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搐的鉴别诊断和癫痫的诊治
- 格式:pptx
- 大小:217.83 KB
- 文档页数:51
惊厥与抽搐惊厥俗称抽筋、抽风、惊风,也称抽搐。
抽搐的定义骨骼肌痉挛性发作及其他不自主的骨骼肌发作性痉挛。
急诊约有1%患者以抽搐为主诉或伴随症状就诊。
其中约有80%为癫痫发作高热惊厥占8-10%低钙约3-5%分类癫痫抽搐高热性抽搐低钙性抽搐其他不明原因抽搐假性抽搐发作的特征突然发作:没有任何征兆持续短暂:一般不超过2分钟意识障碍除轻微的抽搐外均有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除轻微的抽搐外,均有意识障碍 无目的性活动:如自主性,无方向性强直-阵挛性发作不能被唤醒:特别是情绪刺激不能唤醒,但不包不能被唤醒特别是情绪刺激不能唤醒但不括儿童高热,成人停药戒断抽搐发作后状态:除部分发作,失神发作,几乎均有意识障碍发作形式分类-强直阵挛性抽搐局限阵挛性抽搐抽搐持续状态抽搐的临床表现- 强直阵挛性抽搐:突发意识丧失、头后仰或转向一侧,眼球向上或转向一侧,四肢强直,持续10~20秒,继之全身转为一张一弛的阵挛性抽搐1020秒,继之全身转为张弛的阵挛性抽搐,持续1~2分钟。
发作中由于呼吸机突然强直,患者可发出尖叫、呼吸暂停、颜面紫绀、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发作后转入昏迷状态。
局限性阵挛性抽搐一般无意识障碍局部阵挛 局限性阵挛性抽搐:一般无意识障碍,局部阵挛性抽搐,多见于口角、眼睑、手指或足部,持续时间多短暂时间多短暂。
抽搐持续状态:持续抽搐≥30分钟,两次发作之间意识未完全恢复间意识未完全恢复。
诊断病史:年龄、家族史、头部外伤史、生育史。
25以上着重除外继发性抽搐体格检查生命指征查体(神志瞳孔眼底 体格检查:生命指征,查体(神志、瞳孔、眼底、运动系统、脑膜刺激征、神经系统定位)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般检查头颅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一般检查,头颅CT 及MRI (可发现颅内占位、脑血管病变),脑电图(阳性8086%率80~86%)鉴别诊断明确真性还是假性抽搐假性抽搐:类似真性抽搐发作的一系列疾病,常有反常的躯体运动和意识障碍脑电图无异常有反常的躯体运动和意识障碍,脑电图无异常,且无神经定位体征。
中医关于“痉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多突然起病,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特征。
2.部分危重患者可有神昏语等意识障碍。
3.发病前多有外感或内伤等病史。
4.头颅CT、MRI、脑电图或脑脊液检查等,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二、鉴别诊断
1.痫证
痫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神志异常疾病,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声为特征,大多发作片刻即自行苏醒,醒后如常人,既往有类似发病史;而痉证的抽搐、痉挛发作多呈持续性,不经治疗难以恢复,多有发热、头痛等伴发症状。
2.厥证
厥证是由于阴阳失调,气机逆乱,以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
四肢逆冷,无项背强硬、四肢抽搐等表现,此为其鉴别要点
3.颤证
颤证通常起病较慢,以头颈、手足不自主颤动、振摇为主要症状,手足颤抖幅度小,频率较快,多呈持续性,无发热、神昏
等症状。
痉证肢体抽搐幅度大,多呈持续性,有时伴短阵性间歇,手足屈伸牵引,部分患者可有发热、两目上视、神昏等症状。
4.破伤风
破伤风古称“金疮痉”,现属外科疾病范畴。
因金疮破伤,伤口不洁,感受风毒之邪致痉,发痉多始于头面部,肌肉痉挛,口噤,苦笑面容,逐渐延及四肢或全身,病前有金疮破伤、伤口不洁病史,可与痉证鉴别。
癫痫的鉴别诊断临床上存在多种多样的发作性事件,既包括癫痫发作,也包括非癫痫发作(non-epileptic seizures, NES)。
非癫痫发作比较癫痫发作更为常见,在各年龄段都可以出现,其发病机制与癫痫发作完全不同,并非大脑的过度同步放电所致,EEG不伴有大脑的异常放电。
但非癫痫性发作与癫痫发作都有发作性的特点,在临床上,发作的表现与癫痫发作有时也非常类似,并非常容易混淆。
因此,鉴别癫痫发作和非癫痫发作是癫痫诊断的重要内容。
非癫痫发作包括多种原因,其中一些是疾病状态,如晕厥、精神心理障碍、睡眠障碍等,另外一些是生理现象,多在婴儿或者儿童出现。
常见不同年龄段非癫痫性发作(见表2-4)如下:表2-4 不同年龄段常见的非癫痫性发作一、常见非癫痫性发作简述如下:(一)晕厥:通常由精神紧张、精神受刺激、长时间过度疲劳、突然体位改变、闷热或者拥挤的环境和疼痛刺激等因素诱发, 亦可见于其他情况, 包括排尿(排尿中或排尿后, 原因为迷走反射) 、体位性低血压(神经源性或药物所致) 和心率异常。
表现为持续数分钟的意识丧失, 发作前后通常伴有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头重脚轻和乏力等症状。
晕厥与癫痫发作的鉴别要点见表2-5。
表2-5 晕厥与癫痫的鉴别要点(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一般表现为神经功能的缺失症状(运动和感觉功能缺失) 。
症状开始就达到高峰, 然后逐渐缓解。
另外,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需要注意烟雾病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癫痫发作的鉴别。
(三)癔病性发作:患者的描述通常比较模糊, 缺乏明确的特征, 每次发作也有不同。
患者主诉较多, 全身抽搐样发作而意识正常的情况在假性发作中比较常见。
抽搐表现为躯干的屈伸运动、头部来回摇动或用力闭眼等, 发作时EEG正常有助于诊断。
癔病性发作与癫痫发作鉴别见表2-6。
表2-6癔病性发作与癫痫发作鉴别(四)偏头痛: 表现为全头或头的一部分的剧烈性疼痛,发作前可以有先兆, 例如暗点或变形的暗点、失语、逐渐扩展的麻木和偏瘫。
癫痫的鉴别诊断1. 什么是癫痫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短暂躁动性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常常表现为周期性发作性痫性发作。
癫痫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但可通过遗传而发生。
癫痫患者在发病时,表现出突然发作的异常脑电活动,会造成异常肌阵挛或意识障碍等不同的临床症状。
癫痫患者会忽然发生癫痫发作,并因此导致意识丧失,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动作,每次发作时间都很短。
癫痫目前还没有根治方法,但通过有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
2. 癫痫的症状癫痫的发作可以出现在任何时间或场合,患者在发作时出现特殊的症状,有时候很难分辨是否属于癫痫。
癫痫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 突然的发作:患者在正常情况下突然抽搐或症状,表现出异常的症状。
- 持续时间短暂:癫痫发作的时间大多在数秒至数分钟之间,发作后很快会恢复正常。
- 全身或局部抽搐:癫痫患者在发作时可能会全身抽搐,也可能只是部分肌肉抽动。
- 失神或昏迷:有的癫痫发作患者会表现出意识丢失、昏迷状态,也有的只是表现出失神状态。
3. 癫痫的分类按照癫痫的发作方式和特点不同,可以将癫痫分为不同的类别。
主要有以下几类: - 部分性发作:只涉及一个脑半球的发作,患者可以保持意识。
- 全面发作:涉及双侧脑半球,患者会明显失去意识。
- 特殊类型发作:如强直性发作、癫痫样发作等。
4. 癫痫的鉴别诊断癫痫鉴别诊断是指将癫痫与其他能引起癫痫样发作的疾病进行区分识别。
癫痫的鉴别诊断有以下几个方面: - 器质性脑病:有些脑病如脑瘤、脑血管病变等也会引起痫的发作,需要注意区分。
- 心因性发作:情绪波动过大、长期焦虑等会引起类似癫痫的发作,需进行分辨。
- 药物因素:一些药物如镇静剂、酒精等也会引起类似癫痫的反应,需要排除药物因素。
5. 癫痫的治疗对于癫痫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等,通过规律服药可以有效控制癫痫的发作。
对于难治性癫痫,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癫痫部分切除术或癫痫大脑切除术等。
治疗抽搐方法抽搐,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肌肉不自主地收缩和放松,导致身体部位的突然抽动。
抽搐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癫痫、中风、脑损伤、药物副作用等。
治疗抽搐的方法因人而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对于癫痫引起的抽搐,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抗癫痫药物治疗。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从而减少抽搐的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
在使用抗癫痫药物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定期复查,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其次,针对急性抽搐发作,需要采取紧急救治措施。
在患者出现抽搐时,首先要确保患者的安全,将周围的危险物品移开,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其次,可以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受伤。
同时,可以在患者侧卧位的头下垫上软物,以防止患者咬伤舌头或口腔组织。
在抽搐发作期间,不要强行阻止患者的肢体活动,也不要试图将物体放入患者口中。
一旦抽搐持续时间较长或频繁发作,应立即就医。
另外,对于药物副作用引起的抽搐,需要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原因引起的抽搐,如中风、脑损伤等,治疗方法也需要因人而异。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以帮助患者恢复神经系统功能,减少抽搐的发作。
总之,治疗抽搐的方法因病因人而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家人和社会也需要对抽搐患者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尽快康复,重返正常生活。
抽搐病因临床表现与鉴别抽搐其实是大脑紊乱的一种表现,人体的肌肉的运动都是大脑控制的,大脑就是我们身体的总指挥,当大脑有关细胞暂时过度兴奋时,就会发生不能自控的肌肉运动,可能某肌肉群就会发生抽搐,文章探讨抽搐的鉴别与诊断。
方法通过对抽搐的病因、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与鉴别。
结论引发抽搐的病因多种多样,只有正确鉴别与诊断才能够对症治疗,使患者减轻或解除疾病困扰。
《临床医学工程》报道临床医学工程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实用新技术,促进临床医学工程信息交流,推广现代工程实用技术与方法,提高临床医学工程技术应用水平,服务于临床医务工作者和医学工程人员。
读者对象:临床医务工作者和医学工程技术人员。
抽搐是一种快速的、重复的、阵挛性的或强直性的、不自主的运动冲动。
通常侵犯若干肌肉或肌群,最常开始于面部或接近面部,特别是眼及口的周围,以后扩展到颈、肩部、四肢及躯干。
可以是局部性的抽搐,也可以是全身性的抽搐。
常有节律性的间歇,但多为频度不等、没有节律、幅度较大、比较单调的运动,常引起某种特殊的姿势。
抽搐在有精神影响时加重,睡眠时消失。
有时可随意志而短时间抑制,不如肌阵挛、舞蹈病及手足徐动症等那样影响正常的活动。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9月收治1例抽搐患者,男性16岁,全部症状:发热2天,抽搐1天,下面将临床鉴别与诊断汇报如下。
1.2临床表现1.2.1功能性抽搐抽搐至今尚未发现有器质性疾病的基础,6~12岁的儿童最多见,亦可见于成人,其发生可能与精神因素及环境因素有关。
抽搐最常见于面部及颈部,在眼部表现为眨眼抽搐,鼻、唇、舌及喉头亦常有抽搐。
肩、臂及手的抽搐最常合并有头及颈的抽搐,下肢最常见的形式为踏脚抽搐及跳跃抽搐,表现在咽喉部可发出吠声、嗯嗯声,还可有吞咽抽搐、呼吸抽搐、言语抽搐等。
此种抽搐在病程中常改变形式,个别的运动可由意志暂时控制,病程较短者对治疗的反应较好,病程长久者治疗常无效。
1.2.2全身性抽搐症(Gilles De La Tourette病) 这一组抽搐多开始于儿童,主要为7~8岁者,亦可见于成年,为进行性病程,有间断及复发。
癫痫的诊断标准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诊断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
和方法。
癫痫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脑电图检查、影像学
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癫痫的诊断标准。
首先,临床症状是癫痫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癫痫的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口吐白沫、尿失禁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和目击者的描述,进行综合分
析和判断。
其次,脑电图检查是癫痫诊断的关键检查之一。
癫痫发作时的
脑电图表现为短暂的异常放电,这是癫痫发作的电生理学基础。
因此,脑电图检查对于癫痫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脑电图检查外,影像学检查也是癫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脑部MRI和CT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疾病,如脑肿瘤、脑血管
畸形等,从而对癫痫进行诊断。
最后,实验室检查也可以辅助癫痫的诊断。
例如,血液和尿液
检查可以排除代谢性疾病和中毒等原因引起的癫痫发作。
综上所述,癫痫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脑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只有综合分析这些信息,医生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从而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癫痫的诊断标准,及时发现并治疗癫痫病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抽搐的护理诊断及措施引言抽搐是一种紧张性的肌肉收缩,常常伴随着异常的神经活动。
抽搐可以是病理性的,例如癫痫发作,也可以是非病理性的,例如惊跳反应。
抽搐对患者产生了严重的身体和精神负担,因此提供恰当的护理诊断和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抽搐的护理诊断及措施,旨在帮助护士和护理人员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
护理诊断在处理抽搐患者时,以下护理诊断对于确定恰当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1.风险倾向:抽搐危险 - 患者可能存在抽搐的危险,需要密切观察和评估。
2.自我危害 - 抽搐发作时,患者可能会自我伤害,如撞击物体或跌倒。
3.感觉-知觉障碍 - 抽搐可能对患者的感觉和知觉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如视觉异常或意识丧失。
4.焦虑 - 抽搐患者常常会感到焦虑和恐惧,需要提供安全和安抚的环境。
护理措施以下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护士和护理人员有效地应对抽搐患者的需要:1. 预防措施•对于已知癫痫病史的患者,建议合理控制癫痫病情,遵循医嘱服用抗癫痫药物,并定期复诊。
•对于未知癫痫病史的患者,密切观察其行为和症状,及时发现可能的抽搐迹象。
•保持患者环境的安全性,移走可能造成伤害的物品,如锋利的器具或不固定的家具。
2. 应急护理•当抽搐发作时,首先确保患者周围的安全,防止患者碰撞到物体或跌倒。
可以在周围铺垫柔软的物品,如枕头或毯子。
•将患者侧向安置,以便呼吸道通畅,并防止窒息。
•松开患者的衣领或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不要用手或硬物阻止患者的抽搐动作,避免进一步伤害患者。
•观察抽搐的持续时间和类型,并尽快就医。
3. 症状管理•提供舒适和低刺激的环境,减少外界噪音和光线刺激。
•关心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可以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
•在抽搐发作后,帮助患者清理口腔,防止窒息,但要避免用硬物清理。
4. 心理支持•在抽搐期间保持镇定和冷静,传递安全和安抚的信息。
•向患者解释抽搐的特点和原因,消除他们的恐惧和焦虑。
•鼓励患者与家庭成员或支持团体分享他们的感受和经历。
癫痫的诊断标准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生于成年人。
癫痫的诊断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临床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癫痫,以及确定癫痫的类型和发作频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癫痫的诊断标准。
1. 详细病史。
诊断癫痫的第一步是收集患者的详细病史。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发作症状、发作频率、发作时的表现以及发作前的感觉变化等信息。
同时,还需了解患者的家族史、既往病史以及药物使用情况等。
这些信息对于确定癫痫的诊断非常重要。
2. 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和一般身体状况的评估。
神经系统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患者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异常,如肌张力增高、肌阵挛、感觉异常等。
此外,还需要检查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排除其他疾病对癫痫的模拟。
3. 神经电生理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诊断癫痫的重要手段之一。
脑电图(EEG)是最常用的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可以记录脑电活动并观察脑电图的异常变化。
在癫痫患者的脑电图上常常可以观察到癫痫样放电,有助于确定癫痫的类型和发作部位。
4.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头部CT或MRI扫描有助于排除颅内病变和脑部结构异常,从而确定癫痫的诊断。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脑部结构情况,排除其他疾病对癫痫的影响。
5.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病史、体格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医生可以根据癫痫的诊断标准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癫痫。
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的标准,癫痫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患者至少有两次未知原因的发作,或者有一次发作后高风险的情况下,如有家族史、脑部损伤等。
总之,诊断癫痫需要综合运用临床病史、体格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癫痫,确定癫痫的类型和发作频率。
只有准确诊断,患者才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