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51 MB
- 文档页数:18
信息窗一(认识方向)-青岛五四学制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根据信息窗中的信息确定物体的方向。
2.学生能够运用信息窗中的信息描述物体的方向。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信息窗中的信息描述物体的方向。
三、教具准备1.青岛五四学制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及教辅资料。
2.信息窗一(认识方向)。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物品的方向,并提问:“这个板书是什么方向的?桌子是什么方向的?”•探究物体的方向与地球的方向是否一致。
2. 学习并练习•教师出示信息窗一(认识方向),让学生观察、思考,回答“信息窗中的箭头指向哪里?”,“怎样说明这个方向是朝上/下/左/右?”等问题。
•小组讨论和展示,让学生通过信息窗中的信息相互确认和补充,并找出自己家里一些物品的朝向并描述。
•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两名学生一组,模拟一位向路人询问去某个地方的方向,另一位应根据信息窗中的信息指路。
3. 拓展应用•给学生出示简单地图并指挥学生寻找不同位置,指导学生用信息窗中的信息描述所给地点的方向,并发现同一地点在不同方向下所呈现的特点。
•进一步辨认和应用物体的方向,如“左手”的方向是什么、“你右边的同学车削铅笔时他的手臂是向左还是向右?”等问题加深学生对物体朝向的认知和理解。
五、课后作业•完成课堂笔记并复习教材内容。
•家里检索出几个不同朝向的物品进行描述。
六、教学评价1. 师生评价•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中的讨论和练习,能够辨别出所给物品的朝向,并且用准确的描述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能够充分发挥信息窗的适用性,帮助学生直观地认知物体的朝向和描述方法,并且在课堂上给居家的拓展应用也十分恰当。
2. 学生评价•学生学习到了描述物品朝向的方法和准确表达方法。
•学生对信息窗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和认识。
3.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更加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索和理解物体的朝向以及方向的重要性。
信息窗一(认识方向)-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理解左、右、上、下的概念。
2.能够掌握运用左、右、上、下的基本指令。
3.能够进行左右、上下的比较。
二、教学重点1.左、右、上、下的概念。
2.运用左、右、上、下的基本指令。
三、教学难点1.左右、上下的比较。
2.能够按指示正确地行动。
四、教学方法通过小组活动、游戏、案例演示以及师生互动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让学生通过观察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例如电视、黑板、学生)、身体的左右上下感受、走迷宫等等,引导学生来认识、理解左、右、上、下的概念。
2. 游戏环节设计各种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左、右、上、下的基本指令。
例如老师指挥学生向左走、向右走等。
3. 练习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点,在练习中加深对于左、右、上、下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运用基本指令。
例如教师给出简单的指令,学生根据指令进行行动等。
4. 案例演示列出一些简单的案例,让学生来分析左右、上下的大小关系,并能够按照指令进行正确的行动。
例如:老师拿出一个小球,请学生说出小球在黑板右侧或左侧,然后根据指令将小球正确地放在指定位置。
5. 小结通过小结,让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
并让学生进行简要总结,巩固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自我思考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口头问答,以及课堂练习等方式,来对学生的掌握能力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七、教学反思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同时也要注意留意学生的反馈和需求,进一步改进教学效果。
信息窗一(24时计时法)-青岛五四学制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解日常生活中的24小时制计时法,并学会根据信息窗所示的时间,能够正确回答相关计算题目。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信息窗一(24时计时法)。
通过解答信息窗题目,让学生了解24小时制计时法是什么,以及如何使用24小时制计时法解决一些计时问题。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讲师通过举例,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计时法有哪些,并介绍24小时制计时法,让学生初步了解24小时制计时法的概念。
第二步:认识信息窗讲师介绍信息窗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信息窗获得特定的时间信息。
讲解信息窗中包含的内容,如时间、温度等,并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信息窗上的时间信息,正确回答一些计算题。
第三步:理解24小时计时法讲师通过讲解24小时计时法的基本规则,让学生对24小时计时法有更深刻的了解。
第四步:解题练习讲师通过信息窗上的题目进行演示,让学生根据信息窗上给出的时间信息,计算出相应的结果,并进行讲解。
第五步:课堂总结讲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并给出具体的练习建议,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掌握24小时计时法的基本规则和应用方法,能够通过信息窗的时间信息,正确计算出相应问题的答案。
•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24小时计时法的基本规则,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后加深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后作业1.搜集并列举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计时法有哪些?2.练习信息窗题目,掌握24小时计时法的基本规则和应用方法。
3.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应用24小时计时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信息窗的实例,让学生对24小时计时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通过课堂演示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24小时计时法的实际应用。
但是,在讲解时需要注意语速和表达准确度,避免出现学生听不懂或对概念产生混淆的情况。
同时,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实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一单元: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一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第3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进行笔算。
2.能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教学准备:学具准备:方格图、情景图预习设计:见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引导学生看课本中的情景图,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有重点地板书问题。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拔1.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1)引导学生列算式,教师板书(2)让学生试着列竖式算一算。
(3)全班交流、展示,总结算法。
2.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让学生试着做,集体交流3.李叔叔行驶的速度是多少?引导学生明白题意,列出算式,独立计算、集体交流。
小结: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一)类化练习自主练习1-5题。
(二)限时作业下发限时作业。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商中间有0的除法鹤山乡刘楼小学吴妍生教学内容:课本6-7页有关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道理,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在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3.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学生应用意识,增强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掌握商中间有0的算理及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学具准备:小棒预习设计:见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1、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到了果蔬博览会的现场进行了参观,这节课,我们一起到各生产厂家看一看,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情况,好吗?(播放情境图)2、进入情境,搜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