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精练提高):文言文翻译的破解(准确翻译实词)
- 格式:pdf
- 大小:295.60 KB
- 文档页数:10
2018年高考全国卷2文言文《后汉书·王涣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2018年高考全国卷2文言文《后汉书·王涣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涣字稚子,广汉(广汉郡,在今四川成都境内)郪(qī,汉代县名,在今四川省三台县郪口)人也。
父顺,安定太守。
涣少好侠,尚(推崇,崇尚。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推崇斗蟋蟀的游戏,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气力(指武力),数(shu ?,屡次)通(往来交接)剽轻(piāo qīnɡ,强悍轻捷)少年。
晚(后来,在一定时间以后)而改节,敦(推崇,崇尚)儒学,习《尚书》,读律令(法令),略(大致,大略)举(列举,这里指“把握”)大义(主要意思)。
为太守陈宠功曹(官名,亦称功曹史,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
主管考察记录业绩),当职(担任职务)割断(决断),不避豪右(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
汉以右为上,故称豪右)。
宠风声(政治名声)大行(广泛流传),入(指由地方到朝廷)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治理)?”宠顿首(磕头。
旧时礼节之一。
以头叩地即起而不停留)谢(辞让)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选拔有才能的人。
“简”“选”都是选拔的意思,“贤”“能”都指有才能的人),主薄镡显拾遗补阙(纠正过失补充遗漏),臣奉宣(捧读。
奉:恭敬地用手捧着。
宣:皇帝命令或传达皇帝的命令。
)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除(授予官职)温令。
县多奸猾,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方法与谋略)讨击,悉(都)诛(杀)之。
境内清夷(清平,太平),商人露宿(在室外或郊野住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说)以属(zhǔ,同“嘱”,嘱托,托付。
范仲淹《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2018年高考全国卷2文言文《后汉书·王涣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涣字稚子,广汉(广汉郡,在今四川成都境内)郪(qī,汉代县名,在今四川省三台县郪口)人也。
父顺,安定太守。
涣少好侠,尚(推崇,崇尚。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推崇斗蟋蟀的游戏,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气力(指武力),数(shu ò,屡次)通(往来交接)剽轻(piāo qīnɡ,强悍轻捷)少年。
晚(后来,在一定时间以后)而改节,敦(推崇,崇尚)儒学,习《尚书》,读律令(法令),略(大致,大略)举(列举,这里指“把握”)大义(主要意思)。
为太守陈宠功曹(官名,亦称功曹史,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
主管考察记录业绩),当职(担任职务)割断(决断),不避豪右(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
汉以右为上,故称豪右)。
宠风声(政治名声)大行(广泛流传),入(指由地方到朝廷)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治理)?”宠顿首(磕头。
旧时礼节之一。
以头叩地即起而不停留)谢(辞让)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选拔有才能的人。
“简”“选”都是选拔的意思,“贤”“能”都指有才能的人),主薄镡显拾遗补阙(纠正过失补充遗漏),臣奉宣(捧读。
奉:恭敬地用手捧着。
宣:皇帝命令或传达皇帝的命令。
)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除(授予官职)温令。
县多奸猾,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方法与谋略)讨击,悉(都)诛(杀)之。
境内清夷(清平,太平),商人露宿(在室外或郊野住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说)以属(zhǔ,同“嘱”,嘱托,托付。
范仲淹《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稚子,终无侵犯。
2六、文言文翻译的破解第一节准确翻译实词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A.扬言。
B.宣传时说的话。
C.用声明、文告上的话说。
答案 A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劳苦而功高若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A.声音很轻细地说话。
B.小人的谗言。
C.密探的话。
答案 B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A.安全。
B.安置,安放。
C.舒适,安适。
答案 C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A.漂泊流浪的人。
B.刚刚升官调换职位的人。
C.贬官降职外调远方的人。
答案 C5.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A.内心。
B.内部,朝廷内。
C.接纳进来。
答案 B6.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A.靠近,接近。
B.担任。
C.完成。
答案 B7.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以为妙绝。
A.达到极点。
B.超越。
C.停止,断绝。
答案 A8.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
A.女子的配偶。
B.某方面有成就的好汉。
C.成年男子。
答案 C9.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才能不及中人。
A.才能居于中等的人。
B.置身其中的人。
C.为交易双方或纠纷几方见证、调解的人。
答案 A10.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A.不中用,不好。
B.不用,或不需要运用。
C.不行走。
答案 B1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发挥:相互辉映。
B.中绘殿阁,类兰若(寺庙)。
类:类似,相似。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几何:多少。
D.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
解:通“懈”,松懈。
解析 D项,解除。
答案 D1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家贫,无以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假借:借用。
B.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率:任着,由着。
C.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排名第一的人。
D.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使:使者。
解析 C项,老大:年岁大。
答案 C13.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1)《镜喻》(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
镜之贵,不如目;镜不求于目,而目转求助于镜。
然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而咎目之失明,镜何负于目哉!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
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①下列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五官莫明于目朝廷之臣莫不畏王B.假于镜而见焉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客有任目而恶镜者从流飘荡,任意东西D.泰然谓美莫己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解析 C.前句中的“任”是“相信、信任”的意思;后句中的“任”是“随意、自由”的意思。
A.两句中的“莫”均是无定代词,解释为“没有谁(哪一个)”;B.两句中的“假”均是“凭借、借助”的意思;D.两句中的“莫己若”都是“没有谁比得上自己”的意思。
答案 C②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而目转求助于镜 求:求助。
B.然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而咎目之失明 明:明察。
C.鲜当意者 当:相称。
D.左右匿笑 匿:暗中;偷偷地。
解析 C.使……满意;合乎(心意)。
答案 C【参考译文】在五官中没有能像眼睛那样明察事物的,但脸上有黑点子,而眼睛却不能察觉,它的明察又在哪儿呢?自己的眼睛能看见别的东西,而看不见自己的脸,要借助镜子才能见到了。
镜子的贵重,比不上眼睛;镜子不求助于眼睛,而眼睛却反过来求助于镜子。
可是世上不曾认为镜子帮助了眼睛,而责备眼睛的失于明察。
镜子对于眼睛有什么对不起的地方啊!有个相信眼睛而憎恶镜子的人,他说:“真使我好难受,我自己有眼睛,何必要用镜子呢?”时间长了,他看世上所称道的美人,很少有符合自己心意的,而他不知道自己脸上有黑点子,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漂亮。
左右的人都暗中发笑,那个人却始终不醒悟,可悲啊!(2)《丁一士》(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里有丁一士者,矫捷多力,兼习技击、超距之术。
两三丈之高,可翩然上;两三丈之阔,可翩然越也。
余幼时犹及见之,尝求睹其技。
使余立一过厅中,余面向前门,则立前门外面相对;余转面后门,则立后门外面相对。
如是者七、八度,盖一跃即飞过屋脊耳。
后过杜林镇,遇一友,邀饮桥畔酒肆中。
酒酣,共立河岸。
友曰:“能越此乎?”一士应声耸身过。
友招使还,应声又至。
足甫及岸,不虑岸已将圮,近水陡立处开裂有纹。
一士未见,误踏其上,岸崩二尺许,遂随之坠河,顺流而去。
素不习水,但从波心踊起数尺,能直下而不能旁近岸,仍坠水中。
如是数四,力尽,竟溺焉。
盖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
恃财者终以财败,恃势者终以势败,恃智者终以智败,恃力者终以力败。
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
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求睹其技 睹:观看B.不虑岸已将圮虑:料想C.但从波心踊起数尺踊:跃起D.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蹈:用脚踢解析 D项蹈:“踏”,“践行”引申为“冒”。
答案 D②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兼习技击、超距之术。
习:练习,学习B.素不习水。
习:习惯C.盖一跃即飞过屋脊耳。
跃:跳起D.友曰:“能越此乎?”越:跨过解析 B项习:应解作“通晓”,“熟悉”。
答案 B【参考译文】乡里有个叫丁一士的人,强壮敏捷很有气力,兼会格斗、轻功的武艺。
两三丈的高度,可以轻松地跃上;两三丈宽的距离,也可以轻松越过。
我小时候,还见过他,曾请求看看他的本领。
他让我站在过道里,我面向前门,他先站到前门外面对着我;等我转过身子面向后门时,他已经站到后门外面对着我了。
像这样反复了七、八次,原来(在我转身的时候,)他一跳就飞过屋顶了。
后来,他路过杜林镇,遇到一位朋友,请他到桥旁酒店中喝酒。
酒喝足了,他们站在河边眺望。
朋友对他说:“你能跳过这条河吗?”丁一士应声一耸身就跃过去了。
朋友招呼他回来,他又应声跳过来。
可是,脚刚刚到岸边,不料河岸已经快崩毁了,靠近水的陡直地方断开了一条裂纹。
丁一士没有看到,不小心踏在它上面,河岸崩裂了二尺多,于是随着崩倒的河岸掉到河里,顺流冲走了。
他素来不熟悉水性,只能从波涛中间窜起几尺高,只会直上直下窜动而不能游向岸边,仍旧掉到河中。
如此跳跃多次,气力用完了,终于淹死在河里。
天下的祸患,没有比有所依仗再大的了。
依仗财物的终因财物而失败,依仗势力的终因势力而失败,依仗才智的终因才智而失败,依仗力气的终因力气而失败。
这是因为有所依仗,就敢于冒险的缘故。
题组二1.下面各句中的“请”与“请问贵姓”中的“请”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②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③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④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⑤璧有瑕,请指示王。
⑥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⑥解析 “请”作动词,有两个意思,一是后面的动作行为的施动者是“我”,则“请”译为“请让我”“请允许我”,①③④⑤都是这个意思;二是后面的动作行为的施动者是对方“你”,则“请”译为“请求你(您)”,②⑥是这个意思。
答案 B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数量词的表达方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②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③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能拔者④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⑤三五之夜,明月半墙⑥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⑦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⑧秋公回头看时,乃是一个女子,年约二八A.①③④⑦/②⑥/⑤⑧B.①②④⑦/③⑥/⑤⑧C.①②⑥⑦/③④/⑤⑧D.①②⑥⑦⑧/③④/⑤解析 ①③④⑦都是表示分数;②⑥是概数(约数);⑤⑧是用两数相乘以表示数量。
答案 A3.下列句子,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辞:言辞,文辞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方:才B.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殆:危险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非:除了,如果不是C.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度:制度,法度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负:辜负,对不起D.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 发:发出,送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盖:大概,表示揣测、估量解析 A.辞:托辞,借口;C.度:限度,标准;D.发:派遣,派出。
答案 B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王访于箕子A.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B.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C.穆公访诸蹇叔D.又九门提督所访缉纠诘,皆归刑部解析 C项和例句中的“访”都是“咨询”“询问”的意思。
A.访求,寻找;B.探访,拜访;D.查访,调查。
答案 C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B.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D.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解析 A.担心,担忧。
B.绝命,死亡/隔绝;C.攻克,战胜/能够,可以;D.称呼匈奴等少数民族/怎么,什么。
答案 A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忠之属也,可以一战B.生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以为神,蔽林间窥之C.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欤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D.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晋公子)穷来过我,奈何不礼解析 A.可以:一个词,能够,可以/两个词,可以(之),能凭借(这)。
B.以(之)为:把……当作;C.得:能够,可以;D.奈何:为什么,怎么。
答案 A7.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何厌之有厌:满足B.请姑无庸战庸:用贾人夏则资皮资:积蓄C.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济期年之后期:满一年D.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自托于赵托:寄托解析 C项“济”是“渡水、渡过”的意思。
答案 C8.下句子中,对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原来B.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函:用木匣装C.国胡以相恤恤:安抚D.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适:刚好解析 A.“原”是“推断、推求(……的本源)”的意思;C.“恤”是“照顾、抚恤”的意思;D.“适”是“出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