机进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可以由0°~30°开始,每天2次,每次30~60 min,速度每分钟1~2次,以后每天增加10°,术后2周应达到95°以上[1]。直腿抬高练习:术后第3天开始练习。用力伸直膝关节,并使踝关节背屈,然后将整条腿抬高30°,维持几秒钟后将腿放下,完全放松。练习应分组进行,每组5~10次,每天3~5组。(5)弯腿练习:术后第3天起开始练习。开始时可在床侧进行,患者坐于床边自然放松,小腿凭借重力垂到床下,达到90°;然后将健肢放到患肢前方,向后压,即可增加屈膝角度,用力大小以能够忍受为度。(6)行主动膝关节屈伸活动。 预防水肿:将患肢用特制下肢垫抬高,以利于血液回流,患肢远端应高于心脏水平。膝关节屈曲5度—10度以防腓总神经麻痹,踝关节背屈90度,足跟悬空,防止受压。 术后3天—14天行恢复期锻炼。术后第3天,患者应在无痛情况下进行锻炼,学会直腿抬高方法。直腿抬高的高度不高于30厘米,每5个或10个为一组,每天做3组—5组。若患者恢复情况好,可借助持续被动活动器(CPM)进行髋膝关节屈曲被动锻炼。初次练习屈伸由0度—30度,以后每天增加10度,术后两周应达到120度,每日2次,每次30分钟。频率由慢到快,活动范围以患者无痛为准。CPM对肌力恢复、髋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有良好

关节镜术后康复锻炼

关节镜术后康复锻炼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膝关节清理及半月板成形术后康复锻炼 一、术后1周: 1.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 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 2.髌骨内推活动:完全伸直膝关节,用同侧大拇指压在髌骨外缘,向内侧推动髌 骨,至最大限度后松开,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3.行走和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度训练:在疼痛耐受情况下在室内进行少量行走和 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切忌忍痛强行屈伸膝关节,否则会引起滑膜在关节内挤压,加重滑膜充血水肿)。 二、术后第2-3周: 1.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 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 2.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度训练:一般要求术后3周膝关节屈伸度达90°,随着滑 膜炎症消退,训练时疼痛会减轻,时间为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3.行走活动锻炼:在疼痛耐受情况下在室内或室外进行少量行走活动。 三、术后第4周后: 1. 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 2. 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度训练:进一步加大屈膝活动度,一般要求术后6周膝关节屈膝度达120°,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3.腘绳肌紧张训练:将患肢足跟部垫高5cm,保持患肢伸直,双手尽力触摸脚尖,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4.负重半蹲训练:半蹲0-45°,先完全伸直站立,缓慢屈膝,下蹲至45°,维持5-10秒后站起,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先双腿半蹲,逐渐改为患侧单腿半蹲,不要超过45°,否则可能加重损伤)。 5.坐位主动伸膝活动:坐在凳子上或床边,先悬垂小腿,再尽力伸直,伸至最大幅度时维持5-10秒后放下,每日2次,每次15分钟,能轻松完全伸直后,可在脚踝处挂重物练习,从1kg加至5kg。 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一、术后1-2周: 1.支具制动及负重:休息时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在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 保护下。 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尽量将患肢伸直,脚尖向上勾,使大腿前部肌肉收缩, 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3.髌骨内推活动:完全伸直膝关节,用同侧大拇指压在髌骨外缘,向内侧推动髌 骨,至最大限度后松开,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4.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度训练:俯卧位,陪人一手置于腘窝,一手托住踝关节使 膝关节屈曲,一般要求在45°范围内进行屈伸活动,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二、术后3-4周:

膝关节镜手术术后临床护理与康复指导

膝关节镜手术术后临床护理与康复指导 摘要:目的:观察膝关节镜手术后患者的情况,探讨其临床护理对策与康复指导方法。方法: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论:临床统计资料得出经过科学系统的临床护理与康复指导,患者术后的膝关节能够得到有效恢复。 关键词:膝关节镜手术临床护理康复指导 after knee joint mirror surgery technique clinical nursing and recovery instruction chen xiaoling abstract:objective:the observation knee joint mirror surgery future trouble situation,discusses its clinical nursing countermeasure and the recovery line of conduct.methods:carries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the knee joint mirror surgery patient clinical material.conclusion:the clinical statistical data obtains passes through scientific system clinical nursing and the recovery instruction,after the patient technique knee joint can obtain restores effectively. keywords:knee joint mirror surgery clinical nursing recovery i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8-1879(2010)12-0120-01

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关节镜手术)护理常规

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关节镜手术)护理常规 一、专科评估 1、术前评估 ①心理状况:评估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等。 ②一般评估:意识、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肢体活动、饮食、排泄睡眠情况等。 ③专科评估:膝关节疼痛,肿胀,膝关节活动受限,关节交锁,弹响,患肢肢端的血供活动感觉情况。 ③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 ④过去史、近期手术史、目前用药情况(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呼吸系统疾病等。 ⑤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焦虑、恐惧。 ⑥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⑦安全管理:评估跌倒、坠床、压疮、导管等高危因素等。 2、术后评估 ①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麻醉等 ②一般评估:意识、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静脉穿刺情况及带入液体(血)、尿量、血糖值、镇痛泵等。 ③专科评估:a、患肢弹力绷带包扎、患膝冰敷情况。 b、患肢肢端的血供活动感觉情况。 c、患者的活动能力。 ④重点评估:切口敷料干燥及切口愈合情况。 ⑤营养状况:患者的进食情况及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 ⑥患者心理状态:有无焦虑、失眠。 ⑦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⑧特殊检查结果:如病理及各种特殊检查结果等。 ⑨自理能力评估。 ⑩安全管理:评估跌倒、坠床、压疮、导管等高危因素等。 二、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①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病人说出对心理感受,给予心理支持。 ②向患者介绍治疗概况和手术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增强信心和安全 感,保持心情舒畅。 ③告知术前术后注意点,帮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术前健康指导:指导患者戒烟酒、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床上 排便等。 3、体位与活动:急性期,患肢抬高伸膝位放置,患肢禁负重,患膝制动,积极进行静态股四头肌肌肉收缩锻炼。慢性期减少膝关节的屈伸运动。 4、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为主,多吃新鲜蔬菜 和水果。糖尿病者控制饮食及水果。 5、心理支持: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 6、疼痛护理:评估疼痛,密切观察,针对引起疼痛的原因,协助 调整体位,解除局部皮肤卡压,并给予脱水消肿治疗; 急性损伤48小时内,可冰敷患膝,防冻伤;必要时尽 早给药,观察止痛效果。有效控制疼痛,保证足够的睡 眠 7、并发症:观察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积极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锻炼。 8、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前指导,做好术前常规检查。 9、安全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四、术后护理 1、体位:根据麻醉和手术部位安置合适体位。 2、病情观察: ①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按麻醉护理及病情变化要求。 ②密切观察切口情况。 ⑤使用镇痛泵者应严密观察其效果,认真听取病人主诉。 3、体位与活动:患肢略屈膝20-30度抬高位放置,尽早进行股四 头肌等长收缩、膝关节屈伸及抬腿练习。可做伸曲膝 练习,术后一般可早期下床行走,但不可过早负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