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第八课: 相约世博会-精选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41.01 KB
- 文档页数:5
“迎世博”主题班会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博会的基本知识,包括世博会的意义、历史和举办城市等。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全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世博会的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上海世博会的基本情况介绍世博会的意义、历史,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吉祥物、举办城市等。
2. 世博会的精彩瞬间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上海世博会的精彩场景,让学生感受世博会的氛围。
3. 世博志愿者服务讲述世博志愿者的工作内容、职责,以及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世博志愿者。
4. 我国在世博会的亮点展示我国在世博会上的精彩展示和取得的荣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 世博会的意义和影响分析世博会对于我国和世界的影响,以及世博会对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世博会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授课:采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展示世博会的相关内容。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世博会的了解和看法。
4. 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世博会的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世博会对我国和世界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世博会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世博会的关注程度和参与意愿。
3. 学生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志愿服务、团队协作等。
五、教学资源1. PPT课件:介绍世博会的相关内容。
2. 视频资料:展示世博会的精彩瞬间。
3. 教材或参考书:提供世博会的基础知识。
4. 网络资源:获取最新的世博资讯和相关报道。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观看世博会的宣传视频,让学生对世博会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 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每组选择一个世博会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PPT 展示。
3. 组织学生进行世博知识问答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邀请世博会志愿者或相关人士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世博会的志愿服务工作。
“迎世博”主题班会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博会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世博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学习世博会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世博会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世博会的意义和作用3. 我国参加世博会的历程和成就4. 世博会的举办城市及特点5. 世博会的参观礼仪和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世博会的定义、发展历程、意义和作用,我国参加世博会的历程和成就。
2. 教学难点:世博会的举办城市及特点,世博会的参观礼仪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世博会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我国参加世博会的历程和成就。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世博会的意义和作用。
4. 采用问答法,解答学生关于世博会的疑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博会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世博会。
2. 讲解:介绍世博会的定义、发展历程、意义和作用,我国参加世博会的历程和成就。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参加世博会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世博会上的成就。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世博会的意义和作用,分享讨论成果。
5. 问答环节:解答学生关于世博会的疑问。
7.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世博会的资料,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世博会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的小组讨论成果,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
3. 问答环节中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检验学生对世博会知识的了解。
4. 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学生对世博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
2. 世博会的相关书籍和资料,用于学生阅读和参考。
3. 网络资源,用于学生收集世博会相关资料。
八、教学进度:1. 第一课时:介绍世博会的定义、发展历程、意义和作用,我国参加世博会的历程和成就。
“迎世博”主题班会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博会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学生对世博会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社会发展的主人翁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我国成功举办世博会有意识地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1. 世博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2. 世博会的意义与作用3. 我国举办世博会的意义和挑战4. 学生如何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贡献自己的力量5. 世博会的相关礼仪知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世博会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主人翁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世博会对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以及学生如何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做出贡献。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世博会的相关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举办世博会的意义和挑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如何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贡献自己的力量。
4. 采用情景模拟法,教授学生世博会的相关礼仪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世博会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世博会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我国举办世博会的重大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举办世博会的意义和挑战,让学生认识到成功举办世博会的艰巨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探讨如何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情景模拟:教授学生世博会的相关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主人翁意识,为我国成功举办世博会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对世博会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景模拟:观察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世博会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4.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和拓展能力,以及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的世博教案征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博会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
2. 使学生掌握参观世博会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全球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世博会的概念:世博会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 世博会的历史:世界园艺博览会、世界博览会的发展历程。
3. 世博会的类型:综合性世博会、专业性世博会、国际园艺博览会等。
4. 世博会的举办地点和时间:世博会的举办城市、周期和届数。
5. 参观世博会的技巧:如何规划行程、获取信息、节约时间。
6. 参观世博会的注意事项:礼貌、安全、保健等方面。
7. 我国参加世博会的历程和成果:历届世博会我国馆的主题和展示内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博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世博会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世博会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参加世博会的历程和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 参观技巧讲解:教授学生如何规划行程、获取信息、节约时间。
5. 注意事项讲解:引导学生关注参观世博会时的礼貌、安全和保健等方面。
6. 实践活动:让学生设计一份世博会的参观计划,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世博会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世博会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我国参加世博会的历程和成果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对参观世博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
4. 学生设计的世博会参观计划的合理性和创意性。
五、教学资源1. 世博会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我国参加世博会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3. 世博会参观指南和注意事项。
4. 网络资源:世博会的官方网站、相关新闻报道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世博会的历史和发展,每组选择一个时期进行详细介绍。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参观者、导游、工作人员等角色,模拟世博会的参观过程,注意运用参观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小组竞赛:设置关于世博会知识的小组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课堂趣味性。
中学部主题教育课教案日期:2010年6月2日年级:八年级班级:2班班主任: 杨佩课题:与世博同行通过本次主题教育课,旨在使学生对世博会有所了解,从中感悟到世博会在上海的召开是对上海作为开放性的国际大都市的首肯,也是上海综合实力和上海城市精神的最高体现。
进而激发学生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主人翁意识,增强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介绍让学生加深对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的认识,眺望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世博做好充分准备。
2、行为目标:让学生们认识到要为世博做准备就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礼仪,讲文明,学知识,练本领。
扎扎实实地学好文化知识,为祖国的明天,民族的未来作出自己的贡献。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悟和体验“世博会镌刻着人类的文明,有了世博会,世界更美好。
”培养学生热爱上海,激发为上海成为国际化大都市而勤奋努力学习的情感,感受上海的飞速发展,引导学生关注世博、了解世博、宣传世博,当好东道主。
教学过程:刚刚胜利闭幕的2008北京奥运会留给我们无尽的欢喜,但是有许多人会问,奥运是世界体育盛会,可世博与我们普通市民有什么关联呢?象我们最熟悉的:摩天轮,圆筒冰琪琳,还有小朋友们最喜欢的迪斯尼,都是在世博会上一举成功,风靡全球。
艾菲尔铁塔是法国巴黎的标志性建筑。
那就是巴黎在1889年专门为世博而建的。
这些都归公于世博会,世博亦是推动世界科技生活的源动力之一。
一、世博会的产生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举行大型贸易及展示的集会,这就是世博会的最早形式。
公元5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
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举办了只展不卖,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成果为目的的展览会。
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场世界博览会,在英国首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
1867年巴黎世博会已经具备了现代世博会的雏形。
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办了主题为"一个世纪的进步"的世博会。
《世博-相约南京》――苏教版下册第7课《美化文章》知识目标:(1)使学生学会在Word中绘制自选图形的方法;(2)学会为自选图形添加颜色和图片;(3)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的方法。
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新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2)通过作品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协调、想象以及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在世博会中国馆上添加标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和民族感情。
(2)通过任务驱动与自主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思想;(3)通过展示学生美化的海报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和决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图形的插入和颜色的添加难点:用自选图形填充图片背景教法分析: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
将知识点巧妙的设置成分解任务,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不断获得成就感,更大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在形式上也是从合作到独立,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学法指导:通过设置问题导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逐步教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式学习法”。
教师利用课件带领学生进行本堂课的学习,通过作品展示评价效果,从而进行情感教育。
以竞赛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准备:(1)在WORD工具选项里关闭“自动画布”功能(2)为快捷工具栏增加“绘图”选项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年5月,在我国召开了一个举世瞩目的盛会,你知道是什么吗?简单介绍一下世博会?世界博览会是各国人民交流文化技术的平台,它让人们汇聚在一起,共同分享,共同提高。
上海世博会场馆众多,各具特色,为了更好地游览,我们需要一个好帮手,那就是场馆地图,在大家的桌面上有一张A区也就是亚洲区的地图(打开文档,出示地图),同学们能找到中国馆的位置吗?设想一下,如果在中国馆上添加一个标识牌,一定会更加直观。
“迎世博”主题班会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博会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不同的文化观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世博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2. 世博会的意义与作用3. 我国参加世博会的历程与成就4. 世博会的举办城市及特点5. 世博会的参观技巧与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短片介绍世博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关注世博会。
2. 新课导入:讲解世博会的意义与作用,让学生了解世博会的重要性。
3. 案例分享:介绍我国参加世博会的历程与成就,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所了解的世博会的举办城市及特点,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5. 互动环节:讨论世博会的参观技巧与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世博会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世博会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享我国参加世博会的历程与成就,让学生感受国家的发展。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世博会的举办城市及特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分享世博会的参观技巧与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团队协作等方面。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提高自我认知。
六、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世博会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3.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学生讨论和互动。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世博会的相关知识。
2. 讲解世博会的举办城市及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城市在世博会上的表现。
《品德与社会》(上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8 、相约世博会一、说课1.教材《相约世博会》是《品德与社会》(上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上海在前进》中的第四篇课文。
它侧重对上海的未来的展望。
通过回顾中国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历史,介绍了世博会的有关知识,粗略地描写了2010年的上海,激发学生为世博会作贡献。
全课分为“历史回放”、“什么是世博会”、“美好的2010年”和“我是世博志愿者”四个部分。
2.学情在本单元前面三课学习中,学生通过对黄浦江母亲河两岸的变化与发展,感受到上海前进的步伐。
一幕幕活生生的现实描绘,使学生对上海在前进的感受越来越深切,在此基础上,知道承办世博会给上海发展带来新机遇,憧憬上海未来的美好前景。
3.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参考教参中的目标,并根据自己设计的课时,拟定的教学目标分别落实到两个课时中。
第一课时目标:(1)知道承办世博会给上海的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第二课时目标:(2)了解未来上海的美好前景。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学生要通过了解我国申博的情况,感受举办世博会对上海的发展意味着新的机遇;通过对世博会知识的了解,了解它的历史与发展的意义;通过对2010年我国世博会的举办展望,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世博会尽力所能及之力。
4.教法(1)媒体教学法:第一第二课时都采用媒体教学的方法,集中展示不太为学生所知的一些资料信息,使学生能比较深入地了解世博会的具体内容和对上海、国家所带来的机遇和发展。
(2)启发教学法:学生对为什么要申办世博会,在一等程度上需要老师在展示了大量世博会的信息、数据、前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并作有效的探究和思考,因此在认知积累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交流活动,师生、生生互相启发提炼,感受世博会举办的重要意义。
(3)实践体验法:第二课时中“如何当好世博志愿者”活动,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表演,展示学生为世博作贡献的决心和付之实际行动的想法,体验为家乡的发展尽心尽能的良好情感。
三年级下册品德教案8相约世博会沪教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把世博带回家1、目的要求:通过申博时的“期盼”宣传画、申博成功的一些画面演示,引导学生回忆、联想这些画面曾在哪些地点看见过?进而关心学生明白得这些画面曾相伴我们走过了近7年的时刻,它告诉我们:上海曾经历申博和现在正预备世博会的这件盛事。
并通过阅读申博口号,出示课题“相约世博会”。
2、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联想这些画面曾在哪些地点看见过3、教学难点关心学生明白得这些画面曾相伴我们走过了近7年的时刻,它告诉我们什么。
4、预设时刻:10分钟5、设计过程:(一)出示“期盼”图片A、同学们,你们在哪些地点曾经看到过这张图片?B、你明白,这张图片什么缘故取名为“期盼”吗?C、小结:这张“期盼”图片从2021年起,就曾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显现过,是我们家喻户晓的一张宣传画,它相伴我们走过了四年的申博历程,直到2021年12月3日,期盼终于成功。
(二)媒体演示“把世博带回家”A、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当时我们是如何申博的。
(媒体播放“把世博带回家”录像)B、看了录像,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感受?C、小结: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从韩国、墨西哥、波兰和俄罗斯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我们搞受到了当时全国上下专门是上海沉醉在喜庆的气氛中。
(三)朗读申博口号和陈述词A、自己读一读,找一找其中显现最多的词语是什么?(世界、中国、上海)B、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体会词语里包蕴的举办世博的理念---明白得、沟通、团圆、合作)C、小结:我国政府代表吴仪郑重向全世界表示:中国政府申办2021年世博会,一定尽全力办好这届世博会。
D、全班朗读申博口号。
E、出示课题:相约世博会二、看世博多杰出1、目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相约世博知多少”的交流活动,从世博历史、举办国、种类、世博之最、世博经典等方面,全面了解世博会的概念和世博的历史,感受世博的意义。
2、预设时刻:12分钟3、设计过程:(一)小组交流课前探究资料A、同学们,课前大伙儿都收集了一些关于世博会的资料,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8.相约世博会(三年级第二学期)学科:品德与社会学校: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执教:缪维班级:三(1)班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复习世博会相关知识。
2.体会世博会给上海带来的变化,了解未来上海的美好前景。
3.关注、参与世博会,学做小小东道主,做个文明的上海人。
教学过程:活动一:走进世博活动目的:复习有关世博会的知识。
预设时间: 7分钟活动过程: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八课相约世博会,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板书课题)2.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组画面。
(媒体)3.看了刚才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4.世博知识竞答。
5.小结。
活动二:喜迎世博活动目的:回顾迎世博期间上海的变化,以及我们参与过的活动。
预设时间: 13分钟活动过程:1. 小组讨论迎世博日子里的所见所闻,以及参与的活动。
2. 交流。
3. 小结:看着大家参与世博的热情,老师深受感动,相信世博会有大家的参与,一定会办得十分圆满的。
活动三:文明参博活动目的:学做小小东道主,做个文明的上海人。
预设时间: 10分钟活动过程:1.距离世博会的开幕还有几天呀?(16天)2.老师这里有个小朋友叫丁丁,他准备参观世博会,但他遇到了一些麻烦,你能帮帮他吗?(1)丁丁想去参观世博会,但不知道怎么去,他该怎么做呢?(2)丁丁要去参观世博会,要做哪些准备呢?(3)在参观世博会的过程中,有一国的展馆正在分发赠品,丁丁该注意些什么?3. 讨论,交流。
4. 小结,师生读《文明世博拍手歌》活动四:奔向世博活动目的:欣赏世博展馆,激发学生的热情。
预设时间: 5分钟活动过程:1.出示图片——中国馆。
2.你对中国馆有多少了解?(媒体:中国馆内部结构)3.欣赏世博会部分展馆。
4.总结,介绍2010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
第一课时1.了解世博会的发展历史。
2.了解2010上海世博会的相关知识。
3.回顾申博的历程。
8 相约世博会教学目标1.知道承办世博会给上海的发展带来的新机遇2.了解未来上海的美好前景。
教学重点了解未来上海的美好前景。
教材说明本课回顾了中国申办2019年上海世博会的历史,介绍了世博会的有关知识,粗略地描写了2019年的上海,激发学生为世博会作贡献。
全课分为“历史回放”、“什么是世博会”、“美好的2019年”和“我是世博志愿者”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历史回放首先出现了三幅照片,共两组。
第一、二幅为r组,主体照是人们欢庆申博成功的大照片,而那幅名为“期盼”的宣传画,曾伴随着我们走过了长长的申博路程,如今,期盼成真,令全国上下欢欣鼓舞。
第三幅照片是我国政府代表吴仪正向全世界郑重表示:中国政府申办2019年世博会,一定尽全力办好这届世博会。
这一部分还出现了三句“申博口号”,这是从众多的申博口号中选出的。
每一句口号都是两小句,前一句说“上海”、“东方”、“中国”,后一句说“世界”,每一句都把中国、上海与世界联系了起来,联系的纽带、载体就是世博会,这些口号准确地反映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这些口号还写得富有诗情画意,读来韵味十足,有遐想的空间。
最下面是我国政府在2019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132次会议上所作的陈述的节选。
第一句话是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说的,后面三段是吴仪国务委员说的。
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良宇也作了陈述。
就在中国等五国分别陈述后,大会投票决定中国上海为2019年世博会举办地。
需要说明的是,本次世博会称为“中国2019年上海世博会”,整个申办工作是由国家出面的,上海是这次世博会的举办地。
第二部分:什么是世博会这是世博知识的介绍。
第一段文字讲了世博会的概念、举办历史、中国参加的次数。
第二段讲世博会的种类和举办过世博会的国家。
2019年上海世博会是一次综合性博览会。
照片方面,除了“2019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徽标”外,其他三幅是以往世博会的景观。
我国在2019年举办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专业性博览会。
世博会上常常会筑就一些建筑经典,流芳百世,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主题塔——艾菲尔铁塔自诞生之日起,一直是巴黎的著名景点,是法国建筑和国家的象征。
第三部分:美好的2019年2019年的前景,从三个方面来展示:其一,世博会会址、会徽介绍。
其二,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作交流。
其三,探究申博主题,师生共同讨论。
先出示了一幅2019年上海世博会会址的地图——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浦江两岸。
地图上蓝色的就是黄浦江,深绿色的是世博会会址。
由于地图不够大,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的标示不清楚,教师要帮助学生识别。
另一幅是“2019年上海世博会会徽”,汉字“世”与“2019”巧妙组合,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和充分的信心。
接着,教材在讲述世博会是世界与中国、上海交流的窗口之后,要求通过学生活动描绘2019年的世博会。
考虑到教材与实际用书有时间差,筹办世博会的情况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来具体描画。
第三步是探讨申博主题。
2019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有五个副主题:多元的城市文化,繁荣的城市经济,高质量的城市生活,创新的城市科技,和谐的城市社区。
这是世博会举办以来,“城市”第一次被确定为世博会主题,寄托了新世纪的人们对城市建设的新期望。
教材通过画面上学生的讨论,特别是教师的一段带有总结性的话,初步勾勒了2019年上海的城市新貌。
第四部分:我是世博志愿者教材说明了筹办世博会对城市建设的促进,对各类人才的大量需求等,从各行各业都在为世博会做准备,引导至我们小学生也要佰贡献。
教学活动活动一:了解申博情况。
“申博”,是申请举办世界博览会的简称。
我国从2019年开始投入申博工作,经过将近四年的努力,终于在2019年12月3日获得了成功。
与中国同时展开申博竞争的另外四个国家是:韩国、墨西哥、波兰和俄罗斯。
引导学生了解申博过程可从“期盼”图说起,中间结合朗读申博口号、陈述词,最后以“把世博带回家”作结。
根据具体条件,可回放其他申博照片、申博成功的照片或录像,请学生回忆或了解申博成功的喜庆场面。
活动二:了解世博会的概况。
充分利用书上的文字和照片,也可适当展开。
活动三:了解2019年上海世博会。
至少要落实三个内容:其一,每个学生都学会看会址图。
其二,每个学生初步会讲“会徽”的基本含义。
其三,查资料,了解2019年上海世博会,并展开全班讨论。
活动四:演一演,我为世博会做什么。
书上的两幅图是示范,学生分别在用英语为外宾指路和打扫卫生。
学生还可以想一些“作贡献”的实际行动,并且演一演。
学习评价1.能说出2019年上海世博会会址和世博会会徽的含义。
2.举例说明上海积极筹办2019年世博会的一系列举措。
3.能列举自己可以为世博会做的事情。
注意事项教学资源文字资料资料名:世界博览会是人类展示成就的舞台纵观历届世界博览会,我们都可以找到人类历史进步的“印迹世博会,是人类展示自己成就的舞台,更是文明发展的标志。
第一个真正的世界性博览会于1851年5月1日在英国伦敦开幕。
当时维多利亚女王通过外交途径邀请10个国家参展,161天的展出,吸引了630万人次的观众。
英国动用了整个工业界的技术和力量,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
这次世界博览会不仅是一次“眼花缭乱,丰富多彩”的陈列,而且开创了以后自由贸易,的先河,向人类预示了工业化生产时代的到来,它的所有展品,代表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的无限想象力。
它的辉煌成功使以后的世界博览会与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成为全球规模的盛会。
从此,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1855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又创新意,举办了艺术展,展出了名家名画,同时还首次展出了混凝土、铝制品和橡胶等材料。
:1867年,巴黎开创了一种新的博览会形式,以各参展国的建筑风格搭建各国展馆。
在这次博览会上,电灯泡、海底电缆、水力升降机、滚珠轴承等工业新产品首次亮相。
为了纪念独立100周年,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博览会会址建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处的有轨电车线,现代意义上的交通设施成为当时世博会上的热点。
1878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更具特色,各种新发明精彩纷呈,例如:贝尔的电话、爱迪生的留声机、冷冻船等都是划时代的发明。
另外,首创了在世博会上召开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世界会议。
如维克多·雨果主持的艺术与文学遗产会议、邮政会议、货币会议和度量衡标准化会议等。
为庆祝法国大革命100周年,法国政府于1889仟在巴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特意建造了博览会的主题塔——埃菲尔铁塔,它后来成为法国和巴黎的象征。
博览会中展出了各种蒸汽机、电动机。
19世纪末,电源成为189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中耀眼的“明星”;会上展出电气火车,博览会的电子宫里装点了几万个灯泡,把黑夜照得亮如白昼。
这次世博会的创新是专设了妇女宫,展示了“妇女们参加社会劳动,摆脱数百年来的附属地位”的成就。
1900年,在世纪之交的时刻,巴黎举办了冠以“世纪总结”之名的世界博览会,介绍地铁,展示了19世纪的人类成就。
1933年,美国芝加哥第二次举办世博会,第一次确立了博览会的主题:“一个世纪的进步”。
当时世界正处于经济危机的深渊中,较为瞩目的是航空研究的成就。
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了“二战”后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主题为“科学、文明和人性”。
为了体现科学的这个主题思想,布鲁塞尔世博会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结构的球型展馆,代表着人类进入了科技进步的新世纪。
1970年,日本大阪举办了世界博览会,日本人称之为万国博览会,体现“人类的进步与和谐”,向观众展示了继东京奥运会之后,日本在各方面取得的发展和成就。
得益于这次博览会,日本在以后20年的经济发展中一直保持强劲的势头。
(摘自2019年12月4日《文汇报》)文字资料资料名:世博会之最最早的世博会:伦敦世博会(1851年);举办世博会最多的国家:美国(8次);举办世博会最多的城市:巴黎(4次);参展国家数目最多的世博会:2019年汉诺威世博会(173个国家);参观人数最多的世博会:1970年大阪世博会(6420万)。
(摘自2019年8月30日《新民晚报》)文字资料资料名:中国申办2019年上海世博会简要历程2019年2月12日,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徐匡迪在上海市××委呈报的一份材料上批示:“我们想,上海可结合浦东博览中心的建成,争取承办2019年世博会。
”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黄菊批示:“赞成匡迪同志意见。
”这便成了中国申办2019年世博会的最初由来。
当年7月21日,上海市政府向国务院呈交申办世博会的请示报告。
11月中旬,国务院批示同意上海申办。
12月8日,中国驻国际展览局首席代表刘福贵宣布,中国政府支持上海申办2019年世界博览会。
2019年1月16日,2019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徽标揭晓。
同年5月2日,中国驻法国大使吴建民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中国举办2019年世博会的申请书。
11月30日,国际展览局举行第130次成员国代表大会,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徐匡迪用英语作申办陈述报告。
2019年7月2日,以国务委员吴仪为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国际展览局第131次全体代表大会,就中国申办2019年上海世博会作了陈述。
12月2日至3日,国际展览局举行第132次成员国代表大会。
会上,中国、韩国、墨西哥、波兰和俄罗斯5个申办国作最后的陈述,通过投票最后决定中国上海胜出o(摘自2019年12月4日《新闻晨报》)文字资料资料名:我国获得2019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权的意义“申博”成功是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全国人民坚定支持的结果,是举办城市上海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结果。
中国政府是重信用、负责任的政府,一定信守承诺,确保遵守《国际展览局公约》的规定,保证采取一切措施为所有参展人员及展品提供优惠,保证在财力上给予2019年上海世博会以支持。
中国拥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拥有可靠的物质基础,拥有广泛的公众支持,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举办一届世博会历史上最成功、最精彩、最难忘的世界博览会。
中国取得2019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权,实现了世博会历史上举办国的突破。
在世博会150多年的历史上,2019年世博会将成为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它将极大地扩大国际展览局在中国及全世界的影响,推动国际展览事业在中国及全世界的普及。
可以预见,2019年上海世博会将加强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相互交往与合作,为各国工商业界创造“共赢共荣”的巨大商机,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中国取得2019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权,将实现世博会历史上参观人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