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出口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腹膜透析皮下隧道出口处感染1例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42-01【关键词】腹膜透析;隧道出口;感染;护理腹膜透析(下称腹透)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腹膜炎是腹透的主要并发症,腹透导管出口处感染和隧道炎是引起腹膜炎的主要原因,也是腹透病人拔除导管的常见原因1。
隧道感染主要表现为腹透管出口处红肿、触痛、渗液或流脓,管的皮下隧道行程有压痛,有时伴全身炎症反应。
出口感染主要表现为管出口处红肿渗液,时有肉芽生长,压痛限于出口附近。
出口感染经积极治疗后大多能治愈,但隧道感染往往需拔管处理。
我科于2012年5月收治1例腹透隧道出口严重感染的患者,在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下康复出院。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
主诉腹透2年,因导管出口、隧道处红肿3天伴有压痛于2012年5月13日来院就诊。
体格检查:体温37.6℃,心率9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50/90mmhg,神志清,精神一般,贫血貌。
腹平,腹部见一腹透管,腹透导管出口处红肿,挤压后有黄白色分泌物,皮下隧道处见8*3cm大小硬块,有压痛,全腹无反跳痛。
询问病史,患者腹透短管1年未更换,有复用碘伏帽及使用不消毒纱布覆盖出口现象。
入院诊断:腹透相关出口处感染、隧道感染。
入院后即予以腹透导管出口处分泌物及鼻腔分泌物培养,腹透液常规生化、腹透液细菌涂片+抗酸杆菌染色,腹透液培养等。
予腹透导管出口处隧道处换药每日2次,高渗盐水外敷隧道处,静脉滴注头孢唑啉抗炎等经验治疗。
5月14日实验室腹透液检查及鼻腔分泌物培养报告均正常。
5月16日腹透导管出口处分泌物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腹透管出口处培养支持感染诊断,根据药敏停用头孢唑啉,改用万古霉素0.5静滴隔日1次使用,并加强腹部换药(每日3次),5月27日万古霉素改为每周2次。
5月28日患者出口处红肿有好转,隧道处皮肤无发红、硬结变小、压痛减轻,腹透液进出通畅、色清亮,改出口处换药及隧道处外敷高渗盐水每日1次。
腹膜透析患者出口处的护理腹膜透析是一种替代肾脏功能的治疗方法,通过透析液置于患者腹膜腔内,利用腹膜腔的腹膜血管网络进行血液净化。
腹膜透析患者的出口处是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腹膜透析患者出口处的护理。
1、观察出口处情况:每日检查腹膜透析患者的出口处,观察有无渗漏、红肿或感染等异常情况。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保持出口处清洁:出口处的周围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敷料选择应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并且要非常注意保持敷料的干燥,避免湿润环境滋生细菌。
3、定期更换出口器具:出口处的器具如连接管、CDF管等应定期更换,避免因管道老化或疏忽导致感染。
更换器具时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4、观察透析液:定期观察腹膜透析液的颜色和透明度,如果出现浑浊、异味或颜色异常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这可能是透析液中存在感染导致的,需要进一步检查并处理。
5、保持顺利引流:腹膜透析患者的出口处要保持通畅引流,避免透析液滞留引起感染。
透析液注入后应观察是否能正常引流,如果出现引流不畅的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进行轻柔按摩或更换体位。
6、加强患者体位转换:腹膜透析患者应根据医嘱进行体位转换,避免出口处压迫过度。
患者应尽量避免仰卧位,坐位或左右侧卧位比较适宜,可以减轻出口处压迫造成的不适。
7、心理护理:腹膜透析患者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治疗后往往情绪低落,护士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除了以上的护理措施,腹膜透析患者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受凉、感染、创口污染等。
在进行腹膜透析治疗期间,患者和家属必须严格控制饮食,服用药物等。
总之,对腹膜透析患者出口处的护理非常重要,只有做好出口处的护理工作,才能有效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保证腹膜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
医护人员要加强对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对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水平,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量的负面因素做出了良好可靠控制,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提升$增加了泌乳量$使新生儿更易于获得饱足感)表2结果显示,试验组产后72h内泌乳量评分、新生儿饱腹率及纯母乳喂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参考文献王焕焕,程湘玮,王培红,等.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护理学报,2020,27(3)=31—36.王剑,徐素香,乔林霞,等.新生儿低血糖对幼儿期脑发育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21):4964—4965.胡静,陈黎丽,冯祺荣.1例新生儿低血糖喂糖水致心跳呼吸停止根本原因分析护理管理杂志,2020,20(2):117—119唐娜,刘会会,胡晓娇,等.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营养支持护理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3):529—531.刘华,盖迪,邹丽颖.新生儿低血糖的研究及管理现状[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9)181—184.陈蓉,祝志娟,马银芬.简易加奶装置应用于母婴同室早期新生儿低血糖的应用分析护理与康复201918(2):50—52.许旭,李俊林.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及产科危险因素分析丿川北医学院学报,2019,34(4):419—422郭虹,张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程中的饮食管理对新生儿低血糖的影响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2):1143—1145路蔚红,胡群.新生儿低血糖早期护理干预研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6):229—233[10-朱晓莉,俞蓉,张晶晶,等.基于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新生儿低血糖管理方案改进与实践[J-.护理研究,2019,33(12):2113—2117,1-赵莉,覃媛,蔡轶,等.新生期母子分离对大鼠2型糖尿病进程的影响[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7,38(1):69—74,2-易莉,黄芬梅,涂月.主动预控技术在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1):88—90. ,3-王瑜,章容,张静,等.剖宫产后早期皮肤接触促进足月儿母乳喂养的Meta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5):588—594(收稿日期:2020-09-22)腹膜透析患者并发出口处感染及隧道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曹竹如彭翠翠何淑双王明丽李德勤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并发出口处感染及隧道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儿童腹膜透析护理儿童慢性腹膜透析成功的关键在于长久安全的保持从体外至腹腔的通路。
尽管近年来腹透技术在不断进步,腹膜透析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包括腹膜炎仍有发生。
腹膜炎的反复发生会影响慢性透析患者腹膜的生物活性和超滤,可能导致患者导管的拔除,而长期转入血液透析治疗。
因此腹膜透析的护理十分重要。
儿童腹膜透析护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导管植入术前、术中和术后。
护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腹透导管和出口处的护理。
护理的目标是促进出口处愈合、预防出口处感染、延长腹透导管的使用寿命、预防创伤和腹膜炎。
此外,护理的职责还包括对患者及其家庭进行腹膜透析培训。
(一)术前护理1.患者准备(1)皮肤清洁术前沐浴,酒精棉球消毒脐部及脐周,更换清洁衣服,不需备皮。
(2)肠道准备全麻患者术前禁食6小时,开塞露通便,排空肠道,排空膀胱。
(3)术前遵医嘱,若应用抗生素,带入手术室。
(4)鼻拭子检查患儿及其看护者是否携带金葡菌。
若阳性,用百多邦软膏涂双侧鼻孔,一天2次,每月治疗5天。
2.用物准备带入手术室(1)合适尺寸的腹透管(2)九寸短管(3)腹带(4)2L腹透液(需加热至37℃)(5)碘伏帽3.环境准备(1)腹透房间或床位(2)紫外线消毒30分钟(3)床头放置自动腹膜透析仪及腹透记录本(4)更换清洁床单位4.心理护理(1)家长提供疾病相关知识,使家长有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以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2)患儿介绍一些年龄相仿的腹透患儿和家庭相互认识传授透析心得,以减少患儿的恐惧心理,增加同疾病做斗争的信心。
5.决定导管出口处的位置与患儿的父母或看护者、外科医师和肾脏科医师讨论。
出口处位置应考虑大年龄儿童自行操作时手路顺畅性。
(1)标记出口处位置婴儿和小年龄儿童取仰卧位;大年龄儿童取坐位。
(2)避开既往输尿管造口术或胃造瘘口处,避开皮带的位置(选择皮带上或皮带下的区域)。
(3)选取婴儿尿布以上的位置。
(二)术中护理1.确认管路连接正确且封闭。
2.导管一旦植入,检查导管是否通畅,用1.5%的腹透液持续进出腹腔(不留腹),直至流出液色清,一般交换至少5次,每次进出腹腔的腹透液不超过10ml/kg,观察出口处是否有渗漏。
腹膜透析病人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1)换液及换药前关好门窗,不扫地,避免尘埃飞扬。
2)家中不养宠物。
3)每次换液前必须洗手(七步洗手法),戴口罩。
4)每次换液前使用75%酒精擦拭桌面。
5)透析液加温37度左右,避免微波炉高火加温,及湿热。
6)每天认真记录尿量,测体重,血压,记录超虑量。
7)房间每日用紫外线消毒40分钟,桌面,地面用84消毒液擦拭。
8)两月内出口处每天换药,两月后隔日换药,三月后每周换药一次。
9)出口换药频率视出口愈合情况而定,一般2-3天换药一次。
10)六个月后出口完全愈合可以不用换药,但是在每次洗完澡后必须换药。
11)六个月内洗澡,用人工肛门袋将出口处保护好,洗完澡后必须换药一次。
六个月后出口完全愈合洗澡可以不用假肛袋保护。
12)禁止盆浴。
13)严格控制水及盐的入量。
盐:每天≤3克;入量=尿量+超滤量+500ml
14)外接短管每六个月更换一次,碘伏帽为一次性用物,不可重复使用。
15)每月到门诊复查一次,带好记录本和必要时记录三天的饮食情况。
腹膜透析护理常规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借助膜两侧毛细血管内血浆及腹腔内透析液的溶质浓度梯度和渗透梯度,通过弥散和渗透的原理,清除机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代谢废物和水分随透析液排出体外,同时透析液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物质,这个过程反复进行,则可达到清除毒素、脱水、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目的。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置管术前准备1、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透析目的、位置、手术方式、手术过程,以取得合作。
2、皮肤准备术前一日让患者洗澡,不能自理的患者由护士协助清洁皮肤。
多毛者可备皮。
3、术前尽量排空肠腔,膀胱,避免手术误伤。
4、备齐用物(肝素帽、腹带、腹透液加热至37℃)。
(二)腹透置管术后护理1、卧床24小时,置管后2周内腹带包扎,禁止做增加腹压的动作。
2、术后第l天、第7天1.5%1000ml腹透液三组冲洗腹腔,检查管路是否通畅,冲出残留血块(或当日台上冲)。
第1天冲洗后留取腹膜透析液标本。
3、分别在术后第1天、3天、7天、14天换药,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
4、术后14天拆线(糖尿病患者时间稍长)。
5、术后第3天腹透置管处留取咽拭子培养,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再留取咽拭子培养。
6、每天检查敷料情况,伤口情况及导管固定情况。
7、导管妥善固定,禁止提拉,防止出血。
8、一周后开始做有关正规腹透的宣教,包括方式,要点,饮食等。
9、3周后可擦洗全身,3个月后可保护性淋浴,6个月后可直接淋浴,洗浴后应及时更换敷料。
(三)常规腹透患者1、严格无菌操作规程,正规操作,严格记录腹透超滤量及时间。
2、每日换药(按要求),注意管路情况,管道连接情况。
3、患者房间每日紫外线消毒两次,每次40分钟。
4、按要求为患者行腹膜平衡试验(PET)、透析充分性(KT/V)测定。
5、保持大便通畅,每日2~3次。
6、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质饮食者应限制水和钠的摄入。
常见腹膜透析技术标准护理操作程序腹膜透析液双联系统换液操作程序一、目的1.清除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毒素。
2.脱去多余水分。
3.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4.换液过程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感染发生。
二、护理评估1.评估病人的超滤量(包括尿量),遵医嘱选择渗透压适当的腹膜透析液。
2.评估病人对冷、热的耐受性,选择温度适当的腹膜透析液。
3.评估病人的耐受性,选择适当的体位及悬挂腹膜透析液的高度和废液袋的位置。
4.评估病人透出液的颜色,清亮度,有无絮状物。
5.评估腹膜透析管道情况及导管出口处情况。
6.评估病人对腹膜透析的理解和合作程度。
三、操作准备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净双手,戴口罩。
2.病人准备选择舒适卧位或坐位。
3.用物准备治疗车、温度适宜的双联透析液、碘呋帽、蓝夹子2只、治疗牌、速干手消毒液,腹膜透析液挂柱,放置废液袋面盆(器具)、盘秤。
4.环境准备清洁、安静、舒适、光线充足,适宜的操作空间。
四、操作步骤操作步骤要点与原则1 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病人及腹膜透析液问候病人,营造温馨气氛,严格查对制度,杜绝发生差错2 解释清楚透析目的,注意事项消除顾虑,取得合作3 协助病人选择适当的体位,评估病人,擦手保证适当的进出液速度4 撕开透析液外袋,挤压液袋,取出液袋,对光检查,无误后挂于床旁挂钩上(保证高度适宜)注意接口拉环,管路,出口塞和透析液袋是否完好无损5 取出病人身上的短管,确保短管处于关闭状态,拉开腹膜透析液接口拉环,取下短管上的碘呋小帽,迅速将双联系统与短管相连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院内感染,连接时应将短管朝下,旋拧管路与短管完全密合。
连接过程中病人保持不动6 用夹子夹住入液管路,将空液袋置于低位面盆里,打开短管旋扭开关,开始引流,引流完毕后,关闭短管双手分别握住出口塞的两端,将其绿色栓子向前弯曲,直至折断,再对折2~3次,直至栓子完全分离为止,根据病人耐受情况选择适当高度,调整引流速度,选择适当低位,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情况7 将透析液袋口的绿色出口塞折断,取下入液管路的夹子,观察引流液流入引流袋,排尽管路中空气,5秒钟后,用蓝夹子夹闭出液管路注意排尽入液管路里的空气,并冲洗管路8 打开短管旋扭开关,开始灌入腹腔,灌注结束后,关闭短管,再用另一夹子夹住入液管路密切观察入液速度、是否通畅,病人的耐受情况,有无疼痛9 撕开碘呋帽的外包装,将短管与双联系统分离,将短管朝下,旋拧碘呋帽盖至完全密合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注意检查碘呋帽外包装是否密合,帽盖内海棉是否浸润碘呋10 收拾用物及床旁单位,行操作后指导床单位规范,健康指导要深入浅出记录应及时、规范11 称量透出液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12 排放废液,弃置液袋符合体液、医用垃圾弃置要求简要步骤:查对→解释→备双联系统、碘呋帽、篮夹子→检查腹膜透析液→取出患者身上的短管→拉开接口拉环→取下短管上的碘呋帽→双联与短管相连→夹住入液管路→引流→关闭短管→折断出口塞→冲洗管路→夹闭废液袋→打开短管旋钮→液体灌入→关闭短管→短管与双联分离→换上碘呋帽→称量透出液→记录。
腹膜透析管出口处如何护理?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根据局部的愈合情况分为早期出口(≤6周)和长期出口(>6周)两种。
出口处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护理要求。
(1)早期出口处护理:包括以下内容:①护理工作应由医生、护士或接受过培训的患者及家属完成。
②出口处一般每日换药一次,操作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更换敷料时如果纱布与组织粘在一起,不要用力拉扯,应用无菌棉签蘸生理盐水湿润粘连处,等候数分钟再轻轻取下纱布。
如果有渗出、导管脱出等特殊情况随时进行换药。
③清洁消毒时先用无菌棉签蘸生理盐水以出口处为圆心由内向外轻轻擦拭清洁,待干后再用碘伏消毒。
注意应避免生理盐水和消毒剂进入隧道内,以免影响组织愈合。
④待消毒剂干燥后用大小合适的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禁止将胶布直接粘于导管上。
⑤切口出现渗液、损伤、感染或出血以及任何新出现的局部不适和异常情况均应及时到社区医疗中心或医疗机构进行处理,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⑥切口愈合、拆线之前禁止洗澡。
切口拆线后洗澡时,可将导管卷成小团塞入肛袋,在肛袋保护下进行淋浴。
洗澡后用生理盐水清洁出口处周围皮肤,并更换敷料。
禁止盆浴和池浴。
淋浴后查看出口处情况,并换药一次。
着装宜宽松,不穿紧身衣裤。
(2)长期出口处护理:目的在于预防出口处和隧道感染,减少腹膜炎的发生。
包括以下内容:①护理必须由接受过培训的患者本人或家属完成。
一般每日或隔日沐浴换药一次,发生感染时每日换药。
沐浴液应为患者专用。
②准备好用物,取下旧敷料后洗手,戴帽子和口罩。
按照“一看二按三挤压”的顺序对出口处进行观察。
③如果出口处正常,可用沐浴液或生理盐水以出口处为中心由内向外进行环形清洁擦拭。
若出口处发生出血渗出、形成肉芽或发生出口处感染,应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处理。
④选择大小合适的敷料覆盖于出口处并妥善固定。
⑤导管应妥善固定防止牵拉致导管脱出。
⑥洗澡时应使清洁的水从上到下淋浴,禁止盆浴和池浴,禁止将出口处浸在水中。
腹膜透析你需要知道的事作者:胡继佳周涵梁伟来源:《家庭医学》2023年第18期腹膜是腹壁内侧和内脏表面覆盖的一层膜状结构,具有半透膜特性,允许尿素氮、肌酐、水分等物质通过,又可将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留在体内。
利用腹膜的上述特征,将配制好的透析液经腹透导管灌人患者的腹腔,在腹膜两侧形成溶质的浓度梯度差,高浓度一侧的溶质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弥散作用),水分则从低渗一侧向高渗一侧移动(渗透作用),通过不断更换腹腔透析液,腹膜透析起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肾脏替代治疗作用。
腹膜透析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能连续稳定的清除体内毒素,有效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能更好地保护残余肾功能,并且操作简单,时间更具灵活性,患者或家属在接受操作训练后可居家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条件。
越来越多的患者将腹膜透析作为肾脏替代治疗的首选。
由于腹膜透析对患者、家庭、社会各方的综合优越性,“一体化治疗,腹透优先”已成为肾脏替代治疗领域的共识。
然而,中国大陆地区腹膜透析治疗发展较晚,知晓率和普及率显著低于血液透析。
因此,亟需广大医疗卫生从业者通过媒体等途径不断提高公众对腹膜透析的认识,使更多尿毒症患者从腹膜透析中获益。
腹膜透析包括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和自动腹膜透析两种类型。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是目前常用的一种腹膜透析方式,简单易操作,患者通过人工操作进行换液,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每天腹膜透析液的交换次数(一般为每日3~5次,夜间腹腔内可保留透析液),除了操作期间,患者在其余时间可自由活动。
自动腹膜透析是一种采用机械装置进行透析液输送和引流的腹膜透析方式,患者入睡前将腹透管与机器相连,机器会按照预先设置好的处方进行自动换液,在睡眠中完成透析,日间生活不受影响。
自动腹膜透析具有操作简单、时间更自由、腹膜炎发生率低、溶质清除率高、支持多种剂量透析液模式等优点,目前使用该透析类型的患者数量正逐步上升。
1.腹膜透析的优点①相较于血透患者,腹膜透析对饮食限制少,可以更好地保护残余肾功能,尿量维持时间比血液透析更久;②对中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比血液透析好,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比较小;③避免了血液暴露,最大限度减少肝炎、梅毒、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染病的风险;④腹膜透析可以居家治疗,操作简单,时间灵活,节省了往来醫院的时间和费用,在卫生经济学和安全战略层面优于血液透析,更易于在广大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利地区以及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推广和应用;⑤腹透不需要建立血管通路、应用抗凝剂,也不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出口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方法目的:研究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出口感染的原因与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
研究分析患者的感染情况,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分析结果发现,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导管口感染的有10例,感染率为20%,分析感染细菌的时候发现全为金黄色葡萄菌,进而发现引发腹膜透析导管出口感染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患者机体免疫低、出口处局部状况恢复差以及个人卫生不佳。
给予患者相应护理方法有助于减少患者感染情况的发生。
结论:对于非卧床腹膜透析的患者,导管口感染属于可以避免一种并发症,在患者透析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加强导管口处理与观察,准确规范的护理操作,可以有效避免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出口感染。
标签:持续性;腹膜透析;护理方法在疾病发生概率不断增长的过程中,腹膜透析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对于心功能不全以及糖尿病患者来说,效果非常明显[1]。
患者采用腹膜透析进行治疗,费用比较理想,相对比血液透析可以节省一定的费用。
但是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出口感染容易对患者康复产生影响[2]。
本文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
研究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出口感染的原因与临床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2例,女18例,患者年龄为20-70岁,平均年龄为(48.3±3.7)岁。
患者原发病正主要包括了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间质性肾炎、多囊肾、梗阻性肾病以及肾小球肾炎。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膜透析的方法进行治疗。
操作的时候在患者腹部种种右侧2cm耻骨联合上部0cm的位置进行切口,腹膜透析中使用的导管放置在患者腹部肌内与距离皮肤2cm的位置。
腹膜透析出口
开始腹膜透析前,医生会在你的腹部做一个小手术,把腹透管的一端插在腹腔里,另一端留在腹腔外。
这就是腹透液进出腹腔的通道。
而“出口处”就是指腹透管从腹腔经过腹壁钻进皮肤的地方。
出口护理的目的
1、确保切口正常愈合,避免细菌繁殖
2、减少出口处感染的机会
3、避免腹膜炎的发生
4、延长腹透管寿命
导管和出口处护理的基本原则
•1、洗手
•2、固定导管
•3、勿拉、压、扭导管
•4、导管周围禁用利器
•5、按标准护理出口
腹透出口处的护理
早期出口处护理准备
•口罩
•无菌手套
•3-4块无菌纱布8*8cm
•2包无菌棉签
•胶布
•清洁剂:如皮维碘和生理盐水
换药原则
1、早期出口处护理只能由专业的医生或者接受培训的腹透护士来完成。
2、换药一周2-3次,保证无菌原则。
3、清洗时不要让清洁剂流进出口处和隧道里。
4、坚持使用无菌敷料覆盖出口处
5、导管必须用胶布固定好,避免牵拉损伤。
6、术后2周内不得洗澡,之后可以在洗澡袋保护下淋浴。
7、如果伤口出现渗液、损伤、感染或出血,要及早告诉医生或护士,及早处理。
换药步骤
1.皮维碘消毒周围
2.盐水擦拭
3.覆盖出口
4.固定导管走向
导管出口处护理注意事项
•勿使用剪刀
•防止牵拉
•必须保持导管出口清洁
•勿涂抹爽身粉于导管出口
•勿用手抓导管出口处,以免损伤
•勿进行盆浴,以免导管出口浸于水中
•勿自行涂抹药膏于导管出口
•勿穿紧身衣服
•勿强行将痂除去
•勿用酒精涂抹导管出口
导管出口处感染症状
•出口处脓性分泌物
•按压时疼痛
•可能会有出口发红
•可能会有肿胀
出口处感染的处理
•如果发现上述四个症状中的任何一个,要立即打电话给透析中心,出口处的细菌可能会沿着透析导管侵入你的腹腔,引发腹膜炎。
如果按压皮下隧道段皮肤感觉疼痛,就意味着可能发生了隧道感染,其体表可出现红肿,压痛明显,常合并出口处感染。
一旦发生隧道炎,需要立即治疗,否则极易导致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