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381.00 KB
- 文档页数:31
俄国两次改革的知识点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方式之一。
相较于革命是以暴力的方式推翻原有政权以达成改变现状的目的,改革是指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之内实行变革。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俄国两次改革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俄国两次改革的知识点1彼得一世改革1、俄国的发展历程:9世纪晚期: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14世纪:莫斯科公国建立15世纪晚期: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16世纪: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背景: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
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及其缓慢。
目的:加强封建专制,摆脱落后状态,实现富国强兵。
方式: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
时间:18世纪初领导:彼得一世材料一:“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
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
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影响:材料二:课本P7“俄国疆域扩张图”和P8“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
材料三:现代化骑兵、海军、炮兵与科学院材料四:农奴生活环境恶劣积极的:①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性:封建农奴制进一步强化,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俄国两次改革的知识点2废除农奴制1、背景:可见,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可见,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
封建农奴制度(俄)VS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英、法、土)“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 ——恩格斯可见:克里木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
2、目的:材料一:“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沙皇时期。
以下是俄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阶段和重要事件:1. 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沙皇时期的改革和现代化浪潮,包括废除农奴制度、建立初期的工业基础设施等。
这一时期见证了一些企业家的出现,他们积极投资于建设工厂、矿山和铁路等。
2. 20世纪初至1917年:在沙俄时代的工业基础上,俄国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大量外国投资涌入,工业产出和生产能力迅速增长。
同时,垄断资本的形成也提高了工业集中度,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增强。
3. 1917年至1921年: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遭遇了剧变。
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掌握了生产资料。
在革命和内战期间,私人资本主义的活动受到了严格限制,甚至被消灭。
4. 1921年至1928年:在内战结束后,苏维埃政府面临着废墟和经济崩溃的局面。
为了恢复经济,苏联政府实施了新经济政策(NEP),允许一定范围内的私人经济活动,包括小规模的私营农业、工业和贸易。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为苏联后来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5. 1928年至1953年:在斯大林时代,苏联政府通过集体化农业和五年计划推动国家工业化的进程。
较大规模的国家企业和集体农庄开始兴起,国家掌握了生产资料。
私人资本主义的活动再次受到压制,经济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总的来说,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沙皇时期的资本主义起步阶段、革命和内战期间的反资本主义阶段,以及逐渐放宽对私人经济活动限制的新经济政策阶段。
然后在斯大林时代,苏联经济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考点: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与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俄国1861年改革的评价:①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②但这次改革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掠夺性:改革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是对农民的一次“合法”掠夺。
因此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了”。
为什么俄国最终选择了改革方式变革社会?(拓展点)①国资产阶级十分软弱,对沙皇政府有较大的依赖性。
②资产阶级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③亚历山大二世意识到只有通过改革,废除农奴制,才能化解矛盾,巩固统治。
易错微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易错: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而不是资产阶级的改革。
只是由封建地主阶级领导的,但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资产阶级有利。
俄国1861年改革后的政体易错: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是俄国仍然是沙皇专制政体。
例题1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这是列宁对哪次改革的评价()A.苏联的新经济政策B.中国的戊戌变法C.日本明治维新D.俄国的废除农奴制改革答案:D解析:俄国1861年改革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地主都是把最贫瘠的土地来作为份地出让,而且是高于市场价格的几倍来让农民赎买,这样农奴虽在法律上变成可以支配自己的自由人,但他们在经济上却已经被剥削干净了,正也正如列宁所说的,这是一次对农民的合法掠夺,故选D。
例题2 下面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俄国()产值(千卢时间企业数工人数量布)1860年99 11600 79541879年287 42000 51937A.实现了国家独立B.制定了“一五计划”C.废除了农奴制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答案:C解析:表格中的数据反映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导致这种变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俄国在1861年废除了农奴制,故答案选C。
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第16课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教学目标]1.知道俄罗斯统一、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建立、彼得一世改革开始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俄国对外的领土扩张、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
理解亚历山大二世改革背景、性质及作用。
并对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做出客观评价。
2.开展对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原因的讨论学习,初步学习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两个方面分析问题的方法;结合分析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初步学习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时代的要求,彼得一世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增强俄国的国力,说明改革是强国之路。
让学生认识改革的重要性。
[重点与难点]重点: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原因、性质、作用及评价。
难点: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
说明:1.本课内容包括彼得一世改革、俄国对外扩张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等三项。
亚历山大二世正处于工业革命成果向世界拓展,俄国作为一个封建大国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时期,紧扣本单元主题。
因此,本设计把该改革作为本课重点,把另外两项作为俄国国情介绍以及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历史背景,相对弱化处理。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原因是:落后腐朽的封建农奴制度既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其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它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使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得以确立。
俄国通过改革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但是,1861年的改革是极不彻底的,它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但是,保留了落后的农奴制度,俄国的近代化举步为艰。
俄国领土的扩张,使之成为大国。
世界工业化浪潮下,俄国已经开始工业革命,但其程度和规模与世界先进的英、法、美相比则远远落后。
俄国的农奴制统治遇到空前的危机。
克里木战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性,因此亚历山大二世改革迫在眉睫。
《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知识清单一、俄国的改革历程1、彼得一世改革18 世纪初,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引进西方技术和人才,同时加强了中央集权。
彼得一世的改革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得到增强,为其跻身欧洲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然而,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农奴制,广大农奴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 1861 年农奴制改革19 世纪中叶,俄国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为了摆脱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 1861 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二、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1、工业领域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工业发展迅速。
大量的工厂建立起来,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劳动。
纺织、钢铁、煤炭等工业部门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不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俄国的工业水平仍相对落后,存在着技术设备陈旧、工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2、农业领域农奴制的废除使得农民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和土地,农业生产有所发展。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一些地主开始采用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
但大部分农民仍然贫困,农村的封建剥削依然存在。
3、商业和金融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商业和金融领域也逐渐活跃起来。
银行、交易所等金融机构纷纷出现,促进了资本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三、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1、改革推动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改革推动的,而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通过自然的经济发展过程逐步实现。
2、封建残余浓厚尽管进行了改革,但封建势力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仍有很大的影响力,这制约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
3、对外依赖俄国在技术、资金等方面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缺乏自主创新和独立发展的能力。
4、发展不平衡工业、农业和地区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城市和农村差距较大。
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1、社会结构的变化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逐渐壮大,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