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传振动带力和加速度测量系统的手柄的范例
- 格式:pdf
- 大小:335.04 KB
- 文档页数:2
检测报告检测编号:样品名称:受检单位:检测类型:××××技术服务机构年月日检测报告说明一、本报告无技术服务机构公章、检验专用章及公章骑缝章无效。
二、对检测结果如有异议者,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技术服务机构提出。
逾期不提出,视为认可检测报告。
三、本报告涂改、增删未加盖技术服务机构公章无效。
四、本报告无编制、审核、签发者签名无效。
五、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技术服务机构公章、检验专用章及公章骑缝章无效。
六、本检测报告只对所检样品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负责。
由其他机构和单位采集送检的样品,本技术服务机构仅对送检样品的检测结果负责,不对样品来源负责。
七、本报告未经××××技术服务机构书面批准,不得以任何方式部分复制;经同意复制的复制件,应由××××技术服务机构加盖公章确认。
××××技术服务机构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检测编号: 第 页 共 页编 制技术服务机构公章年 月 日审 核 签 发样品名称: 受检单位:通信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检测项目:采样(测量)日期: 检验日期:检测评价:1.检测状态描述:(注:简要描述现场工况、防护措施、作业环境写实等)2.检测结果汇总和结论: 示例:受××××委托,按照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等标准的要求,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进行检测。
本次检测,设检测点××个,其中××××等有毒物质分别设××个点,获有效样品××份;粉尘××个点,获有效样品(数据)××份;噪声××个点,获有效数据××份;……。
加速度传感器振动测量实验总结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测量不同振动情况下的加速度,并分析其特性。
二、实验原理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传感器。
其工作原理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即F=ma,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到的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所受到的加速度。
通过测量物体所受到的力和质量,可以得出物体所受到的加速度。
三、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将加速度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卡连接,并将数据采集卡连接至计算机。
2. 安装软件:安装并打开LabVIEW软件。
3. 编写程序:编写程序以读取和显示传感器输出数据。
4. 进行振动测试:将传感器固定在不同振动源上进行测试,并记录数据。
5. 分析数据:使用LabVIEW软件分析数据并绘制图表。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对不同振动源进行测试,得出了相应的加速度数据。
根据图表可以看出,在不同频率下,振幅对应的加速度值也有所不同。
此外,在相同频率下,不同振幅下的加速度值也有所不同。
这表明振动源的频率和振幅对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有着重要影响。
五、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测量不同振动情况下的加速度,并分析其特性。
结果表明,振动源的频率和振幅对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有着重要影响。
此外,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更深入的结论,从而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实验前应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3. 实验中应仔细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4. 实验后应及时清理设备并妥善保存数据。
158 人体手传振动的测量与评价方法GBT 1490-93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28公布1994-10-01实施本标准等效采纳国际标准ISO5349—1986《机械振动-人体接触手传振动的测量与评判指南》。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畴本标准规定了人体手传振动测量和报告的一样方法,即手传振动在三个正交轴向上中心频率6.3-1250Hz的1/3倍频程,中心频率8-1000Hz 的倍频程测量,覆盖频率5.6-1400Hz的频率计权测量。
本标准只给出了按频率计权加速度和日接振时刻评判手传振动的方法,未规定安全接振限度。
本标准适用于周期的、随机的或非周期的振动。
临时还可适用于重复性冲击振动。
2引用标准GB2298机械振动、冲击名词术语GB3241声和振动分析用1/1和1/3倍频程滤波器。
GB10084振动、冲击数据分析和表示方法3术语3.1手臂系统hand-am system作为一个振动和冲击的承担器的人的上肢。
3.2手传振动hand transmitted vibretion通过手或手指直截了当加在或传到手臂系统的机械振动。
3.3差不多中心座标系basicentric conordinate system原点设在机械振动或冲击借以传到人体的接触表面上的某点或与其有关的点的右旋直角座标系。
3.4生物动力学座标系biodynamic coordinate system在生物动力学中应用的右旋直角座标系,其原点设在人体内按解剖学所确定的某点。
3.5频率计权加速度frequency-weighted acceleration按照人体对不同频率振动的感受响应及产生的生理效应规律进行计权的加速度,简称计权加速度。
3.6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energyequivalent frequency-weighted acceleration在某一规定时刻内的频率计权加速度的能量平均值,称为该时刻内的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简称等能量计权加速度。
加速度传感器振动测量实验3页实验目的:1.了解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2.掌握利用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振动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通过实验测量,理解和验证振动信号的基本参数和特性。
仪器设备:1.加速度传感器2.数据采集卡3.计算机4.振动发生器5.电缆和连接器实验原理:加速度信号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振动运动状态。
基于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物体受到的加速度信号来反推其所受的外力信号,从而了解其振动状态。
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振动信号的传感器,它可以通过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微小变化进行测量,进而反推出物体受到的外力信号。
加速度传感器中通常采用压电效应进行测量,即物体受到外力时会产生微小的形变,从而在压电材料上产生电势差,通过这个电势差就可以测量出物体所受的加速度信号。
在进行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时,需要注意一些基本原则:1.测量前要校准传感器,确保其输出信号的稳定和准确;2.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和方向应该固定,并在进行测量前进行校准;3.测量时应注意消除环境干扰信号,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步骤:1.将加速度传感器与信号采集卡连接起来,连接电缆和连接器,并将信号采集卡插入计算机中。
2.将振动发生器与被测物体连接起来,设置合适的振动参数,启动振动发生器。
3.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测量。
4.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得出被测物体的振动特性和参数,如振幅、频率、周期等。
注意事项:1.进行实验前要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其工作正常;2.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仪器设备损坏或个人受伤;3.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关闭仪器设备,将其存放在干燥、通风、安全的地方。
重力加速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秒表、米尺的正确使用2,理解单摆法和落球法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原理。
3,研究单摆振动的周期与摆长、摆角的关系。
4,学习系统误差的修正及在实验中减小不确定度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单摆装置,停表(精度为0.01s),钢卷尺(精度为1mm),游标卡尺(精度为0.02mm)三,实验原理单摆是由一根不能伸长的轻质细线和悬在此线下端体积很小的重球所构成。
在摆长远大于球的直径,摆球质量远大于线的质量的条件下,将悬挂的小球自平衡位置拉至一边(很小距离,摆角小于5°),然后释放,摆球即在平衡位置左右作周期性的往返摆动,如图2-1所示。
θ单摆原理图摆球所受的力f 是重力和绳子张力的合力,f 指向平衡位置。
当摆角很小时(θ<5°),圆弧可近似地看成直线,f 也可近似地看作沿着这一直线。
设摆长为L ,小球位移为x ,质量为m ,则Lx=θsin f=θsin F =-L x mg- =-m Lgx 由f=ma ,可知a=-Lgx 式中负号表示f 与位移x 方向相反。
单摆在摆角很小时的运动,可近似为简谐振动,比较谐振动公式:a =mf =-ω2x 可得ω=lg ,即0222=+x dt x d ω,解得)cos(0ϕω+=t A x ,0A 为振幅,ϕ为初相。
应有[])2cos())((cos )cos(000ϕπωϕωϕω++=++=+=t A T t A t A x于是得单摆运动周期为:T =ωπ2=2πg L 即 T 2=g24πL 或 g=4π22T L又由于细线不是完全没有质量,他在外力作用下也不可能完成伸长,所以,单摆的重力加速度公式修正为22214TdL g +=π 四,实验步骤 1,数据采集 (1)测量摆长L用米尺测量摆球支点和摆球顶点或最低点的间距l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则摆长d l L 21+=(2)测量摆动周期用手把摆球拉至偏离平衡位置约︒5放开,让其在一个铅直面内自由摆动,当小球通过平衡位置的瞬间,开始计时,连续默数100次全振动时间为t ,再除以100,得到周期T 。
加速度传感器振动测量实验总结引言在工程领域中,振动测量是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通过监测和分析振动信号,可以获取到物体的运动状态、结构的健康状况以及运动中的异常情况。
而加速度传感器是常用的振动测量设备之一,可以用来测量物体在振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变化。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加速度传感器在振动测量中的应用,以及对其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不同振动情况下的加速度信号,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加速度传感器在振动测量中的应用。
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准备1.加速度传感器:保证传感器的正常工作状态,检查传感器的运行指示灯,确认传感器已连接到计算机。
2.计算机:用于接收和分析加速度传感器测得的数据。
实验操作流程1.将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待测物体上。
2.设置实验参数,如采样率、采样时间等,并开始数据采集。
3.对待测物体施加不同类型的振动,如单频振动、多频振动等。
4.停止数据采集,保存实验数据。
5.使用数据分析软件导入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单频振动实验1.实验条件:振频为20Hz,持续时间为30s。
2.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加速度-时间曲线,观察到振动状态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
3.分析:从曲线中可以得知物体的振幅、频率,进而判断出物体的振动特性。
多频振动实验1.实验条件:振频为10Hz和30Hz,持续时间为30s。
2.实验结果:绘制加速度-时间曲线,观察到振动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其中包含两个频率的振动信号。
3.分析:通过分析曲线中不同频率的振动成分,可以判断物体的多频振动特性,并进一步分析结构的稳定性和异常情况。
实验心得优点1.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实时、准确地测量振动加速度信号,为振动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基础。
2.实验操作简单,操作流程清晰,适合工程实验室内的日常学习和科研活动。
不足之处1.在实验过程中,传感器的位置和固定方式对实验结果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注意传感器的安装调整。
手持式测振仪加速度计算(最新版)目录1.手持式测振仪的概述2.测振仪的工作原理3.加速度计算在测振仪中的应用4.测振仪的使用方法5.结论正文一、手持式测振仪的概述手持式测振仪是一种便携式的振动测量仪器,可以快速、方便地对物体的振动速度、位移和加速度进行测量。
它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对于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二、测振仪的工作原理手持式测振仪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振动传感器的。
振动传感器将物体的振动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输出一个与振动有关的信号。
这个信号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振动速度、位移和加速度等参数。
三、加速度计算在测振仪中的应用在测振仪中,加速度计算是最常用的一种测量方式。
加速度是物体振动的物理量,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通过测量加速度,可以了解物体振动的剧烈程度,对于分析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四、测振仪的使用方法使用手持式测振仪进行振动测量时,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选择测量模式:根据需要测量的参数,选择测振仪上的测量模式,如振动速度、位移或加速度等。
2.连接探头:将振动传感器(探头)连接到测振仪上,确保连接处牢固可靠。
3.放置探头:将探头放置在待测物体上,确保探头与物体的接触良好。
4.启动测振仪:按下测振仪上的测量键,开始进行振动测量。
5.观察数据:观察测振仪上的显示数据,根据数据的变化分析设备的运行状况。
6.存储数据:如需存储测量数据,可以使用测振仪上的存储功能将数据保存下来。
五、结论手持式测振仪是一种重要的振动测量工具,可以方便地对物体的振动速度、位移和加速度进行测量。
AWA5936手传振动测量作业指导书将AWA84106型振动加速度传感器通过电缆接到AWA5936主机上,进入手传振动界面,如下图所示:仪器与传感器连接如下图所示:实际测量连接图如下图所示:注:测量方法按GBZ/T189.9-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手传振动》规定,分别测量三个轴向振动(传感器分别固定在夹紧块的上孔和侧面相邻两孔)的频率计权加速度,取三个轴向中的最大值作为被测工具或工件的手传振动。
1、 显示界面第一行为工作状态提示行(同前)。
中间为主数据显示区,可同时显示两个数据,具体显示哪个数据由右侧数据设置区来选择。
数据一设置区第一行“We.:Wh ”表示数据显示区第一个数据的计权网络为Wh 计权,当光标在此闪烁时,按参数加、减键,可将计权网络修改为BL 计权。
数据一设置区第二行“Lin,1s ”表示数据显示区第一个数据平均方式为线性平均,平均时间为1s.光标在此闪烁时,按参数加、减键,可在Lin,8s 、Exp.1s 、Exp.8s 中选择。
数据一设置区第三行的“dB ”表示数据显示区第一个数据是以dB 为单位的,按参数加、减键,可切换为m/s^2。
数据一设置区第三行的“rms ”表示数据显示区第一个数据是平均有效值,按参数加、减键,可切换为max 、min ,分别表示积分时间内的最大最小值。
主数据显示区菜单条 积分数据显示区数据二设置数据一设置 状态栏数据二设置区后三行与前三行操作一致,用于确定数据显示区第二个数据的显示指标。
数据显示区下面一行为积分数据显示区,光标在此闪烁时,可在Vwheq.T、VBLeq,T、Vwheq8h、Vwheq4h中切换。
后面的dB可切换为m/s^2。
注:这里的数据仅对某一测量的方向。
“Ts= ”显示设定的积分时间.光标在此闪烁时可调整为“Tm=”,以指示实际积分的时间。
最后一行“手传”,表示当前测量界面为手传振动测量。
光标在此闪烁时,若未启动积分,按参数加、参数减键可以切换到机械振动或录音界面。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振动力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验测量不同振动环境下振动力度的大小。
3. 分析振动力度与振动频率、振幅、材料特性等因素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振动力度是指振动过程中,振动系统所承受的动态载荷大小。
它通常用单位面积上的力或单位质量上的力来表示。
振动力度的计算公式如下:F = m a其中,F为振动力度(N/m²或N/kg),m为振动系统质量(kg),a为振动加速度(m/s²)。
三、实验仪器1. 振动台2. 振动加速度传感器3. 数据采集器4. 计算机及分析软件5. 钢板、木块等实验材料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钢板、木块等固定在振动台上。
2. 将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实验材料上,确保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振动加速度。
3. 打开振动台,调整振动频率和振幅,记录不同振动条件下的振动加速度数据。
4. 利用数据采集器将振动加速度数据传输至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5.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振动力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实验中,我们测量了不同振动频率和振幅条件下的振动加速度,并计算出对应的振动力度。
以下为部分实验数据:振动频率(Hz)振幅(mm)振动加速度(m/s²)振动力度(N/m²)10 1 0.2 2.020 1 0.4 4.030 1 0.6 6.040 1 0.8 8.050 1 1.0 10.02.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振动力度与振动加速度成正比,即振动加速度越大,振动力度越大。
此外,振动力度还与振动频率和振幅有关。
(1)振动频率: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振动频率对振动力度的影响较小。
这可能是因为在实验所选择的频率范围内,振动加速度的变化相对较小。
(2)振幅:实验结果表明,振动力度随着振幅的增加而增大。
这是因为振幅越大,振动加速度也越大,从而导致振动力度增大。
(3)材料特性:实验材料对振动力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材料的质量上。
附录A(信息的)
带力和加速度测量系统的手柄的范例
带力和加速度测量系统的测试手柄的两个例子在图A.1和A.2中显示。
图A.1中显示一种抓握力测量系统同时图A.2包含两个进给力和一个抓握力测量系统。
这些手柄的第一个共振频率通常在范围1.6千赫兹到2.1千赫兹内基于把手柄固定的螺帽的材料和螺丝的紧度。
注意1:对于两个压电的力传感器要求只有一个电荷的放大器因为它们的信号能被输入相同的放大器做整个抓握力测量。
注意2:因为任何压电的力传感器有一些零点漂移在它的使用过程中,在每次测试之前建议电荷传感器要重置来确保力测量的准确性。
注意3:加速度计能用一种硬胶固定附在手柄基座上。
关键词
1测量限位,铝或镁5力传感器
2手柄基座,铝质6固定装置夹具,铝质
3力传感器7手柄固定装置,铝质
4使用氰基丙烯酸盐粘合剂或螺柱固定于基座的加速度计
注:尺寸单位:mm
图A.1带握力测量系统的手柄示例1
关键词
1基座,铝质4手柄(Φ40mm)7前部支架
2进给力传感器5加速计基座8手柄盖(Φ40mm)3尾部支架6加速度计9握力传感器
图A.2带进给力和握力测量系统的手柄的示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