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度测试系统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61.50 KB
- 文档页数:10
利用传感器测量重力加速度大小的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利用传感器测量重力加速度大小### 1. 引言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传感器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从而深入了解物体所受的引力。
通过合理设计实验步骤和使用适当的仪器,我们将能够准确地获取重力加速度的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
### 2. 实验目的掌握传感器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原理和方法,熟悉相关仪器的使用,以及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获取准确结果的技能。
### 3. 实验材料和仪器- 加速度传感器- 数据采集器- 支持实时数据记录的计算机软件- 平稳水平的表面- 测试物体(可选)### 4. 实验步骤#### 4.1 设置实验环境确保实验室环境平稳,尽量消除外部干扰因素。
将传感器连接到数据采集器,并确保设备处于工作状态。
#### 4.2 传感器校准在开始实验前,对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4.3 测量基准将传感器放置在水平表面上,记录此时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作为实验的基准。
#### 4.4 添加测试物体(可选)若需要测量特定物体的重力加速度,将该物体轻放在传感器附近。
注意保持物体相对静止,避免额外的力干扰。
#### 4.5 进行多次测量进行多次测量,记录每次测量的数据。
确保每次测量前传感器和测试环境都保持一致。
#### 4.6 数据记录与分析使用计算机软件实时记录和保存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分析。
计算平均值,并考虑任何异常值的排除。
### 5. 实验注意事项- 保持实验环境平稳,避免外部干扰。
- 传感器校准是确保准确测量的关键步骤。
- 对测试物体的添加需要小心,确保不引入额外的力。
### 6. 实验结果与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讨论可能的误差来源和改进实验的方法。
### 7. 结论总结实验过程,强调实验的重要性,以及对物体受力的深入理解。
指出实验中的挑战和可能的改进方向。
通过以上实验设计,我们能够系统地测量重力加速度大小,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深化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三轴加速度”原理测试说明1程序设计目标及程序运行效果说明本案例是通过三轴加速度计ADXL345测得重力加速度在x、y、z方向的分加速度,通过分加速度计算出芯片在x、y方向的倾角,再由数码管显示出来(左边数码管显示x方向的倾角,右边显示y方向的倾角),其中按键key1实现校准功能。
2程序相关电路及工作原理说明ADXL345通过IIC_SCL和IIC_SDA与单片机相连,单片机以IIC总线的方式对ADXL345进行读写。
2.1ADXL345原理简述ADXL345是一款完整的3轴加速度测量系统,既可以测量运动或冲击导致的动态加速度,也能测量静止加速度,例如重力加速度,使得器件可作为倾斜传感器使用。
初始化时,ADXL345在启动序列期间工作在100 Hz ODR,在INT1引脚上有DATA_READY中断。
设置其它中断或使用FIFO时,建议所使用的寄存器在POWER_CTL和INT_ENABLE寄存器之前进行设置。
读取数据时,DATA_READY中断信号表明数据寄存器中的三轴加速度数据已被更新。
当新数据就绪时它会被置为高电平。
(通过DATA_FORMAT寄存器,中断信号可设置为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利用低-高跃迁来触发中断服务例程。
可从DATAX0、DATAX1、DATAY0、DATAY1、DATAZ0和DATAZ1寄存器中读取数据。
为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推荐使用多字节读取从ADXL345获取数据。
ADXL345为16位数据格式。
从数据寄存器中获取加速度数据后,用户必须对数据进行重建。
DATAX0是X轴加速度的低字节寄存器,DATAX1是高字节寄存器。
在13位模式下高4位是符号位。
注意,可通过DATA_FORMAT寄存器设置其它数据格式POWER_CTL和INT_ENABLE寄存器之前进行设置。
同时ADXL345具有偏移寄存器,可进行偏移校准。
偏移寄存器的数据格式是8位、二进制补码。
偏移寄存器的分辨率为15.6 mg/LSB。
《采用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边坡稳定安全监测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边坡稳定安全监测系统在地质工程、环境科学、土木工程等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对于防止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实时、准确的边坡稳定安全监测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用MEMS加速度传感器进行边坡稳定安全监测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采用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边坡稳定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思路、方法及其实用性。
二、系统设计概述本系统以MEMS加速度传感器为核心,结合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及报警等模块,实现对边坡稳定的实时监测。
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边坡稳定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从而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系统硬件设计1. MEMS加速度传感器:作为系统的核心部件,MEMS加速度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通过测量边坡的微小振动,可以判断边坡的稳定性。
2.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采集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并进行初步的处理和滤波,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 数据传输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传输至数据中心。
4. 数据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如信号处理、数据存储等。
5. 报警模块:当边坡出现异常振动时,报警模块会发出警报,提醒相关人员采取措施。
四、系统软件设计1. 数据处理算法: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采集的加速度数据进行滤波、去噪、积分等处理,以获取边坡的位移、速度等信息。
2. 数据分析与预警模型:通过建立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模型,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边坡的稳定性。
当边坡出现不稳定趋势时,及时发出预警。
3. 用户界面:设计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查看实时监测数据、历史数据、报警信息等。
4. 数据存储与备份: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本地或云端数据库中,以备后续分析使用。
同时,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数据丢失。
五、系统实用性与优势采用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边坡稳定安全监测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 高精度:MEMS加速度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可以准确测量边坡的微小振动。
应变式加速度测试系统与信号处理设计年级:学号:姓名:专业:指导老师:年月测试专业传感器与信号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本课程设计采用低频《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为振动信号检出器,对车辆振动检测系统进行较全面的设计。
主要内容包括:传感器设计,供桥电源设计,信号调理器设计,仿真分析,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等。
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同学们初步掌握传感器与测试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以及信号分析与处理的基本技术,培养同学们的设计能力。
一、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概念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称为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低频传感器,由弹性梁,质量块,应变片及电桥等组成,质量块在加速度作用下,产生惯性力使弹性梁变形来获取信号,是车辆振动测量常用传感器。
二、测试系统的组成1、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检出振动信号;2、供桥电源(恒流源)及系统电源;3、信号调理器:放大器、滤波器及积分电路等。
三、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技术指标量程:±50 g;频率范围:0.01~149Hz;非线性误差:≤0.05灵敏度:≥0.001(v/g)外壳尺寸:不大于16mm×16mm×20mm;重量:不大于15g;供桥电压:2V~24V(DC)。
测试系统其它部分的技术指标应与传感器指标相匹配。
四、设计的主要内容1、测试系统2、仿真分析3、测试实验4、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目录设计计算 (1)一、加速度测试系统的原理与结构 (1)二、传感器设计 (1)1.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简介: (1)2.设计计算: (2)3.设计结果: (4)三、信号调理器设计 (5)1、电桥放大器设计: (6)2、滤波器设计 (9)3、积分电路设计 (12)4、有效值、峰值检测电路设计 (17)四、供桥电源设计 (21)1.设计指标 (21)2.小型变压器设计原理 (21)3.稳压电路图主要原件、性能 (22)5.电路设计、原件选取原则 (23)五、传感器、信号调理器电路总成 (24)六、加速度信号测试与信号分析处理 (25)1. 振动加速度信号测试 (25)2. 信号分析处理 (26)七、总结 (28)附录数据处理程序 (29)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放大器低通滤波器积分电路峰值检测供桥电源(恒流源)及系统电源数据采集计算机分析处理信号调理器设计计算一、加速度测试系统的原理与结构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的传感器。
船舶加速度计的设计与应用船舶加速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船舶运动状态的仪器。
通过检测船舶在笛卡尔坐标系下的加速度,可以确定船舶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在海事活动中,船舶加速度计被广泛应用于导航、海上科学研究等领域,对于保障海上交通和保护海洋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探讨船舶加速度计的设计与应用。
一、船舶加速度计的原理与构造船舶加速度计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检测器、信号处理器和显示器。
检测器是船舶加速度计的核心部件,用于检测船舶在三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包括横向、纵向和竖向加速度。
检测器通常采用MEMS技术制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优点。
信号处理器主要负责将检测器检测到的加速度信号进行滤波、积分、比例放大等处理,输出船舶在三个方向上的速度、位移等运动状态参数。
目前,信号处理器采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进行实现,具有高速、高精度、低功耗等特性。
显示器是船舶加速度计的输出界面,用于显示船舶在三个方向上的速度、位移等运动状态参数。
目前,显示器通常采用LED、LCD等技术进行实现,具有高亮度、低功耗、易于观察等优点。
二、船舶加速度计的设计与优化船舶加速度计的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抗震性、抗干扰性、精度和灵敏度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多种优化措施,以保证船舶加速度计在恶劣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
抗震性是船舶加速度计设计的基本要求,对于海上运输和海上科学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船舶加速度计的抗震性,需要选择适当的材料和结构,并进行充分的振动测试和模拟分析。
抗干扰性是船舶加速度计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要求,避免了设备工作时受到环境的干扰。
目前,智能陀螺仪、电子罗盘、GPS等位置导航系统常常会对船舶加速度计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加强设计和筛选,以降低这些干扰的影响。
精度是船舶加速度计的核心指标之一,影响到其在海上活动中的使用。
为了提高精度,需要对检测器、信号处理器等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利用最新的传感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算法,以提高船舶加速度计的精度和稳定性。
低功耗高精度电容式加速度计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加速度计是测量物体加速度的关键设备。
目前,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加速度计在医疗、航天、汽车、智能手环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由于传统的加速度计功能单一、功耗较高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系列的限制。
因此,开发一种低功耗高精度电容式加速度计系统,已经成为了当前重要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
二、选题意义目前多数加速度计使用压电晶体或微机械加速度计,这些传感器的容错性较差,而且易受干扰,其测量的精度和灵敏度都有所限制。
而电容式加速度计作为一种新型的加速度测量方法,能够准确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因此,设计一种低功耗高精度电容式加速度计系统,能够大幅度提高现有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三、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低功耗、高精度、全数字化的电容式加速度计系统。
该系统将采用微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结合传感器设计、信号采集、信号处理机制的优化等多个方面,来实现对物体加速度的高精度测量。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设计和制作电容式加速度计传感器2.研究传感器对加速度的灵敏度影响因素3.研究传感器的有效容量和采样率的选择4.研究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算法5.优化系统功耗并开发可供使用的电源管理系统四、研究方法1.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确定系统各项设计指标2.设计并测试电容式加速度计传感器3.研究传感器的灵敏度、信噪比和动态响应等性能指标4.设计和搭建低功耗的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系统5.对系统的功耗进行分析和优化6.对系统进行综合测试和性能评价五、预期成果1.一套完整的低功耗、高精度电容式加速度计系统的设计方案2.制作并测试出一种高性能的电容式加速度计传感器3.对传感器灵敏度、信噪比和动态响应性能等进行详细的实验研究和机理分析4.开发出一种高效的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算法5.进行功耗分析和优化,设计出一种有效的电源管理策略六、研究进度计划1.前期准备(2个月):系统调研和技术方案制定2.传感器设计和制作(4个月):选取材料、设计和制作传感器3.传感器性能测试(2个月):对传感器进行实验研究和性能测试4.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算法研究(3个月):开发高效的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算法5.电源管理系统设计(2个月):设计合理的电源管理策略6.系统集成和测试(3个月):对整个系统进行集成和性能测试七、参考文献1. 张阳,孙冬梅. 低功耗高精度MEMS三轴加速度计系统设计[D].浙江大学,2013.2. 周丽,苗长虹,臧会坤. 基于MEMS的低功耗高精度三轴加速度计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11,19(2):320-328.3. 李亮,金洪通,王立民. 一种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科技,2012(11):72-79.。
加速度计测倾角的原理分析及系统设计实现1.1 物理原理加速度计的默认受力轴为水平方向,即水平放置轴向上受到的拉力为0,加速度a为0。
(图1)当加速度计产生倾斜时,受力轴的轴线与水平线会产生大小为θ的夹角,从而在轴线方向受到大小为的F=Mgcosθ重力分量,轴线上加速度a为gcosθ。
不同的倾斜角度下,加速度计受力轴所受到的力的大小不同。
θ在0到90度的范围内a与θ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因此a与θ还存在如下形式关系:arccos(a)=θ可以通过测量F的大小得到θ的值,即倾斜角的大小。
1.2 MMA726 工作原理加速度计MMA726具有三个加速度感应轴,感应方向两两垂直(图2)所示。
用于感应物体的运动和方向,根据物体运动和方向改变输出电压值。
各个轴的信号在不运动或者不被重力作用的状态下(0g),其输出为 1.65V。
如果沿着某一个方向活动,或者受到重力作用,输出电压就会根据其运动方向以及设定的传感器灵敏度而改变其输出电压。
加速度计灵敏度由两个开关S1、S2连接的电阻控制,电阻大小选择在1kΩ到3.3kΩ之间。
具体情况见表1。
1.3 倾角的测量将加速度计静止的放在所要测量的p2 AD转换2.1 A/D转换器A/D转换器是一种用来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适合于数字处理的二进制器件。
A/D转换器的输入有两种,即模拟输入信号V(in)和参考电压V(ref);其输出是一组二进制数。
可以认为,A/D转换器是一个将模拟信号值编码制成对应的二进制的编码器。
常用的A/D转换器有:双积分式、逐位比较式及并行直接比较式等几种。
2.2 A/D转换方法本系统利用的是A VR芯片,内部集成有一个10位逐次比较ADC 电路。
因此,使用A VR可以非常方便地p3 系统设计3.1 流程设计本系统实现倾角测量的流程为:加速度计通过感应重力的变化输出连续的模拟信号,将这一信号连接A/D转换设备。
A/D转换设备再将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并将这一信号经过单片机I/O口输入到单片机内部。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目录
1.简介
2.测试方案设计
3.测试系统组成
3.1压电加速度传感器
3.1.1组成
3.1.2工作原理
3.1.3灵敏度
3.2电荷放大器
3.2.1测试电路图
3.2.2数据计算处理
3.3动态信号分析仪
4.实验测试流程
5.说明总结
6.参考文献
压电加速度测试系统
1.简介
现代工业和自动化生产过程中,非电物理量的测量和控制技术会涉及大量的动态测试问题。
所谓动态测试是指量的瞬时值以及它随时间而变化的值的确定,即被测量为变量的连续测量过程。
它以动态信号为特征,研究了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问题,而动态测试中振动和冲击的精确测量尤其重要。
振动与冲击测量的核心是传感器,常用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来获取冲击和振动信号。
压电式传感器是基于某些介质材料的压电效应,当材料受力作用而变形时,其表面会有电荷产生,从而实现非电量测量。
压电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工作频带宽,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等特点,因此在各种动态力、机械冲击与振动的测量以及声学、医学、力学、宇航等方面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所以在此设计了一种压电式加速度测试系统,能够满足测试0—3G的低频率加速度测试。
2.测试方案设计
系统组成: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电荷放大器、动态信号分析仪
被测对象的振动加速度信号经传感器拾振,由传感器电缆将加速度信号送入该系统电荷放大器,电荷放大器将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并放大,通过数据采集测试仪采样,便实现对信号的采集。
最后在PC 端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显示。
如下图所示
3.测试系统组成
3.1压电加速度传感器
3.1.1组成
由质量块、压电元件、支座以及引线组成
如下图所示
3.1.2工作原理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采用具有压电效应的压电材料作基本元件,是以压电材料受力后在其表面产生电荷的压电效应为转换原理的传感器。
这些压电材料,当沿着一定方向对其施力而使它变形时,内部就产生极化现象 ,同时在它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上便
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重新恢复不带电的状质压电
元件支座输出引线
态;当作用力的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着改变。
实际测量时,将图中的支座与待测物刚性地固定在一起。
当待测物运动时,支座与待测物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压电元件受到质量块与加速度相反方向的惯性力的作用,在晶体的两个表面上产生交变电荷( 电压) 。
当振动频率远低于传感器的固有频率时,传感器的输出电荷( 电压) 与作用力成正比。
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器放大,即可由一般测量仪器测试出电荷( 电压) 大小,从而得出物体的加速度。
压电材料可分为压电晶体和压电陶瓷两大类,因压电陶瓷的压电系数比压电晶体的大,且采用压电陶瓷制作的压电式传感器的灵敏度较高,故本系统压电元件采用压电陶瓷,极化方向在厚度方向(z方向) 。
当加速度传感器和被测物一起受到冲击振动时,压电元件受质量块惯性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此惯性力是加速度的函数。
设质量块作用于压电元件的力为F上,支座作用于压电元件的力为F下,则有
F =Ma ( 1 )
F = = = ( M + m ) a ( 2 )
式中M为质量块质量;m为晶片质量;a为物体振动加速度。
由式( 1 ) 、( 2 ) 可得晶片中厚度方向( z方向)任一截面上的力为
F=Ma +ma (1一z/d) ( 3 )
式中d为晶片厚度。
则平均力为
因晶片为压电陶瓷,极化方向在厚度方向( z方向) ,作用力沿着方向,故此时外加应力只有T 3,不等于零,其平均值为
式中A为晶片电极面面积。
选用D型压电常数矩阵,得电荷
C式中为压电常数。
由于质量块一般采用质量大的金属钨或其他金属制成,而晶片很薄,即有M》m,故式( 6 ) 通常写为
由式(7)可知,压电元件的Q和、M 成正比,根据测量电荷量就可得到加速度。
3.1.3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其输出电量与所承受的振动(或冲击)加速度的比值。
它是表征加速度传感器性能的最基本的参数。
公式推导:设晶片为压电陶瓷,极化方向在厚度方向(z方向),作用力沿着z方向可推导出压电陶瓷片产生的电荷为:Q=d33Ma
M为质量块质量,m为晶片质量,a为物体振动加速度,l为晶片厚度,A为晶片电极面面积
a=g(重力加速度)时得到的电荷Q值,常称为灵敏度,单位记为C/g,即灵敏度为一个g产生的电荷。
上式为灵敏度的电荷表示法。
灵敏度亦可用开路输出电压表示,因为
式中,Cd为晶片的低频电容(自由电容)
所以
取a=g,即为灵敏度的电压表示法,即一个g时产生的开路电压,单位记为V/g。
3.2电荷放大器
由压电元件的工作原理可知,压电式传感器可看作一个电荷发生器。
同时,它也是一个电容器,晶体上聚集正负电荷的两表面相当于电容的两个极板,极板间物质等效于一种介质,则其电容
量为
式中A为晶片电极面面积;为压电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
为真空介电常数。
因此,压电传感器可以等效为一个与电容相串联的电荷源。
压电传感器本身的内阻抗很高,而输出能量较小,因此,它的测量电路通常需接入一个高输入阻抗的前置放大器,其作用如下:( 1 )把它的高输出阻抗变换为低输出阻抗。
( 2 )放大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
本设计中前置放大器采用电荷放大器。
压电传感器在实际使用时与测量仪器或测量电路相连接,因此还需考虑连接电缆的等效电容C放大器的输入电阻、输入电容及压电传感器的泄漏电阻R,这样压电传感器在测量系统中的实际等效电路如下所示。
3.2.1测试电路图
3.2.2数据计算处理
图中,A为运算放大器增益。
由于运算放大器的,R i 极高,而所以可认为和是开路的。
设运算放大器输入电压为输出电压为根据运算放大器理论和电路理论得电荷量为
由此可知,在一定情况下,电荷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与传感器的电荷量成正此,并且与电缆分布电容无关。
因此,采用电荷放大器时,即使联接电缆长度在百米以上,其灵敏度也无明显变化这是电荷放大器的突出优点。
3.3动态信号分析仪
动态数据采集测试仪是振动测试系统最重要的一环。
其实质是一种带通讯接口和程序控制的多功能智能仪器,具有内置调理作用,可直接对加速度信号进行测量。
4.实验测试流程
该系统的采集方式为多通道并行;A/D分辨率为12bit;最高采样频率为1MHz;频率范围为0.5Hz—6kHz;低通滤波器的衰减斜率为-12dB/OCT;加速度的测量范围为0—50m/s^2(满足测试要求)。
5.说明总结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是基于某些介质材料的压电效应,是典型的有源传感器,当材料受力作用而变形时,其表面会有电荷产生,从而实现加速度测量。
压电加速度测量系统的优点是通频带宽,量程大,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且系统中增加了温度补偿,解决了普通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受温度影响大的缺点,提高了它的性能和可靠性,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动态力、机械冲击与振动等测量领域,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与应用价值。
6.参考文献
(1)黄长艺,卢文祥,熊诗波.机械工程测试与实验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黄长艺,卢文祥.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3)孙传友,孙晓斌.感测技术基础.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4)秦树人.机械工程测试原理与技术.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