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胆囊癌误诊为肝门部胆管癌三例手术方式的选择
- 格式:pdf
- 大小:555.28 KB
- 文档页数:3
[文章编号]1009-2188(2008)04-0255-04・临床论著・不同分期胆囊癌的外科术式选择陈立波,王国斌(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肝胆外科,武汉430022)[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胆囊癌的外科治疗方式及其疗效。
方法 74例手术治疗胆囊癌患者根据不同T NM分期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7例Ⅱ、Ⅲ期病例行单纯胆囊切除;24例Ⅲ期患者行胆囊癌根治术;35例ⅣA、ⅣB期病例行胆囊癌扩大切除术;另8例Ⅳ期胆囊癌因肝门部骨化合并梗阻性黄疸行Ⅳb段肝切除+胆囊切除+胆肠吻合。
其中10例ⅣB期病例附加腹腔动脉、胰头周围淋巴结酒精注射,9例ⅣB期病例附加I131粒子植入;35例胆囊癌扩大切除患者均附加肝段切除术;3例附加横结肠切除吻合;2例附加门静脉部分切除,4例附加肝右动脉切除。
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1例;发生胆漏3例,腹腔感染9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5.2(10~25)d。
随访34例,平均11.2(1~31)月,3例术后1年内死亡,7例术后1~2年死亡,25例局部复发。
最长生存29月。
结论 绝大部分胆囊癌发现时处于晚期;针对不同分期和部位选择合适的外科手术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延长患者寿命、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 胆囊肿瘤[中图分类号]R735.8 [文献标识码]BO pera ti on Cho i ces for Ga llbl adder Carc i n o ma s a t D i fferen t St ages CHEN L i2bo,WAN G Guo2bin (D e2part m 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U nion Hospital,Huazhong 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 uhan430022,Hubei,China)Abstract: Objecti ve T 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different operative choices f or gall bladder car2cino ma at different stages. M ethods D ifferent p r ocedures were used in74cases of gall bladder carcino ma at dif2ferent T N M stages,including si m p le cystect o my in7cases of StageⅡandⅢ,radical resecti on in24cases of StageⅢ,extended resecti on p lus hepatic seg mentect o my in35cases of StageⅣA andⅣB,and hepatect o my ofⅣb seg2ment+cystect o my+cholandochojejunost o my in8with scler otizati on of hepatic hilu m.The additi onal treat m ent in2cluded alcohol injecti on ar ound celiac artery and pancreatic ly mph nodes in10cases,I131i m p lantati on in9ca2ses,transverse col on resecti on in3cases,portal vein resecti on in2cases,and right hepatic arteria resecti on in4cases. Results 1case died post operatively.3cases occurred bile leakage,9cases occurred abdom inal in2fecti on,and1case suffered fr o m diabetic ket osis.Post operative hos pitalizati on was15.2(10~25)days in average.I n34cases f oll o wed up f ormeanly11.2(1~31)months,3cases died within1year,7cases died within1t o2years,and25l ocal relapsed.The l ongest survival ti m e was29months. Conclusi on Most patients of gallbladder carcino2ma are f ound at advanced stage.Choosing suitable operative pr ocedures according t o different stages and different l o2cati ons can pr ol ong survivals,relieve sy mpt o ms and i m pr ove life qualities f or gall bladder carcino ma patients. Key words: gallbladder neop las m s 胆囊癌近年来有发病率逐渐增高、发病年龄下降的趋势。
胆囊癌最佳治疗方案概述胆囊癌是一种相对罕见但危害严重的恶性肿瘤。
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大部分病例在中晚期被诊断。
目前,胆囊癌的治疗选择包括手术切除、辅助化疗、放疗等多种方法。
本文将介绍胆囊癌的最佳治疗方案及其相关详情。
最佳治疗方案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胆囊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可根据病情选择胆囊切除术或更广泛的肝胆管切除术。
手术切除应在早期进行,以提高治愈率。
对于早期胆囊癌,单纯胆囊切除术已经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晚期胆囊癌,肝胆管切除术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辅助化疗辅助化疗是指手术后给予化疗以减少术后复发和提高生存率。
寻找最佳的化疗药物和方案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经过一系列的临床试验和研究,发现某些化疗药物对胆囊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如顺铂、吉西他滨等。
辅助化疗通常在手术后的数周内开始进行。
放疗放射治疗在胆囊癌患者中常作为辅助治疗的一部分。
放疗可以通过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来减少复发和改善生存率。
射线治疗通常在手术后进行,可以选择外部放疗或内腔放疗等。
放疗的具体剂量和方案需根据病情和患者个体化特点进行确定。
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已成为胆囊癌治疗的热点研究领域。
靶向治疗通过干扰或阻断胆囊癌细胞的生长信号通路,达到治疗的效果。
例如,抗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药物可以用于胆囊癌的治疗,增加患者的生存时间。
靶向治疗通常与传统的化疗或放疗联合使用。
对称性靶向治疗对称性靶向治疗是一种较新的疗法,可以通过针对胆囊癌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例如,某些药物可以定向抑制胆囊癌细胞上过表达的HER2受体,从而改善治疗效果。
对称性靶向治疗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已显示出一定的潜力。
结论胆囊癌的最佳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辅助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
手术切除是首要选择,早期手术切除可以提高治愈率。
辅助化疗和放疗可在手术后进行,以减少复发和提高生存率。
靶向治疗和对称性靶向治疗是较新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干扰癌细胞的生长信号通路来改善治疗效果。
手术记录: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肠Roux-en-Y吻合术术前及术后诊断术前诊断: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术后诊断: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手术方式本次手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胆囊切除术以及胆肠Roux-en-Y吻合术。
1.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此手术采用腹部右上象限的J形切口,将病变胆管及其周围组织一并切除,包括尾状叶的右半部分。
切除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并采用缝合和放置引流管的方式进行创面处理。
2.胆囊切除术:采用经典的Kocher切口入路,解剖并显露胆囊三角区,分别分离和结扎胆囊动脉和胆囊管,将胆囊从肝脏中切除。
然后将肝脏和胆囊创面进行清洗并关闭。
3.胆肠Roux-en-Y吻合术:取一段空肠进行吻合,将胆道远端与空肠近端进行端侧吻合,将空肠袢逆时针旋转90°后与胆道近端进行端侧吻合。
吻合完成后,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并将各个吻合口用精细缝合线缝合,避免渗漏。
然后缝合上腹部切口。
麻醉方式本手术采用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方式,同时行静脉穿刺以方便药物和液体的输入。
手术经过1.麻醉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手术开始后,首先进行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
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采用J形切口入路,逐步分离病变组织和胆管,确保完全切除病变组织。
3.完成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后,开始进行胆囊切除术。
通过Kocher切口入路,逐步分离胆囊三角区,结扎并切除胆囊动脉和胆囊管,将胆囊从肝脏中切除。
然后对肝脏和胆囊创面进行清洗并关闭。
4.接着进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
先找到可供吻合的胆道远端和空肠近端,进行端侧吻合。
然后旋转空肠袢90°后与胆道近端进行端侧吻合。
完成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创口,缝合各个吻合口,避免渗漏。
5.最后缝合上腹部切口,并放置引流管以方便术后引流。
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体温等指标的变化。
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胆囊癌是一种少见但危险的恶性肿瘤,具有隐匿性和侵袭性。
治疗原发性胆囊癌最常见的方法是手术切除,然而不同的手术方法对于患者的预后影响存在差异。
本文旨在探究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目前,胆囊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胆囊癌最常用的方法。
根据切除范围的不同,包括简单胆囊切除术、胆囊与肝叶切除术、肝门区清扫术等。
其中,胆囊与肝叶切除术和肝门区清扫术被认为是治疗早期原发性胆囊癌的有效方法。
这是因为这两种手术都可以切除潜在的癌细胞,并避免病灶再度出现。
而对于像简单胆囊切除术这样的手术方式,则更适合治疗早期的非浸润性胆囊癌。
在不同手术方式对远期预后的影响中,术后生存率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根据一项对胆囊癌2005年至2015年间治疗方法的meta-analysis研究结果显示,胆囊与肝叶切除术和肝门区清扫术的5年术后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1%-86%和16%-83%,而简单胆囊切除术的无复发生存率为77%。
该研究还指出,胆囊与肝叶切除术和肝门区清扫术的术后生存率比简单胆囊切除术更高且差异显著。
除了术后生存率外,对于原发性胆囊癌的治疗成功与否还与病人的年龄、性别、癌症深度等因素有关。
年龄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老年人更容易发展出由长期慢性炎症引起的转化性损伤。
在一项从2004年至2013年对老年患者进行的研究中发现,老年人接受手术治疗后的长期存活率相对较低。
而性别相比于年龄则不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因为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大致相当。
癌症深度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胆囊肿瘤组织在壁内生长并不会破坏深层组织,这是点型胆囊癌和早期胆囊癌的特征之一。
在这些情况下,通过简单胆囊切除术就可以对其进行彻底治疗。
但是,如果肿瘤穿透了囊壁、浸润了肝内组织,那么更加彻底的手术切除就是必要的。
总的来说,胆囊与肝叶切除术和肝门区清扫术是治疗早期原发性胆囊癌的有效方法,其术后生存率高且差异显著。
胆管癌的治疗方法胆管癌是一种罕见但恶性的胆道系统肿瘤,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和支持性治疗等。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等因素。
1. 手术切除:对于早期诊断病例和部分中晚期病例,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手术的目的是彻底清除胆管癌病灶,其中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肝切除、胆总管切除和胆囊切除等。
有时,可能需要胆管重建术和胆肠吻合术来恢复胆汁的正常流动。
2. 化疗:化疗被广泛应用于胆管癌的治疗中,可以术前或术后辅助使用。
化疗的药物包括吉西他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等,其目的是通过杀灭残留癌细胞预防术后复发和转移。
化疗还常用于晚期胆管癌患者,以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和改善生存质量。
3. 放疗:放疗主要用于辅助和控制胆管癌病情,可以术前或术后联合化疗进行。
放疗可以通过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同时,放疗还可以缓解症状,例如黄疸、腹痛和恶心等。
放疗常用的方法包括外照射放疗和内照射放疗(近腔放疗)。
4. 支持性治疗:胆管癌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支持性治疗来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其中包括营养支持、疼痛管理、黄疸的处理和抗恶心等。
营养支持可以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预防消瘦和肌肉萎缩。
疼痛管理通常采用镇痛药物和其他非药物治疗,以减轻疼痛,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此外,对于晚期胆管癌患者,常规治疗可能无法治愈疾病,因此可以探索其他治疗方法。
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作为新的治疗策略逐渐被采用。
靶向治疗通过干扰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特定信号通路,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免疫治疗则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灭癌细胞。
它的应用和疗效在胆管癌患者中仍处于研究阶段。
总之,胆管癌的治疗方法是多样化且个体化的。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由专业医生团队进行共同决策。
加强早期筛查、提高认识,是胆管癌防治的关键。
一、引言胆囊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胆囊上皮细胞。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胆囊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胆囊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胆囊癌的治疗方案,以期为患者提供参考。
二、治疗方案1. 早期胆囊癌(1)手术治疗早期胆囊癌的治疗首选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术、胆管空肠吻合术、肝门胆管癌根治术等。
手术切除范围应根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以下为手术切除范围:1)胆囊切除术:适用于胆囊癌早期、单发、局限于胆囊壁的肿瘤。
2)胆管空肠吻合术:适用于胆囊癌侵犯胆管,需切除胆囊及部分胆管。
3)肝门胆管癌根治术:适用于胆囊癌侵犯肝门部胆管,需切除胆囊、胆管及部分肝脏。
(2)放疗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早期胆囊癌,放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放疗可减轻肿瘤负荷,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化疗化疗是胆囊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减轻肿瘤负荷,提高手术切除率。
化疗方案可根据肿瘤类型、分期、患者体质等因素进行调整。
以下为常用化疗方案:1)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2)顺铂+5-FU3)吉西他滨+顺铂2. 中晚期胆囊癌(1)化疗中晚期胆囊癌的治疗以化疗为主。
化疗方案可根据肿瘤类型、分期、患者体质等因素进行调整。
以下为常用化疗方案:1)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2)顺铂+5-FU3)吉西他滨+顺铂(2)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在胆囊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
以下为常用靶向药物:1)EGFR抑制剂:如厄洛替尼、奥希替尼等2)VEGF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索拉非尼等3)FGFR抑制剂:如瑞格列替尼等(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在胆囊癌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以下为常用免疫治疗药物:1)PD-1抑制剂:如纳武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2)CTLA-4抑制剂:如伊匹单抗等3. 综合治疗对于晚期胆囊癌患者,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
以下为综合治疗方案:1)化疗+靶向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联合应用化疗和靶向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胆管癌手术分类介绍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手术根治性切除依然是胆管癌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机会,胆管癌的治疗原则是可切除病例一手术切除为主,术后配合放化疗或者中药联合,以巩固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对于不能切除的晚期病例,应施行胆道引流手术,以解除胆道梗阻,控制胆道感染,改善肝脏功能,减少合并症,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一般胆管癌手术复杂多样,难度高,是腹部外科最具有挑战性的手术,手术方式主要取决于胆管癌发生的部位。
胆管癌手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肝内胆管癌:肝内胆管癌手术方式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类似,肝内胆管癌往往不伴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良好,故积极手术尤为重要,应争取无瘤边缘,是获得长期生存的最重要因素。
根治性手术方式包括左半肝切除、右半肝切除、左三叶切除、右三叶切除、尾状叶切除、肝叶楔形切除、肝段切除。
术后须进行肝内胆管癌强调淋巴清扫,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2、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主要采取姑息性切除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手术切除方法的选择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要视肿瘤部位、大小、周围脏器受侵犯等情况而定。
对Ⅰ型肿瘤可采取局部切除,Ⅱ型行局部切除加尾叶切除,Ⅲ型行局部切除附加尾叶和右半肝(Ⅲa)或左半肝(Ⅲb)切除,Ⅳ型行全肝切除及肝移植术。
为了达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胆管癌切除时应该行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清扫、管道“脉络化”。
3、中段胆管癌:中段胆管癌可采取肿瘤局部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手术的关键是要将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肝动脉和门静脉“脉络化”,彻底清除该部位的淋巴结。
4、远端胆管癌的切除:远端胆管癌一般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s手术),保留幽门以维持病人营养,手术死亡率一般低于10%,5年生存率可达15%~20%。
胆囊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梁刚;王远明;韩晞;王平;林汉庭【期刊名称】《中国普通外科杂志》【年(卷),期】2001(10)1【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癌治疗的手术方式。
方法对 1980~ 1999年收治 132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5 5岁 ,女与男之比为1 5∶ 1。
80 %的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
胆囊癌以腺癌为主 (87 1% )。
前期组 (1990年 12月前 ) :单纯胆囊切除 11例 ,胆囊癌根治术 9例 ,胆囊癌扩大根治术 5例 ,姑息性内或外引流术 15例 ,剖腹活检术 30例 ,手术死亡 4例 ,术后并发症 2 0例 ,其中胆漏 4例 ,胰漏 2例。
后期组(1991年元月起 ) :根治性单纯胆囊切除 3例 ,单纯胆囊切除 2例 ,胆囊癌根治术 16例 ,胆囊癌扩大根治术 2 4例 ,姑息性内或外引流术 9例 ,剖腹活检术 8例 ,手术死亡 1例 ,术后出现并发症12例 ,其中胆漏 1例 ,胰漏 1例。
胆囊癌前期组根治切除率 35 7% ,后期组根治切除率 72 6 %。
结论外科技术提高和新的手术器械彭氏多功能解剖器 (PMOD)的应用能提高胆囊癌切除率。
扩大根治术是治疗中晚期胆囊癌积极和有效的措施。
【总页数】4页(P24-27)【关键词】胆囊癌;外科手术;治疗【作者】梁刚;王远明;韩晞;王平;林汉庭【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浙江省仙居县中医院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8【相关文献】1.胆囊癌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因素探讨(附92例报道) [J], 张勇;任光学;冯变喜;李锐2.胆囊癌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 [J], 彭淑牖;洪德飞3.胆囊癌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技术要点 [J], 王健东;全志伟4.晚期胆囊癌误诊为肝门部胆管癌三例手术方式的选择 [J], 远博;柳咏5.胆囊癌病理分期、手术方式选择对预后结局的影响 [J], 吕柯;张海洋;宋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原发于胆囊管开口以上肝总管与左、右二级肝管起始部之间,主要侵犯肝总管、肝总管分叉部和左、右肝管的胆管癌。
对于肝门胆管癌的治疗,手术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能够直接将肿块切除,短期内使病情得到控制,不过手术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有不少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是晚期了,失去了手术的机会,那肝门胆管癌晚期患者不能手术怎么治疗呢?目前治疗肝门胆管癌晚期的方法有很多,即使无法手术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治疗,如放化疗和中医治疗等,也能达到控制病情,延长生命的目的。
肝门胆管癌晚期通过放化疗对机体内癌细胞的抑杀,控制病情的恶化,缩小肿块,延长患者生命。
不过放化疗缺乏选择性和识别性,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导致患者免疫力和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临床上有不少患者因无法耐受其副作用而被迫中断治疗。
因此在放化疗前一定要对患者的体能、营养状况、骨髓储备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其抗癌功效也被日益认可,成为治疗肝门胆管癌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与任何西医手段都不冲突,联合使用还能弥补西医的不足,发挥增效减毒的功效。
如接受放化疗的患者,在放化疗期间配合中医,则可以减轻毒副作用,缓解不良反应,还能增强放化疗的敏感性,提高放化疗的疗效,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并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
另外对于年老体弱、广泛转移,不能手术、放化疗的患者,也可以通过中医药的保守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抑制扩散转移,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甚至有可能实现长期的带瘤生存。
在寻求中医治疗时,很多患者及家属希望找到经验丰富的专家,如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希福抗癌团队首席专家、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
由于出身于中医世家,袁希福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中医名著。
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原发性胆囊癌是指起源于胆囊黏膜或壁的恶性肿瘤,是胆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手术依然是治疗原发性胆囊癌的主要方法。
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远期预后有着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就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癌的首选方法。
根据手术范围的不同,胆囊切除术可分为部分胆囊切除术和根治性胆囊切除术两种。
部分胆囊切除术适用于早期胆囊癌患者,手术目的是尽可能保留胆囊的功能同时彻底切除肿瘤。
相比于根治性胆囊切除术,部分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小,恢复周期较短,术后并发症较少。
研究表明,对于部分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以上。
二、联合切除术联合切除术适用于那些肿瘤已经浸润邻近器官或组织的患者,手术要求不仅要切除胆囊,还要切除相邻的肝组织、胰腺组织或十二指肠组织等。
这种手术方式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大,恢复周期较长,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远期预后。
研究表明,联合切除术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50%以上。
三、姑息性手术对于晚期胆囊癌患者,肿瘤已经广泛转移或者无法通过手术切除的情况下,姑息性手术可以是一个选择。
姑息性手术的目的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姑息性手术通常包括胆囊引流术、胆道支架置入术等。
研究表明,姑息性手术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延长生存期。
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远期预后有着不同的影响。
部分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小,恢复周期较短,远期预后较好;根治性胆囊切除术虽然对身体损伤较大,但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联合切除术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大,但也可以提高患者的远期预后;姑息性手术虽然不能治愈患者,但可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在选择手术方式时需要根据患者的肿瘤分期、身体状况和手术可行性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