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推断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3
有机推断技巧汇总推断有机物,通常是先通过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可能的分子式。
再通过试题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有机物可能存在的官能团和性质,最关键的是找准突破口。
有机推断常见的有“六大捷径”。
一、根据特征数据1. 某有机物与醋酸反应,相对分子质量增加42,则分子中含有一个-OH;增加84,则含有两个-OH。
缘由-OH转变为。
2. 某有机物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气氧化,若相对分子质量增加16,则表明有机物分子内有一个-CHO(变为-COOH);若增加32,则表明有机物分子内有两个-CHO(变为-COOH)。
3. 若有机物与反应,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71,则说明有机物分子内含有一个碳碳双键;若增加142,则说明有机物分子内含有二个碳碳双键或一个碳碳叁键。
三、根据物质的性质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含有C=C或或;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含有;能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含有-OH、-COOH;能与碳酸钠作用的物质,含有羧基或酚羟基;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的物质,含有羧基;能水解的物质,应为卤代烃和酯,其中能水解生成醇和羧酸的物质是酯。
但如果只谈与氢氧化钠反应,则酚、羧酸、卤代烃、苯磺酸和酯都有可能。
能在稀硫酸存在的条件下水解,则为酯、二糖或淀粉;但若是在较浓的硫酸存在的条件下水解,则为纤维素。
四、根据反应产物推知官能团的个数五、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反应类型1. 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则反应可能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或酯的水解反应。
2. 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则一定是卤代烃发生了消去反应。
3. 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至170℃时发生反应,则该反应为乙醇的消去反应。
4. 能与氢气在镍催化条件下起反应,则为烯、炔、苯及其同系物、醛的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5. 能在稀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则为酯、二糖、淀粉等的水解反应。
6. 能与溴水反应,可能为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
六、根据反应产物推知官能团位置1. 若由醇氧化得醛或羧酸,可推知-OH一定连接在有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即存在;由醇氧化为酮,推知-OH一定连在有1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即存在;若醇不能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化,则-OH所连的碳原子上无氢原子。
有机推断题的规律总结
有机推断题是指通过给定的信息进行推理推断的题目。
它们通常涉及到归纳、演绎或推理等思维方法。
以下是一些有机推断题的常见规律总结。
1. 反向推断:根据给定的信息,反过来推断出某种可能性。
例如,如果已知所有学生都参加了考试,那么可以推断没有人缺席。
2. 分析关系:分析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来推断结果。
例如,如果知道小明比小红高,而小红比小亮高,那么可以推断小明比小亮高。
3. 求同求异:找出给定信息中的共同点或者不同点,从而推断出其他相关信息。
例如,如果已知所有树都是植物,而橡树是一种树,那么可以推断橡树是植物。
4. 假设和证据:通过根据已有的证据做出合理的假设来推断结果。
例如,如果已知一条街上有多家咖啡馆,然后看到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杯咖啡走进一家建筑物,那么可以假设他是要去咖啡馆。
5. 逻辑推理:利用逻辑关系进行推理。
例如,如果已知如果下雨,街道就会湿,那么如果街道湿了,可以推断下了雨。
在解答有机推断题时,可以根据问题的要求和给定的信息进行分析,运用逻辑、归纳和推理等思维方法,从而得出合理的推
论。
随着练习和经验的积累,对于有机推断题的规律和思维过程也会更加熟悉和灵活。
有机合成知识点(有机推断)6页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分支,是合成有机分子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其中有机推断是一个核心知识点,其用于确定未知有机物的结构,可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推断出其化学结构。
本文将介绍有机推断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它的基本原则、涉及的化学反应及其应用。
一、有机推断的基本原则有机推断是一种基于已知化学反应进行推断的方法,其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反应类型:根据已知的反应类型进行推断。
各种有机反应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可以根据这些反应类型判断未知化合物可能参与哪些反应。
2. 反应顺序:分析一系列反应的顺序和次序。
合成过程中的反应顺序不同,最终得到的产物也会不同,因此需要分析反应顺序来确定未知物的结构。
3. 利用化合物性质:根据未知化合物的性质及其物理性质,如颜色、溶解度、引起的各种化学反应等进行分析,来判断其化学结构。
4. 利用质谱数据:利用质谱数据来确定未知化合物的分子式、分子量、碎片等信息,结合其他信息进行进一步地推断。
二、涉及的化学反应1. 消失反应:消失反应是一种鉴定未知化合物官能团的重要性质,在反应过程中,未知化合物中的某种官能团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反应,而消失。
例如,若未知化合物中含有醇、醛或酮等羰基官能团,可以使用缩酮或氧化反应来进行识别。
2.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一种利用烯烃与另一分子的反应来辨别烯烃类型及其位置的方法。
针对不同的烯烃可以选用各种加成试剂进行检测,如水、Br2、HBr等。
例如,未知烯烃可能为1-丁烯或2-丁烯,可以使用Br2进行加成反应,1-丁烯会生成一种色素,而2-丁烯则不会产生这种变化。
3. 还原反应:利用还原试剂对未知化合物进行还原反应,获得其还原产物,可以确定未知化合物中是否含有不饱和官能团。
例如,若未知化合物中含有烯丙基官能团,则可以使用氢气等还原试剂来还原,并观察其还原产物是否会产生颜色变化。
4. 羟化反应:利用氢氧化钠等碱性试剂,对未知化合物进行羟化反应,获得其羟基衍生物,可用于鉴定羧酸、醇、醛、酮等官能团。
热点突破:有机推断一、有机推断的类型和方法1.有机物的推断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1) 由结构推断有机物(2) 由性质推断有机物(3) 由实验推断有机物(4) 由计算推断有机物等2.有机物的推断方法分为顺推法、逆推法和猜测论证法审题印象猜测验证(具有模糊性) (具有意向性) (具有确认性)二、有机推断的常用方法1.官能团的引入(1 ) 引入双键①通过消去反应得到碳碳双键,如醇、卤代烃的消去反应②通过氧化反应得到--,如烯烃、醇的氧化(2) 引入-OH①加成反应:烯烃与水的加成、醛酮与H2的加成②水解反应: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醇钠(盐)的水解(3) 引入-COOH①氧化反应:醛的氧化②水解反应:酯、蛋白质、羧酸盐的水解(4) 引入-X①加成反应:不饱和烃与HX加成②取代反应:烃与X2、醇与HX的取代2.官能团的改变OH) 醛羧酸酯(1)官能团之间的衍变如:伯醇(RCH(2)官能团数目的改变如:(3)官能团位置的改变如:3.官能团的消除(1) 通过加成可以消除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2) 通过消去、氧化、酯化可以消除-OH(3) 通过加成(还原)或氧化可以消除--H(4) 通过水解反应消除--O-(酯基)4.碳骨架的增减(1) 增长:有机合成题中碳键的增长,一般会以信息形式给出,常见方式有酯化、有机物与HCN反应以及不饱和化合物间的加成、聚合等。
(2) 变短:如烃的裂化裂解、某些烃(如苯的同系物、烯烃)的氧化、羧酸盐脱羧反应等。
三、常见有机反应条件与反应类型35、典型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6、特殊的物理性质总结归纳:①能溶于水:低碳的醇、醛、酸、钠盐(如苯酚钠)②难溶于水的:烃,卤代烃,酯类,硝基化合物比水轻:烃(汽油、苯及其同系物、己烷、己烯)酯(如乙酸乙酯)、油脂比水重:硝基苯,溴苯CCl4,(二)溴乙烷③微溶于水:苯酚、苯甲酸④苯酚溶解的特殊性:常温微溶,65℃以上任意溶⑤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烃(C<4)甲醛⑥有毒物质:涂料油漆中的苯、硝基苯,假酒中的甲醇,居室装修产生的甲醛气体四、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的几种情况五、三个重要相对分子质量增减的规律1.RCH2OH RCHO RCOOHM M-2M+142.RCH2OH CH3COOCH2RM M+423.RCOOH RCOOCH2CH3M M+28有机推断--强化训练1、有机物A(C6H8O4)为食品包装纸的常用防腐剂。
有机推断知识点总结有机推断的基本原理有机推断的基本原理是基于逻辑和经验推理,根据已知的信息得出合理的结论或假设。
有机推断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逻辑推理:有机推断是基于逻辑推理的过程,通过对已知信息的分析和综合来得出结论。
逻辑推理是一种严密、客观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帮助我们剔除不合理或矛盾的结论,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
2. 经验总结:有机推断还依赖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通过对已知信息的总结和归纳来推断未知的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经验总结是有机推断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我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推断。
3. 概率推断:有机推断还包括概率推断,即根据已知信息的概率分布来推断未知信息的概率。
概率推断是一种基于统计学原理的推断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根据已知信息的概率分布来估计未知信息的概率,从而做出合理的推断。
有机推断的方法有机推断包括多种方法和技巧,适用于不同的推理情境和问题类型。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有机推断方法:1. 归纳推断:归纳推断是一种从具体事实到一般原理的推断方式,通过对已知的具体事实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得出一般的原理或规律。
归纳推断通常用于从实验数据或观察现象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推断方法。
2. 演绎推断:演绎推断是一种从一般原理到具体事实的推断方式,通过已知的一般原理或规律推断特定的事实或情况。
演绎推断通常用于从理论模型或规律性原理中推断具体的实验数据或观察现象,是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推断方法。
3. 类比推断:类比推断是一种通过类比关系进行推断的方法,即将已知的事实与未知的事实进行比较和类比,以得出未知事实的结论。
类比推断通常用于在不完全的信息情况下进行推断,帮助我们根据类似情况的经验推断未知情况的结论。
4. 放大推断:放大推断是一种通过放大已知信息的影响来推断未知信息的方法,即根据已知信息的局部情况来推断整体情况。
放大推断通常用于在局部情况下进行推断整体情况,帮助我们从局部信息推断出整体情况的结论。
有机推断题的规律总结1. 引言有机推断题是考察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一种常见题型。
在这类题目中,学生需要根据提供的信息和条件,推断出其他相关的信息或者得出结论。
本文将对有机推断题的规律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包括重要观点、关键发现和进一步思考。
2. 观点总结在分析大量的有机推断题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观点:观点1:关注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在有机推断题中,条件与结论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联系。
学生需要仔细分析条件,寻找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共性或者逻辑关系。
通过理解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进行推断。
观点2:注意条件的排除与添加有机推断题中,条件的排除与添加是常见的推理方式。
学生需要根据已有的条件,推断出排除或添加某些条件后的结论。
在进行这类推断时,需要灵活运用排除法和归纳法,通过对条件的排除与添加,得出正确的结论。
观点3:注意条件之间的关系在有机推断题中,条件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关系。
学生需要仔细分析条件之间的关系,找出条件之间的共性或者矛盾点。
通过理解条件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推断出结论。
观点4:注意逻辑推理的连贯性在有机推断题中,逻辑推理的连贯性是关键。
学生需要通过分析条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按照一定的推理过程进行推断。
在进行逻辑推理时,需要注意推理过程的连贯性,避免出现逻辑矛盾或者跳跃推理的情况。
3. 关键发现在分析大量的有机推断题后,我们还发现了以下关键发现:发现1:注意条件的隐含信息有机推断题中,条件往往并不是直接给出的,而是存在一定的隐含信息。
学生需要通过细致的分析,揭示条件中的隐含信息,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进行推理时,需要注意条件的隐含信息,避免忽略重要的细节。
发现2:注意条件的限制范围有机推断题中,条件往往存在一定的限制范围。
学生需要准确理解条件的限制范围,避免过度推断或者偏离题意。
在进行推理时,需要注意条件的限制范围,按照条件的要求进行推断。
发现3:注意条件的排他性有机推断题中,条件往往存在一定的排他性。
有机合成推断知识点总结一、有机化学基本理论1.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有机化学是研究含有碳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的学科。
有机化合物是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结构多样,具有丰富的化学性质。
有机合成的推断需要对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结构特点、反应类型和化学键的特性等。
2. 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合成的推断离不开对有机反应机理的认识。
有机反应机理是研究有机化合物之间化学反应过程的规律和机制的一门学科,它包括了许多反应类型,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
合成化学家需要了解不同反应类型的机理和规律,以便在合成设计中选择适当的反应路径。
3. 化学键的特性化学键是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连接不同原子的力,包括共价键、极性共价键、离子键等。
不同种类的化学键在有机合成中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合成化学家需要学习和掌握化学键的特性,以便合理选择反应条件和控制反应过程。
二、常见的合成反应和合成策略1.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合物中最常见的一类化学反应,它包括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和芳香族取代反应等。
取代反应是有机合成的基本反应类型,合成化学家需要了解不同取代反应的条件和机理,以便在合成设计中合理选择取代路径。
2.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合物之间的一种重要反应类型,它包括了加成反应、加成-消除反应、重排反应等。
加成反应常常用于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化合物,如醇、醛、酮等。
合成化学家需要了解不同加成反应的条件和机理,以便在合成设计中选择适当的加成路径。
3. 消除反应消除反应是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类重要反应类型,它包括β-消除反应、酸碱消除反应、核烃消除反应等。
消除反应常常用于合成环烷烃、芳香烃等化合物,合成化学家需要了解不同消除反应的条件和机理,以便在合成设计中选择适当的消除路径。
4. 重排反应重排反应是有机化合物中的另一类重要反应类型,它包括化学重排和构象重排等。
高中化学有机推断讲解教案主题:有机推断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有机推断的概念,掌握推断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一、引入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它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在有机化学中,有机推断是一种通过分子结构和性质来确定有机分子结构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数据和化合物的性质来推断出其分子结构。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有机推断的方法及应用。
二、理论知识1. 有机分子结构的推断:通过观察化合物的性质、元素分析、元素含量和分子式等数据,可以推断出有机分子的结构。
常用的推断方法包括质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谱分析等。
2. 实验数据:通过观察有机分子的物理性质(比如溶解性、熔点、沸点等)以及化学性质(比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性等)来推断其结构。
三、案例分析以乙醇为例,通过以下数据来推断其结构:1. 分子式为C2H5OH,熔点为-114°C,沸点为78.29°C;2. 在NaHCO3溶液中发生发泡反应;3. 在Na直接还原条件下生成乙烷。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推断出乙醇的结构为CH3CH2OH。
四、练习1. 已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4H10O2,沸点为169-171°C,元素分析结果为C:40.00%,H:8.05%,O:51.95%,请推断其结构。
2. 一种有机化合物在稀硫酸中加热可生成乙烯和CO2,它的分子式为C6H6O3,结构中含有羧基和苯环,请推断其结构。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有机推断的方法及应用,掌握推断有机分子结构的技巧。
在今后的学习中,通过多做练习和实验,进一步提高有机推断的能力,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有机推断技巧总结1.引用合适的经验和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引用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来推断未知的信息。
这种推断方式称为归纳推理。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高处掉下物体都会落地来推断今天的苹果也会掉到地上。
2.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有机推断需要我们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通过观察不同的现象和行为来推断出可能的原因。
例如,如果一个人咳嗽并且流鼻涕,我们可以推断他可能感冒了。
3.注意细节和线索:有机推断需要我们关注细节和线索,从中找出可能的线索信息。
例如,在一个房间里,如果我们看到有几个人穿着运动装束并且携带篮球,我们可以推断他们可能正在进行篮球比赛。
4.运用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有机推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运用逻辑规律,我们可以从已知的前提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
例如,如果所有的狗都会叫,那么我们可以推断这只狗也会叫。
5.与其他人交流和讨论:有机推断也可以通过与其他人交流和讨论来得出更好的结论。
通过听取他人的观点和意见,我们可以得到与我们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从而更全面地推断问题。
6.避免片面和主观的推断:在进行有机推断时,我们需要尽量避免片面和主观的推断。
要客观地分析问题,收集足够的信息和证据,进行充分的逻辑推理。
7.考虑多种可能性:在进行有机推断时,我们应该考虑到多种可能性,并从中找出最有可能的解释。
避免陷入一种单一的解释或偏见。
8.不断练习和思考:有机推断是一种需要不断练习和思考的技巧。
通过不断实践和思考,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推断能力,更准确地做出推断。
总之,有机推断技巧是一种通过观察和逻辑推理来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从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推断。
通过引用经验和知识、分析因果关系、注意细节和线索、运用逻辑推理、与他人交流等方式,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有机推断能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尽量避免片面和主观的推断,并考虑多种可能性。
通过不断练习和思考,我们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有机推断能力,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有机推断
一、解答有机推断题的常用方法有:
1.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断官能团,如:能使溴水反应而褪色的物质含碳碳双双键、三键“-CHO”和酚羟基;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含有“-CHO”;能与钠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含有“-OH”;能分别与碳酸氢钠镕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物质含有
“-COOH”;能水解产生醇和羧酸的物质是酯等。
2.根据性质和有关数据推知官能团个数,如:-CHO→2Ag→Cu20;2-0H→H2;2-COOH(CO32-)→CO2
3.根据某些反应的产物推知官能团的位置,如:
(1)由醇氧化得醛或羧酸,-OH一定连接在有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由醇氧化得酮,-OH接在只有一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
(2)由消去反应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
(3)由取代产物的种数可确定碳链结构。
(4)由加氢后碳的骨架,可确定“C=C”或“C≡C”的位置。
能力点击: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溴乙烷、乙醇、乙酸、乙醛、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有机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
注意:烃的衍生物是中学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在各类烃的衍生物中,以含氧衍生物为重点.教材在介绍每一种代表物时,一般先介绍物质的分子结构,然后联系分子结构讨论其性质、用途和制法等.在学习这一章时首先掌握同类衍生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官能团)和它们的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要注意各类官能团之间的衍变关系,熟悉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的方法,能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反应途径合成有机物.
二、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性质,结构,用途,制法等。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
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三、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2)、蒸馏(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
(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
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2)羧酸:(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5)蛋白质(水解)18、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
1.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4.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5.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应)
多记化学方程式和了解课本,一些基本的知识点要掌握;如果你想要关于课本的有机化学基础课件我可以发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