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训练:第11单元 盐 化肥(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96.50 KB
- 文档页数:7
初中化学《第11单元盐、化肥》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题)1.下列物质如混入食品中,会导致食物中毒的是()A.NaCl B.NaNO2 C.Na2CO3D.C2H5OH【答案】【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根据常见盐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氯化钠没有毒,是常用作调味品,不会导致食物中毒,故选项错误.B、NaNO2有毒,会导致食物中毒,故选项正确.C、Na2CO3没有毒,常用作洗涤剂等生产等,不会导致食物中毒,故选项错误.D、C2H5OH没有毒,常用作制作白酒等,不会导致食物中毒,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NaNO2有毒、常见盐的性质与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基础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2.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物质的类别描述不正确的是()A.食盐是盐 B.纯碱是碱 C.醋酸是酸 D.水是氧化物【答案】【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氧化物是l难度:容易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3.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A.NH4Cl B.Ca3(PO4)2C.NH4HCO3D.KNO3【答案】【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B、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C、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D、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肥料4.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A.生石灰、熟石灰B.纯碱、烧碱C.苏打、纯碱D.大理石、碳酸钙【答案】【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不属于同一种物质,故选项错误.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不属于同一种物质,故选项错误.C.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属于同一种物质,故选项正确.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中还含有其他杂质,所以大理石与碳酸钙并不属于同一物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及其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基础知识点:元素5.农村有名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各种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雷雨给庄稼施加了()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答案】【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植物常缺乏的是氮磷钾三种元素.这三种元素中只含有氮元素的是氮肥.【解答】解: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这种化肥中只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C.【点评】氮磷钾这三种元素中只含有氮元素的是氮肥.只含有钾元素的是钾肥,只含有磷元素的是磷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是复合肥.难度:基础知识点:化学肥料6.等质量的下列氮肥中肥效最高的是()A.CO(NH2)2B.(NH4)2SO4 C.NH4Cl D.NH4NO3【答案】【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将各个化学式都换算成含有两个氮原子的化学式,其化学式的式量越小,则氮元素的含量越高.【解答】解:将各个化学式都换算成含有两个铵根离子的化学式,其化学式的式量越小,则氮元素含量越高,换算后各化学式分别为CO(NH2)2、(NH4)2SO4、2NH4Cl、NH4NO3氮原子个数相同时,各个化学式量分别是60、132、107、80,所以其含氮量从高到底的顺序是A>D>C>B,所以含氮量最高(肥效最高)的是A,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含氮量的计算,可以采用直接计算的方法,但较麻烦,可以将其化学式转化为氮原子个数相等的,再根据各个化学式的式量与含氮量的关系来分析解答,难度不大.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肥料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食盐腌渍的蔬菜、鱼、肉等食品,风味独特,但不能延长保存时间B.公路上的积雪可以用氯化钠来消除C.小苏打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之一D.两种盐溶液混合一定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答案】【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常用盐的用途;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根据食盐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用氯化钠消除公路上的积雪,是因为盐溶液的凝固点降低进行分析;C、根据碳酸氢钠会与盐酸反应进行分析;D、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解:A、用食盐腌渍的蔬菜、鱼、肉等食品,风味独特,同时能延长保存时间,故A错误;B、用氯化钠消除公路上的积雪,是因为盐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故B正确;C、碳酸氢钠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治疗胃酸过多,故C正确;D、氯化钠和硝酸钾都属于盐,不会发生反应,故D错误.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类多项单选题,可以采用排除法快速得出答案.难度:偏难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8.鉴别盐的组成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CO32﹣),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A.盐酸和石灰水 B.BaCl2和稀HNO3C.AgNO3和稀HNO3 D.石灰水【答案】【考点】证明碳酸盐.【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根据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的性质进行分析,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常选用盐酸和澄清石灰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鉴定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的方法是:往该溶液滴入适量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是否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盐中含有CO32﹣;故应该选用的试剂是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9.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但无气体、沉淀生成的是()A.硫酸铜溶液和氟化钡溶液B.氢氧化钙钡溶液和稀硝酸C.硫酸和硝酸钾溶液 D.碳酸钾溶液和稀硝酸【答案】【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或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但无气体、沉淀生成,只能是生成水.【解答】解:A、硫酸铜溶液和氟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A错;B、氢氧化钙钡溶液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故B正确;C、硫酸和硝酸钾溶液不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C 错;D、碳酸钾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钾、水和二氧化碳,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记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难度:偏难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10.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依据含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只有①【答案】【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证明碳酸盐;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①根据检验氯离子用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进行分析判断.②根据纯碱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判断.③根据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判断.④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①检验氯离子用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厨房中的物质中没有硝酸银溶液,利用这些物质不能完成.②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醋酸可以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不能与食盐反应,可用食醋鉴别食盐和纯碱,利用这些物质可以完成.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可使用醋酸完成,利用这些物质可以完成.④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食醋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钙,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利用这些物质可以完成.故②③④利用这些物质能完成.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难度:中等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二、填空题(共5题)1.从以下各组物质中找出与其它物质不属于同一类的物质,将它的名称、类别填入相应空格中.①Cu、Au、Si、Pt__________________②O2、Cl2、NH3、Ne__________________③CO2、P2O5、Fe2O3、Na2S__________________④H2O2、H2SO4、HNO3、H2CO3⑤Na2CO3、KCl、ZnSO4、NaOH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各组物质的组成特点,对组内物质进行分类,并找出其中的一种与其他几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解答】解:①Cu、Au、Pt 属于金属单质,Si属于非金属单质;②O2、Cl2、Ne 属于单质,NH3属于化合物;③CO2、P2O5、Fe2O3 属于氧化物,Na2S属于盐;④H2SO4、HNO3、H2CO3 属于酸,H2O2属于氧化物;⑤Na2CO3、KCl、ZnSO4属于盐,NaOH属于碱;故答案为:①硅,非金属单质;②氨气,化合物;③硫化钠,盐;④过氧化氢,氧化物;⑤氢氧化钠,碱.【点评】考查学生根据各组物质的组成特点,找出其中的一种与其他几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对组内物质进行分类.进一步考查学生对物质简单分类的了解、掌握.难度:中等知识点:元素2.根据溶解的相关知识填写下列空格:(1)写出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__________________.(2)KNO3、MgCl2、ZnSO4三种溶液两两之间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3)若KOH+甲溶液→乙溶液+丙↓,且甲为黄色溶液,写出丙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2)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分析;(3)黄色溶液应该是含三价铁的盐溶液,据此分析.【解答】解:(1)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KNO3、MgCl2、ZnSO4三种溶液两两之间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和水生成,相互不发生化学反应.(3)若KOH+甲溶液→乙溶液+丙↓,甲为黄色溶液,黄色溶液应该是含三价铁的盐溶液,沉淀丙无疑是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OH)3+3HCl=FeCl3+3H2O.故答案为:(1)CuSO4+BaCl2=BaSO4↓+CuCl2;复分解反应;(2)不能;(3)Fe(OH)3+3HCl=FeCl3+3H2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难度:中等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杂质不能产生新的杂质,一般情况下,生成物可是非原杂质的原纯品物质,可是沉淀,可是气体,可是水,可是可过滤的固体.)(1)NaOH溶液(Na2CO3)(2)FeSO4溶液(CuSO4)(3)Cu(CuO)【答案】【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1)要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实质就是除去碳酸根离子,可利用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过滤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2)要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实质就是除去铜离子,可利用CuSO4溶液与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然后过滤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FeSO4+Cu.(3)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不与稀硫酸反应,然后过滤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CuO═CuSO4+H2O.故答案为:(1)Ca(OH)2+Na2CO3=CaCO3↓+2NaOH;(2)CuSO4+Fe=FeSO4+Cu;(3)H2SO4+CuO═CuSO4+H2O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4.甲、乙两同学,利用厨房中的食盐、味精、黄酒、食醋、纯碱、酱油和实验室带回的澄清石灰水等有关物质在家中进行实验探究.(1)甲同学准备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应该选择的物质是纯碱和石灰水,其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准备利用__________________物质产生二氧化碳.如要收集两瓶气体,应该使用__________________法收集.【答案】【考点】盐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解答;(2)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解答.【解答】解:(1)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主要操作过程是:制浓的纯碱溶液与石灰水充分混合,后进行过滤取滤液.(2)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和纯碱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吧空气的大,易溶于水,如要收集两瓶气体,应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答案:(1)Ca(OH)2+Na2CO3═CaCO3↓+2NaOH;制浓的纯碱溶液与石灰水充分混合,后进行过滤取滤液.(2)食醋和纯碱,向上排空气.【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气体的制取,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难度:容易知识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5.现有一包已初步提纯的粗盐,经测定仍含有少量的氯化钙,某同学按下列步骤进行探究,以确定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①称取10g粗盐样品,加水溶解,制成粗盐溶液;②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某试剂,过滤;③将沉淀洗涤后小心烘干,得到纯净固体A;④对滤液进行“某一操作”后,移入蒸发皿蒸发,得到纯净的固体B;⑤称量实验中得到的某种固体.请回答:(1)该同学在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④进行的“某一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在①②④步中都用到同一仪器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它在①和④中的操作方法相同,但作用不同,在①中的作用为,在④中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3)在实验第⑤步中称量的固体是_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理由是.【答案】【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根据向粗盐溶液加入过量的某种试剂,和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分析;根据④过量的碳酸钠可以用盐酸除去,最后得到氯化钠分析;(2)根据①②④的操作分析需要的共同仪器及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3)根据固体A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的碳酸钙沉淀可以计算氯化钙的质量,从而知道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而固体B中,不是原来的氯化钠,有新生成的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解:(1)通过分析可知,该同学在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的试剂是Na2CO3,其目的是除去杂质CaCl2.步骤④进行的“某一操作”是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碳酸钠;(2)在①②④步中都用到同一仪器玻璃棒;它在①和④中的操作方法相同,但作用不同,在①中的作用为加速溶解,在④中的作用为:防止受热不匀液滴溅出;(3)步骤⑤中需要称量的固体是A,固体A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的碳酸钙沉淀可以计算氯化钙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和质量分数;而固体B中,不是原来的氯化钠,有新生成的氯化钠,因此不正确.故答案为:(1)Na2CO3,除去杂质CaCl2,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除去过量的碳酸钠;(2)玻璃棒;加快溶解;防止受热不匀液滴溅出;(3)A,蒸发所得到的氯化钠,是原有氯化钠与碳酸钠和杂质氯化钙反应及盐酸反应所得到的氯化钠的总和.【点评】本考点属于验证性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从众多的叙述中找出与解题有关的叙述,然后根据要求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进行解答,通过该题,要会求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三、简答题(共2题)1.有三包失云标签的化肥甲、乙、丙,它们可能是硫酸钾、氯化铵、磷矿粉.各取少许观察发现:甲、乙都是白色晶体,丙呈灰白色,在甲、乙两物质中加热石灰搅拌,嗅到甲中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乙中无变化,请分析推断甲、乙、丙各是什么物质.(灰白色是磷肥的特点,强烈刺激性气味是氨气.)【答案】【考点】化肥的简易鉴别;铵态氮肥的检验.【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磷矿粉呈现的是灰白色,而其它都是白色晶体;氯化铵能够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故可以据此来鉴别,完成解答.【解答】解:根据化肥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可知,氯化铵、硫酸钾都是白色晶体,而磷矿粉为灰白色的粉末状固体;铵态氮肥能跟碱起反应而产生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两种白色晶体各取少量分别与熟石灰混合后研磨,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氯化铵,剩余的为硫酸钾.故答案为:甲、乙、丙分别是氯化铵、硫酸钾、磷矿粉.【点评】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利用化肥的性质实现对化肥的简易鉴别,知道铵态氮肥可以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肥料2.现有一氯化钠样品中混有少量碳酸钠,现用下面两种方法进行提纯.方法一,取样品溶于蒸馏水,加稍过量的盐酸蒸干溶液.方法二,取样品溶于蒸馏水,加稍过量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加稍过量的盐酸,蒸干溶液.试评价这两种方法.(物质提纯的过程要点:①加入的物质不能与成份物质发生反应;②不能引进新的杂质;③操作尽可能简单易行.)【答案】【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可以根据所选方案的最后结果、操作的可行性和操作的简繁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方案一,选用盐酸,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还有二氧化碳,再蒸干稍过量的盐酸随之蒸发,故可以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操作简单节省时间;方案二,加石灰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溶于水后加稍过量的石灰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然后加入盐酸发生两个反应: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蒸干后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钙,故所得固体中含有杂质氯化钙;故答案为:从提纯的原则来看,方法一可行,而方法二最大的不足是在提纯过程中带进了新的杂质CaCl2,加过量Ca(OH)2,可使碳酸钠转变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钙,通过过滤除去碳酸钙,多出过量的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加入稀盐酸后,能除去碳酸钠的同时又带进了新杂质氯化钙.方法二不可行,也不如方法一简便.【点评】混合物的提纯试剂的选择要符合可将杂质除去,要保留物质不参加反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第十一单元盐和化肥测试题班别: 姓名: 分数:一、单选题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一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B .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C .10 g 甲、20 g 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30 gD .若丙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2.关于物质的分离除杂、鉴别制取的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溶解,过滤后分别干燥和蒸发结晶B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滴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后过滤C 鉴别真假黄金(铜锌合金) 取样在酒精灯上灼烧D 制取双氧水 将足量氧气通入水中3.现有盐酸和CaCl 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 2CO 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 2CO 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先冒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B .滴至bg 时,溶液中的含HCl 、NaCl 两种溶质C .滴至cg 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 .滴至dg 时,溶液pH>74.某无色溶液中,含有3223KNO BaCl Na CO HCl 、、、中的两种物质。
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只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现象,则此溶液中所含的物质是( )A .232Na CO BaCl 、B .3HCl KNO 、C .23HCl Na CO 、D .233Na CO KNO 、 5.下列各组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Na +、K +、Cl -、CO 32-B .F -、Na +、CO 32-、SO 42-C .NH 4+、K +、NO 3-、Cl -D .Cu 2+、Ca 2+、Cl -、NO 3-6.若用实验证明FeCl 3溶液显黄色不是由Cl -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 .观察KCl 溶液的颜色B .向FeCl 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C .向FeCl 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D .加水稀释后FeCl 3溶液黄色变浅7.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另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 .Na 2CO 3、HCl 、CaCl 2、HNO 3B .FeCl 3、NaOH 、Na 2SO 4、KClC .K 2CO 3、KOH 、Na 2SO 4、BaCl 2D .KNO 3、HCl 、NaOH 、MgCl 28.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氢氧化钙:加入足量的稀盐酸B .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NaCl 和CaCO 3的混合物C .检验CO 2中是否混有CO :依次通入灼热的氧化铜和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D .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Ba 2+、NH 4+、NO 3-、OH -9.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以下实验方法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10.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工艺中用“蜃灰”溶于水制得的碱液浸泡树皮脱胶。
2020春初三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习题练习(基础+提升)(含解析)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20春初三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习题练习(基础+提升)(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20春初三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习题练习(基础+提升)(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类型1生活中常见的盐及用途1.[“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 )A。
1种 B。
2种C.3种D.4种2.[2017·长沙]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A.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制香肠B。
用碳酸钙作补钙剂C。
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D。
用碳酸氢钠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类型2 粗盐的提纯3.[2018·青岛]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
图Z8—1是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图Z8-14。
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步骤①溶解:称取5。
0 g粗盐,逐渐加入10 mL水中,直到不再溶解,剩余粗盐1。
2 g。
②过滤.③蒸发:请从溶解度的角度分析,实验中不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得到精盐的依据是。
④计算产率:得到精盐3.2 g,则精盐的产率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整个实验中至少要进行次称量.(3)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经过上述实验得到的精盐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类型3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5。
下列属于无明显现象的复分解反应的是()A.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变质B。
稀硝酸与烧碱溶液混合C.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混合D。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按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A. ①有蓝色沉淀B.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4+BaCl2===BaSO4↓+CuCl2C.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D.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 C+O2CO2B. 2H 2O2H2↑+O2↑C. 3CO+Fe2O32Fe+3CO2D. HCl+AgNO3===AgCl↓+HNO33.化肥碳酸氢铵具有以下性质: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即能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越快,遇碱性物质时也会放出氨气。
该化肥在运输、贮存和施用中做法错误的是()A.运输时注意密封B.贮存时不能受潮或暴晒C.与草木灰混合施用D.施用后立即盖上4.下列各组物质的区别方法中错误的是()A.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比较产生泡沫的多少B.聚氯乙烯塑料和聚乙烯塑料——点燃闻气味C.化肥硫酸铵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D.纯碱和食盐——加食醋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5.向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投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得到一些固体沉淀。
向滤出的沉淀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下列对固体沉淀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①一定含有锌①一定含有铁①一定含有铜①可能含有锌①可能含有铁①可能含有铜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6.某建筑工地发生民工食物中毒事件,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
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2B.+3C.+4D.+57.下列归类错误的是()A.选项AB.选项BC.选项CD.选项D8.下列鉴别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选项AB.选项BC.选项CD.选项D9.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既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B.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C.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D.若甲是锌,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10.生活中最常见的含钠元素的化合物是()A. NaOHB. NaClC. Na2CO3D. NaHCO311.下列物质与HCl溶液发生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 ZnB. Al2O3C. Ba(OH)2D. Na2CO312.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 CO(NH2)2B. KNO3C. K2SO4D. Ca3(PO4)213.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面粉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A. NaOHB. Ca(OH)2C. NaHCO3D. NaCl14.环境问题己成为制约社会发展进步的严重问题。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复习(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用 NaCl、CaCl2、AlCl3溶液分别与相同浓度的 AgNO3溶液反应,生成等质量的 AgCl,则它们所需 AgNO3溶液的质量比是A.1∶1∶1B.1∶2∶3C.6∶3∶2D.117∶222∶267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加入适量的铁粉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B.加入适量KOH溶液,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C.除去NaCl 固体中的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D.用酚酞试液区别稀硫酸,Na2CO3两种溶液3.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推理结果正确的是()A.用冼洁精洗油污是乳化作用,用氢氧化钠溶液去除油污也是乳化作用B.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D.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则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4.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通入)下列物质后,再冷恢复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A.CO2B.CaOC.CuSO4D.HCl5.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碳酸盐与酸反应会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6.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给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CO2(SO2)﹣﹣通过装有足量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B.O2(CO2)﹣﹣通过装有足量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C.KCl固体(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N2气体(O2)﹣﹣通过灼热的铜网7.下列实验方案,不能实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8.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稀硫酸、NaOH和Ca(OH)2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A.碳酸钠溶液B.氯化钡溶液C.石蕊试液D.酚酞试液9.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伸入燃着的木条B.闻气体的气味C.加入澄清石灰水D.观察气体的颜色10.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二、填空题11.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知识点复习(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如图是稀HCl 和NaOH 溶液反应的pH 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ag 是指加入NaOH 溶液的质量B .B 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NaOH 溶液质量一定相同C .A 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 、NaClD .取反应后溶液滴加AgNO 3溶液产生沉淀证明溶质只有NaCl 2.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用稀盐酸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B .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NaOH 溶液是否变质 C .用CO 2鉴别NaOH 和Ca (OH )2溶液D .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3.用括号内的物质或方法不能用于鉴别或除杂的是( )A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水)B .鉴别盐酸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C .除去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氢氧化钙)D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高温煅烧)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A 、B 、C 、D 四种未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见下表。
其中检验结果不正确的是( ) 组别 溶液中检验出的离子 A K +、Na +、OH -、24SO -B Ba 2+、Na +、Cl -、OH -C Cu 2+、Mg 2+、3NO -、Cl - DH +、4NH +、23CO -、24SO -A .AB .BC .CD .D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B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 .混合物可能只含一种元素D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6.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A.图①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B.图②是用CO还原CuO来测定CuO中铜元素的含量C.图③是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水D.图④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7.将适量水加入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FeCl3、KOH、NaCl B.K2SO4、BaCl2、HClC.CuSO4、HCl、KCl D.Na2CO3、Na2SO4、KCl8.某不纯的硝酸铵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此硝酸铵化肥中混入的另一种氮肥可能是下列化肥中的()A.NH4HCO3B.(NH4)2SO4C.NH4Cl D.CO(NH2)29.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B.KCl溶液(CaCl2)——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过滤C.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D.KNO3晶体(NaCl)——将固体溶于水配制成热的饱和溶液,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10.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如图所示,其中X可能是()COA.23B.Cu2+C.OH-D.Ca2+二、填空题11.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根据要求填空:(1)金刚石在液氧中燃烧______;(2)加热铜绿______;______色固体变______色;(3)加热碳酸氢铵______;(4)镁带在空气中燃烧______,镁条用______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后放在______上方燃烧。
第11单元盐化肥—2020年中考真题汇编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0•河南)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NH4HCO3B.KCl C.CO(NH2)2D.NH4H2PO4 2.(2020•增城区)将两份完全相同的盐酸,分别与等质量的块状大理石和粉末状大理石混合,产生CO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块状大理石与粉末状大理石的化学性质不同B.产生相同质量的CO2,所需时间越短,反应速率越快C.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无关D.任何时刻,两个反应产生的CO2质量均相同3.(2020•河南)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用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得溶液pH变化情况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AB段反应现象为有气泡产生B.BC段反应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C.CD段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碳酸钠和氯化钙D.CD段溶液pH大于7是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4.(2020•上海)关于粗盐提纯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粗盐不可以放在烧杯里称量B.蒸发皿不可以直接加热C.蒸发时发现有固体开始析出,即停止加热D.涉及的分离操作有溶解、过滤和蒸发5.(2020•济南)下列有关化学规律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B.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化学变化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D.碱性溶液中H+的数目大于OH﹣的数目6.(2020•上海)下列可作氮肥的物质是()A.(NH4)2SO4B.K2SO4C.KCl D.Ca(H2PO4)2 7.(2020•百色)磷肥具有增强农作物抗寒、抗旱能力的作用,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A.Ca(H2PO4)2B.CO(NH2)2C.KNO3 D.NH4HCO3 8.(2020•鞍山)下列化肥属于钾肥的是()A.K2SO4B.CO(NH2)2C.NH4H2PO4D.Ca(H2PO4)2 9.(2020•烟台)今年夏粮又获丰收,再显中国饭碗自信,其中化肥功不可没。
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A .H 22O −−−→点燃H 2O 22MnO −−−→H 2O B .KMnO 4Δ−−→MnO 23KClOΔ−−−→O 2 C .NH 4HCO 3Δ−−→CO 22H O −−−→H 2CO 3 D .C 2O−−−→点燃CO 2→CO C 解析:CA 、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不符合题意;B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不是反应物,不符合题意;C 、碳酸氢铵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符合题意;D 、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缺少反应条件,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Fe+3O 2点燃2Fe 2O 3B .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CaCO 3高温CaO+CO 2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 2Δ2P 2O 5D .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Fe 2O 3+3CO高温2Fe+3CO 2D解析:D A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343Fe 2O Fe O 点燃+,故选项错误。
B 、该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32CaCO CaO CO ↑高温+,故选项错误。
C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是点燃,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254P 5O 2P O 点燃+,故选项错误。
D 、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D 。
3.敞口留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变质,除去相应杂质的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用适量澄清的石灰水B .可用过量的氯化钙溶液C .可用适量氯化钙溶液D .可用适量稀盐酸A解析:A敞口留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变质,生成的杂质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下列有关化肥或农药的叙述错误的是A.硫酸铵属于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B.硝酸钾属于复合肥C.农药有毒,应禁止施用D.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答案:CA、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发生反应生成氨气,可降低肥效,故选项叙述正确。
B、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叙述正确。
C、农药虽然有毒,但是对农作物正常生长有重要作用,不能禁用,故选项叙述错误。
D、农药施用后会在农作物中有残留,所以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转移,故选项叙述正确。
故选:C。
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答案:CA、蒸馏水和氯化钾溶液,蒸干后有固体残余的是氯化钾溶液,没有固体残余的是蒸馏水,方法一正确;硫酸铜与氯化钾不反应,所以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都为蓝色溶液,不能区分,方法二不正确,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二氧化碳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方法一正确;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均没有气味,闻气味无法鉴别,方法二错误,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黄铜是铜锌合金,颜色为金黄色,铜是紫红色的,所以比较颜色可以区分,方法一正确;黄铜是合金,硬度大,相互刻画,有划痕的为铜,方法二正确,故选项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与碳酸钾不反应,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可以区分,方法一正确;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研磨均有刺激性气味产生,方法二不能区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小提示: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3、某农用物资店的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NH4)2SO4、NH4H2PO4、CO(NH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料答案:C(NH4)2SO4、CO(NH2)2含有氮元素是氮肥,NH4H2PO4含有氮元素、磷元素是复合肥,所以缺少钾肥。
2020--2021初中人教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含答案人教第11单元盐化肥1、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性质用途A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用作食品干燥剂B 熟石灰能与酸反应用于改良土壤的碱性C 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用于去除炉具上的油污D 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A.A B.B C.C D.D2、对盐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原子团B.都含有金属元素C.都不含有氢元素D.都含有非金属元素3、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利用海水可制取镁等物质。
有人设计如下实验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B是Mg(OH)2,试剂X为盐酸B.操作Ⅰ和操作Ⅲ的操作方式完全相同C.加入NaOH溶液应过量,其目的是使MgCl2完全反应D.处理等量海水,若将NaOH溶液换成石灰乳,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镁的产量4、化学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含有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焙制糕点B.工业上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污水C.医疗上用纯酒精作消毒剂D.生活中用含有NaOH的清洁剂去油污5、下列属于钾肥的是()A. Ca3(PO4)2B. KClC. CO(NH2)2D. (NH4)2HPO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B.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不会造成空气污染C. 塑料属于复合材料D. 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7、下列图①④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A. ①在恒温条件下,将足量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适量水分B. ②相同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C. 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D. ④向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8、下列有关NaCl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溶于水B.溶液呈中性C.是食盐的主要成分D.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9、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10、下列常见的物质中,不代表同一种物质的是()A.氯化钠、盐B.氢氧化钠、苛性钠C.碳酸钠、纯碱D.碳酸氢钠、小苏打11、近几年我国不少水域多次发生严重的“赤潮”、“水华”现象.下列措施能防止“赤潮”、“水华”现象发生的是()①在水域沿岸新建的住宅小区、宾馆、饭店、医院等要采用生活污水净化装置,从根本上解决生活污水排入水域的问题②沿岸城市居民禁止使用含磷的洗衣粉③禁止用该水域的水灌溉农田,或者作为生活用水④向该水域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以改善水质.A. ①②B. ②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12、己知在压强为101kPa时,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氦的沸点是﹣296℃,利用液化空气分离这三种气体,随温度升高它们逸出的先后顺序是()A. 氧气、氦气、氮气B. 氧气、氮气、氦气C. 氮气、氧气、氦气D. 氦气、氮气、氧气13、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序号填空。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常见的盐
例1下列关于常见盐的用途,错误的是()
A.食盐用作调味品
B.纯碱用于除水垢
C.碳酸钙用作补钙剂
D.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
【解析】A.根据食盐有咸味进行解答;B.根据纯碱和水垢的成分不能反应进行解答;C.根据碳酸钙的元素成分进行解答;D.根据碳酸氢钠显碱性可以和酸反应进行解答。
1.(2019常州中考)碳酸氢钠的俗名是C
A.烧碱 B.纯碱 C.小苏打 D.熟石灰
2.(2019福建中考)十一世纪,中国就用“卓筒井”凿井技术获取食盐。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C
A.NaHCO3 B.Na2CO3
C.NaCl D.NaOH
盐的化学性质
例2(2019宿迁中考)碳酸氢钠是小苏打的主要成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化学课上,同学们为了解碳酸氢钠的性质,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有气体逸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认为除一定含有硫酸钠外可能还含有其他成分,因此进行了猜想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用品】pH试纸、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成分
猜想一:硫酸钠
猜想二:硫酸钠、碳酸氢钠
猜想三:硫酸钠、硫酸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结论完成如表实验现象中的空格。
续表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
(1)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的一处明显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对实验方案B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仅凭此现象不能得出猜想三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不同的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
请你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碳酸氢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猜想二不正确,说明无碳酸氢钠,加入硫酸不会产生气体,猜想三正确,说明含有硫酸,测得的pH小于7,加入锌片则稀硫酸与锌反应产生氢气。
C实验中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
B实验中氯化钡不仅能与硫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也能与硫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3.(2019荆州中考)现有一瓶无色溶液,溶质可能是KOH、K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兴趣小组对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K2CO3与Na2CO3的化学性质相似。
②K2CO3溶液呈碱性,BaCl2溶液、CaCl2溶液、KCl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设计并进行实验
【评价反思】①甲同学提出操作(1)加入的CaCl2溶液必须过量,其目的是证明K2CO3存在的同时还要完全除去K2CO3。
②乙同学提出操作(1)在溶液较浓时,没有K2CO3也能产生相同现象,其原因是氢氧化钙微溶,会析出;建议改加过量的BaCl2溶液,BaCl2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K2CO3===BaCO3↓+2KCl。
【拓展应用】KOH和K2CO3的混合溶液敞口久置后可能变成K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KOH===K2CO3+H2O。
化肥
例3(2019潍坊中考)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
B.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C.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
D.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解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4NO3溶液显酸性,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有些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4.(2019 苏州中考)下列化肥属于钾肥的是B
A.CO(NH2)2 B.K2SO4
C.Ca3(PO4)2 D.NH4H2PO4
5.(2019 攀枝花中考)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D
A.NH4HCO3 B.Ca(H2PO4)2
C.K2SO4 D.(NH4)2HPO4
6.(2019 衡阳中考)学校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
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应施用A
A.硝酸钾 B.碳酸钾
C.尿素 D.碳酸氢铵
复习评价
1.(2019滨州中考)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用途对应正确的是D
A.纯碱Na2CO3碱制玻璃
B.生石灰CaO化合物补钙剂
C.食盐NaCl盐除铁锈
D.酒精 CH3CH2OH有机物燃料
2.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的是B
A.K2SO4 B.KH2PO4
C.NH4HCO3 D.Ca(H2PO4)2
3.(2019宜昌中考)如图是碳铵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信息。
关于该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A
A.属于复合肥料
B.主要含有四种元素
C.不宜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D.储存和运输时,不宜受潮或曝晒
4.(2019湘西州中考)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
(将物质前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碳酸氢钠 B.稀有气体
C.氯化钠 D.活性炭
(1)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C。
(2)发酵面粉的主要成分之一A。
(3)用于吸附水中的颜色和异味D。
(4)可用于制成各种用途的电光源B。
5.(2019孝感中考)小倩同学将妈妈的智能手机屏幕解锁图形设置为如图甲所示,圆圈内每个数字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的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条件省略),其中1为碳粉,7可用于工业上玻
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1、2、3、5、7分别为不同类别的物质。
请完成下列问题:
(1)7代表的物质化学式为Na2CO3。
(2)1和2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3)5和7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Na2CO3+2HCl===2NaCl+H2O+CO2↑(任写一个)。
(4)小茹认为小倩设置的解锁图形太简单,为她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解锁图。
若8为氯化钡,则6代表的物质类别为D(填字母)。
A.单质或酸
B.单质或氧化物或酸
C.单质或氧化物或酸或碱
D.单质或氧化物或酸或碱或盐
6.(2019滨州中考)钙元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它可组成氯化钙、氢氧化钙等多种物质。
(1)氢化钙(CaH2)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某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
知,氢化钙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H2+2H2O===Ca(OH)2+2H2↑。
(2)该实验探究小组将Na2CO3溶液滴加到C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Ca(OH)2
猜想三:NaOH和Na2CO3
猜想四:NaOH、Na2CO3和Ca(OH)2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四不合理,原因是Na2CO3和Ca(OH)2不能共存。
实验过程
【拓展延伸】
在分析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