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电解质-(2923)
- 格式:docx
- 大小:28.72 KB
- 文档页数:7
第五讲电解质知识点一.电解质、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解质必须是自身能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
SO2、CO2不属于电解质,而H2SO3、H2CO3是电解质。
③条件:水溶液或融化状态对于电解质来说,只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可,而对非电解质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④难溶性化合物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
例如:BaSO4、AgCl 难溶于水,导电性差,但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太小,测不出(或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他们是电解质。
⑤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是电解质溶液);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
知识点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强酸强碱,大多数盐)2.弱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弱酸、弱碱)①强电解质强酸:H2SO4、HNO3、HCl、HBr、HI等强碱: NaOH、KOH、Ba(OH)2、Ca(OH)2等大多数盐:BaSO4、AgCl等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②弱电解质:弱酸:H2CO3、CH3COOH、H3PO4、HClO等弱碱:NH3·H2O等极少数盐: HgCl2、Pb(CH3COO)2等水知识点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电离: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里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的过程。
强电解质用 = ,弱电解质用例:CaCl2 = Ca2+ + 2Cl_, HCl = H+ + Cl- , Na2SO4 = Na+ + SO4 2_NaHCO3 = Na+ + HCO3―,NaHSO4 = Na+ + H+ +SO42―HF H+ + F-(2)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多元弱碱一步到位。
H2CO3 H++HCO3-,HCO3- H++CO32-,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必修一】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2.2.1电解质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离子反应电解质的电离知识点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如酸、碱、盐等。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如酒精、蔗糖等。
2.电解质的电离与导电性的关系(1)强碱和盐等化合物:固态时,虽然存在阴、阳离子,但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溶于水或熔融时,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
(2)酸:固态或液态时,只有分子,没有离子,所以不导电;水溶液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
(3)金属氧化物:固态时,虽然存在阴、阳离子,但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由于金属氧化物不溶于水,所以只有在熔融状态下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比较例1.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NaCl晶体、BaSO4B.铜、二氧化硫C.液态的醋酸、乙醇D.熔融的KNO3、硫酸溶液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导电性很差,所以水是非电解质B.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否电离C.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一定都是非电解质D.NaCl和HCl都是电解质,所以它们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例3.在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A.氯化钠溶液B.金属铜C.熔融硝酸钾D.乙醇变式1.有以下10种物质:①铜②稀硫酸③氯化氢④氨气⑤空气⑥二氧化碳⑦金属汞(俗称水银)⑧氯化钠⑨硫酸钡⑩氯气按照表中提示的信息,把符合左栏条件的物质序号填入右栏相应的位置。
序号符合条件物质序号变式2.有下列物质:①NaOH固体、②铜丝、③纯H2SO4、④稀H2SO4、⑤CO2气体、⑥氨水、⑦CaCO3粉末、⑧葡萄糖晶体、⑨MgO固体、⑩CuSO4·5H2O晶体、⑪氨气请用序号填空:(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_________,只在水溶液中导电的是__________,只在熔融状态下导电的是__________,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第2节电解质第1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1)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其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_nm之间。
(2)在做电解水的实验时,常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NaOH溶液,用来增强水的导电性。
(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①H2SO4:H2SO4===2H++SO2-4,②AlCl3:AlCl3===Al3++3Cl-,③NaOH:NaOH===Na++OH-。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蔗糖、酒精等都是非电解质。
二、电解质的电离1.概念电解质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表示电离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如:①熔融的NaCl:NaCl(熔)===Na++Cl-,②Na2SO4水溶液:Na2SO4===2Na++SO2-4。
3.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分类电离特征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盐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三、强、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强酸、强碱、大多数盐等都是强电解质。
电离方程式中用“===”表示。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弱酸、弱碱、H2O等都是弱电解质。
电离方程式中用“”表示。
1.BaSO4难溶于水,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故BaSO4是非电解质,对吗?答案:判断某物质是否为电解质的依据:只要在水溶液里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电解质。
BaSO4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Ba2+和SO2-4,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能够导电,故BaSO4是电解质,上述判断错误。
2.金属能导电,是电解质吗?CO2、Na2O溶于水后所得水溶液能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答案:金属是单质,虽然能导电,但不属于电解质。
一、电解质的电离1.酸、碱、盐的电离(1)电离的概念:物质溶解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电离的条件是在水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绝不能认为是通电。
(2)酸、碱、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NH 4+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
(3)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如:H2SO4=2H ++ SO42-; NaOH = Na++ OH -; NaHCO 3= Na++HCO 3-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并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
2.酸、碱、盐是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说明: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④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2、SO3、 NH 3、 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等。
(3)常见的电解质①强电解质强酸: H2SO4、 HCl 、 HNO 3、 HClO 4、HBr 、HI 。
强碱; NaOH 、 KOH 、 Ca(OH) 2、Ba(OH) 2。
大多数盐: NaNO 3、NH 4Cl、 MgSO 4等②弱电解质弱酸: H2CO3、HF 、 CH 3COOH 、 HClO 、H 2SO3、 H2S、 H 3PO4等;弱碱: NH 3· H2O、Cu(OH) 2、 Fe(OH) 3、 Mg(OH) 2等;水: H2O二、电离方程式( 1)强电解质:用“=== ”如: H2SO4 ===2H+ + SO42—BaSO4=== Ba2+ + SO42—( 2)弱电解质:用“”如: HF H++F——一、电解质的电离1.酸、碱、盐的电离(1)电离的概念:物质溶解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电离的条件是在水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绝不能认为是通电。
(2)酸、碱、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NH 4+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
(3)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如:H2SO4=2H ++ SO42-; NaOH = Na++ OH -; NaHCO 3= Na++HCO 3-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并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
2.酸、碱、盐是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说明: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④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2、SO3、 NH 3、 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等。
(3)常见的电解质①强电解质强酸: H2SO4、 HCl 、 HNO 3、 HClO 4、HBr 、HI 。
强碱; NaOH 、 KOH 、 Ca(OH) 2、Ba(OH) 2。
大多数盐: NaNO 3、NH 4Cl、 MgSO 4等②弱电解质弱酸: H2CO3、HF 、 CH 3COOH 、 HClO 、H 2SO3、 H2S、 H 3PO4等;弱碱: NH 3· H2O、Cu(OH) 2、 Fe(OH) 3、 Mg(OH) 2等;水: H2O二、电离方程式( 1)强电解质:用“=== ”如: H2SO4 ===2H+ + SO42—BaSO4=== Ba2+ + SO42—( 2)弱电解质:用“”如: HF H++F—CH3COOH CH3COO —+ + H一、电解质的电离1.酸、碱、盐的电离(1)电离的概念:物质溶解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电离的条件是在水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绝不能认为是通电。
(2)酸、碱、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NH 4+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
(3)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如:H2SO4=2H ++ SO42-; NaOH = Na++ OH -; NaHCO 3= Na++HCO 3-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并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
2.酸、碱、盐是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说明: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④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2、SO3、 NH 3、 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等。
(3)常见的电解质①强电解质强酸: H2SO4、 HCl 、 HNO 3、 HClO 4、HBr 、HI 。
强碱; NaOH 、 KOH 、 Ca(OH) 2、Ba(OH) 2。
大多数盐: NaNO 3、NH 4Cl、 MgSO 4等②弱电解质弱酸: H2CO3、HF 、 CH 3COOH 、 HClO 、H 2SO3、 H2S、 H 3PO4等;弱碱: NH 3· H2O、Cu(OH) 2、 Fe(OH) 3、 Mg(OH) 2等;水: H2O二、电离方程式( 1)强电解质:用“=== ”如: H2SO4 ===2H+ + SO42—BaSO4=== Ba2+ + SO42—( 2)弱电解质:用“”如: HF H++F—CH3COOH CH3COO —+ + H一、电解质的电离1.酸、碱、盐的电离(1)电离的概念:物质溶解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电离的条件是在水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绝不能认为是通电。
(2)酸、碱、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NH 4+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
(3)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如:H2SO4=2H ++ SO42-; NaOH = Na++ OH -; NaHCO 3= Na++HCO 3-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并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
2.酸、碱、盐是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说明: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④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2、SO3、 NH 3、 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等。
(3)常见的电解质①强电解质强酸: H2SO4、 HCl 、 HNO 3、 HClO 4、HBr 、HI 。
强碱; NaOH 、 KOH 、 Ca(OH) 2、Ba(OH) 2。
大多数盐: NaNO 3、NH 4Cl、 MgSO 4等②弱电解质弱酸: H2CO3、HF 、 CH 3COOH 、 HClO 、H 2SO3、 H2S、 H 3PO4等;弱碱: NH 3· H2O、Cu(OH) 2、 Fe(OH) 3、 Mg(OH) 2等;水: H2O二、电离方程式( 1)强电解质:用“=== ”如: H2SO4 ===2H+ + SO42—BaSO4=== Ba2+ + SO42—( 2)弱电解质:用“”如: HF H++F—CH3COOH CH3COO —+ + H专题三电解质一、电解质的电离1.酸、碱、盐的电离(1)电离的概念:物质溶解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电离的条件是在水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绝不能认为是通电。
(2)酸、碱、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3)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如:H2SO4=2H ++ SO42-; NaOH = Na++ OH -; NaHCO 3= Na++HCO 3-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并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