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和反思《巩固新生政权》
- 格式:docx
- 大小:15.49 KB
- 文档页数:2
巩固新生政权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认识新中国成长的胜利历程及在这一历程中经历的曲折,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初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正确认识抗美援朝史实,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保家卫国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土地改革前后土地性质的变化及意义三、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穿插学生的讨论探究。
四、学情分析:我国现在相对稳定,但政权仍需大力巩固,例如腐败问题就长期困扰党和政府,所以,本课与现实具有一定的联系。
生初中已学过中国现代史,对这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而所讲述的历史与现在时间相距不远,资料较齐全,影视作品也不少,学生具备学好本课的客观条件。
五、教具:多媒体课件六、学生课前准备:课前预习,对整一节课有一定的总体认识。
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相关资料。
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想一想: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但是,摆在中国领导人面前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全面解放中国的任务没有完成,国民党旧政权的残余武装、土匪,反动派潜藏的特务,经济凋敝,百废待兴,解放区的有效管理,农民渴望得到土地。
新课学习:(一)抗美援朝1、背景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军于1950年9月15日在朝鲜中部的仁川登陆。
10月1日,所谓的“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放下武器,停止战斗,无条件投降。
”美国把战火烧到我国边境,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的城市,还派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我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2、抗美援朝的原因这是由当时新中国面临的周边形势决定的。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新中国采取“遏制”政策。
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军就越过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
如果让美军占领整个朝鲜,强兵压到鸭绿江边,新中国势将难以安定地从事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国际国内的反动势力的气焰势必更嚣张。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和反思巩固新生政权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和反思《巩固新生政权》名校资料《巩固新生政权》教学设计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县教研室任美姣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西藏解放、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史实及影响,运用相关史实分析,提高论从史出的能力,学会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阅读、逐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养成观察、阅读和运用历史地图等的习惯和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论从史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刻体会志愿军战士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树立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的史实及意义。
2.难点:土地改革的意义和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三、教学策略1.采取自主讨论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分成小组,并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等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使用比较、讨论等教学方法,便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2.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整理相关史料,制作任务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3.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网络、课外书等查阅有关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故事。
名校资料《巩固新生政权》教学设计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县教研室任美姣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西藏解放、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史实及影响,运用相关史实分析,提高论从史出的能力,学会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阅读、逐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养成观察、阅读和运用历史地图等的习惯和能力。
通过小组合。
初中历史巩固新政权教案
教材:初中历史教科书
教学目标:
1. 了解新政权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明清时期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和成效;
3. 思考新政权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学重点:
1. 新政权的定义和特点;
2. 明清时期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3. 新政权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难点:
1. 理解新政权对社会的影响;
2. 思考新政权对历史进程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新政权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其意义和特点。
二、讲授新政权的形成和巩固(15分钟)
1. 讲解明清时期新政权的形成和特点;
2. 分析明清时期政府的措施,如改革税收制度、设立白莲教等。
三、小组讨论(10分钟)
1. 学生分组讨论新政权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2. 每组展示讨论结果,并互相交流。
四、探究新政权的意义(10分钟)
1. 总结新政权对历史进程的重要性,如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化繁荣等。
五、归纳总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化学生对新政权的理解和掌握。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总结明清时期新政权的特点和重要性,写一篇作文。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新政权的形成和巩固,引发学生对历史进程的思考和探究,激发了他们的
历史兴趣和学习热情。
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归纳,增强了学生对新政权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作业布置则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历史写作能力。
第六单元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与探索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认识新中国成长的胜利历程及在这一历程中经历的曲折,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学会辨别反映历史特征的素材,提高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图片中获取信息,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初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程,有主见地正视新中国在成长中经历的曲折,综合地、整体地认识社会,并树立社会主义建设是在曲折中前进,新生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正确历史观。
2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可以通过观察图片、合作探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根据这一特点,我在讲本节课时,利用年代尺和各种图片,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但仍有一部分同学能力差一些,学习兴趣不浓,发言不积极,基础薄弱,知识视野狭隘,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
学生课余查阅资料的不多。
他们对共和国风雨历程如何在曲折中前进了解的很少。
大部分学生主要靠影视、课本获取,掌握的知识不全面。
所以上课时注意引导,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互助”的方法,注意学生能力的提高。
目的是到达整节课都在和谐,科学,民主,合作的氛围中进行,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
3重点难点【复习重点】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复习难点】通过区分这时期成就和失误分析其原因,让学生懂的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共和国的风雨历程”复习教案【教学过程】导入:播放视频《国庆60周年庆典》。
第一环节:校对学习:同学在各小组内进行相互校对前置作业,由其他组同学对于组内不会做作业进行讲解,做到先学后教的目的。
第二环节:画尺忆史屏幕显示年代尺,先由学生讲述主要事件,并进行分阶段说出理由。
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③一五计划完成④抗美援朝战争开始⑤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运动⑥文化大革命开始⑦土地改革基本完成⑧新中国成立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49-1956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56-1978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第三环节:看图说史(一)巩固新生政权:1、对外:抗美援朝战争(图片展示)抗美援朝的胜利(1950---1953年)启示: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教案教学设计课题 6.1.1巩固新生政权课时教学目标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认识新中国成长的利历程及在这一历程中经历的曲折,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教材分析重点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认识新中国成长的利历程及在这一历程中经历的曲折,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难点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导入:教师在课前收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图(内含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的图片)并制成幻灯,在上课导入新课时播放,并问学生:这是什么事件?(抗美援朝)这又是谁?(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
新课教学:1.对抗美援朝原因的教学(多媒体显示)当时亚洲形势的地图,让学生了解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并引起学生对中国赴朝作战原因的思考。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在军事上援助蒋介石,同时扶持朝鲜、越南等国的反动势力,建立针对中国的包围圈。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即采取武装干涉政策。
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宣布出兵朝鲜,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同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美、英等国的操纵下通过决议,联合国会员国要派兵随从美国军队入朝。
材料二、1950年9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750000人在朝鲜西海岸的仁川港登陆。
此后,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转入战略退却。
10月1日,美伪军越过三八线,随后侵占平壤,并继续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进犯。
从8月27日起,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和轰炸扫射。
(多媒体显示)○面对这种形势,中共中央根据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作出了怎样的决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请联系材料说出中国为什么要出兵抗美援朝?(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各小组呈现观点,师生互动完成。
2、对抗美援朝经过和结果的教学(多媒体显示)抗美援朝经过的大事年表1950年10月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2024年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册书涉及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基础知识。
能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影响,形成对历史事件的全面认识。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历史资料、图表等信息,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明确历史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历史人物和事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如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等。
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和社会变革,如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等。
历史学科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阶级斗争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本质。
如何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框架,形成系统的历史思维。
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相关历史图片、播放视频片段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提问学生关于上节课内容的回顾问题,巩固旧知,为新课做铺垫。
简要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明确学习任务。
新课讲授系统讲述本课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基础知识。
结合历史资料、图表等信息,分析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本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展开深入探究。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鼓励不同意见的交流与碰撞。
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惑,进行及时解答和引导。
巩固练习设计针对性的课堂练习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提问、抢答等形式,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巩固新生政权教学设计导入:<叙述>1949新中国成立,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然而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工作却相当艰巨,新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到底是哪些困难和挑战呢?先看一段影像<展示>朝鲜战争片段<提问>这片中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新课:<承转>对,是抗美援朝战争,那么这一战争是怎样发生的呢?请同学说说它发生的历史背景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承转>通过对战争背景的分析,你认为中国当时应积极参战,还是保守行事,静观事态发展?<学生活动>辩论正方:中国参战是合情合理的反方:中国参战是不合情合理的。
<小结>在辩论中我们越发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参战既是对自己的保护,同时对整个世界也是一种正义的声张。
<叙述>中国在面临国内外重大困难和严峻挑战的情况下,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发扬正义的国际精神,打破美国险恶政治企图,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人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承转>那么,战争形势究竟如何?结果又怎样?<展示>1—3次战役示意图指导学生根据战役示意图,大致描绘战争中主要战役的路线形势。
<叙述>同学们分析得不错,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军战线拉得过长,而我军抓住有利地形,集中力量给予对方致命打击。
在1950年10月入朝后,志愿军取得五战五捷,将美军赶到三八线附近<承转>那战争结果怎么样<展示>克拉克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影像<叙述>我国和朝鲜共同协作,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体现了正义与和平的力量<提问>结合克拉克的那段话,说说这四个错误各指什么?然后全面分析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承转>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下面我们归纳下<展示>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叙述>抗美援朝的胜利是新中国巩固新生政权的一个重要成就,除此之外,我国在国内还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课堂小结:<归纳>新中国巩固新生政权取得的伟大胜利政治上:肃清国民党残余、和平解放西藏、各地建立人民政府经济上: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完成土地改革军事上:抗美援朝的胜利。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和反思《巩固新生政权》
名校资料《巩固新生政权》教学设计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县教研室任美姣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知道西藏解放、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史实及影响,运用相关史实分析,提高论从史出的能力,学会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阅读、逐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养成观察、阅读和运用历史地图等的习惯和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论从史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刻体会志愿军战士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树立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的史实及意义。
2.难点:土地改革的意义和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三、教学策略
1.采取自主讨论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分成小组,并采
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等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使用比较、讨论等教学方法,便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2.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整理相关史料,制作任务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3.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网络、课外书等查阅有关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