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在快乐的节日里
- 格式:ppt
- 大小:2.89 MB
- 文档页数:12
《在快乐的节日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七册第4课《在快乐的节日里》。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本课属“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教材版面共分左右2页。
左页以节日图片为主,向同学们介绍多姿多彩的节日,小组研究的问题引领同学们找到本节的重点,发现本节的难点。
右页则以学生作品为主,引起学生创作欲望,同时展示了刮色画的制作方法。
本课在整册教材中,承接色彩与绘画的学习深化,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五年级学生,与我有着深厚感情,无论是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是教师的授课方法彼此都很熟悉。
五年级的学生也正处于认知上由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变的过程,具备了一定的绘画造型和语言表达能力,能依据所学美术语言对作品进行欣赏与分析,这就为本课的学习做好的知识与技能的铺垫。
五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上带有一点点叛逆和害羞,对此在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中,我将采取营造安全平和的学习氛围,引导他们大胆的发表内心的学习感受。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知识储备现状,依据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坚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学好美术的潜质能力,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与技能:1、学习刮蜡画的制作方法。
2、了解世界各地节日风情。
过程与方法:1、欣赏节日图片形成感知。
2、小组探究,体验“刮”的方法,尝试创作体会刮蜡画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1、大胆作画,体会刮蜡画的乐趣。
2、了解世界各地节日风情,调动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刮蜡画的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用刮蜡画,表现节日情景。
五、说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游戏导入第一关组织接龙游戏,迅速的报出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
【设计意图】营造富有情趣的气氛,激发兴趣.(二)、知识闯关第二关1.课件出示闯关要求(1)记忆小超人:播放各种节日的课件,(端午节,中秋节,六一儿童节等等)(2)播放关于春节的课件提出要求:观看影片你能猜到是哪个节日吗?你脑海中立即会浮现出哪些形象?2.这个节日中最典型的装扮和活动是什么?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发生3.你认为用什么颜色(一种或几种)最能表现当时的气氛?4.出示课件欣赏学生的作品(1)当你看到这些作品时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呢?(2) 教师出示作品5.老师也带来了自己的作品是画的是小朋友在快乐的过着六一儿童节的场面,针对老师的画你有什么想法和疑义呢?【设计意图】观察发现感受不同节日的风情,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节日场景,以直观的资料引导学生感受。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7课节日里 | 人美版(北京)一、教学目标1.了解节日的含义,认识常见的节日。
2.掌握绘画的基本知识,如线条、色彩、形状等。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课要求学生呈现出春节和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强调在生活中丰富的色彩、活泼的表现力和创造性。
教材分为三部分,一是对节日的介绍,二是线条的描绘,三是色彩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线条的表现方法。
2.掌握色彩的运用方法。
四、教学准备1.颜料、画笔、毛笔、画纸、水杯、画板。
2.课件、教学工具。
五、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春节和元宵节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节日的理解和体验。
同时,提问学生常见的节日有哪些,做一次小型探究。
2.讲解线条的表现方法(15分钟)教师示范如何根据图片或文本内容进行线条的描绘,如何将线条与人物、景物相融合,带领学生一起完成练习。
同时,讲解不同种类线条的使用技巧。
3.绘画实践(40分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的线条表现、场景设计,利用颜色的明暗度和层次感进行作画,最终完成春节和元宵节的画作。
4.艺术欣赏(15分钟)教师讲解学生的作品,指出好的作品和需要完善的作品,同时让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画作,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5.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次绘画活动进行总结,并记录在学生手册上。
六、教学效果评估1.观察学生在实践中是否掌握绘画的基础知识。
2.作品的评价及展示。
3.交流、互动的情况和语言表达是否得体。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绘画实践环节时间较为紧张,部分学生换颜色换太多,因此对于整体画面效果影响较大,下次可以在准备环节中通过颜色表的授课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更多鼓励学生、引导引导学生,让他们能够自主发挥,提高创造力和表现力。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快乐的的节日》一、导入:1、(音乐)师:听!什么声音?——这是节日的声音,今天我们要学习和节日有关的一课。
(教师介绍我国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国人非常重视过节。
)2、师: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节日里的传统习俗有哪些?有没有和我们美术有关联的事情?(提示图形、颜色)3、师:传统节日众多,选取其中的三个为代表,用绘画的形式来记录这些节日的快乐景象。
(出示端午节、中秋节、春节)4、出示课题《快乐的节日》二、探究:1、师:这些节日里有哪些事情让你感觉特别快乐,有意思?2、出示老师带来的关于快乐节日的绘画,欣赏画作,想想这些画里的故事哪些引起了你的共鸣?这些画何以前了解看到的画有哪些不同之处?(提示从颜色、人物造型、线条、构图方面欣赏)出示图片,带领学生欣赏,并引导学生自己说说对画的印象感觉。
3、(多媒体出示)总结欣赏内容:深色的背景可以衬托主体色彩,不沉闷;浅色背景下可以用饱满的构图来完整画面;大量使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色彩对比鲜明;人物动作表情夸张,线条简洁;在人物的服饰,以及动植物等处大量使用装饰花纹和吉祥图案,富有乡土气息。
4、继续欣赏画作,找找画中体现节日快乐和喜庆的元素,也可以说说你知道的突显节日特点的元素。
(习俗、人们的表情动作、色彩)5、教师示范:师:老师心中快乐的节日就是过年穿的一件新衣服。
提示示范主题,演示步骤(提示可以运用刚刚学到的绘画知识),时间原因老师提前剪好一些,我把它们粘贴在背景纸板上。
画——剪——贴——点缀装饰6、看看其他同学的作品,看看他们画《快乐的节日》时,场景、色彩、构图等方面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7、出示作业提示按照课下的分组进行创作(分成三组,分别代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三个节日)师;节日里的哪个场景让你至今感到快乐难忘呢?每个人都有不同答案,请小组讨论后共同创作这幅作品吧。
出示评奖奖项(创意满满奖、构图奖、人物奖、色彩奖)下面的时间留给大家。
《在快乐的节日里》说课稿(附教案)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在快乐的节日》。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儿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四课,木节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
本课教学以“快乐的人”为主题,通过观察,分析人体的多种优美姿势,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色。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用多种材料表现出特点突出的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
在本课教学中主要运用的材料是各种线或铁丝,这主要靠平日的收集, 在木环节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牛养成对牛活中多种废旧材料再利用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I、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可以应用于线造型的各种各样的媒材,发现线材的美感并进行艺术创造。
应会:了解线材的基本制作方法。
a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各种各样的线材,通过对身边线材的搜集、整理和组织,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教学难点是: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的教学思想,并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学法。
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枳极性和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
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牛的想象力、提高学牛的创造力。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屮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I、激情引趣2、小组探究7、研究教材4、技法指导队创作实践•、展评巾、课后拓展第一环节:激情引趣让学生听一段节奏轻松欢快的咅乐,伴着咅乐欣赏不同风格的歌舞表演。
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1、《朝元图》是原在我国山西省永济县永乐宫的一幅大型壁画,壁画共计403.34 平方米,画面高 4.26 米,全长 94.68 米,共画天神 286 身,描绘了道教神仙们朝拜的情景。
2、日本画《早春之路》的作者是日本的(东山魁夷),画家以蓝、绿、白等纯净的色彩展现了一个清新如水、静谧致美的自然世界。
油画《桦树林》的作者是俄国的(列维坦),他以一片黄绿色展现了一个阳光灿烂、生机勃勃的夏天。
3、中国画《金秋》的作者是中国的(林风眠),他用厚重又艳丽的红色、金黄色、橙色、黑色表现了一个色彩缤纷的秋天。
油画《冬猎》的作者是尼德兰的(勃鲁盖尔)。
4.一年四季指的是春夏秋冬,我们可以用淡绿、红色或深绿色、黄色或金色、白色这几种颜色形容它们。
5.(红)、(黄)、(蓝)是色彩的三原色。
橙、绿、紫是色彩的三间色。
6、在色彩学习中,我们会把色彩分成冷色和暖色。
冷色是给人以寒冷感觉的色彩。
显得清静、清凉、宽广、寒冷,会使人联想到森林、群山,蓝天、大海。
冷色是(绿色、蓝色、紫色)7、暖色是给人以温暖感觉的色彩,显得鲜艳、热烈、温暖,会使人联想到鲜花、枫林、夕阳,暖色是(红色、橙色、黄色)。
8、法国的马蒂斯的油画《红色的房间》和农民画《腰鼓》以及秘鲁的《安第斯织物》都属于暖色调的作品。
9、法国杜菲的油画《尼斯的英格兰散步大道》,日本福田平八郞的日本画《水》,法国克罗斯的油画《阿西西附近的风景》,荷兰凡高的水彩画《花园里的树丛》都属于冷色调的画。
10、色彩的冷暖是一种感觉,是相对的,比较而言的。
例如:红与紫相比,红就暖,紫就冷;紫与蓝相比,紫就暖,蓝就冷。
(此题可能会以判断题出现,如色彩的冷暖是一种感觉,是绝对的【X】)11、点染派是法国画家乔治 . 修拉开创的。
19 世纪末,法国画家修拉对光和色进行了分解,创造出一种用笔触的绘画技法,把原色中的红色一条条涂在画面上,再在红的笔触下面平行地涂上蓝的笔触,站在一定距离看上去,画面的两种色彩恰好混合成紫色。
课题四、在快乐的节日里时间课型造型·表现年级四年级上册目标确立依据课标分析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来分析,本课创作主题要求学生能运用线条、形状、色彩和肌理等造型元素,抓住节日中人们的活动、表情和环境特征,记录和描绘节日中快乐的场面。
教材分析学生通过之前《节日的装饰》《过春节》《绘画中的节日》等课程的学习,已经在表现题材、内容和文化背景等方面有了学习基础,在一些"造型.表现"领域课程中也学习过人物动态和表情的表现方法,为本课表现节日中的人物活动打下了基础。
本课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是绘画材料和方法上的创新体验。
教材选择了刮蜡画让学生进行尝试,运用刮蜡纸的特殊性能和底色以及各种刮刻工具,刻出丰富的点、线、面痕迹,从而体会刮蜡画创作的乐趣。
学情分析学习优势: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曾经见到过刮蜡版画的作品,但没有研究过创作方法和工具材料的性能,对这一形式会很感兴趣。
而且,四年级学生能够运用铅笔或彩笔勾画出较为流畅的线条,用刮刻工具刮出线条进行表现并不困难。
本年龄段学生对节日有一定生活经历,在前面的学习中对节日习俗和传统文化也有一定认识,这些都为创作构思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学习障碍:刮蜡画的趣味性体现在刮出丰富的痕迹(点、线、面)和巧妙地运用阴刻、阳刻等手法,这些对于学生来讲有一定困难,需要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习。
另外,如何表现节日中人物丰富的表情和动作,也是学生创作时会遇到的难点,需要教师给予指导。
学习目标1、了解传统节日中人们的服装、活动和环境特点,感受热烈、欢快、富有激情的节日气氛,构思并表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场景。
2、研究刮蜡画的创作方法,目标图示用多种刮刻方法丰富画面;刻画人们的表情、动作和环境,表现出欢乐有趣的节日场面。
3、通过观察、回忆、交流等方式了解各种节日活动,进行创作构思。
4、通过欣赏作品、教师演示、探究尝试、研究讨论等形式,探究刮蜡画的表现方法,感受其特殊的视觉效果。
搭建多元活动平台助推高效课堂生成《在快乐的节日里--刮蜡版画》说课方案一、立足课标说教材:本课是人美版小学美术课程第7册第4课的教学内容。
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教材编排的内容有:创作题材、表现形式、作品呈现三方面的内容。
其意图是将节日这一主题用刮蜡版画这一全新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既培养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表现手法,更渗透了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二、结合实际说学情1、学生在二年级已学习过表现“快乐节日”的内容.同时已学习了“对印版画”,大致了解了版画的基本表现语言。
2、大部分学生能用线条、色彩来表现物象。
3、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有较强的表现欲望。
三、落实“三性”说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刮蜡版画的知识和掌握刮蜡版画的表现方法。
(2)运用刮蜡版画表现方法创作生动有趣的快乐节日场面。
(学科性)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体验、实践的学习活动,掌握刮蜡版画的表现方法。
(创新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生活美,培养热爱民族、民间文化的情感。
(教育性)教学重点:学会用刮蜡版画的方法完成一幅表现节日题材的作品。
教学难点:能比较丰富地运用刮蜡版画的艺术语言来表现节日场面。
四、寻找佳径说教学法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采用了这样几种教与学的方法:教法:1.激趣法: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法: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作品,了解刮蜡版画的表现方法。
3.演示法:演示刮蜡版画工具的运用。
学法:1.表演法:表演节日中的快乐和表情,感受人物动态和表情。
2.合作法: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3.体验法:创作体验提高表现能力及创造力。
为了圆满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主要作了如下的教学准备:教具:节日的资料,刮蜡画纸、制作工具、课件、范画等。
学具:、刮蜡画纸、牙签、木笔、直尺等。
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期中试题一、填一填(每空0.5分,共8分。
)1、一年四季指的是春夏秋冬,我们可以用淡绿、绿色、黄色、白色、这四种颜色形容它们。
2、我们学习了生活中冷暖色,其中暖色有黄色、红色等颜色,冷色中有蓝色、绿色等颜色。
3、《在快乐的节日里》这一刻当中我们学习的一种全新的绘画类型是刮蜡法。
(先涂浅色,后涂深色,刮画时力度适中)4、设计靠垫的时候我们根据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种对称式确定骨式。
5、对生活日用品进行联想可以使用添加、添加、旋转、组合、联想或想象等五种方法。
二、选一选(每题2分,共14分。
)1、秋天色彩以(A)为基调,非常热烈艳丽。
A.暖色 B.冷色2、《红色的房子》是(B)的作品。
A.杜菲 B.马蒂斯3、都属于冷色的颜色是(B)。
A.蓝、黄、绿 B.蓝、绿、紫4、在绘画中,线条有曲直、粗细和(A)的不同形态。
A.平斜 B.大小5、下列这幅作品的名称是(A ) A.《未来世界》 B.《世界多美好》6、我国有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它的制作工艺主要是用剪刀剪和(B)两种形式,我们把它统称为“剪纸”。
A.绘制B.手撕7、给制作好的泥玩具上色时用哪种染色工具最好?(B ) A.油画棒 B.水粉颜料三、判一判(每题1分,共8分。
)1、以暖色为主的画只能有暖色。
(错)2、秋天是以黄色、红色、绿色为主要色彩。
因此,秋天是美丽的。
(√)3、绘画时只能用直线进行绘画。
(错)4、《阿西西附近的风景》的作者是法国的克罗斯。
(√)5、剪纸都必须用对称式的构图使画面更加饱满、充实。
(错)6、背面人物写生主要抓住人物的发誓和服装进行绘画。
(√)7、自行车主要由车座和车筐组成。
(错)8、色彩的冷暖是一种感觉,是相对,比较而言的。
(√)绘画作品及作者:1.<早春之路>东山魁夷2.《桦树林》列维坦3.《金秋》(中国画)林风眠4.《冬猎》勃鲁盖尔5.《红色的房间》(暖色调)马蒂斯《女像(速写)》现代马蒂斯6.《尼斯的英格兰散步大道》杜菲(冷色调)7.《阿西西附近的风景》克罗斯(点画法|点染法)8.《清明上河图》张择端(中国画)9.《黄河逆流》(中国画)马远10.《八十七神仙图》(中国画-白描)吴道子11.《两个青年农民(速写)》现代毕加索12. 海景(速写)琼坎13.《打菜籽》(农民画)高加明(橙色的画)14.《池塘》莫奈(绿色的画)15.《回娘家》刘洪霞(紫色的画)16.《吴家作坊》(中国画)吴冠中17.《瓶花》(粉彩)雷东18.《写生玉簪》(中国画)林椿知识点:1.阳刻:线线相连; 印刻:线线断开2.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3.《大嘴怪》学习了一种新的创作方式:吹塑纸版画首先将画稿画在吹塑纸上;在版上滚油墨;将纸蒙在版上固定住,用马莲均匀地磨印;将纸从版上揭下来,一副吹塑纸版画就完成了。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大班美术–快乐的节日教案篇一:快乐的节日美术教案《快乐的节日》教案前曹镇尹屯中心小学张天琪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收集描写节目场景的图片。
2、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设计出富有新意的节日景象。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体验、感受节目的喜庆。
2、构思、构图新颖独特,能充分体现节日的欢乐情景。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及制作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课前,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动听的音乐,听完后请同学们说说这段乐曲表现了什么日子,给人什么感受。
生:春节。
师:春节里穿新衣戴新帽,大街小巷放鞭炮,给人什么样的感受呢?换句话说,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生:快乐??师: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快乐的节日》。
板书课题。
(二)教授新课:1、师:其实,每年除了春节还有许多的节日,你还知道哪些快乐的节日呢?生:中秋节、端午节、教师节、国庆节??师:好,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看看同学们和老师想的一样吗?请看大屏幕。
出事课件:端午节、母亲节、元宵节、儿童节、中秋节、植树节、劳动节。
2、师:现在老师来考考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请一列同学以拍火车的方式回答。
生:五月一日劳动节元旦国庆节儿童节教师节3、师:同学们都太棒了,那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咱们来做一个“心有灵犀”的小游戏,老师准备了几个节日的卡片,老师找一个同学在前面表演动作,大家来猜节日。
(学生上台表演)依次为:春节:贴春联、贴窗花、吃饺子、放烟花。
植树节:植树。
国庆节:爱国演讲,爱国黑板报、手抄报。
4、师:看来,咱们班的同学都很有表演天赋呢,那还有一个专属于小朋友们的节日,就在今天,你们知道吗?生:六一儿童节。
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1949年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会议,通过了保障全世界儿童权利,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的决议,通过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的决定。
1949年中国正式规定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