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御史大夫—中央 监御史—地方 2.汉武帝时:御史大夫——中央
设十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官和诸侯王 3.以后历朝历代都有监察机构设置, 唐---御史台; 宋---御史台,知州,通判制度;提点刑狱司等。 明---都察院 厂卫特务机构 清---都察院
这些措施有效吗?监察官对谁负责?所有官员都受 监察吗?古代的监察制度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主要的选官制度
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夏商周: 分封制
秦朝: 郡县制
两汉: 郡国并存——州,郡,县
唐: 道,州,县
宋: 路,州,县 元: 行省制度。省,路,府,州,县
(另:中书省;宣政院 ;枢密院)
明: 行省制度。承宣布政史司,府,县 清: 行省制度。省,道,府,县
1)历代行政区划的设置
山东、山西)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政院进行管理。
你知道金华在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吗?
夏商周: 分封制
秦朝: 郡县制
两汉: 郡国并存——州,郡,县
唐: 道,州,县
宋: 路,州,县 元: 行省制度。省,路,府,州,县
(另:中书省;宣政院)
明: 行省制度。承宣布政史司,府,县 清: 行省制度。省,道,府,县
时间:秦创立后,延续2000余年
基础:理论基础来自于法家思想;
经济基础来自于小农经济。
实质:处理两个关系,在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特点:皇帝的终身制和世袭制,通过直接任免各级官吏而 掌握大权。 形成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绝对服从皇帝。
职能:镇压人民反抗,抵御外来侵扰, 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冲突,组织重大工程。
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 1.世官制:将官员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 2.察举制:汉代—人才举荐制; •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 3.科举制:隋唐以后考试选官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