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征物业税的经济效应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2007年,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不平凡的一年,一方面房价飞涨,另一方面房产有价无市,但房产开发依然如火如荼,政府调控手段收效甚微。
在新的一年里,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再次成为政府和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而开征物业税,完善现行房产税收制度被人们视为一种有效手段。
到目前为止,我国并没形成一套专门的房地产税制。
现行税制中,涉及到房地产的税收主要有12种,即营业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耕地占用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房地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我们把这些税种单列出来,按照征税环节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四类:即房地产开发环节征收的税收、房地产保有环节征收的税收、房地产转让环节征收的税收、房地产出租环节征收的税收。
除了在交易环节中由买房者支付的契税、印花税外,其余税费先由开发商投资时垫付,然后分摊到房价。
与世界注重房地产保有税的通行做法相反,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是“轻保有,重流转”。
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土地批租阶段,房地产开发阶段,房地产流转(租赁与交易)和房地产保有阶段。
在土地批租阶段,一方面由于我国土地所有权的国有性质,对国家课税没有意义,另一方面在土地受让者已交纳土地出让金的情况下再课税将人为增加土地供给成本,在目前房价高的情况下也不妥当。
在房地产开发和流转阶段,土地批租制导致的对房地产税费的一次性征收,使此阶段税费多,负担重,仅在房地产开发阶段就涉及营业税、印花税、房地产税、契税、城乡维护建设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所得税等,此外还有各种收费,据有关专家统计多达—种之多。
同时,在房地产保有阶段,只有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和城市房地产税,税负过轻。
这种典型的窄税基模式造成了明显的税负不公。
交易环节的税费过于集中将提高新建商品房的价格,从而带动整个市场价格的上扬,制约市场正常的生产进程。
另一方面,房地产保有环节税费种类过少,阻碍了土地有偿使用市场的建立与健全,大多数由使用者无偿取得的土地仍然近似无偿地被持有着,抑制了土地的正常交易,阻碍了划拨存量土地步入市场的进程,使得土地作为资产的要素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土地闲置与浪费的现象日趋严重。
开征物业税的经济效应研究
陈媛
(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贵州贵阳550004)
摘要:近几年,我国许多城市房价不断上涨。
居高不下的房价,一方面使这些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过高.居民买房困难;
另一方面可能导致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危机。
因此,为了抑制房价的快速上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房价仍然没有降
下来。
那么,政府开征物业税是否可以抑制房价?物业税对房价到底有何影响?本文从开征物业税对财政收入与房地产业
两方面的影响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物业税,财政收;房地产
一.开征物业税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从国家收入着眼,也许物业税的开征会使国家短期内在商
品房的开发税费上收入锐减,但我们应当看到2007年全国税收
收入己达49449亿元,比上年增长31.39%,全国财政收入在2006
年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预计达到5l亿元,这使得我国减税也
存在一定的空间和可行性,目前国家财政也有承担此种减税的
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政府将40年至70年的土地出让金一
次性收取也是一大损失,因为这几十年中土地可能会有很大的
升值空间,但物业在保有阶段发生的增值部分由于没有税收的
调节机制,使政府无法参与增值价值的再配,而流向了保有者,
不仅拉大了贫富差距,而且政府也是提前透支了未来的土地升
值的税金。
物业税的开征,从收入角度来看有减收的情况,这是改革所
必须支付的成本,任何税改都无法避免,但税制改革也将带来税
收增长。
1994年税制改革后,税收比率(国际上通用的税收负担
衡量指标,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税收收入总额占同期GDP的
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
从1 996年后,税收增长开始高于经济增
长,从1998年起,税收占GDP的比重基本上每年增加卜1.5个
百分点。
二.开征物业税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1.对房地产商的影响
房地产开发门槛降低,巨大的行业利润会吸引众多产业包括
民间资本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
征收物业税后,开发商为获取开
发土地而预先支付的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会使更多资本进入,资
金实力将不再是房地产企业竞争的重点,房地产行业的平均利润
将大幅下降。
物业税将降低房地产商开发成本,可令房产商的资金链宽松
不少。
无论是资金信贷,还是税费征收,都将直接影响到房地产
开发商的钱袋了。
由于土地转让税以及房产税将被未来的物业税
所取代,使得原来一部分在房地产开发阶段的税费流向房地产保
有阶段,税收负担将由购房者而非开发商承担。
因此,开发商的
现金流将大大提高,开发商的资本性投资预计将减少15%一20%,
减少的这部分成本将有可能体现在房价的下调上,房价下降将进
一步刺激房地产需求,缓解开发商的现金流量状况,也可以减少
开发的信贷风险。
2.对投机行为的影响
在目前尚不规范和健全的房地产市场环境中,房地产的过度
投机行为主要表现为两种现象:一种是在房地产开发环节的“炒
地”现象极为严重,许多好地块在进入完全开发之前大多经过多
次转手,土地价格被人为放大,并随着建筑成本被转移到房价中。
.92·_C中h麟m∞s叩由伯
另一种就是“炒楼”,人们非理性地购置多处住宅并通过频繁转
手的方式获取差价利润,由此导致房价飙升,增加了实际需求者
的购房成本。
无论是“炒地”还是“炒楼”,都掩盖了市场真实
的需求,导致供求关系失衡,也造成房屋空置率持续攀高的现状。
而且,目前的税制保有阶段税少,税负轻,流通环节税重,就相
当于给土地保有者的无息贷款,实际上鼓励了投机。
进入流通时,
土地承受过高的税负,从而助长了土地的隐形交易,逃税现象严
重。
更为严重的是直接影响和阻碍了大量划拨土地进入市场,激
发了土地价格的上涨。
在保有阶段发生的增值部分流向了保有
者,导致炒作泛滥,拉大了贫富差距。
所以,如果物业税能够有
效的实施,那么它将有效的打击投机,稳定市场。
另一方面,物
业税会增加房屋持有者保有时间财产的成
本,从而增大投机风险。
更多的人会衡量买房投资是否合适,
很多人会将买房投资的想法暂时搁置,降低购买欲望,这样可以
适当给房地产市场降温。
而己经拥有几套房产的人,同样因为保
有财产的成本增加可能会卖房,这样就增加了二手房市场的供
应,从而更有利于盘活二手房市场。
3.对房价的影响
物业税开征后,房价未必会随之大幅下调。
因为房价上涨由
多种因素构成,它蕴含着中央政府与地方攻府、供求与需求、经
济过热与硬着陆、市场化与计划经济等诸多博弈,对于中国经济
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矛盾的综合体、仅靠某项单一的政策或行
政手段是不够的。
业内人士估算,虽然由于地价和相关税费分70
年交,也就意味着占住宅成本30%的地价和相关税费在销售时只
需先交纳1/70,其余在其后的69年中交纳,成本下降了98.57%,表现在总房价中,成本就下降了29.57%。
但是对地产公司来说,
房价不会应声而落,短期内反而还将获得超额利润。
因为地产商
不可能将房价一步降到位,而将通过加强房产的营销,提升房产
的附加价值等方式维持房价,再通过买卖双方的博弈,逐步降低
价格。
所以减少的这部分成本既有可能体现在房价的下调,也有
可能成为营销费用甚至成为其更加超额的利润。
而且根据最新的
分析,中国目前的住宅当地产市场总体上是处在供小于求的状
况,据估算,城镇每年的买房需求为7.6亿平米,而2006年住宅
销售面积近5亿平米,供给明显小于需求的状况下,税收政策的
效应很可能达不到抑制房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程萍:国外房地产税收体系概况及其借鉴.涉外税务,2002
(8t 54——55.
万方数据开征物业税的经济效应研究
作者:陈媛
作者单位: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贵州贵阳,550004
刊名:中国经贸
英文刊名:CHINA BUSINESS MONTHL Y
年,卷(期):2010(4)
参考文献(1条)
1.程萍国外房地产税收体系概况及其借鉴2002(08)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jm20100406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