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同步训练(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同步习题一、基础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
Huà lóng diǎn Xǔ xǔ rú shēng2.火眼金睛,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凝疑)望 (拢隆)重 (邹皱)眉浴血(博搏)杀香(礁蕉) (抗亢)奋急(燥躁) (劈壁)头盖脸海(殴鸥)竹(筒桶) 丰(脾碑) 横(糟遭)不幸二、综合题3.词语巧搭配,用线连一连。
久别重逢的象兵千方百计地跳跃有声有色的声音兴高采烈地守护威风凛凛的乐谱肃立不动地吼叫震耳欲聋的朋友焦躁不安地拯救4.填写适当的词。
高()流()天()之音余音()()轻()曼舞()行()流()巧()天()5.找出每组中不是同一类的词语,用横线画出。
(1)一宵一夕一夜整夜一刻(2)朝阳旭日黎明入暮日出(3)转瞬间眨眼间一刹那一刻钟顷刻6.找例子,写词语。
喜洋洋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开开心心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三、提高题砸锅生活中,事儿没办好叫“砸锅”。
人们为什么这么说,“砸锅”最初指的是什么,它是因何而来?“砸锅”一词源于戏曲行业,是戏曲界的行话。
在戏曲表演中,经常出现不同剧种的演员同台演出的现象,人们称这种现象为“两下锅”或“三下锅”。
这里的“两”和“三”指的是两种、三种;“锅”自然指的是戏曲。
“两下锅”“三下锅”指的就是不同剧种同台演出的表演形式。
采取这种演出方式,并不是说各种戏曲杂糅在一出戏中演出,而是各戏种独立出演,保持自身戏曲风格,同台不同戏。
通过这种形式,曲艺艺人们可以相互吸收借鉴其他戏曲流派的表演长处,完善自身戏曲的不足。
不同于上述表演形式,戏曲界还有另外一种“两下锅”。
它是将两种戏剧风格融为一场戏剧中,即同一出戏剧中,前半场用一种曲风演出,后半场用另一种曲风演出。
像这样的“两下锅”比较有名的戏曲有:京派名家梅葆玖与豫剧名家马金凤合演的《穆桂英挂帅》;京剧艺术家杨春霞与昆派艺术家蔡正仁合演的《桃花扇》;京派李宏图和汉剧李仙花合演的《蝴蝶梦》等。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同步练习课时达标练习(含答案)一、下面的成语和“生旦净丑”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粉墨登场字正腔圆B.曲终人散科班出身C.有板有眼插科打诨D.黄钟大吕轻歌曼舞二、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冰雕作品太美了,真是巧夺天工,令人赏心悦目....。
B.小旭读的书多,写起作文来总能妙笔生花....。
C.躺在草地上,望着天空的行云流水....,我陷入了沉思。
D.画展上的这些人物画像十分生动逼真,可谓栩栩如生....。
三、下面关于课堂笔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做课堂笔记不仅能帮助我们记忆,还能促使我们积极思考B.做课堂笔记,可以把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和板书记录下来C.做课堂笔记时可以把自己听课时产生的疑问随时记录下来D.课堂笔记只能记录新出现的知识点,听课时产生的一些想法不要写入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括号里:A.行头 B.亮相 C唱白脸 D.打圆场 E.跑龙套(1)我最喜欢的演员终于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生涯,和自己的偶像演起了对手戏。
(2)每次我犯了错,家里就变成了戏台,一个(),一个唱红脸,而()的总是奶奶。
(3)哟,你一天一个(),这是要拍戏还是赶场呀?(4)她像演员一样,走到前台,来了一个漂亮的(),获得满堂的掌声。
五、日积月累。
高山流水天籁之音余音绕梁黄钟大昌轻歌曼舞行云流水巧夺天工惟妙惟肖画龙点睛笔走龙蛇妙笔生花栩栩如生(1)形容声音十分动听悦耳的词语有高山流水、_________、__________。
(2)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读下面与戏曲有关的词语,完成练习。
亮相行当压轴捧场行头跑龙套唱白脸花架子对台戏打圆场粉墨登场字正腔圆曲终人散有板有眼科班出身(1)“原指戏曲中扮演随从或兵卒,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这个词语是________。
指扮演反面角色的词语是_________ 。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同步训练一、基础运用(共7题;共52分)1.(8分)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奇.(qíjī)异假.(jiǎjià)如计划.(huǎhuà)瞟见(piāo piǎo)结.局(jiējié)哀悼(dIào dào)喧嚣(xiāo qì)渲染(xuǎn xuàn)2.(8分)把下面的词语填写完整,再选词填空。
浩浩十美滔滔褴褛①一说到科幻故事,他就。
②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奔流不息。
③这位的老人就是见义勇为的英雄。
④在小敏眼里,杨老师就是的人。
3.(10分)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2分)本课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2)(2分)本课由《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名著的梗概和“找到汤姆和贝琪”这个精彩片段组成。
(3)(2分)梗概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四次历险。
(4)(2分)课文中几次历险纯粹是孩子的游戏。
(5)(2分)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4.(2分)《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五次历险,正确的顺序是()①汤姆和哈克、乔奇到杰克逊岛当“海盗”;②汤姆和贝琪在魔克托尔山洞迷路,真正的历险;③汤姆和哈克半夜到墓地检验胆量;④汤姆和哈克到鬼屋寻宝;⑤汤姆和哈克再次到洞中寻宝,结果找到了强盗藏匿的金币。
A.③①④②⑤B.③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②④⑤5.(5分)学习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一文,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为什么?6.(15分)按要求写句子。
(1)(5分)鲁滨逊每天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
(缩句)(2)(5分)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
(改为反问句)(3)(5分)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熟悉吗?(换一种法,意思不变)7.(4分)品析句子。
语文园地七分层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霎.时(shà)照耀.(yào)恬.静(tián)入场券.(juàn)B.尴.尬(gān)戛.然(jiá)外宾.(bīn)彻.底(chè)C.驰骋.(chĕng)虚拟.(nĭ)凸.显(tū)奴.隶(nú)D.巍.峨(wēi)荒谬.(miù)鄰.粼(Iín)仆.人(pú)2.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入句中的括号里。
A.行头B.亮相C.唱白脸D.打圆场E.跑龙套F.科班出身①我最喜欢的演员终于结束了多年( )生涯,和自己的偶像演起了对手戏。
①每次我犯了错,家里就变成了戏台,一个( ),一个唱红脸,而( )的总是奶奶。
①她像演员一样,走到台前,来了一个漂亮的( ),获得了满堂的掌声。
①这个演员不愧是( ),能把每个角色都演绎得丝丝入扣。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大笔一挥就画了一朵美丽的梅花,这真是妙笔生花....啊!B.最后这段话十分精彩,在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C.他画上的草木虫鱼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
D.联欢晚会上,人们轻歌曼舞....,共庆佳节。
4.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把合适的词语填入句中。
(填序号)①高山流( ) ①( )籁之音①余音绕( )①黄钟大( )①轻歌曼( ) ①( )云流水①巧夺天( )①惟妙惟( )①画龙点( ) ①( )走龙蛇⑪妙笔生( )⑫栩栩如( )(1)他的歌声太美了,犹如( ),使我久久不能忘怀!(2)你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外表粗犷豪迈的男人,泡起茶来却是( ),润物无声,讲起茶来更是不紧不慢,徐徐道来。
(3)一个普通的荷塘在朱自清的笔下却充满了诗情画意,这可真是( )啊!(4)这朵荷花,好似妩媚的女子,在暖风中( )。
语文园地一、看拼音写词语。
jiù yuán biàn lùn qū yù bù kě sī yìmiáo pǔ shíyán huā ruǐ sī kōng jiàn guànsōu jí qiū yǐn jiē tī jiàn wēi zhī zhùfēi jiàn zuì ’ è xī shuài yǔ rì jù zēng二、辨字组词。
脆( ) 辩( ) 弗( ) 兰( )桅( ) 瓣( ) 沸( ) 烂( )跪( ) 辨( ) 佛( ) 拦( )诡( ) 辫( ) 拂( ) 栏( )三、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测词语的意思。
1.及其日中如探汤.汤:热水。
赴汤蹈火:2.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走:走马观花:3.弗.若之矣弗:自愧弗如:四、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1.写出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玛琪和托米发现那本书上的字全都静止..不动。
( )(2)他非常热爱..这项体育活动,所以每周都会去参加训练。
( )(3)父亲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
( )(4)我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会拒绝..我。
( )2.用“”画出使用恰当的词语。
(1)清晨的树林里非常安静,(偶尔偶然)会从树林深处传来几声鸟叫。
(2)螃蟹身披(坚硬坚强)的甲胄,钳子一张一合,活像一位勇猛的武士。
(3)这个书店的儿童读物应有尽有,能让每一位小朋友都(满足满意)而归。
3.用恰当的四字词语替换句中画线部分。
(1)科学课上,同学们都在一心一意,集中精神地做实验。
( )(2)树林里,行军蚁浩浩荡荡地向远方行进着,黑压压的一片,那壮观的场面让人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 )(3)这篇文章不仅引用了大量的研究资料,还对问题的起始原因及来龙去脉进行了探究。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课后作业及答案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普罗米修斯》写了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忍受折磨、重获自由这三件事,把事情连起来,就能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延安,我把你追寻》的题目提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周恩来立志是因为对中国人在外国人的地盘里的遭遇感到愤怒。
()2.补充词语,再完成练习。
(填序号)①志存()()②()()报国③()()凛然④()()无畏⑤视死()()⑥铁面()()⑦秉公()()⑧()()不阿(1)如果要在习作中写一位正直的人,适合的词语有;如果要写一位勇敢的人,适合的词语有。
(2)这些词语形容的都是人物的。
(3)的意思是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
在中国,这样的人有很多,如周恩来、、、。
的意思是不怕牺牲,这样的人有刘胡兰、、。
3.句子练习。
(1)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改为反问句)(2)我发现把第(1)题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之后,语气变得更加。
(3)按要求写反问句。
①小杨一直期待参观自然博物馆,妈妈总说没时间,今天忽然说要领他去参观。
小杨有些不敢相信地说:“”②小明总不及时关灯,还说:“反正也不是我开的。
”小兰提醒他:“”4.补全古诗,再完成练习。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天下谁人不识君?(1)《别董大》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是代诗人,主要内容写的是送别。
(2)这首送别诗与常见的不同,因为从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
A.旷达豪迈之情B.离愁别绪之情C.伤感惋惜之情(3)画“”的句子是一个句,意思是:(4)关于送别的诗句,我还知道:,。
参考答案1.(1)√(2)×(3)√2.①高远②精忠③大义④英勇⑤如归⑥无私⑦执法③刚正(1)⑥⑦⑧④⑤(2)精神、品质(3)①示例:茅以昇鲁迅⑤示例:邱少云董存瑞3.(1)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怎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2)强烈(3)示例:①难道真的可以去参观自然博物馆吗?②我们要节约能源,怎能浪费呢?4.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1)唐高适高适董大(2)A(3)反问天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4)示例: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课后作业及答案一、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同步练习1.北京的春节一、看拼音,写词语。
gēng xīn biān pào là yuè tōng xiāo jiān duàn guāng jǐng ( ) ()()()()( ) rán fàng zhǎn lǎn jié rán bù tóng zhāng dēng jié cǎi( ) ()()()二、比一比,再组词。
醋()燃()饺()拌()腊()然()较()伴()宵()摊()筝()眨()销()滩()挣()泛()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注意不能重复。
()腊八粥()新衣()庙会()毛驴()醋大蒜()年画()爆竹()灯笼四、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1.元宵节除夕重阳节清明节春节元旦中秋节2.旬年时月周日季3.自然资源木材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第二课时一、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今天是元宵节,()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
2.()孩子们要放鞭炮,()要过春节了。
3.()除夕之夜要守岁,()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
4.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5.北京()是城市,()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过得分外热闹。
二、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回答问题。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正(zhēnɡ zhènɡ)月十五,处处张灯结(jiē jié)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pù pū)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zhuàn chuán)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练
习题及答案
一、交流平台
在六年级(1)班的同学中,有一些同学谈到了自己在课堂
笔记中的记录方式。
灵灵记录了《开国大典》一课的重要内容,包括场面的描述;___则记录了《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笔记,但文章中未给出具体内容;___则强调了自己在课堂上遇到疑
问时认真记录并在课后查找资料解决疑问的惯;___则强调了
记录自己的想法。
这些同学的记录方式都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二、词句段运用
1、(1)捧场 (2)有板有眼 (3)压轴 (4)花架子 (5)他在演出时
总是喜欢打一些花架子,让观众看起来很精彩。
2、读语文书第108页《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把错
误的地方改一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改前) 3、将两个电线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池的两极连接,
台灯就会亮起来。
改后) 3、将两个电线的另一端分别与开关的两端连接,
再将开关与电池的两极连接,台灯就会亮起来。
三、日积月累
1、(1)日积月累 (2)熟能生巧 (3)磨砺 (4)锲而不舍 (5)小事情也要认真对待,日积月累,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高山、流水、天空、音乐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余音绕梁、梁黄大吕的美妙乐声。
轻盈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在云间流动,仿佛是巧夺天工、妙手偶得的艺术品。
就像画龙点睛一样,妙笔生花,让人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
2、这些词语都是描写自然和艺术之美的。
还有像山水、风景、鸟语、诗词等等。
3、(1)高妙莫测。
(2)歌舞升平。
(3)巧夺天工。
【分层训练】语文园地七 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完成用时(分钟):__________【基础巩固篇】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拘.束(j ū) 泰.山(t ài )B.单.于(ch án ) 解剖.(p āo ) C.哭泣.(q ì) 主宰.(z ǎi ) D.战役.(y ì) 摧.毁(cu ī) 二、读拼音,写词语。
f ú r ón ɡ qi án k ūn lu ò y án ɡ s ī y ǎ shuǐ húf ù b ù k ū lon ɡ zh ì x ù cu ò sh ī w éi h ù三、辨字组词。
{洛( )格( ) {践( )线( ) {坤( )伸( ) {撕( )嘶( ){维( )淮( )四、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
相提并伦( ) 誓不可当( ) 惊慌失错( ) 文丝不动( ) 临危不拒( ) 焦燥不安( )五、选择恰当的量词填空。
(每个字只能用一次)艘 个 尊 座 场 只 枚 片一( )雕像 一( )危机 一( )轮船 一( )绣花针 一( )呼号 一( )灵魂 一( )山峰 一( )萤火虫六、选词填空。
战斗激烈持续艰巨(1)1952年10月,上甘岭()打响了。
(2)这是朝鲜战场上最()的一次阵地战。
(3)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战斗了四天四夜。
(4)我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的任务。
七、选择恰当的描写手法填空。
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心理描写D.神态描写1.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2.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课后作业及答案1.读句子,完成练习。
(1)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①这句话运用、、、等叠词,从、、、四个方面具体描写了桂树的(静态动态),给人以画面感。
②仿照上面句子的写法,把下面的画面写具体眼前是一条小河。
(2)秋风阵阵,枝头上的树叶纷纷飘落,有的如蝴蝶,扇动着美丽的翅膀;有的如蜜蜂,转着“8”字飞舞;有的如降落伞,缓缓地打着旋儿……一片片树叶,无论是怎样飞舞,都会缓缓落下,在地上铺成一条金色的道路。
①这两句话是对的描写,属于(动态静态)描写。
②这两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落叶。
2.给图片配上一首合适的词,并完成练习。
(1)这首词描写的时间是(季节)。
(2)这首词前三句写景,作者写景时十分注重色彩的描写,如鹭的颜色是,箬笠和蓑衣的颜色分别是和,给人秀丽、清新之感。
(3)词的最后一句写人,生动地表现了渔夫的生活情趣。
3.综合运用。
请你为学校教师节设计一个海报吧。
要设计一条宣传语,语言要简洁,有吸引力,要是能配上好看的图画就更好了。
参考答案1.(1)①粗粗疏疏疏疏累累树干枝叶骨朵儿静态②示例:在我们的眼前,是一条弯弯的小河清清的水,绿绿的水草,一直伸向远方。
(2)①落叶动态②排比比喻落下时的状态美2.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1)春季(2)白色青色绿色(3)悠闲自在4.示例:桃李满天下,恩情深似海。
图画略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照样子,把画面描写具体。
例:院子的中央,有一棵桂树。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1.夕阳西下,种田的人们回家。
2.眼前是一个不大的池塘。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练习。
秋天最美是()。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做课堂笔记,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下面是六年级(1)班的同学关于做课堂笔记的讨论,请你也参与其中吧。
灵灵:我在课堂笔记本上,记录了老师讲的重要内容,如《开国大典》一课,我做了以下笔记:
场面
群众入场——宣布开始——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盛况——群众游行
兰兰: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我做了以下笔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秀秀:课堂上,有了疑问,我会认真记录下来,课后查找相关资料,解决疑问。
如《月光曲》一课中写道:“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
看来《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不一定真是这样。
我搜集了相关
资料,有的说是贝多芬与心爱的姑娘分手后创作出来的,德
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曲子之后说:“它使我想起
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
”之后
被人们冠以《月光曲》之名。
金金:我会把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记录下来。
如“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这一句,能反映出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以及猜出
演奏的人是贝多芬时的激动心情。
二、词句段运用
1.读读下面与戏曲有关的词语,理解意思,并选一两个造句。
亮相行当压轴捧场行头跑龙套
唱白脸花架子对台戏打圆场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曲终人散有板有眼科班出身
(1)__________原指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同时演出的同样的戏。
现在用来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与对方竞争或反对、搞垮对方。
(2)__________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3)__________指一次演出的戏曲节目中排在倒数第二的一出戏,现
也指一场演出排在最后的较精彩的节目。
(4)__________指花哨而不实用的武术动作。
也比喻外表好看但缺少
实用价值的东西。
也指形式主义的做法。
(5)选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语文书第108页《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把错误的地方改一
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日积月累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高山()水天()之音
余音()梁黄()大吕
轻歌()舞行云流()
巧()天工()妙()肖
画龙点() 笔走龙()
妙笔()花()()如生
2.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描写__________的,我还知道这样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根据意思写成语。
(1)指正大、庄严、高妙的音乐或文辞。
()
(2)轻松愉快的歌声和柔和优美的舞蹈。
()
(3)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
(4)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
语文园地
一、兰兰:接受任务——痛击敌人——诱敌上山——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二、1.(1)对台戏(2)科班出身(3)捧场(4)花架子
(5)示例:明明做起事来有板有眼,非常实在。
与其在别人的生活里跑龙套,不如精彩地做自己。
2.把铅丝的另一端从乒乓球的外面插入小洞里。
把洞的两边粘牢。
铅丝的头上用红橡皮泥做一个小灯泡。
三、1.流籁绕钟曼水夺惟惟睛蛇生栩栩
2.艺术响遏行云古色古香雕梁画栋
3.(1)黄钟大吕(2)轻歌曼舞(3)巧夺天工
(4)笔走龙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