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十大国际事件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2014年重要时事政治新闻1、7月1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第六次第六次会晤在会晤在会晤在巴西福塔巴西福塔莱萨举莱萨举行。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巴西总统罗塞夫、俄罗斯行。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巴西总统罗塞夫、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南非总统祖马出席。
5国领导人围绕“围绕“实现实现实现包容性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主题,就当前世”主题,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国际政治安全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成果。
习近平发表了题为取得重要成果。
习近平发表了题为《新起点新愿景新动力》《新起点新愿景新动力》的主旨讲话,总结金砖国家合作经验,提出今后合作方向,表示中国将继续参与金砖国家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今年7月7日是日是“七七事变”“七七事变”77周年周年纪念日。
上午,纪念日。
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隆重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
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7月10日在北京成立。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高锐表示,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受理局收到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已经超过德国,位列为受理局收到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已经超过德国,位列全球全球第三位第三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于。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于1967年,自1974年起成为自筹资金的联合国专门机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现有成员国187个。
4、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8月16日在日在南南京开幕,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给“南京青奥会志愿者”回信,对他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他们在青奥会上的工作提出殷切希望。
5、7月26日是中、美、英三国发表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69周年。
《波茨坦公告》连同1943年中、美、英发表的发表的《开罗宣言》《开罗宣言》《开罗宣言》等国际法律文件,等国际法律文件,等国际法律文件,构成了日本必须归还构成了日本必须归还中国钓鱼岛的国际法基础中国钓鱼岛的国际法基础。
2014年重大时事记一]、2008年金融危机,既伤害了美国,也伤害了中国,中国为应对危机下药过猛,导致投资过剩,房市泡沫,而二、2009年又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二是美国开始主导并扩大一个把中国排除在外的TPP这两件事显然都是冲着中国来的,作为地球上唯一超级大国,像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发难,中国有没有压力?当然有。
而美国向中国发难将如何入手呢?看几件事---同一年,菲律宾越南等国开始在南海生事,三、2010年,日本扣押中国船长,四、2011年,日本加入TPP谈判,2012年,日本国有化钓鱼岛。
从这几件接连发生的事情可以看出,美国是打算在南海和东海两个“战场”同时对中国展开攻击,中国压力大增,哪里还有力气去压制台湾,因此暂时休战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于是在美国提出重返亚太的第二年即2010年与台湾签署了ECFA,给了它喘息之机,以免鱼死网破狗急跳墙,到时候大陆将疲于应付。
美国在中国周边埋伏下的战场包括朝鲜半岛、日本、台湾、南海,台湾战场因美国战略资源有限无法持续而暂时休战,另外的三个战场,它都开启了战端,前面已说过日本和南海战场,这两个战场容易开启,然而朝鲜半岛的战场却有点难。
2010年,韩国发生天安号事件,幕后指使直指中国盟友---朝鲜,虽然连韩国国内也有人觉得蹊跷怀疑可能凶手另有他人,但西方媒体却几乎一口咬定了朝鲜。
凶手到底是谁我并不知道,但我觉得蹊跷的是,为什么碰巧在美国决定重返亚太对付中国的第二年就发生了这种事呢?如果韩国在朝鲜问题上与支持朝鲜的中国针锋相对,对中美来说无疑就是交锋的另一个战场。
然而韩国并没有按照美国的战略走,它的经济实在是太依赖中国,根本无法像日本那样潇洒,说翻脸就翻脸。
到了五、2012年,中韩开启了韩国梦寐以求的中韩FTA谈判,韩国更加脱离美国战略偏向中国战略了,可是天算不如人算,次年2月,朝鲜在未经中国同意之下私自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这次试验无愧于朝鲜猪队友的称号,于是同年9月,我们看到了韩国宣布加入TPP 谈判,半岛的形势开始对中国不利。
2014年全世界重大灾难事故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2014,是多灾多难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台风地震摧毁了数不清的家园,世界民航客机也遭遇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噩梦,非洲大陆被埃博拉病毒肆虐的体无完肤,人心惶惶……在灾难面前,鲜活的生命转瞬即逝,是如此渺小。
在这里,我将2014年全球的重大灾难事故做一个罗列,记住这些灾难的发生,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更是为了让广大民众能更清楚地了解灾难发生的原因,在灾难中学会成长,永怀逝去者。
地震新疆和田级地震2月12日17时19分,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发生级地震,共造成45万人受灾,20余万间房屋塌损,直接经济损失为亿元,属于较大破坏性地震。
智利北部发生里氏级强震4月2日7时46分45秒,智利西北部附近海域发生级强震。
地震引发的第一波海啸抵达智利沿岸后,形成的海浪高达米,造成沿岸建筑大面积毁坏。
智利当局要求全海岸线进行“预防性撤离”,大约有90万人被疏散。
此外,地震还造成玻利维亚和秘鲁部分地区建筑摇晃。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级地震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造成407人遇难,房屋倒塌万余间,损失惨重。
四川康定级地震11月22日16时55分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北纬度,东经度)发生级地震,震源深度18千米。
截至23日20时,四川康定“11·22”地震已造成5人死亡,54人受伤。
滑坡阿富汗山体滑坡阿富汗当地时间5月2日上午11点左右,位于阿富汗东北部巴达赫尚省的一处偏远山区发生山体滑坡,大量碎石和泥土涌入一座村庄,已经造成数百人死亡,超过两千人失踪。
据当地媒体报道,2日的山体滑坡共发生两次。
第一次灾害发生后,众多居民自发前往事发地点救援,随后山体滑坡再次发生,导致大量人员被埋。
事发村庄地处山区之中,其背枕山体近一半土石垮塌滑坡,所过之处房屋树木皆被夷平。
2014年全球十大新闻事件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2014年10月20—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是中共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
从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将改革与法治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左右手,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改革动力和坚实的法律保障。
十八大以来,党的反腐败力度史无前例,反腐败机制日臻完善,为新时期中国的法治建设增添了最有力的注脚;国家宪法日的确立更是将依宪治国的法治意识植入全社会的血脉之中。
中国的改革方舟离不开法治的舵手,也唯有党纪国法之高悬,才能破除权力寻租之积弊,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保驾护航。
2、乌克兰危机引发地缘政治对抗自2013年11月以来,乌克兰先后经历街头暴力、政权更迭、克里米亚脱乌入俄、政府军与东部反政府武装冲突不断等乱象,不到一年这一东欧大国便陷入四分五裂、危机四伏的窘境。
此次危机不仅将乌克兰推向崩溃的边缘,而且还引发了冷战结束以来最为严重的大国地缘政治对抗。
而在这场地缘博弈的棋局上,曾处于舆论浪尖的亚努科维奇、波罗申科等乌克兰政治领袖似乎都成了过眼云烟,乌克兰则演变成美欧与俄对弈的一枚“棋子”。
一时间,“冷战”铁幕重新降临欧洲,一出大国政治的悲剧正在上演。
乌克兰危机久拖不决,已非其国内政治对抗这么简单,很大程度上是美欧挤压俄战略空间所致。
因此,危机的解决也远非乌克兰一国之力所能及,利益相关方达成政治妥协才是关键。
3、“伊斯兰国”异军突起2014年的中东依旧充斥着动荡与不安。
叙利亚危机持续发酵、巴以双方再起争端、伊朗核谈判步履维艰,但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还是伊斯兰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的异军突起。
这个孵化于伊拉克基地组织的中东新魔,闪电般夺取了叙利亚和伊拉克大面积领土,引发新的地区人道主义灾难,迫使已从伊拉克撤军的奥巴马政府重返中东。
2014高考年度时事政治国际部分(2013年4月____2014年2月)1 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高血压这一隐藏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呼吁世界各国努力,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创建促进健康行为的环境。
2 伊朗4月9日启动了该国中部亚兹德省的两座铀矿和一家核工业原料加工厂。
4月9日是伊朗的国家核技术日。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梅赫曼帕拉斯特当天还呼吁伊核问题六国承认伊朗拥有铀浓缩权利,与德黑兰建立互信,以证明谈判的诚意。
3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24日在伯尔尼与瑞士联邦主席毛雷尔举行会谈,双方签署了结束中瑞自贸协定谈判的谅解备忘录,这标志着双方自2010年启动的自贸区谈判基本尘埃落定。
这是中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的第一个自贸协定。
4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今年环境日主题是“思前,食后,厉行节约”。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
减少粮食浪费,就是减少对有限资源的无序消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 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辩称,由于对民众施行大规模电话、网络秘密监控计划(代号为“棱镜”),美国阻止了“数十起”可能的恐怖攻击。
“棱镜门”事件引发的强烈争议正剧烈地震动着美国社会,已经有前政府官员、议员和民间组织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美国政府停止网络监控。
前美国国家安全局工作人员爱德华•斯诺登已遭3项指控。
对斯诺登的指控一旦定罪,斯诺登将可能面临总计30年的铁窗生涯。
6 6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2周年招待会,“成立12年以来,上海合作组织已经发展成为充满生命力、活力,具有光明前景的国际组织。
上合组织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新兴国家关系的典范,为区域合作提供了成功的模式。
7 欧盟委员会7月24日在布鲁塞尔宣布,欧洲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于明年年底前投入试运行。
欧盟计划在2016年完成定位导航系统全部卫星的组网。
伽利略系统建成后,将和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共同构成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和精确的服务。
2014年国际社会责任十大事件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思潮的迅猛发展在为新一轮经济贸易全球化注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直接推动着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快速发展。
可以说,社会责任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十年,不仅成为我国贡献经济改革新的发展红利,同时也成为了企业问计转型的最优选择。
为了记录企业社会责任事业的发展,《WTO经济导刊》和金蜜蜂团队以年度为单位,评选出十件具有代表性事件,更加全面、公正、客观的反映全年度的社会责任基本态势及最新趋势。
事件1 法国媒体社会责任指南发布3月6日,法国媒体社会责任论坛联合法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发布了“法国媒体社会责任指引”。
该指引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传媒业CSR议题一览、现行的行业政策与发展现状、传媒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架构;第二部分,行业分议题(7项)社会责任指引,包括媒体可获得性、媒体素养、新闻伦理&行为准则、环境影响、青年保护、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意识。
事件2 全球首个水资源管理标准公布4月8日,世界水资源管理联盟发布了全球首个以促进淡水的可持续使用为框架体系的国际水资源管理标准,为淡水资源的使用和可持续管理制定了具有普适性和一致性的规范要求。
事件3 全球契约发布新指南瞄准供应链可追溯性4月9日,全球契约和商务社会责任国际协会(BSR)经过一年的调研访谈和研究,发布首个可追溯供应链的指南《可追溯性的指南:推进全球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实用方法》,以帮助企业和利益相关方了解不断变化的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并满足其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事件4 欧盟2015-2019CSR战略进入公众咨询期2014年4月29日至8月15日,欧盟委员会就欧盟CSR战略(2015-2019)上一轮CSR战略(2011-2014)的成效、不足和新战略面临的挑战进行公众意见征询。
这些建议最终将汇总到一份技术报告,并呈送至计划于2015年2月召开的欧盟CSR利益相关方大会。
公众咨询期间,包括CSR Europe会员企业及众多非营利机构在内的反馈意见将极为重要。
一、MH370航班失联事件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与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的,该飞机航班号为MH370,原定由吉隆坡飞往北京。
二、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估计,按照购买力平价(PPP)的计算方式,中国的经济规模在2014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三、昆明恐怖袭击3·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指的是2014年3月1日21时20分左右,在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火车站发生的一起以阿不都热依木·库尔班为首的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事件。
四、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事故4·16韩国客轮沉没事故,即4.16韩客轮沉没事件,指的是当地时间2014年4月16日上午8时58分许,一艘载有470人的“世越(SEWOL)号”客轮在韩国西南海域发生浸水事故而下沉。
船上有325名中学生,15名教师,30名船务人员,以及89名其他乘客。
此外还载有150-180辆汽车和1157吨货物。
五、埃博拉肆虐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是自2014年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疫情,截至2014年1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埃博拉疫情报告称,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美国、西班牙、马里以及已结束疫情的尼日利亚与塞内加尔累计出现埃博拉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17145例,其中6070人死亡。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爆发的感染及死亡人数都达到历史最高,并仍处于恶化状态中。
七、乌克兰危机乌克兰危机是由2013年底乌克兰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中止和欧洲联盟签署政治和自由贸易协议,欲强化和俄罗斯的关系导致。
2013年11月22日,乌克兰亲欧洲派在基辅展开反政府示威,抗议群众要求政府和欧盟签署协议、亚努科维奇下台、提前举行选举。
2014年2月22日,亚努科维奇被议会罢免其总统职务,并宣布提前于同年5月25日举行总统大选。
3月11日,克里米亚议会通过了克里米亚独立宣言。
4月7日,乌克兰顿涅茨克亲俄者宣布“独立拟公投入俄”。
4月30日,图尔奇诺夫宣布,乌武装力量进入全面战备状态,决定征兵。
12日,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宣布成立独立“主权国家”。
25日,乌克兰举行总统选举。
27日,乌政府称夺回顿涅茨克机场。
八、ISIS横扫中东美国打击ISIS“伊斯兰国”,前称“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英语: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al Shams,缩写:ISIS),是一个自称建国的活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极端恐怖组织。
IS前身是2006年在伊拉克成立的“伊拉克伊斯兰国”。
“al Shams”的意思是“大叙利亚”,即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该组织的目标是消除二战结束后现代中东的国家边界,并在这一地区创立一个由基地组织运作的酋长国。
2014年6月29日,该组织的领袖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自称为哈里发,将政权更名为“伊斯兰国”,并宣称自身对于整个穆斯林世界(包括历史上阿拉伯帝国曾统治的地区)拥有权威地位。
目前,美国已经组建了一个包括英、法等54个国家和欧盟、北约以及阿盟等地区组织在内的国际联盟以打击IS。
“9·11”事件纪念之际,奥巴马终于“亮剑”,通过电视讲话全面阐述出美国打击极端组织ISIS(伊斯兰国)的新战略。
同时,为了提振士气、表明决心,白宫随后正式宣布与ISIS处于“交战状态”。
九、香港非法占中港府妥善处理2014年国庆节前后,香港学民思潮等组织发动香港非法占中事件。
从源头上看这是是一次未依法申请并获得批准的非法活动,其诉求本身就违反香港《基本法》。
虽然“占中”者们曾自称是和平行动,事实却是对他人权利造成侵犯,甚至逐步演变为暴民政治。
从香港非法“占中”事件开始以来,“占中”者们在多个地点强行设置路障,占据部分交通干道,并多次刻意挑衅现场执法警察。
香港的法治和秩序正在受到严重冲击。
香港警方15日午时完成对铜锣湾被占街道的清场,港府网站同日刊登行政长官梁振英受访的消息,梁振英称,随着铜锣湾“占领区”的清理工作完成,香港过去两个多月的非法“占领”行动告一段落。
十、美国弗格森骚乱2014年8月9日,美国密苏里州的弗格森18岁黑人学生迈克尔·布朗被警察击毙。
布朗被枪杀在当地引发抗议活动,并演变成骚乱。
2014年11月26日报道,为抗议弗格森案件中白人警察被判免于起诉,美国全国超170个城市爆发民众抗议活动。
美国纽约警察局称,成千上万的抗议人群25日晚占领了纽约时代广场,抗议活动中共10人被捕,其中4人被控拒捕,6人被控行为不检。
抗议者分成不同的群体聚集在广场前高呼“没有正义,就没有和平”等口号。
他们聚集在通往威廉斯堡、曼哈顿大桥和皇后中城隧道的入口处,造成了罗斯福路的交通中断12月30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人民日报联合评选出了2014年国际十大新闻。
这十大新闻分别是:1 北京APEC会议彪炳史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进取11月5日至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在北京举行,确定构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为亚太地区长远发展和共同繁荣勾画新愿景,指引新方向,注入新动力。
今年,中国外交积极推动理论和实践创新,阐述中国梦的世界意义,丰富和平发展战略思想,强调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提出和贯彻正确义利观,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和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赢得全面进取的大丰收。
2 世界经济疲弱态势未有改观中国中高速增长让全球获益6 “伊斯兰国”势力作乱中东国际联盟军事打击效果有限6月,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开始在伊拉克由北向南攻城略地,宣布建立宗教国家。
8月8日,美国开始在伊拉克北部对“伊斯兰国”武装发动空袭,并向伊拉克政府军和库尔德民兵提供军事援助。
9月10日,包括美、英、法等约60个国家在内的打击“伊斯兰国”国际联盟成立。
但是,“伊斯兰国”武装迄今并未受到重创,中东地区反恐形势严峻。
7 日本放弃专守防卫安保政策亚洲邻国表达正当安全关切7月1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修改宪法解释,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
这意味着日本放弃了战后一直坚持的“专守防卫”安保政策,在突破战后体制方面迈出实质性一步。
日本国内反对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国际社会呼吁日本切实尊重亚洲邻国的正当安全关切,慎重处理有关问题,不得损害他国主权和安全利益,不要损害地区和平稳定。
8 弗格森案引发全美抗议示威种族歧视司法弊端痼疾难除8月9日,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弗格森镇,18岁黑人青年迈克尔·布朗被白人警察连击数枪身亡。
11月24日,涉案白人警察威尔逊被判免予起诉。
弗格森案引发全美国范围内的抗议示威。
12月3日,纽约地方法院大陪审团决定不起诉涉嫌今年7月锁喉致黑人商贩死亡的白人警察,再度引发美国各地大规模抗议活动。
此类事件暴露出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问题和司法弊端。
9 “菲莱”追星十年成功登陆人类太空探索进程精彩纷呈8月6日,欧洲航天局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历经10年、64亿多公里的飞行,追上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
11月12日,彗星着陆器“菲莱”成功登陆。
这是人造探测器首次登陆彗星。
今年,人类太空探索精彩纷呈:中国探月工程顺利推进,美国“猎户座”多用途载人航天器完成首次试飞。
10 美古准备磋商恢复外交关系冷战遗风屡遭谴责难以为继1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劳尔·卡斯特罗分别发表讲话,宣布准备就恢复两国外交关系展开磋商。
美国对古巴的封锁长达半个世纪,遭到各方谴责。
2014国际体育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为序)1.C罗打破梅西“金球奖”4年垄断国际足联(FIFA)2013年度颁奖大典于1月13日在瑞士苏黎世举行,皇家马德里队球星、葡萄牙国家队队长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C罗)获得FIFA最佳男运动员奖(金球奖),结束了巴塞罗那队的阿根廷球星梅西在此奖项上4年的垄断,这也是他第二次获得该奖项。
2.斯特恩卸任美职篮总裁快船老板被驱逐2014年美国职业男子篮球协会(NBA)有两次重要交接:2月1日美职篮宣布亚当·萧华就任新总裁,原总裁大卫·斯特恩卸任,NBA告别30年的“斯特恩时代”。
8月12日,前微软首席执行官鲍尔默收购洛杉矶快船队的交易完成,前洛杉矶快船队老板斯特林因种族歧视言论被终身禁止涉足一切与快船队以及NBA有关的事务。
3.索契举办最大规模冬奥会2月7日至23日,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俄罗斯索契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开幕式。
4.巴西世界杯“大戏连台”6月12日至7月13日,第20届国际足联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举行,卫冕冠军西班牙队早早出局,哥伦比亚22岁小将罗德里格斯穿上“金靴”,乌拉圭球星苏亚雷斯一“咬”引来重罚,夺冠大热门巴西队在半决赛中以1:7大败在德国队脚下。
德国队夺得冠军,这是欧洲球队首次在美洲夺得世界杯。
德国队前锋克洛泽超越巴西传奇前锋罗纳尔多,成为世界杯历史上个人总进球数最多的球员。
5.中国成功举办青奥会8月16日至28日,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
6.仁川亚运会展现诸多突破9月19日至10月4日,第17届亚运会在韩国仁川举行,14项世界纪录被打破,27项亚洲纪录和88项亚运会纪录被刷新,创下近三届亚运会新高。
中国代表团连续第九次位居金牌榜首。
日本选手萩野公介在男子200米自由泳比赛中夺冠,此后又打破200米混合泳亚洲纪录,当选本届亚运会最有价值运动员。
7.“刀锋战士”被判5年监禁无缘2016年残奥会10月21日,南非法院作出判决,南非残疾人运动员奥斯卡·皮斯托瑞斯因枪杀女友斯滕坎普,被判处5年监禁。
国际残奥委会发言人表示,皮斯托瑞斯在服刑期间不能参加2016年残奥会。
8.多名体坛明星掉进“药罐”10月3日,亚奥理事会宣布中国女子链球选手张文秀兴奋剂检查呈阳性,她在亚运会上获得的金牌被收回。
10月31日,肯尼亚田协公布女子马拉松名将耶普图在9月的一次药检中未能过关。
11月11日,世界羽联称马来西亚运动员李宗伟因兴奋剂阳性事件被暂时禁赛。
11月24日,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公布游泳名将孙杨在5月的一次尿检中呈阳性,被禁赛3个月。
12月3日,德国电视媒体(ARD)披露多名俄罗斯体育名将使用兴奋剂的具体细节,其中包括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田径800米冠军萨维诺娃、2009-2011年三届芝加哥马拉松赛冠军绍布霍娃等。
为此,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已组成调查组,国际奥委会、国际田联也表示高度关注。
9.卡塔尔世界杯再陷贿选争端11月13日,国际足联公布对2018年俄罗斯和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承办权授予过程进行的调查结果,认为投票过程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