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中药制剂的原辅料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4.64 MB
- 文档页数:49
辅料的概念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它必须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不与主药起反应,不影响主药的释放、吸收和含量测定糊精对主药可起调节作用,可缓和或改变药物的性能,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强疗效,或引药归经,或消减药物的不良气味,或影响主药的理化性质,便于调剂和制剂等酒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麦麸醋制剂用辅料炮制用辅料中药炮制中常用的辅料种类较多,一般可分为液体辅料和固体辅料二大类液体辅料——酒←黄酒:乙醇15%~20%,炙药用←白酒:乙醇50%~60%,浸药用←酒性大热、味甘、辛。
←作用: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目的:助溶、矫味、引药上行、活血通络、祛风散寒、协同药力←常用酒炮制的饮片:黄芩、黄连、大黄、白芍、续断、当归、白花蛇、乌梢蛇等。
黄芩生用:苦寒,清热泻火解毒力强酒黄芩:借酒之力升腾及外行,入血分;缓和苦寒之性,免伤脾阳。
生白芍:味酸,长于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酒白芍:降低酸寒伐肝之性,入血分,善于调经止血,柔肝止痛。
生大黄:苦寒沉降,直达下焦,泻下峻烈酒大黄:苦寒泻下之性缓和,引药上行,善清上焦血分热毒黄芩白芍大黄液体辅料——醋←酢、醯、苦酒,习称米醋←《本草纲目》:“惟米醋二三年者入药”←陈醋用于药物炮制效果较好←乙酸4%-6%←醋:酸、苦、温。
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淤止痛、矫味矫臭←目的:增强药效、矫味、解毒、杀菌防腐←常用醋炮制的饮片:延胡索、甘遂、商陆、大戟、芫花、莪术、香附、柴胡等。
生延胡索:止痛有效成分不易溶出醋延胡索:增强行气止痛的作用生商路:长于消肿止痛醋商路:毒性降低,峻泻作用缓和,以逐水消肿为主生莪术:行气止痛,破血祛瘀力强,为气中血药醋莪术:主入肝经血分,散瘀止痛作用增强延胡索商陆莪术液体辅料——蜂蜜←蜂蜜品种复杂←炼蜜炮制目的:与药物起协同作用,增强药物疗效,或起解毒、缓和药物作用、矫味矫臭等作用←《神农本草经》:“安五藏,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
1、润湿剂:药材粉末本身具有粘性,故仅需加润湿剂诱发其粘性,便于制备成丸,常用的润湿剂有水、酒、醋、水蜜、药汁等。
(1)水:此处的水系指蒸馏水或冷沸水,药物遇水不变质者均可使用。
(2)酒:常用黄酒(含醇量约12%~15%)和白酒(含醇量约50%~70%),以水作润湿剂粘性太强时,可用酒代之。
酒兼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因此,具有舒筋活血功效的丸剂常以酒作润湿剂。
(3)醋:常用药用米醋(含醋酸约3%~5%),醋能散瘀活血、消肿止痛,故具有散瘀止痛功效的丸剂常以醋作润湿剂。
(4)水蜜:一般以炼蜜1份加水3份稀释而成,兼具润湿与粘合作用(制成的丸剂即称为水蜜丸)。
(5)药汁:系将处方中难于粉碎的药材,用水煎煮取汁,作为润湿剂或粘合剂使用,这样既保留了该药材的有效成分,又不必外加其他的润湿剂或粘合剂。
2、粘合剂:一些含纤维、油脂较多的药材细粉,需加适当的粘合剂才能成型。
常用的粘合剂有:蜂蜜、米糊或面糊、药材清(浸)膏、糖浆等。
(1)蜂蜜:所用蜂蜜应符合《中国药典规定,蜂蜜作粘合剂独具特色,兼有一定的药理作用,是蜜丸的重要组成之一。
作粘合剂使用时,一般需经炼制,炼制程度视制丸物料的粘性而定,一般分为三种:①嫩蜜:系指蜂蜜加热至105℃~115℃所得的制品,含水量18%~20%,相对密度1.34左右,用于粘性较强的药物制丸。
②中蜜:系指蜂蜜加热至116℃~118℃出现翻腾着的均匀淡黄色细气泡的制品,含水量14%~16%,相对密度1.37左右,用于粘性适中的药物制丸。
③老蜜:系指蜂蜜加热至119℃~122℃,出现较大红棕色气泡的制品,含水量10%以下,相对密度14左右,用于粘性较差的药物制丸。
(2)米糊或面糊:系以黄米、糯米、小麦及神曲等的细粉制成的糊,用量为药材细粉的40%左右,可用调糊法、煮糊法、冲糊法制备。
所制得的丸剂一般较坚硬,胃内崩解较慢,常用于含毒剧药和刺激性药物的制丸。
(3)药材漫膏:植物性药材用浸出方法制备得到的清(浸)膏,大多具有较强的粘性。
第四章中药制剂的原辅料学习要求1.掌握中药制剂原料的分类、特点;中药制剂辅料的特点、作用、选择的基本原则。
2.熟悉中药制剂原料的质量控制;中药制剂辅料的分类及选择注意事项。
3.了解中药制剂原料在中药制剂中的地位和作用;中药制剂辅料的管理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中药制剂原料一、中药制剂原料的含义中药制剂中使用的中药饮片及其加工品称为中药制剂的原料,包括中药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等。
中药饮片为中药制剂的主要原料。
饮片一词首次出现在南宋时期,当时有“熟药圆散,生药饮片”的记载,明代以后饮片开始被广泛应用,至今仍作为汤剂及其他剂型用药的主要原料。
除中药饮片外,中药制剂的原料还包括部分提取物,古代沿用至今的青黛、儿茶、冰片等传统中药及中医临床长期应用的一些动物胶类,如阿胶、黄明胶等均为中药提取物的雏形。
近年来,中药制剂原料药在提取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其质量已成为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中药制剂原料的特点多样性是中药制剂原料的突出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来源的多样性中药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均由中药材经一定的处理后而得,中药材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其中80%以上来源于植物,具有显著的多样化特征。
“一药多基原”现象较为普遍,如大黄有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之分。
另外,有些药材虽来源于同一植物,但药用部位不同,作用亦不同,如麻黄茎和根均可入药,但茎能发汗,根能止汗。
中药材来源的多样性常会影响中药制剂原料的质量,故在选择原料来源时,应规定基原,明确品种和入药部位,确保源头的可控性。
2.成分、性味、功效的多样性中药制剂原料成分复杂,一种药物往往包含多种活性成分,如人参中含人参皂苷30余种,同时亦含有多糖、有机酸、酯类等,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等多种功效。
尤其是中药饮片更具备了多样化的属性特征,如鲜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主要功能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主要功能是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炮制辅料是指在炮制过程中应用的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
其性质、成分对所炮制的药物有一定的影响,与中药炮制品的临床疗效也有一定的关系。
炮制辅料的作用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具有中间传热体作用;另一个是发挥药性作用(协同或拮抗)。
炮制辅料依照其应用时的形态分为“固体辅料”和“液体辅料”。
1.液体辅料:酒醋蜂蜜食盐水生姜汁胆汁黑豆汁甘草汁米泔水其他2.固体辅料:稻米麦麸白矾豆腐土蛤粉滑石粉河砂朱砂酒:制药用酒为白酒和黄酒两大类,黄酒为粮食酿造而成,含乙醇15~20%,白酒为酿造后经蒸馏而成,含乙醇50~70%。
炮制用酒以黄酒为主,用于酒炙、酒蒸、酒炖、酒浸淬等;白酒多用于浸泡药物。
酒的性味甘辛、大热,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臭矫味。
药物经酒制后有助有效成分的溶出,而增强疗效。
动物的腥膻气味为三甲胺、氨基戊醛类等成分,酒制时它能随酒挥发而除去,酒有酯类等醇香物质,可以矫臭矫味。
醋:制药多用米醋等食用醋,含醋酸4~6%。
醋制的方法有醋炙、醋蒸、醋煮、醋浸淬等。
醋性味酸苦、温,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作用。
醋具酸性能使药物中所含的游离生物碱等成分结合成盐,增加溶解度而易煎出有效成分,使疗效增强。
如延胡索。
醋能缓和大戟、芫花等峻下逐水药的药性和降低其毒性。
醋能引药入肝,增强药物疏肝止痛作用。
如柴胡。
醋能和具腥膻气味的三甲胺类结合成盐而无臭气,故可矫臭矫味。
如五灵脂。
蜂蜜:为蜜蜂采集花粉酿制而成。
主要成分为果糖、葡萄糖,两者约占蜂蜜的70%,尚含少量蔗糖、麦芽糖、矿物质、蜡质、含氧化合物、酶类、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
炮制常用的是炼蜜。
其性味甘平,能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矫味矫臭。
蜜能与药物起协同作用,增强其润肺止咳、补脾益气作用。
还能矫味,缓和药性及降低药物的副作用等。
常用蜜炙的药物有甘草、麻黄、百部、马兜铃等。
食盐水:为食盐的结晶体加水溶解,经过滤而得的澄明的液体。
1.固体制剂①填充剂/稀释剂:淀粉:常用玉米淀粉,性质稳定,价格便宜,吸湿性小,外观色泽好,可压性较差,常与可压性较好的糖粉、糊精混合使用可压性淀粉:亦称预胶化淀粉,多功能辅料。
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自身润滑性和干粘合性,并有较好的崩解作用。
用于粉末直接压片时,硬脂酸镁的用量不可超过0.5%,以免产生软化现象糖粉:结晶性蔗糖经低温干燥、粉碎而成的白色粉末。
优点是粘合力强,可增加片剂的硬度和表面光滑度;缺点是吸湿性较强,长期贮存,片剂硬度过大,崩解溶出困难。
除口含片或可溶性片剂,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糊精、淀粉配合使用。
糊精:有较强的粘结性,使用不当会使片面出现麻点、水印或造成片剂崩解或溶出迟缓。
常与糖粉、淀粉配合使用乳糖:CRH高,吸水性弱,压缩成型性好,所压制的片剂外观美、溶出度好,既适用于湿法压片,也适用于干法粉末直接压片;价格昂贵,外国常用。
微晶纤维素MCC:纤维素部分水解而制得的聚合度较小的结晶性粉末,良好的可压性和较强的结合力,压成的片剂有较大的硬度。
可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干粘合剂”使用。
片剂中含20%MC时崩解较好。
国外产品压缩成形性好,兼有粘合、润滑和崩解作用;干粘合剂;对药品有较大的容纳量;适用于粉末直接压片。
无机盐类:主要是无机钙盐,如硫酸钙(片剂辅料中常用二水硫酸钙)。
性质稳定,制成的片剂外观光洁,硬度、崩解均好。
对药物无吸附作用。
应注意硫酸钙对某些主药(四环素类)的吸收有干扰。
碳酸钙、磷酸钙吸收剂:硫酸钙、磷酸氢钙、轻质氧化镁、碳酸钙、淀粉、干燥氢氧化铝糖醇类:甘露醇、山梨醇呈颗粒或粉末状,具有一定的甜味,在口中溶解时吸热,有凉爽感。
因此较适用于咀嚼片,但价格稍贵,常与蔗糖配合使用。
②湿润剂和粘合剂蒸馏水:湿润剂。
物料对水吸收较快,易发生湿润不均匀现象,最好采用低浓度的淀粉浆或乙醇代替乙醇:用于遇水易分解和遇水黏性太大的药物。
一般为30%~70%。
中药浸膏片常用乙醇作湿润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