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的地质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9
第十五章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湖沼的沉积。
理解湖沼的地质作用。
了解湖沼的概念。
授课内容: 1、湖泊的成因和动力; 2、湖泊的沉积作用;3、沼泽及其生物堆积作用重点、难点: 湖沼沉积课时: 2学时授课方法:以课堂授课为主,结合课堂讨论。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与国民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如它们可以遗留给我们石油、煤、盐等矿产资料。
湖泊和沼泽是水圈中比较平静的水体,这与河流和地下水等流动水不同,其地质作用过程中以沉积作用为主。
第一节湖泊的成因和动力湖泊是指陆地上比较宽广的积水洼地,它包括湖盆和湖水两部分。
湖泊遍布世界各地,占陆地面积的1.8%。
它们和大小、形状和深度相差很大,大者如里海,面积达43万km2,小者如长江中下游的一些小湖,面积不到1000m2;湖水深者可达千余米,浅者不足1米。
我国湖泊众多,湖北省中部大小湖泊达1000多个,为世界上著名的湖区之一。
一、湖盆的成因形成湖盆的原因比较多,既可由内因(内动力地质作用)造成,也可由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
1. 构造运动:世界上的大湖泊的湖盆多与构造运动有关。
(1) 区域性地壳下沉造成的湖盆---太湖等。
规模大,湖中岛屿为地壳沉降前的山峰。
(2) 断层作用导致局部地壳陷落---云南滇池。
较深,长条状。
(3) 残存洋盆---里海,大陆碰撞;海退后洼地。
2. 火山活动: (1)火山口---吉林长白山天池。
(2)熔岩堵塞河谷---五大连池(白河堵成头池、二池-------五池) 1719--1721, 271年前康熙年间。
3. 河流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长江中下游很多。
4. 冰川刨蚀作用,规模小成线状。
二、湖水状况1.来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河流和地下水补给,有时来自冰雪融水和海洋残留水。
受气候、地形等条件影响,如长白山天池,地形高,只能大气降水补给;干旱气候区的湖水主要来源于地下水。
2. 湖水排泄状况:湖水通过流泄、蒸发、渗透方式消耗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