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战略环境分析-吴晓波
- 格式:pdf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26
《激荡三十年》读书笔记(读后感)-商业战略视角《激荡三十年》是一部由吴晓波所著的书籍通过描绘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变革。
在这次读后感中,我将从商业战略的角度探讨这本书的价值,并阐述我对其中一些观点的看法和理解。
一、主题简介《激荡三十年》以改革开放为背景,通过描绘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和人物,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变革。
这本书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基础,记录了中国从1978年到2008年这三十年间的经济发展历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和企业家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二、我的看法和理解1.优点(1)真实反映历史:《激荡三十年》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基础,尽可能地还原了当时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情况。
(2)全局视角:这本书不仅关注大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也关注中小企业的崛起和困境。
通过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描述,作者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全貌,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3)深入剖析:作者对书中涉及的人物和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经济环境和商业逻辑。
此外,作者还对一些重要的经济事件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
2.作者传递的信息和思想(1)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开放政策和吸引外资,中国得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加速了自身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也激发了国内企业和创业者的活力,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财富。
(2)企业家的作用: 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一大批企业家涌现出来,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冒险,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通过对这些企业家的描述,向读者展示了企业家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
(3)挑战与机遇并存:改革开放虽然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作者在书中详细描述了企业家们在面对市场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挑战时所采取的策略和行动。
企业经营战略外部环境分析一、企业经营管理特征(一)灵活性和变革性企业经营管理的特征之一是灵活性和变革性。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业务模式。
灵活性和变革性使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保持竞争优势。
(二)科技化和信息化现代企业越来越注重科技化和信息化对经营管理的影响。
企业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设备和信息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同时,科技化和信息化也促使企业的管理方式发生变革,如数据分析、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和及时的支持。
(三)创新和创业精神创新和创业精神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特征。
企业需要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业务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以保持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同时,创业精神也是企业家和管理者应具备的品质,他们需要敢于冒险、勇于担当,并能够发现和抓住市场机遇。
二、企业经营管理基本情况(一)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情况是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
企业可以分为不同的组织形式,如独资、合伙、股份制等。
而企业的规模则涉及到企业的产业类型、资本量、员工数量等因素。
根据不同的组织形式和规模,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二)企业的战略规划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情况还包括企业的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指导方针,包括企业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等。
通过制定战略规划,企业可以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并确定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和措施。
(三)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职能部门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情况还涉及到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职能部门。
组织结构是指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层次结构,而职能部门则是按照特定职能进行划分的部门,如人力资源部、市场部、财务部等。
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能部门划分,企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效应。
三、宏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政策、经济、社会、技术、法律等方面的因素。
它对企业的经营战略有重要影响,需要企业在制定战略时进行全面的考虑和分析。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安迪·格鲁夫一、什么是“偏执狂”我想,我们这期音频节目中的很多同学都是创业者,但更多的可能是在企业里面做管理工作的。
其实我挺建议大家把这本书的书名——《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然后贴在办公桌的某一个角落,有时间的话去看一看。
我觉得这句话代表着一个人从事商业所需要具备的某一种精神或者性格特质。
“偏执”这个词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特别褒义的词,最多算是中性。
一个人如果具有一种偏执型的性格,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干一件事情会特别执着,甚至他会不太听别人的警告等等。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有一些偏执狂,你未必会喜欢他,但是他却是那些有可能会干成事情的人。
比如说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叫“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一个非常漂亮的女生,很有才华,居然嫁给了一个人,或者找了个男朋友,那个男朋友让你看上去觉得:他还不如我。
但你仔细再想一想,为什么你不是那一坨“牛粪”呢?鲜花为什么会插在牛粪上呢?那说明什么?说明这个“牛粪”在追求这朵“鲜花”的时候,他肯定干了很多事。
这些事你没有想到去干,或者说你不屑于去干,结果你没有获得那朵“鲜花”,反倒是这坨“牛粪”获得了这朵“鲜花”。
所以这个“牛粪”一定是一个你未必喜欢的,但是比你获得了更多成就的那个“偏执狂”。
二、“英特尔的三驾马车”写这本书的那个人叫安迪·格鲁夫。
安迪·格鲁夫出生在1936年,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份,后来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他是一个犹太人,他在20岁的时候以难民的身份来到了美国,然后他在美国读大学,毕业以后在硅谷创业。
在1968年的时候,他和另外两个人,一个叫罗伯特·诺伊斯,一个叫戈登·摩尔,一起创办了英特尔这家公司,他们被称为“英特尔的三驾马车”。
在很长时间里面,跟诺伊斯和戈登·摩尔相比,安迪·格鲁夫并不是一个特别出名的人,或者说,他是一个站在诺伊斯和摩尔后面的管理者。
读书笔记——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2015年3月对当前中国经济崛起的解释,经济学界众说纷纭,甚至出现两极化的分歧——有的认为是“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改革;有的认为存在“结构性缺陷”,中国经济正在崩溃,即将成为一个新的危机发源地。
对此,吴晓波先生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从中国历史的基本面入手,给出了另外一种说法。
在该书中,吴晓波先生创造性地利用四大利益集团(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产阶级——无产阶级)博弈法和四大基本制度分析法(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模式——全民思想控制模式——社会精英控制模式——宏观经济制度模式)两个研究工具,以经济制度的变革为核心,从遥远的公元前7世纪止于当下的2013年,沿着历史的脉络,对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做了一次跨时空的论述和分析,并据此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和结论。
首先,作者论述了中国完成大一统之前的两次重要变法。
一是公元前7世纪的“管仲变法”。
管仲重视商业,采取“放活微观、管制宏观”改革思路: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首创国家“盐铁专营”。
作者认为:管仲是一位尊重市场规律的国家干预主义者,并将其视为中国古代版的“凯恩斯”;二是公元前4世纪的“商鞅变法”。
商鞅在土地私有化,郡县制、户籍制、军爵制上进行大胆创新,很快使秦国变得强大起来。
商鞅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模式上采取郡县制度,在社会精英控制模式上采取军爵制,在全民思想控制模式上采取“不许思想”的愚民政策,在宏观经济制度模式上采取“命令型的计划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奠基人。
作者认为:管仲变法和商鞅变法分别提供了两个颇为极致的治理模型,如左右极般地站在后世历次变革的两端。
第二,作者论述了汉代的“汉武帝变法”和“王莽变法”。
汉武帝变法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模式上采取“推恩令”,在社会精英控制和全民思想控制模式上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宏观经济制度模式上由桑弘羊作操盘手,推出了一系列强硬的国营化经济政策:在产业改革中采取铸钱、盐铁与酿酒专营,在流通改革中采取均衡与平准,在税收改革中采取告缗令与算缗令。
(职业经理培训)年第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简讯2010年第2期(总第48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党政办公室编2010年3月【内容提要】◆广宇集团董事长王鹤鸣一家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3500万元浙江大学隆重举行捐赠仪式1◆任少波副书记出席第九期宁波市成长型企业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开学典礼2◆管理学院第三届第一次“双代会”胜利召开3◆吴晓波教授入选求是特聘教授5◆管理学院召开“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研讨会5◆吴晓波常务副院长、卫龙宝副院长到EMBA中心指导春季招生工作6◆加强与功勋企业战略合作努力开拓高端培训市场——管理学院加强与大庆油田和吉林石化高端培训合作7◆管理学院2010届春季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圆满举行8◆好老板兼具本土化与国际化——《浙商》专访浙大管理学院副院长卫龙宝9◆浙江大学EMBA五位学生入选“新新浙商百人榜”12◆“CARD”徐丽安副院长向松阳县政府授予“松阳银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牌匾13◆学院召开AACSB国际认证工作会议13◆“我心中的旅游胜地——西藏”主题月活动隆重开幕14◆管理学院启动“研究生精英人才培养计划” 全英文课程建设15◆“案例教学方法:学习与修正”讲座成功举行16◆科技部领导一行访问创新管理基地17◆陈凌副院长赴新加坡参加AACSB国际认证研讨会19◆美国百森商学院Jean-Pierre Jeannet教授应邀为企业管理系师生作学术报告21◆创新管理基地与美商IEG联合举办的“TRIZ与专利突破高阶主管专精培训班”圆满结束21◆香港中文大学Japhet S. Law教授来我院进行AACSB认证指导22◆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杜平主任和巴黎HEC商学院Jean-Paul Larçon副院长访问管理学院22◆旅游管理系周玲强教授出席博鳌国际旅游论坛23◆美国普渡大学Krannert管理学院Kwei Tang副院长访问我院24◆美国杜兰大学弗里曼商学院院长一行访问我院24◆“紫领计划”寻找紫领榜样系列活动之一25——走进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周晓光25◆“学林堂”之“优秀学长就业经验交流会”成功举行27◆管理学院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程项目第四期顺利启动28◆融绿色于生活化低碳为习惯——低碳生活社区行29◆广宇集团董事长王鹤鸣一家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3500万元浙江大学隆重举行捐赠仪式3月30日下午,浙江大学在国际会议中心136报告厅隆重举行王鹤鸣校友、单玲玲女士、王轶磊校友、钟乐女士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仪式。
吴晓波跨年演讲:激荡四十年需要致敬四类人网易财经综合 2019-12-31 08:21(原标题:吴晓波跨年演讲:激荡四十年|首发)来源:创业家吴晓波跨年演讲:激荡四十年需要致敬的四类人12月30日,“预见2019”吴晓波年终秀在无锡灵山梵宫举行,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表了跨年演讲,创业家&i黑马受邀参加。
吴晓波以一个写作者,以及和中国一起成长的亲历者,深入解读改革开放史(1978-2019),回溯了让中国发生巨变的激荡四十年。
一款为创投圈大佬定制的APP,欢迎内测!口述吴晓波整理朱丹编辑王根旺在过去四十年里,西方学者们多次认为中国就要垮了。
“但直到今天的年终秀,中国经济还是没有垮。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独特性是什么?我们究竟做对了什么?”吴晓波认为,中国经济变革有四大动力:一、制度创新,中国的制度创新不是顶层设计的结果,所有的改革都是从违法开始的;二、容忍非均衡,中国从集体贫穷到让容忍一种非均衡的发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三、巨国效应,中国的人口红利让很多企业形成了巨大优势;四、技术破壁,技术革命不可逆,是一种新动力。
此外,吴晓波还携手吴伯凡、沈晓卫、刘加隆、管清友四位专家,从人、技术、资本、经济四大维度进行了的预测。
以下为吴晓波演讲节选,经创业家&i黑马精编,未经其本人审阅:人生有各种各样的相遇方式,有一种叫偶遇,人生的拐角处,突然遇到你;有一种叫奔赴,虽千里万里,你一定要找到那个人。
还有一种是等待,我在这片草地下、这片星空下,一定要等你出现。
第四种相遇就是年终秀,此时此刻在灵山·梵宫遇见大家,非常感恩。
这是我的第三场年终秀,前两场都在上海举办的。
年终秀的常规节目是两个预见:预见过去的一年以及预见即将到来的一年。
今年的年终秀有点特殊,因为我们处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我是一个写作者,也和中国一起成长的亲历者。
今天我们让一起回顾一下改变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四十年——1978到2019。
中国式失败:商战“双刃剑”——吴晓波《大败局Ⅰ、Ⅱ》读后感李叶平【期刊名称】《中国高新区》【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5页(P158-162)【作者】李叶平【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从去年7月份开始到今年1月份,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我才将不到60万字的《大败局Ⅰ》和《大败局Ⅱ》全部看完。
并非是这两本书艰涩难读,反倒是觉得吴晓波写的几本有关中国经济发展史的书都是很容易阅读的。
主要是我在看这两本书的时候,不自觉地有一个习惯,就是在翻开书之前会估算一下,每次阅读的时间是否足够看完一个完整的案例。
如果不行的话,我就宁可不翻开这本书。
我是在刻意保持对书中每一个案例的完整性理解。
而这种完整性的理解,我认为是对每个案例里那些虽死犹荣的“失败者”的尊重。
《大败局Ⅰ》收录了秦池、巨人、爱多、玫瑰园、飞龙、瀛海威、三株、太阳神、南德以及亚细亚10个案例。
而《大败局Ⅱ》则收录了健力宝、科龙、德隆、中科创业、华晨、顺驰、铁本、三九以及托普9个案例。
一个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成长经历如人一般,都是极其不易的,尤其是有一些得以成长为大型企业,则更为不易。
但不论规模大小,它们的轰然倒下有时竟在朝夕之间,而且无可挽回,不可逆转,令人叹惜。
掩卷之余,唏嘘之情久久不能散去,就像那沉沉黑夜里漫无边际的凉意,一丝丝慢慢地渗入心里,然后从呵出的暖气中化为乌有。
是什么导致他们失败?为什么他们会失败?他们失败的根源在哪里?如果可以从头再来,他们还会重蹈覆辙吗?……“在任何一个商业社会中,成功永远是偶然的和幸运的,而失败则是无所不在。
……他们以自己的失败为代价,记录了一个时代所有的光荣、梦想与悲哀。
”(《大败局Ⅱ·序言》P008)对于他们失败的原因,吴晓波认为《大败局Ⅰ》中的10个案例,更多的是经营性的失败,而且有三个共同的“失败基因”:一是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二是普遍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三是普遍缺乏系统的职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