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动力地质作用及其工程地质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17.59 MB
- 文档页数:71
一、名词解释。
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什么是工程地质问题,答:工程地质条件定义: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物理(自然)地质现象、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
工程地质问题定义: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称之为工程地质问题1、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或是工程建筑物所在地质环境的各项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2、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3、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的分支学科,它是工程科学与地质科学相互渗透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从是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是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应用科学。
岩体通常把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岩石成分和一定结构,并赋存于一定地应力状态的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称为岩体。
岩体:由一定岩石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赋存于一定的地质和物理环境中等地质体。
岩石: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2、风化壳;3、风化作用;4、变质作用;5、地质作用;6、岩浆作用;7、地震作用?;8、内力地质作用;9、外力地质作用;10、地壳运动。
答:2. 地壳表层岩石风化的结果,除一部分溶解物质流失以外,其碎屑残余物质和新生成的化学残余物质大都残留在原来岩石的表层。
这个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就称为风化壳或风化带。
3. 地表表层的岩石在阳光、风、电、大气降水、气温变化等外营力作用下及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引起岩石矿物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的变化,是岩石逐渐发生破坏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工程地质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多选题1.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是与它的研究内容相适应的,主要有_______。
(5分)(A) 自然历史分析法(B) 数学力学分析法(C) 模型模拟试验法(D) 工程地质类比法您的回答:A,B,C,D正确2. 区域稳定性级别划分是在区域稳定性各因素或条件工程地质研究评价基础上进行的,首先是考虑地震作用,其次是考虑山体及地表稳定性和地震对岩土体稳定性的影响,按稳定性程度通常可划分为_______不同级别。
(5分)(A) 不稳定(B) 次不稳定(C) 基本稳定(D) 稳定您的回答:A,B,C,D正确3. 结构面是在建造和改造过程中形成的,其空间分布与特性与其成因类型密切相关,故可按成因进行结构面分类。
一般可分为_______和表生结构面。
(5分)(A) 沉积结构面(B) 火成结构面(C) 变质结构面(D) 构造结构面您的回答:A,B,C,D正确4. 活断层在时空域内运动的参数有_______。
(5分)(A) 活断层的产状(B) 断距(C) 错动速率和错动周期(D) 活动年龄您的回答:A,B,C,D正确5. 根据介质断裂特征和构造应力状态的不同,可将地震分为_______。
(5分)(A) 单一主震型(B) 主震-余震型(C) 前震-主震-余震型(D) 群震型您的回答:A,B,C,D正确填空题6. ___(1)___ 是指目前正在持续活动的断层,或在历史时期(或近期地质时期)曾有过活动极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重新活动的断层,后一种情况亦称为___(2)___ (5分)(1).参考答案:活断层(2).参考答案:潜在活断层7. ___(3)___ 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长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决定。
___(4)___ 是衡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子;它不仅取决于地震能量,同时也受___(5)___ 、震中距、地震波传播介质的性质等因素的制约。
1、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建筑物内容不同,所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也各不相同.如房屋工程:地基承载力、沉降、基坑边坡变形等;矿山开采:边坡稳定性、基坑突水、矿坑稳定等;水利水电工程:渗透变形、水库渗漏、斜坡稳定性、坝体抗滑稳定性等;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地应力、突水等。
2、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
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六大类.3、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学科。
它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应用地质学的范畴。
狭义:工程地质学基础、工程地质勘察学、区域工程地质学。
广义:狭义、土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
3、研究对象:与工程有关的地质环境4、活断层基本特征:①活断层是深大断裂复活运动的产物②活断层具有继承性和反复性③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粘滑型断层和蠕滑型断层两种④活断层的类型有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行断层。
5、活断层的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标志:⑴地质上,只要是见到第四系中、晚期的沉积物被错断,均视断层为活断层。
⑵地貌上,①不同地貌单元突然相接,或两边沉积物厚度显著差别例如,隆起山区与断陷盆地突然相接。
一次错动量大的活断层,沿线分布断层三角面、断层崖、陡坎、垭口、“V型谷”等②地貌单元的分解和异常例如,河流阶地、山脊、水系、夷平面、坡洪积扇等地貌单元由于活断层作用,使其产生错断、分解。
活断层作用使正常发育的地貌系统出现异常形态或特殊地貌景观。
如断层带一侧,河流的同步肘状拐弯、宽窄变异,断层下降盘一侧线状排列的洪积群、泥石流、滑坡、串珠状洼地等。
⑶水文地质上,由于断层带构造物质松散,容易形成强导水带,因而活断层带一线分布泉水、温泉,出现植被发育现象。
也由于活断层为深大断裂,深循环水将导致水的化学异常。
对古代建筑物破坏、错断、掩埋等情况调查,可以帮助判断活断层当时的错距等情况。
第一章绪言1.何谓工程地质学?答: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造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2.何谓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答:①阐明建造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其对建造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
②论证建造场地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给出切当的结论。
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造场地,并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造物。
④ 根据建造场地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造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化建议,以及保证建造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
⑤研究工程建造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 ,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⑥为拟订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3.何谓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答:①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
②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研究。
③工程地质勘查理论技术方法的研究。
④区域工程地质的研究。
4.何谓工程地质条件?答:工程地质条件是与工程建造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①岩土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
②地质构造。
③水文地质条件。
④动力地质作用。
⑤地形地貌条件。
⑥天然建造材料。
5.何谓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问题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造和运行期间产生的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造的安全。
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①地基稳定性问题。
②斜坡稳定性问题。
③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
④区域稳定性问题。
6.简述工程地质学与岩土工程的关系。
答:工程地质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延伸。
7.简述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答: 17 世纪以后开始浮现地质环境对建造影响的文献资料,工程地质学产生了萌芽。
20 世纪初工程地质研究已经由欧美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并稳定发展。
未来工程地质学会与其他学科更加密切相连 ,与各相关学科更好地交叉和结合 ,促进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研究手段等各方面不断更新和前进,进而使工程地质学的内涵不断变化、外延扩展。
8.简述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l.下列哪项不属于内力地质作用.A.地壳运动B.地震作用C.剥蚀作用D.变质作用2.根据岩土的水理特性,砂土层与黏土层相比,其隔水性.A.差B.相同C.好D.不能确定3.岩层在空间的位置由以下何种要素确定;A.地壳运动B.地形地貌C.走向和倾斜D.走向、倾向、倾角4.背斜表现为;A.核部为新地层,两翼对称出现老地层B.核部为老地层,两翼对称出现新地层C.向下的弯曲D.与弯曲方向无关5.岩石在饱水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与在干燥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的值称为岩石的;A.饱水系数B.渗透系数C.吸水系数D.软化系数6.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A.钻孔分布图、平面图、柱状图B.钻孔分布图、剖面图和柱状图C.钻孔分布图、平面图和剖面图D.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7.残积土是由下列哪项地质作用形成的;A.风化作用B.雨、雪水的地质作用C.洪流的地质作用D.河流的地质作用8.河流的地质作用一般表现为;A.侵蚀、沉积B.沉积、搬运C.侵蚀、搬运D.侵蚀、沉积、搬运9.地下水中含有多种气体成分,常见的有O2、CO2.H2S和;A..10.地下水位的降低可使降水周围的地面;A.下降B.上升C.不变D.不能确定11.根据场地条件,调整后的地震烈度称为.A.基本烈度B.设计烈度C.场地烈度D.工程烈度12.采空区地表变形可分为几种移动和几种变形;A.两种移动,两种变形B.两种移动,三种变形C.一种移动,三种变形D.三种移动,一种变形13.土洞的形成是由以下何项造成的;A.搬运作用B.生物作用C.潜蚀作用D.地震作用14.围岩应力重新分布是指的重分布;A.岩土原有应力B.洞室衬砌应力C.地下水动水压力D.洞室围岩总应力15.野外工程地质测绘的方法,不包括下列哪种方法;A.实验法B路线穿越法C.界限追索法D.布点法二、判断题你认为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填“√”,错误者填“×”16.矿物受外力打击后,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即矿物的解理;17.地质年代单位有宇、界、系、统、阶;18.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强度降低的性质即岩石的抗冻性;19.组成褶皱的岩层,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即枢纽;20.残积土是未经搬运的,由风化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21.承压水的承压水位与埋藏深度一致;22.按滑动的力学性质,滑坡可分为牵引式滑坡和推动式滑坡两种类型;23.围岩压力的大小与岩土的物理性质、岩体结构、支护结构有关,与支护时间无关;24.洪积土的特征是:物质大小混杂,分选性差,颗粒多带有棱角;25.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应根据工程安全等级、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综合分析确定;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26.叙述张节理的主要特征;27.岩石坚硬程度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岩石坚硬程度类型有哪些28.简叙各褶曲要素;29.残积土的成因及其特征30.应根据什么原则采取防止土体渗透破坏的措施四、论述题10分如何确定沉积岩的相对地质年代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C2..6.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6.√17.×18.×19.√20.√21.×22.√23.×24.√25.√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26.产状不很稳定,在平面上和剖面上的延展均不远;节理面粗糙不平,擦痕不发育,节理两壁裂开距离较大,且裂缝的宽度变化也较大,节理内常充填有呈脉状的方解石、石英以及松散或已胶结的黏性土和岩屑等;当张节理发育于碎屑岩中时,常绕过较大的碎屑或砾石,而不是切穿砾石;张节理一般发育稀疏,节理间的距离较大,分布不均匀;岩石的坚硬程度分类的依据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根据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将岩石分为5大类,分别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28.核:组成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翼:中心岩层动外的岩层;转折端:从翼向另一翼过渡的弯曲部分;枢纽:组成褶皱岩层的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轴面:由各岩层枢纽所连成的面;29.岩石风化后产生的碎屑物质,被风和大气降水带走一部分,其余都残留在原地,残留在原地的碎屑物称为残积土;残积土主要分布在岩石暴露于地表而受到强烈风化作用的山区、丘陵及剥蚀平原;残积土从上到下沿地表向深处颗粒由细变粗;一般不具层理,碎块呈棱角状,土质不均,具有较大孑孔隙,厚度在山坡顶部较薄,低洼处较厚;30.防止土体渗透破坏的原则一是改变渗流的动力条件,使其实际水力梯度减小到允许的程度;二是改善岩土性质,增强其抗渗能力;具体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性状来具体处理;四、论述题10分31.以下是本题的答案要点:岩石体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何依据地层层序律、生物演化律以及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三种方法;1地层层序律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原始产状应当是水平的或近似水平的,并且先形成的岩层在下面,后形成的岩层在上面;2生物演化律由于生物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进化的;故可根据岩层中保存的生物化石来判断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3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根据沉积岩层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判断;与不整合面上底砾岩岩性相同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早;另外与角度不整合面产状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晚;如果岩层与岩浆岩为沉积接触,则沉积岩形成较晚,如果岩层与岩浆岩为侵人接触,则沉积岩形成时间较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震作用、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和下列哪项;A.风化作用B.变质作用C.成岩作用D.沉积作用2.在垂直压力作用下,岩石沿已有破裂面剪切滑动时的最大剪应力称为岩石的;A.抗拉强度B.抗切强度C.抗剪断强度D.抗剪强度3.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上下两套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为;A.无法确定B.上老下新C.上新下老D.同一时代4.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为;A.正断层B.平推断层C.逆断层D.阶梯断层5.下列哪项不是地质年代单位;A.宙B.代C.纪D.统6.下列关于风化作用的叙述,哪项正确;A.风化作用属于内力地质作用B.风化作用均会导致岩石成分的变化C.风化作用随距地表深度的加大而减弱D.温差风化属于化学风化作用7.风的剥蚀作用有下列哪两种方式;A.吹扬作用和磨蚀作用B.吹扬作用和冲蚀作用C.溶蚀作用和磨蚀作用D.溶蚀作用和冲蚀作用8.坡积土是由下列哪项地质作用形成的;A.风化作用B.雨、雪水的地质作用C.洪流的地质作用D.河流的地质作用9.地下水按赋存条件的分类,不包括下列哪种类型的地下水;A.孔隙水B.裂隙水C.潜水D.岩溶水10.斜坡的变形方式有蠕动和下列哪种形式;A.崩塌B.滑动C.松动D.弯曲11.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组合哪一个是正确的;A.每次地震震级只有1个,烈度也只有一个B.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只有一个C.每次地震震级只有1个,但烈度可有多个D.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也可有多个12.土洞是由以下何种地质作用造成的;A.生物作用B.潜蚀作用C.搬运作用D.风化作用13.洞室衬砌的主要作用是;A.承受岩土和水压力B.防止地下水入渗C.装饰洞室D.辅助围岩灌浆14.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应选用;A.1:200~1:1000B.1:500~1:2000C.1:2000~1:10000D.1:5000~1:5000015.平板荷载试验可用于测定地基土的哪方面内容A.抗剪强度B.重度C.承载力D.压缩模量二、判断题你认为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填“√”,错误者填“×”;每题2分,共计20分1.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元素单质和化合物;2.根据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岩石按坚硬程度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和软岩四大类;3.与不整合接触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晚;4.断层既可以造成地层的重复又可以造成地层的缺失;5.承压水内部有压力而潜水内部无压力;6.冲积土是由河流的地质作用形成的;7.利用潜水的等水位线图可以确定潜水的流向,但不能确定潜水的水力梯度;8.风化作用在岩石中形成的节理面属于构造结构面;9.作用在洞室衬砌上的外水压力等于外水的全部水柱高度乘以水的重度;10.勘察一般分为选址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阶段;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1.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2.野外鉴别矿物的步骤3.何谓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4.选择洞轴线位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5.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四、论述题10分分析褶皱区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B 2.D 3.C 4.C 5.D6.C 7.A 8.B 9.C 10.C11.C 12.14.B 15.C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2.×3.×4.√5.×6.√7.×8.×9.×10.×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1.要点: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称为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探讨工程地质勘察的手段及方法,调查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分析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防治措施;为工程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2.要点:1找到矿物的新鲜面,矿物的新鲜面能真实地反映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2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3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3.要点: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4.要点:1地形:应注意利用地形、方便施工;2地层与岩性条件:地层与岩性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洞室的稳定性;3地质构造条件:应考虑在大块而完整岩体中布置轴线;应注意分析洞轴线与岩层产状、褶皱地层的走向的关系;4水文地质条件:对隧洞沿线地下水分析其埋藏运动条件、类型及物理化学特性等情况;5.要点:通过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室内试验、现场测试等方法,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如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地层条件、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测定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和要求,进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为基础工程、整治工程、土方工程提出设计方案;四、论述题10分要点:褶皱形成以后,使岩层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同时,在褶皱的转折端,一般张裂隙发育,岩层较破碎,在褶皱两翼,岩层中易产生剪裂隙;由于褶皱构造中存在着不同的裂隙,导致岩层的完整体受到破坏,因此,褶皱区岩层的强度及稳定性较之原有岩层有所降低;另外由于转折端更易遭受风和作用的影响,因此,工程应避免布置在转折端;褶皱两翼,岩层均为单斜岩层,如果在褶皱两翼开挖形成边坡,可能导致边坡产生顺层滑动;因此在两翼布设工程应尽量使开挖形成边坡的倾斜方向与岩层倾斜方向相反;如果边坡倾斜方向与岩层倾斜方向一致,应使边坡的倾角小于岩层倾角,否则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每题2分.共计30分1.内力地质作用不包括A.地壳运动B.地震作用C.剥蚀作用D.变质作用2.岩石按照成因分类可分为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B.岩浆岩、变质岩、石灰岩C.变质岩、石灰岩、大理岩D.沉积岩、岩浆岩、大理岩3.关于岩石工程地质性质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岩石工程性质包括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B.物理性质是岩石的基本性质,主要为重度和空隙性C.岩石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变形和强度D.岩石的吸水性是指岩石溶解于水的性质4.由岩浆侵入到先形成的岩层中而形成的接触关系是指A.整合接触B.平行不整合接触C.侵入接触D.沉积接触5.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为A.正断层B.平推断层C.逆断层D.阶梯断层6.确定岩层在空间位置的要素是A.地壳运动B.地形地貌C.走向和倾斜D.走向、倾向、倾角7.风的剥蚀作用包括;A.吹扬作用和磨蚀作用B.吹扬作用和冲蚀作用C.溶蚀作用和磨蚀作用D.溶蚀作用和冲蚀作用8.形成坡积土的地质作用是;A.风化作用B.雨、雪水的地质作用C.洪流的地质作用D.河流的地质作用9.地下水对建筑结构材料腐蚀性分为.A.结晶性腐蚀、分解性腐蚀、复合性腐蚀B.水溶性腐蚀、复合性腐蚀、冰冻性腐蚀C.水溶性腐蚀、复合性腐蚀、结晶性腐蚀D.水溶性腐蚀、冰冻性腐蚀、结晶性腐蚀10.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震级是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的反映B.震级是由地面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决定的C.烈度是由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决定的D.每次地震的烈度只有一个11.斜坡的破坏方式有滑坡和;A.流动B.松动C.流砂D.崩塌12.造成土洞的地质作用是;A.生物作用B.潜蚀作用C.搬运作用D.风化作用13.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殊粘性土是;A.黄土B.红土C.膨胀土D.冻土14.岩土指标的标准值是指;A.岩土指标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B.岩土指标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乘统计修正系数C.岩土指标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乘统计修正系数再乘分项系数D.岩土指标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乘变异系数15.野外工程地质测绘的方法不包括;A.实验法B.路线穿越法C.界线追索法D.布点法二、判断题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填“√”;错误者填×,每题2分,共计20分;16.地球具有一定的圈层构造,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17.地壳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作上升和下降的运动称为水平运动;18.岩石的抗拉强度是指双向拉伸时抵抗拉断破坏的能力;19.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称为岩层的走向;20.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21.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受温度变化或机械破环破碎成各种大小的碎屑的作用;22.承压水面与承压水的埋藏深度一致,但与地形高低不吻合;23.风化作用在岩石中形成的节理面属于次生结构面;24.作用在洞室衬砌上的外水压力等于外水的全部水柱高度乘以水的重度;25.平板荷载试验主要用于确定地基土承载值及土的变形模量;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26.野外鉴别矿物的步骤27.残积土的成因及其特征28.应根据什么原则采取防止土体渗透破坏的措施29.岩体、结构面、结构体各指什么30.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包括的内容四、论述题l0分31.分析断层地区的地质特点对工程建筑的影响;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每题2分,共计30分二、判断题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填“√”,错误者填“×”,每题2分,共计20分16.√17.×18.×19.√20.√21.×22.×23.√24.×25.√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26.野外鉴别矿物的步骤要点:1找到矿物的新鲜面,矿物的新鲜面能真实地反映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2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3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27.残积土的成因及其特征要点:岩石风化后产生的碎屑物质,被风和大气降水带走一部分,其余都残留在原地,残留在原地的碎屑物称为残积土;残积土主要分布在岩石暴露于地表而受到强烈风化作用的山区、丘陵及剥蚀平原;残积上从上到下沿地表向深处颗粒由细变粗;一般不具层理,碎块呈棱角状,土质不均,具有较大孔隙,厚度在山坡顶部较薄,低洼处较厚;28.应根据什么原则采取防止土体渗透破坏的措施要点:防止土体渗透破坏的原则一是改变渗流的动力条件,使其实际水力梯度减小到允许的程度;二是改善岩土性质,增强其抗渗能力;具体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性状来具体处理;29.岩体、结构面、结构体各指什么要点:岩体是指包含有各种各样地质界面的各类岩石组合而成的各项异性的复杂地质体;结构面是存在于岩体中的各种地质界面,如岩层层面、裂隙面、断裂面、不整合面等;结构体是受结构面切割而产生的单个块体;30.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主要包括的内容要点: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方面的内容包括: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岩土指标的分析与选用;岩土利用、整治、改造方案及其分析和论证;工程施工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的预测及监控、预防措施;四、论述题10分31.分析断层地区的地质特点对工程建筑的影响;要点:由于断裂构造的存在,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加速风化作用、地下水的活动及岩溶发育,可能在以下几方面对工程建筑产生影响:降低地基岩体的强度稳定性;断层破碎带力学强度低、压缩性大,建于其上的建筑物由于地基的较大沉陷,易造成断裂或倾斜;断裂面对岩质边坡、坝基及桥基稳定常有重要影响;跨越断裂构造带的建筑物,由于断裂带及其两侧上、下盘的岩性均可能不同,易产生不均匀沉降;隧道工程通过断裂破碎时易了生坍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每题2分,共计30分1.工程地质条件不包括;A.岩土的工程特性B.地质构造C.基础形式D.水文地质条件2.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矿物的;A.硬度B.解理C.断口D.韧性3.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包括;A.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力学性质B.吸水性质、透水性质、软化性质C.抗剪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D.岩石重度、岩石空隙性、溶解性4.地质年代按时间段落的级别依次划分为;A.宙、代、世、纪、期B.宙、代、纪、世、期C.宙、期、代、纪、世D.期、宙、代、纪、世5.水平岩层的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A.平行B.弯曲方向相反C.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D.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6.下列有关岩层倾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层的倾向有两个数值,且两数值相差1800B.岩层倾向与岩层走向无关C.岩层的倾向可由走向线的方位角表示D.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数值7.下列关于风化作用的叙述,叙述正确的是;A.风化作用属于内力地质作用B.风化作用会导致岩石成分的变化C.风化作用随距地表深度的加大而减弱D.温差风化属于化学风化作用8.形成坡积土的地质作用是;A.风化作用B.雨、雪水的地质作用C.洪流的地质作用D.河流的地质作用9.地下水按赋存条件的分类,不包括;A.孔隙水B.潜水C.裂隙水D.岩溶水10.下列关于地震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纵波是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压缩波B.横波是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剪切波C.纵波和横波均为体波D.横波的传播速度大于纵波11.边坡应力重分布所形成的结构面属于;A.原生结构面B.构造结构面C.次生结构面D.节理面12.判别活断层最有力的证据是A.地面疏松土层出现大面积有规律分布的地裂缝B.地层的重复、缺失C.断层三角面D.呈带状分布的泉13.下列关于冻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冻土包括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B.冻土不具有流变性C.冻土为四相体D.冻土具有融陷性14.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应选用;:200~1::500~1:2000:2000~1::5000~1:5000015.平板载荷试验可用于测定地基土的;A.抗剪切强度B.重度C.承载力D.压缩模量二、判断题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填“√”,错误者填“×”,每题2分,共计20分;1.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地质作用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两类;2.岩浆岩的结构可分为变余结构、变晶结构和碎裂结构;3.岩石的结构、构造对岩石的工程性质没有显着影响;4.岩层发生断裂后,两侧岩块无明显位移的构造称为节理;5,地质图例中从新地层到老地层,严格要求自上而下或自左到右顺序排列;6.坡积土的矿物成分主要取决于下卧基岩的矿物成分;7.承压水内部有压力而潜水内部无压力;8.流动的水体是岩溶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9.所用黄土都具有湿陷性;10.勘察一般分为选址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施工勘察四个阶段;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岩石坚硬程度类型有哪些2.什么是冲积土河流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3.在建筑物设计方面如何防止地表变形4.什么是岩溶和土洞岩溶和土洞的形成条件是什么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哪些5.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是什么四、论述题10分叙述地震效应及其所包含各要素;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每题2分,共计30分二、判断题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填“丫”,错误者填“x”,每题2分,共计20分1.√2.×3.×4.√5.√6.×7.×8.√9.×10.√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岩石坚硬程度类型有哪些要点:岩石的坚硬程度分类的依据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根据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将岩石分为5大类,分别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2.什么是冲积土河流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要点:冲积土是在河流的地质作用下将两岸基岩及其上部覆盖的坡积物、洪积物剥蚀后搬运、沉积在河流坡降平缓地带形成的沉积物;河流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侵蚀作用、搬用作用、沉积作用;3.在建筑物设计方面如何防止地表变形要点:布置建筑物总图时,建筑物长轴应垂直于工作面的推进方向;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应力求简单,以矩形为宜;基础底部应位于同一标高和岩性均一的地层上,否则应采用沉降缝将基础分开;当基础埋深有变化时,应采用台阶,尽量不采用柱廊和独立柱;加强基础刚度和上部结构强度,在结构薄弱易变形处更应加强;4.什么是岩溶和土洞岩溶和土洞的形成条件是什么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哪些要点:岩溶是指地表水或底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侵蚀、溶蚀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的总称;土洞则是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土层溶蚀、冲刷产生的空洞;岩溶形成的条件:1岩石的可溶性2岩石的透水性3水的溶蚀性4}水的流动性;土洞的形成主要是潜蚀作用导致的;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挖填、跨盖、灌注加固、桩基、合理疏导水和气、绕避、强夯等;5.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要点:通过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室内试验、现场测试等方法,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如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地层条件、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测定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和要求,进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为基础工程、整治工程、土方工程提出设计方案;四、论述题10分叙述地震效应及其所包含各要素;要点:在地震作用影响下,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和破坏称为地震效应;地震效应包括,地震力效应,地震破裂效应,地震液化效应和地震激发地质灾害效应;1地震力效应地震可使建筑物受到一种惯性力的作用,当建筑物无法抵挡这种力的作用时,建筑物将会发生变形、开裂、倒塌;2地震破裂效应,地震自震源处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于周围的岩土层中,引起岩土层的振动,当这种振动作用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岩石就产生突然破裂和位移,形成断层和地裂隙,引起建筑物变形和破坏;3地震液化效应,在饱和粉砂土中传播的地震波,使得孔隙水压力不断升高,土中有效应力减少,甚至会使有效应力完全消失,粉砂土形成流体,形成砂土液化,导致地基强度降低;4地震能激发斜坡岩土体松动、失稳,发生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每小题2分,共计30分1.概括的讲,工程地质所研究的两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30个空,每空0.5分,共15分)1.岩层的倾角是层面与水平面的交角,其中沿倾向方向测得的最大交角称为真倾角。
岩层层面在其他方向上的夹角皆为视倾角。
2.根据河流阶地的物质组成,可将阶地类型分为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和基座阶地三类。
3.褶皱据轴面产状可分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和翻转褶皱。
4.岩浆岩按岩浆的冷凝环境可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
5.岩层产状的三要素是走向、倾向和倾角。
6.岩浆岩常见结构有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斑状结构和玻璃结构四种。
7.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三种。
8.节理按成因可分为原生和次生节理两大类,其中次生节理又可分为构造节理和非构造节理。
节理按力学性质可分为张节理和剪节理。
9.常见的沉积岩的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平行不整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三种。
10.变质岩的结构具有变晶结构、变余结构两大类.11.沉积岩最典型的构造是层理构造。
8.又可分为__ 和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1.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持环境各因素之综合。
具体包括(1).地层岩性;(2).地质构造;(3).水文地质条件;(4).地表地质作用;(5).地形地貌等五个方面。
2.岩层的走向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或岩层面上的水平线即该岩层的走向线,其两端所指的方向为岩层的走向,可由两个相差180°的方位角来表示,如NE30°与SW210°。
3.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时,能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4.矿物------是天然产出的均匀固体,是岩石的基本组成部分。
5. 角度不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角度相交,地层时代不连续,反映其间发生过剧烈的构造运动,致使老地层产生褶皱、断层,地壳上升遭受风化剥蚀形成剥蚀面。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所使用的标准贯入试验的锤重为___D__ 。
844工程地质学名词解释1、工程地质学: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属于应用地质学的范畴。
2、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水文地质、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六个方面。
3、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地质条件之间的矛盾或问题。
如:地基沉降、水库渗漏等。
4、区域稳定性:指在内、外动力作用下,现今一定区域地壳表层的相对稳定程度机器对工程安全的影响程度。
5、自然历史分析法即为地质学的方法,它是工程地质学最基本的一种研究方法。
工程地质学所研究的对象——地质体和各种地质现象,是自然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而且随着所处条件的变化,还在不断地发展演化着。
查明各项自然地质条件和各种地质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预测其发展演化的趋势及结果。
6、数学力学分析法是在自然历史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的,对某一工程地质问题或工程动力地质现象在进行自热历史分析之后,根据所确定的边界条件和计算参数,运用理论公式或经验公式进行定量计算。
由于自然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在计算时时常需要把条件适当简化,并将空间问题简化为平面问题来处理。
一般的情况是,先建立一地质模型(物理模型),随后抽象为数学模型,代入各项计算参数进行计算。
7、模型模拟试验法在工程地质研究中也常被采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自然地质用的规律,揭示某一工程动力地质作用或工程地质问题产生的力学机制以及发生、发展演化的全过程,以便我们作出正确的工程地质评价。
8、工程地质类比法在工程地质研究中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也可以用于定性评价,也可作半定量评价。
它是将已建建筑物工程地质问题的评价经验运用到自然地质条件与之大致相同的拟建的同类建筑物中去。
9、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曾有过活动而不久将来可能从新活动的断层,后一种也称为潜在活断层。
10、卓越周期: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经过各种不同性质的界面,由于多次折射反射,将出现不同周期的地震波,而岩土体对某种周期的波具有选择放大的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对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突出明显,这种被选择放大得波的周期成为岩土体的卓越周期。
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3套)一、名词说明〔20分〕1.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的今后可能会重新发生活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2.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
3.混合溶蚀效应: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蚀能力有所增强的效应。
4.杰出周期: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通过各种不同性质的界面时,由于多次反射、折射,将显现不同周期的地震波,而土体关于不同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的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对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突出、明显,这种被选择放大的波的周期即称为该岩土体的杰出周期。
5.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势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六个方面。
二、填空题〔20分〕1.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地震断层〔粘滑型〕和蠕变断层〔蠕滑型〕2.工程地质学的差不多研究方法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和\模型模拟实验法\3.斜坡变形的形式较多,要紧有\拉裂〔回弹〕\蠕滑\弯曲倾倒三种4.按滑坡动力学性质分类,可分为推落式平推式、牵引式性所余外的约束。
三、判定题〔共20分,每题4分〕:全错1.水库蓄水前,河间地块存在地下分水岭,蓄水后将可不能产生库水向邻谷的渗漏。
2.斜坡变形的结果将导致斜坡的破坏。
3.在岩土体稳固性评判中,由于边界条件、荷载条件、岩土体强度等难以精确确定,通常在设计上考虑上述因素及建筑物重要性而综合确定一体会值,此即稳固性系数。
4.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开释出来的能量大小来确定。
5.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定砂土液化时,假设某一土层的实际贯入击数大于临界贯入击数,那么该土层液化。
四、问答题〔40分〕1.识别滑坡的标志有:〔1〕地势地貌方面:滑坡形状特点、阶地、夷平面高程对比〔2〕地质构造方面:滑体上产生小型褶曲和断裂现象滑体结构松散、破裂〔3〕水文地质方面:结构破裂→ 透水性增高→ 地下水径流条件改变→ 滑体表面显现积水洼地或湿地,泉的显现〔4〕植被方面:马刀树、醉汉林〔5〕滑动面的鉴别勘探:钻探变形监测:钻孔倾斜仪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震害的阻碍有如下几个方面:〔1〕岩土类型及性质:软土>硬土,土体>基岩松散沉积物厚度越大,震害越大土层结构对震害的阻碍:脆弱土层埋藏愈浅、厚度愈大,震害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