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 PCR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PCR的基本步骤及注意(DNApolymerase I)最早于1955年发现,而较具有实验价值及实用性的Klenowfragment of E. Coli则是于70年代的初期由Dr. H. Klenow 所发现,但由于此酶不耐高温,高温能使之变性,因此不符合使用高温变性的聚合酶链式反应。
现今所使用的酶(简称Taq polymerase), 则是于1976年从温泉中的(Thermusaquaticus)分离出来的。
它的特性就在于能耐高温,是一个很理想的酶,但它被广泛运用则于80年代之后。
PCR最初的原始雏形概念是类似修复复制,它是于1971年由 Dr. Kjell Kleppe提出。
他发表了第一个单纯且短暂复制(类似PCR 前两个周期反应)的实验。
而现今所发展出来的PCR则于1983由 Dr. Kary B. Mullis发展出的,Dr. Mullis当年服务于PE公司,因此PE公司在PCR 界有着特殊的地位。
Dr. Mullis 并于1985年与Saiki等人正式发表了第一篇相关的论文。
此后,PCR的运用一日千里,相关的论文发表质量可以说是令众多其它研究方法难望其项背。
随后PCR技术在生物科研和临床应用中得以广泛应用,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重要技术。
Mullis也因此获得了1993年化学奖。
PCR原理DNA的是生物进化和传代的重要途径。
双链DNA在多种酶的作用下可以变性成单链,在DNA聚合酶的参与下,根据复制成同样的两分子挎贝。
在实验中发现,DNA在高温时也可以发生变性解链,当温度降低后又可以复性成为双链。
因此,通过温度变化控制DNA的变性和复性,加入设计,DNA 聚合酶、dNTP就可以完成特定基因的体外复制。
但是,DNA聚合酶在高温时会失活,因此,每次循环都得加入新的DNA聚合酶,不仅操作烦琐,而且价格昂贵,制约了PCR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发现耐热DNA聚合酶--Taq酶对于PCR的应用有里程碑的意义,该酶可以耐受90℃以上的高温而不失活,不需要每个循环加酶,使PCR技术变得非常简捷、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成本,PCR技术得以大量应用,并逐步应用于临床。
pcr知识点总结归纳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即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用于抑制、合成、扩增DNA的技术。
PCR技术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临床诊断、法医鉴定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PCR技术的出现不仅提高了DNA的扩增速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DNA分析的难题和可行性问题。
PCR技术的关键在于DNA的扩增,通过特定的引物(primer)和热稳定的DNA聚合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多次循环反应,使目标DNA片段扩增成百上千倍。
PCR技术的应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充足的DNA,为后续的实验提供了可行性基础。
PCR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掌握PCR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对于分子生物学研究者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PCR技术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包括PCR的基本原理、PCR反应体系、PCR引物设计、PCR技术的优缺点以及PCR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
一、PCR的基本原理PCR技术是通过DNA的酶解、DNA的引物延伸、DNA的片段合成来实现DNA扩增。
PCR主要由以下三个步骤组成:变性、退火和延伸。
1. 变性步骤:将DNA的双链解链成两条单链,即使DNA解链。
2. 退火步骤:将引物与DNA模板结合成双链,即使DNA复性。
3. 延伸步骤:在退火变性条件下将引物作为起始核酸,然后DNA聚合酶将其扩增成DNA。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循环反应即可实现DNA的多次扩增。
二、PCR反应体系PCR反应体系主要包括DNA模板、引物、DNA聚合酶、四种dNTPs、缓冲液和辅助剂等。
1. DNA模板:PCR反应的起始材料,可以是基因组DNA、cDNA或其他DNA模板。
2. 引物:在退火步骤中将与DNA模板特异性结合,为DNA的扩增提供起始核酸。
3. DNA聚合酶:用于合成DNA,PCR反应中通常采用热稳定的DNA聚合酶如Taq DNA聚合酶。
4. dNTPs:即脱氧核苷酸三磷酸盐,即dATP、dCTP、dGTP和dTTP,是DNA聚合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单体。
PCR原理及技术操作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用于在体外扩增DNA分子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它是通过模拟自然界中DNA复制过程,通过加热DNA双链,使其解链,并利用DNA聚合酶酶催化的DNA合成反应,扩增目标DNA片段。
PCR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扩增效率等优点,适用于从少量DNA样本中寻找目标DNA序列。
PCR反应需要如下基本组成:1.DNA模板:待扩增的DNA样本,可以是基因组DNA或经过提取和纯化的特定DNA片段。
2. 引物(Primer):由DNA聚合酶合成的DNA片段,分为前向引物和反向引物,用于指导DNA合成的起始点,其序列与待扩增DNA序列的两端相互衔接。
3. DNA聚合酶:如Taq聚合酶,能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用于催化DNA链合成反应。
4.二进制核苷酸三磷酸(dNTPs):构成扩增产物的碱基单元,包括脱氧腺苷酸、脱氧胸苷酸、脱氧鸟苷酸和脱氧胞苷酸。
5.缓冲液:维持PCR反应体系的适宜pH值,提供离子环境和酸碱平衡,一般还含有Mg2+离子,以促进引物与DNA模板的结合。
1. 变性(Denaturation):将PCR反应体系加热至95-98℃,使DNA双链解链为两条单链。
此步骤通常持续15-60秒,使DNA双链中的氢键断裂,两条链分离为单链。
2. 退火(Annealing):将PCR反应体系降温至50-65℃,使引物特异性结合在目标DNA的两端,形成引物-模板DNA复合物。
此步骤通常持续15-60秒,允许引物以特异性碱基互补原则与目标DNA序列的两个端点结合。
3. 延伸(Extension):将PCR反应体系升温到72℃,使Taq聚合酶在引物的模板DNA上逐个加入dNTPs,合成新的DNA链。
此步骤通常持续1-4分钟,将Taq聚合酶运动到引物-模板DNA复合物的末端,并以引物为起点将dNTPs加入到新DNA链中。
Taq聚合酶具有耐高温的性质,能在高温下工作。
PCR种类和原理引言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基因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领域。
通过PCR,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增一小段DNA序列,从而方便进行基因检测、DNA测序等相关操作。
本文将介绍PCR的种类和原理。
PCR的种类PCR根据特定的用途和反应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类型:标准PCR标准PCR是PCR的最基本形式,包括三个步骤:变性、退火和延伸。
在变性步骤中,将PCR反应体系中的DNA序列加热至高温,使其两个链解开。
然后,降温至一定温度,使引物(寡核苷酸)与DNA序列的两个链的末端结合。
最后,在合适的温度下,通过DNA聚合酶,使DNA序列的两个链延伸。
逆转录PCR逆转录PCR(RT-PCR)是一种将RNA转录成DNA的反应。
通过使用逆转录酶将RNA转录成cDNA,然后进行PCR扩增,可以更方便地研究RNA的表达和变化。
定量PCR定量PCR(qPCR)是一种用于测量DNA序列数量的PCR技术。
通过引入荧光探针或染料,可以实时监测PCR反应的进行,并据此计算目标DNA序列的起始数量。
数字PCR数字PCR是一种通过将反应体系分成多个小区域,并进行单分子级别的PCR扩增,实现对DNA序列的精确计数的方法。
长PCR长PCR用于扩增较长的DNA序列。
通常,标准PCR技术在扩增1000个碱基以上的DNA序列时表现不佳,而长PCR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可以扩增数千个碱基以上的DNA 序列。
PCR的原理PCR的原理基于DNA的复制过程。
PCR反应体系主要包括DNA模板、引物、DNA 聚合酶和反应缓冲液。
下面是PCR反应的基本步骤:1.变性:将反应体系加热至95°C,使DNA模板的双链解开。
此步骤中,DNA模板上的两个链会分离开,形成两个单链模板。
2.退火:降温至较低的温度,使引物与模板DNA的单链序列互补结合。
每个引物在目标区域的两端结合。
3.延伸:在适当温度下,DNA聚合酶开始将引物作为起始点,向外延伸合成新的DNA链,形成与模板DNA互补的两条新的DNA链。
PCR技术基本原理及相关知识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扩增DNA分子。
PCR技术革命性地改变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并且在医学、农业、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知识。
1. 变性(Denaturation):将目标DNA融合成两条单链,使其成为单股DNA。
在PCR反应开始时,样本中的DNA经过高温处理(通常为95°C),使其双股DNA分离,形成单股DNA。
2. 退火(Annealing):通过引入两个特异性引物,使其与目标DNA的靶序列互补结合。
延伸引物是由短的DNA或寡核苷酸片段(18-24个核苷酸)组成的特定DNA序列,它与目标序列的两端相互补。
在PCR反应温度较低时(通常为50-65°C),引物结合到目标DNA的两端。
3. 延伸(Extension):通过DNA聚合酶的催化,将引物与目标DNA形成的复合物延长,生成新的DNA分子。
在PCR反应中,引物延长所需要的二倍体DNA将通过D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来实现。
DNA聚合酶能够识别引物与模板DNA之间的同源性,并在引物的3'末端开始合成新的DNA链。
以上三个步骤组成一个PCR循环,每个循环将扩增目标DNA的数量。
通常,在30-40个PCR循环后,目标DNA的量将扩增到百万级。
1.DNA模板:DNA模板是PCR反应的起点,它可以是基因组DNA、cDNA或已知序列的DNA片段。
2.引物设计:引物的选择非常重要,引物应该与目标DNA序列的两端相互补,以确保引物的有效结合和延长。
3. DNA聚合酶:DNA聚合酶是PCR反应的催化剂,通常使用热稳定聚合酶(如Taq聚合酶)。
热稳定聚合酶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稳定,并且具有较高的DNA聚合活性。
4.PCR缓冲液:PCR反应需要在特定的pH和离子浓度条件下进行,PCR缓冲液可以提供适宜的反应环境。
5.循环条件:PCR反应需要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循环反应。
实验三PCR扩增DNA【实验目的】1.掌握PCR扩增DNA的技术及原理2.学习PCR扩增仪的使用【实验原理】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体外DNA扩增技术,1985年由Mullis等人创立。
该技术能在几小时的实验操作中,将人为选定的一段DNA扩增几百万倍,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和应用广泛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中极为有用的研究手段,另外在医学研究和医疗诊断中亦体现出极大的应用价值。
PCR的工作原理类似于DNA的体内复制过程,是将待扩增的DNA片断和与其两侧互补的寡核苷酸链引物经变性、退火及延伸三步反应的多次循环,使特定的DNA片断在数量上呈指数增加。
PCR扩增首先需要一对引物,根据待扩增区域两侧的已知序列合成两个与模板DNA互补的寡核苷酸作为引物,引物序列将决定扩增片段的特异性和片段长度。
反应体系由模板DNA、一对引物、dNTP、耐高温的DNA聚合酶、酶反应缓冲体系及必须的离子等所组成。
PCR反应循环的第一步为加热变性,使双链模板DNA变性为单链;第二步为复性,每个引物将与互补的DNA序列杂交;第三步为延伸,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作用下,以变性的单链DNA为模板,从引物3ˊ端开始按5ˊ→3ˊ方向合成DNA链。
这样经过一个周期的变性——复性——延伸等三步反应就可以产生倍增的DNA,假设PCR的效率为100%,反复n周期后,理论上就能扩增2n倍。
PCR反应一般30-40次循环,DNA片段可放大数百万倍。
常规PCR反应用于已知DNA序列的扩增,变性温度为95℃,复性温度为37℃~55℃,延伸合成温度为72℃,DNA聚合酶为Taq酶(可耐受95℃左右的高温而不失活),反应循环数为30。
【实验材料】1.实验器材PCR扩增仪,台式高速离心机,移液器,经高压灭菌后的Eppendorf管,电泳仪。
2.实验试剂(1)模板DNA(0.1µg/µl):用牙签挑取单菌落悬浮到50µl的裂解液中(裂解液1%TritonX-100,20mmol/l Tris-HCl PH 8.2, 2mmol/l EDTA), 95℃温浴10分钟, 10000rpm离心5分钟,取2µl上清液用于总体积50µl的PCR反应。
PCR技术基本原理及主要步骤引言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的分子生物技术。
PCR技术通过体外扩增DNA的方法,使得带有目标序列的DNA片段在数小时内被扩增到数百万到数十亿个拷贝,从而使得微量DNA样品得以大规模扩增和分析,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PCR技术基本原理PCR技术基于DNA的体外扩增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变性、扩增和延伸。
1.变性(Denaturation):将PCR反应液中的DNA双链分离成两条单链DNA。
这一步通常在94-98摄氏度下进行,使用高温能够破坏DNA分子之间的氢键,使DNA 解链。
2.扩增(Annealing):将反应温度降低至50-68摄氏度,使引物(primer)能够与DNA模板的目标序列特异性结合,引物是两段DNA序列,其中一段与目标序列互补。
引物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在目标序列的两端,从而产生合适的起始位点。
3.延伸(Extension):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加入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DNA polymerase能够根据引物的特异结合,将双链DNA的失配区域进行聚合。
在72摄氏度时,DNA polymerase以引物为模板进行DNA链的延伸,形成新的DNA 双链。
这三个步骤组成了PCR的一个循环,每一个循环会产生两倍于前一个循环的DNA。
多次循环后,目标DNA序列会被大量扩增,达到检测和分析的要求。
PCR技术主要步骤PCR技术的主要步骤包括DNA样品制备、PCR反应体系配置、PCR反应条件设定、PCR扩增后处理和PCR产物分析等。
1.DNA样品制备:从目标生物体中提取DNA样品。
常见的样品来源包括血液、细胞、组织等。
提取DNA样品时,需要注意使用无菌操作,并使用合适的提取试剂盒进行DNA纯化。
2.PCR反应体系配置:根据需要扩增的目标序列大小和模板DNA浓度,合理配置PCR反应体系。
pcr技术的知识点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在体外扩增DNA分子的技术。
自从其产生以来,PCR技术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介绍PCR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步骤及其应用。
一、PCR技术的基本原理PCR技术是利用DNA聚合酶能够在适宜条件下从单链DNA模板向其补体的方向合成新的互补双链DNA的特性,通过体外操作使目标DNA区段被扩增的一种技术。
PCR技术相当于“放大器”,它把少量的DNA分子扩增成数百万分子,这种扩增是平凡的、快速的和特异的。
PCR从样本中扩增一段特定目的序列的DNA,应该是由以下三个部分所组成:一段待扩增的DNA序列,一对荧光探针(引物)和一种特殊的聚合酶。
PCR反应主要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 解旋(Denaturation):将待扩增的DNA序列在高温条件下变性,形成两条单链DNA模板。
2. 引物与合成(Annealing and Extension):在低温条件下,引物与模板DNA的互补匹配,并由聚合酶在其5'-3'方向上合成新的DNA链。
3. 延伸(Extension):利用DNA聚合酶在适宜温度下合成新的互补双链DNA,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分子。
通过不断的循环这三个阶段,从而使得PCR反应体系中的待扩增物质呈指数级别的增长。
二、PCR技术的主要步骤PCR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样品获取PCR技术对样品数量和质量要求较高。
通常采用的是细胞、肝脏、皮肤、血液等组织或器官中提取DNA分子作为扩增目标。
同时,需要注意样品的保存和处理以避免DNA降解。
2. DNA提取DNA提取技术是PCR技术的基础。
不同的样品需要采用不同的DNA提取方法,常见的DNA提取方法有基于酸性、碱性或复合的物理或化学方法等。
3. 引物设计PCR扩增需要引物特异性和长度适宜,且引物与待扩增的DNA序列互补匹配度高,通常由专业的引物设计软件完成。
pcr考试知识点总结PCR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DNA克隆、基因突变检测、病毒检测、DNA指纹分析、基因组学研究等领域。
由于PCR技术的灵敏度高、特异度强、操作简单易行,因此在科学研究、医学诊断和法医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PCR技术的知识点,包括PCR的基本原理、PCR反应体系、PCR试剂与仪器、PCR扩增条件优化、PCR产品分析与检测等方面。
一、PCR技术的基本原理PCR技术是通过不断重复进行核酸的复制,从而实现对特定DNA序列的扩增。
具体的步骤如下:1. 双链DNA的变性(Denaturation):将双链DNA在高温条件下变性为两条单链DNA。
2. 引物结合(Annealing):将引物与单链DNA互相结合形成引物-DNA复合物。
3. DNA合成(Extension):在酶的作用下,引物向DNA模板进行延伸合成新的DNA链。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重复,就可以逐步合成出大量的特定DNA序列。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依靠这种不断重复的核酸合成,来扩增特定的DNA片段。
二、PCR反应体系PCR反应的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PCR反应的效果。
PCR反应体系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DNA模板、引物、dNTPs、聚合酶、缓冲液和辅助剂等。
1. DNA模板:PCR反应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段目标DNA序列的模板。
DNA模板可以来源于各种不同的样品,包括基因组DNA、cDNA、质粒DNA等。
2. 引物:引物是PCR反应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决定了PCR反应扩增的目标序列。
引物通常由20-30个核苷酸组成,要求引物的序列与目标DNA的两个末端相互互补。
3. dNTPs:dNTPs是DNA聚合酶在反应中合成DNA所必需的四种核苷酸单元,即脱氧核苷三磷酸腺苷(dATP)、脱氧核苷三磷酸鸟苷(dGTP)、脱氧核苷三磷酸胸苷(dCTP)和脱氧核苷三磷酸胸苷(dTTP)。
4. 聚合酶:PCR反应中所需的聚合酶主要是DNA聚合酶,它是一个酶的混合物,可以在一定温度下将dNTPs与引物结合,从而合成新的DNA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