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加推拿治疗颈椎病
- 格式:pdf
- 大小:248.41 KB
- 文档页数:2
分析将针灸配合推拿方法用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的价值【摘要】针灸配合推拿方法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通过探讨其作用机制、治疗效果、治疗过程及注意事项、康复阶段的作用以及与传统治疗方法的优势比较,可以看出针灸配合推拿方法在改善患者病情方面表现出很好的效果。
该方法不仅能够缓解症状,还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在未来,针灸推拿方法有望在临床应用中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升。
针灸配合推拿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治疗方式,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推拿、治疗、作用机制、改善效果、注意事项、康复阶段、优势、价值、发展前景。
1. 引言1.1 介绍椎动脉型颈椎病及其临床表现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指颈椎退行性病变引起的一类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椎动脉受到颈椎形态异常或骨赘挤压导致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颈部酸痛、头晕、眩晕、视力模糊、呕吐、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脑缺血和缺氧,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除了上述症状外,椎动脉型颈椎病还可能出现手臂麻木、肌肉无力、耳鸣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椎动脉型颈椎病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常常伴随其他颈椎病变,对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寻找一种综合疗法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针灸与推拿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近年来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成为备受关注的治疗方式。
1.2 介绍针灸和推拿治疗方法针灸和推拿是中医传统疗法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针灸是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神经、肌肉和脏器,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则是通过手法按摩、拨叩、揉捏等手法,调节气血,舒筋活络,促进病理组织的修复。
针灸和推拿结合起来可以互补各自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针灸推拿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临床上进行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的效果。
方法:本次调查是从2022年5月开始的,至2023年5月结束,选择的是本院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42例患者,将其以随机数字法分组,每组分得的患者数量是21例,对照组只进行针灸治疗,观察组进行针灸推拿联合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治疗前,两组的颈椎活动程度评分和颈椎弯曲度相比没有较大的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的颈椎活动程度评分显著降低,颈椎弯曲度显著升高,其中改变突出的是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P<0.05。
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在针灸推拿联合治疗的情况下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针灸推拿;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率逐渐提升,该疾病的发病原因复杂。
颈椎肥厚增生、椎间盘推行变化、骨质增生以及劳动损伤等均有可能诱发这一疾病发生,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肢麻木、头晕头痛,病情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行走困难甚至瘫痪,降低其生活质量[1]。
该病采用针灸治疗疗效较佳,但是单一性的针灸治疗在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方面的效果仍不理想。
研究发现若是联合推拿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
本次就是对4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针灸推拿联合治疗,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调查是从2022年5月开始的,至2023年5月结束,选择的是本院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42例患者,将其以随机数字法分组,每组分得的患者数量是21例,对照组年龄是31-76岁(52.36±3.69)岁,男13例,女8例,病程在8个月-7年(3.26±0.59)年;观察组年龄是32-77岁(53.06±3.72)岁,男12例,女9例,病程在9个月-7年(3.31±0.61)年。
组间数据相比没有差异性,P>0.05。
纳入标准:患者临床上均已得到确诊,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精神障碍、肢体功能障碍以及不能完成本次调查的患者。
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1月收治的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针灸治疗,研究组采用针灸联合推拿进行治疗。
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0%),治疗结束后10个月随访,研究组仅1例复发,而对照组4例复发,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疗效确切,症状缓解迅速,不用药物,简便安全以及价格低廉诸多优点,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针灸治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针灸;推拿;椎动脉型颈椎病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1月收治的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60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9-76岁,平均年龄47.9岁,病程4个月-30年,平均病程1.6年,按照随机表法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耳鸣,颈肩背疼痛,体位性猝倒以及视物模糊等症状;其颈部活动范围和功能受限,病变的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伴随压迫痛,颈椎进行后伸或侧弯等动作时疼痛症状会加重。
临床诊断:患者出现眩晕、耳聋、耳鸣、恶心、呕吐、持物落地甚至猝倒等症状,颈椎转动或者侧弯至一定程度时症状会加重;X线片显示颈椎椎体钩和椎关节增生;进行椎动脉造影显示椎动脉受到压迫、变细、迂曲或者阻滞。
排除位置性低血压、体位性眩晕、小脑肿瘤以及内耳动脉栓塞等疾病的病例。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病例取风池、百会、天柱、风府、内关、百劳、足三里以及C5-6夹脊和C6-7夹脊为主穴, 使用40mm长毫针,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留针0.5h,其间再行针1次,同时使用8cm的艾条灸大椎穴。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结果。
首先介绍了针灸推拿的原理和颈椎病的病因及表现。
随后详细阐述了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并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设计。
通过对病人进行针灸推拿治疗,观察其症状变化和疗效评价,得出了临床观察结果分析。
研究表明针灸推拿对颈椎病有一定的有效性,临床观察也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未来可进一步深入研究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机制和疗效评价方法。
通过本研究对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提高针灸推拿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针灸推拿,颈椎病,临床观察,治疗方法,病因,疗效,研究设计,结果分析,有效性,意义,建议,进一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以及头晕、头痛等症状。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颈椎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带来了严重影响。
目前对于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研究相对较少,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探讨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临床观察针对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探讨。
针对颈椎病这一常见病症,我们希望通过对患者进行针灸推拿治疗,观察其疗效以及对病情的改善情况。
我们的目的是验证针灸推拿治疗在颈椎病患者身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临床上提供针对颈椎病的新治疗方法。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为推广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通过明确的研究目的,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设计临床观察方案,获取可靠的数据结果,为进一步探索颈椎病治疗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可以全面了解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和安全性,为医生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研究分析获奖科研报告论文摘要: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根据人们的颈椎部长期疲劳、腰部不良等生活方式,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颈椎病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的治疗手段中,中医针灸和按摩手法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具有明确的临床治疗意义,针灸和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大面积应用于颈椎病临床治疗中,其临床推广价值受到广泛认可。
作为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本文通过分析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中针灸和按摩手法,研究颈椎病的治疗过程和治疗手法,促进针灸联合推拿手法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灸、推拿、颈椎病、中医一、颈椎病的危害和早期症状颈椎病是现代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隐患,目前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和医学界广泛关注。
颈椎病的危害不容忽视,会引起心痛、头晕、心律不齐等一系类症状。
研究表明,中风、半身不遂与颈椎问题密不可分,不重视颈椎问题还会引起猝死、心肌梗塞、脑血栓、高血压等给人们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的疾病。
患病者的60%以上是由颈椎引起的,颈椎健康对于现代人的健康生活来说非常重要。
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影响颈椎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颈椎病包括颈部酸痛和僵硬、肩背酸痛和僵硬,尤其是肩胛内侧。
睡眠中经常出现入睡、手臂疼痛、麻木、甚至严重的行走不稳、头发飘落、跛行、大小便不畅、性功能问题、全身瘫痪而无法自理等症状也是由颈椎病引发的的副作用。
近年来,由于长期接触手机、电脑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颈椎病的发病年龄逐年下降,年轻患者通常有头痛、颈肩痛、耳鸣、神经紊乱和视力损害等临床症状。
目前还没有开发出治疗这种疾病的特殊药物[2]。
颈椎病的早期症状是卡嗒声,而不是简单的“生理性卡嗒声”,伴有疼痛、麻木或虚弱。
生理上的反弹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于颈椎关节,在颈椎弯曲、伸展和旋转时会反弹[3]。
当然,也有理论认为关节内有小气泡,关节运动异常,甚至关节磨损,关节经常是弹跳的主要原因。
针灸推拿科常见病诊疗方案
针灸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常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
下面是几种常见病的针灸推拿诊疗方案:
1.颈椎病:
针灸推拿可以通过调整颈椎的位置和疏通经络,缓解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常用的穴位包括风池、天突、睛明等,可用于缓解疼痛和改善血液循环。
2.肩周炎:
针灸推拿可促进肩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度,并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常用的穴位包括肩井、肩髎、天宗等,可用于缓解症状和恢复肩关节功能。
3.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灸推拿可以缓解腰部疼痛和坐骨神经痛,促进腰椎间盘的退化和修复。
常用的穴位包括筋缩、委中、督脉养老等,可用于缓解疼痛和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4.关节炎:
针灸推拿可以改善关节的血液循环和神经供应,缓解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
常用的穴位包括阳陵泉、阴陵泉、风市等,可用于缓解疼痛和减轻关节炎的症状。
5.失眠:
针灸推拿可以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促进放松和入睡。
常用的穴位包括心俞、神门、太冲等,可用于缓解失眠和改善睡眠质量。
6.头痛:
针灸推拿可以缓解头部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头痛和紧张感。
常用的穴位包括太阳、风池、四白等,可用于缓解头痛和改善头部的不适感。
上述只是常见病的一些例子,针灸推拿在中医中有广泛的应用。
针灸推拿疗法需要针对具体病情来进行选择穴位和推拿手法,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由专业的中医针灸推拿师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中。
该病的临床特点是颈椎退行性改变引起的神经根受压,导致颈部疼痛、肩部疼痛、手臂无力等症状。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
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是一种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特点。
本文旨在对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一、中医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中医推拿是一种通过手法刺激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达到调整机体功能,促进康复的治疗方法。
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中医推拿通过调整颈部的神经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等作用,能够有效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中医推拿还可以调整整个身体的气血运行,增强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从而加速疾病的康复。
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也有独特的作用机制。
通过针灸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神经传导,缓解疼痛,同时还可以促进组织修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治疗作用。
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调整神经系统功能等多方面,能够全面、多角度地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二、临床疗效分析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应用已有较长的历史,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在治疗过程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下面通过临床案例进行疗效分析。
病例一:患者王某,女,45岁,颈椎病症状为颈部疼痛、肩部酸痛,右侧上肢无力。
经过10次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后,患者的颈部疼痛减轻明显,肩部酸痛症状缓解,右侧上肢无力得到明显改善。
经检查,患者的颈椎病情得到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以上两个病例的举例,可以看出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
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疗效分析神经根性颈椎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颈椎病,在临床上多表现为颈椎受累引起的神经根病变,常常出现颈项疼痛、后背部疼痛、手臂麻木无力、头晕等多种症状。
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传统中药、针灸推拿也被广泛应用,所以结合中药、针灸推拿与单一治疗进行疗效对比并评估其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对于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非常重要。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320例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针灸推拿组和中药+针灸推拿组进行治疗,每组分别20,20和80例。
临床疗效和生物学指标如血液中的IgG、IgE、IL-4等指标进行观察与分析。
疗程为4周,采用天麻、旋覆花、当归、熟地黄等草药煮水煎服,每日3次,配合针灸推拿温通经络、活血祛瘀、解毒通窍,其中,针灸穴位为足三里、合谷、肩井、风池、大椎等;推拿为颈部、肩部、腰背部、手臂肌肉等。
治疗结束后,中药+针灸推拿组总有效率为97.5%(78/80),针灸推拿组为85.0%(17/20),中药组为75.0%(15/20),中药+针灸推拿组的疗效明显高于针灸推拿组和中药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药、针灸推拿配合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疗效更好。
观察血液中的生物学指标,针灸推拿组和中药+针灸推拿组的IgG、IgE、IL-4等指标均显著低于中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针灸推拿配合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具有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针灸推拿与中药的配合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中药具有温通经络、舒筋活血、祛风除湿、化痰理气的作用;针灸推拿具有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开窍益智的作用。
二者协同应用,形成了相辅相成、互补合理的疗效,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摘要】目的: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中医推拿+针灸治疗的有效性。
方法:实验对象50例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入院后以随机单盲法分为传统组(n=25)、观察组(n=25)两组,分别予以针灸治疗与联合中医推拿,并对比治疗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3月-2023年4月。
结果:相较于传统组,观察组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VAS评分、椎间盘高度等均呈更低显示,治疗有效率更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联合采用中医推拿+针灸治疗的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整体治疗效果确切,临床推广优势显著。
【关键词】中医推拿;针灸;神经根型颈椎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导致了神经根性颈椎病的高发[1]。
神经根性颈椎病是由颈椎退行性变导致的一种神经根性疾病。
颈椎痛、颈椎旁肌肉压痛、颈部立正式体位、指尖感觉过敏等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原因。
目前,中医药对神经根性颈椎病的治疗主要是内服中药、针灸推拿牵引等,任何一种疗法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且治愈率很低。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针刺配合按摩对神经根性颈椎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2]。
对此,本实验主要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中医推拿+针灸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对象50例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入院后以随机单盲法分为传统组(n=25)、观察组(n=25)两组,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3月-2023年4月。
其中观察组男13例(52%)、女12例(48%),年龄25-60岁,均值(42.47±5.36)岁;病程2-5年,平均(3.74±1.21)年。
传统组男14例(56%)、女11例(44%),年龄26-61岁,均值(43.10±0.52)岁;病程3-6年,平均(4.08±0.33)年。
分析将针灸配合推拿方法用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的价值针灸和推拿作为中医特有的治疗手段,在治疗颈椎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疗效。
特别是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针灸和推拿的联合运用更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分析将针灸配合推拿方法用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的价值,从其机理、临床疗效和优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针灸与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疗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调节脊柱结构,改善椎动脉供血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病理机制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原因导致椎动脉受压,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发头晕、眩晕等症状。
针灸推拿能够通过调整脊柱结构,减轻椎间盘的压迫,舒缓颈部肌肉的紧张,并通过调节腧穴促进气血畅通,改善椎动脉的供血情况,缓解患者的头晕、眩晕等症状。
二、舒缓颈部肌肉,缓解疼痛颈椎病患者常常伴有颈部肌肉紧张和疼痛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灸推拿能够通过刺激穴位、推拿按摩等手法,舒缓颈部肌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从而缓解疼痛感,使患者感到舒适和放松。
三、调节神经系统,改善神经功能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常伴有头晕、眩晕、恶心等症状,这与颈椎病对椎动脉的直接影响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有关。
针灸推拿能够通过刺激穴位、推拿按摩等手法,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神经系统的代谢和兴奋性,缓解头晕、眩晕等症状。
针灸推拿作为中医传统疗法,还具有独特的优势。
针灸推拿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个性化的调理,既能治疗局部症状,又能调节全身的阴阳平衡,增强患者的自愈能力。
针灸推拿治疗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药物,避免了药物治疗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和依赖性,兼顾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身体健康。
针灸推拿治疗具有疗效持久的特点,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疼痛感,恢复颈椎的功能,避免了病情反复和加重。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理疗对颈椎病治疗效果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9-02T15:39:38.08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6期作者:袁维运[导读] 作为常见、多发疾病,颈椎病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并且好发于从事劳力、睡眠体位不佳、长期坐姿不当等群体。
袁维运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中医科 710032 陕西西安摘要:作为常见、多发疾病,颈椎病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并且好发于从事劳力、睡眠体位不佳、长期坐姿不当等群体。
目前,颈椎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生活及工作的常见病因。
随着部分学者对颈椎病生理病理特点的深入探究,发现针灸推拿疗法、康复理疗的联合使用在颈椎病患者病情康复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为此,本文就我院颈椎病患者为例,现分析其采用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理疗的效果,总结如下。
关键词: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理;颈椎病护理效果;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现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98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9例,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龄30~75岁,平均(57±15)岁;病程0.6~3年,平均(1.7±0.4)年。
研究组49例,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龄为33~75岁,平均(58±16)岁;病程1~3年,平均(2.0±0.4)年。
经比较,确定2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已取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所有病例符合筛选条件:(1)入选标准:①意识清楚,积极配合;②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综合确诊;③对研究已知晓,自愿参与。
(2)排除标准:①在理解、表达、书写等方面存在困难;②合并影响研究顺利开展的疾病,如心理疾患、占位性病变、肢体功能障碍等;③研究途中因个人原因终止试验。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即入院后,评估病情,测量、记录生命体征;根据评估结果及患者需求,选择安静、舒适的病房;按医嘱进行常规检查,建立静脉通路,辅以对症治疗。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中医针灸与推拿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中医针灸与推拿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
研究选取了符合入组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中医针灸与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疼痛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合中医针灸与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引言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疾病,主要表现为颈椎病性头痛、颈背部疼痛、颈肩臂痛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造成了严重影响。
目前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保守疗法和手术治疗,保守疗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但长期使用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并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手术治疗则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恢复期较长。
寻找一种非常规的治疗方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进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针灸与推拿手法作为传统的中医疗法,对于颈椎病有着独特的治疗作用。
《伤寒论》中有“风寒湿痹”的治疗方法,即用针灸手法进行刺激和推拿,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气血运行,具有舒筋活络、疏风祛湿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中医针灸与推拿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均为门诊患者,均经过颈椎X线片、CT或MRI检查确诊,并且符合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排除合并严重心脏、肾脏、肝脏等器官疾病的患者,以及存在过敏史、严重皮肤损伤、出血倾向等的患者。
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且接受了治疗方案的书面解释。
2. 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观察组接受中医针灸与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针灸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有哪些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适和痛苦。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颈椎病的概述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的椎间关节退变致使其周围重要组织(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及椎动脉)受累,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常见的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上肢麻木、无力、头晕、头痛等。
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如长期低头工作、不良的睡眠姿势、颈部外伤、颈椎退行性变等。
二、针灸治疗颈椎病的原理针灸治疗颈椎病主要基于中医的经络理论。
中医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颈椎病的治疗中,针灸可以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减轻神经受压,从而缓解疼痛和其他症状。
三、针灸治疗颈椎病的常用穴位1、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下,两条大筋外侧凹陷处。
针刺风池穴可以疏风清热,醒脑开窍,缓解颈部疼痛和头晕症状。
2、天柱穴位于后发际正中旁开 13 寸处。
刺激天柱穴能够舒筋活络,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和疼痛。
3、大椎穴在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椎穴是人体的重要穴位,针灸此穴可以通阳解表,清热疏风,对颈椎病引起的颈部疼痛、发热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肩井穴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针刺肩井穴能够疏通经络,活血止痛,对于肩部和颈部的疼痛有较好的疗效。
5、后溪穴位于微握拳,第 5 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后溪穴通督脉,针灸该穴位可以调节颈部和脊柱的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和不适。
四、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1、针刺疗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刺。
针刺的深度、角度和手法需要根据穴位的部位和患者的体质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针刺得气后,留针20 30 分钟,期间可以适当行针,以增强刺激效果。
2、艾灸疗法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
针灸加推拿治疗颈椎病
发表时间:2015-03-18T16:22:37.6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0期供稿作者:张宏强
[导读] 颈椎病可对颈部的神经血管产生压迫、刺激进而使患者出现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甚至是头晕头痛、感觉障碍等临床症状。
张宏强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中医医院 652200)
【摘要】目的分析采用推拿配合针灸方式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以为临床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不同时间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给予单纯针灸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对照组(50.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
结论??在针灸同时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推拿;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279-02
颈椎病指的是患者的颈椎间盘因增生或者退行性改变等导致的颈椎骨质增生与间盘突出的情况[1]。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上制定的《颈椎病诊断标准(修改方案)》[2]中的相关规定。
排除标准:排除合并肩周炎、急性外伤性颈椎间盘脱出以及存在明显耳性眩晕的患者;合并显著的脊髓受压症状的患者;经影像学手段检查异常,但未见相关临床症状的患者;无法坚持治疗的患者。
根据患者入院的不同时间随机分组,每组均为42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在26岁到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1±4.4)岁。
病程在10d到1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6.1±2.2)年。
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在25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9±4.2)岁。
病程在7d到1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6.2±2.3)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针灸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使得针灸的穴位完全暴露。
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临床分型等选择不同的针灸穴位。
交感神经型患者取穴百会穴、内关穴、风池穴、合谷穴和大椎穴;神经根型患者取穴曲池穴、肩井穴、外关穴、颈夹脊、合谷穴;脊髓型患者取穴风池穴、颈夹脊、昆仑穴、环跳穴、阳陵泉和足三里;椎动脉型取穴风池穴、颈夹脊与百会穴;颈型患者取穴风池穴、颈夹脊穴、天柱穴和后溪穴、肩井穴;对所灸穴位进行局部消毒后,针灸并留针30min。
每天一次。
根据病情确定压痛点,放血,抽吸淤血。
1.2.2观察组针灸同时配合推拿治疗
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推拿配合治疗。
患者取坐位或者卧位,将头颈部向前伸,将按摩部位完全暴露,以拇指揉拨风府到大椎段,理筋通络,并对压痛位置进行反复按捏,缓解疼痛;以掌根按摩在颈椎第一到七椎双侧,至肌肉温热松弛,采用定点旋转复位的手法,以肘关节托下颌牵引(同时以拇指固定颈椎棘突),至颈椎关节处于紧张状态下,寸力旋转,双侧轮流进行,每天30min。
1.3 疗效评价标准[3]
以患者的自觉症状完全消失,经影像学检查可见颈曲情况完全正常为痊愈;以患者的自觉症状消失数量在2~3个之间,颈曲明显好转为显效,;以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经影像学诊断可见颈曲有一定改善的情况为有效;以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对照组(50.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
见表1。
3.讨论
颈椎病可对颈部的神经血管产生压迫、刺激进而使患者出现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甚至是头晕头痛、感觉障碍等临床症
状。
颈椎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随着疾病的进展还可能出现肢体痉挛、麻痹、排便障碍并最终致瘫痪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因而,对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意义重大。
临床上常用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牵引、按摩推拿、理疗、针灸等。
本文比较了单纯针灸治疗和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可见联合应用针灸和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更趋于年轻化,要从生活习惯的改善做起,做好日常颈椎呵护,防止复发。
参考文献
[1]陈春香.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150例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109-110.
[2]崔松园.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27(326):147.
[3]排孜古丽·阿不都外力.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2014,8(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