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进度表
- 格式:docx
- 大小:23.47 KB
- 文档页数:9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计划安排表一、教学主题与目标生物实验是初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本教学计划的主题为生物实验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二、活动安排1. 实验前准备在进行生物实验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教师首先应对实验内容进行充分了解,并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和材料。
此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实验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实验内容选择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进行的实验内容。
生物实验可以涉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可以通过实际观察、实验室操作等形式进行。
3. 实验操作指导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指导。
首先,介绍实验目的和步骤;然后,演示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最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出问题、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
4. 实验结果讨论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探讨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并进行思考和分析。
在讨论中,教师既可以起到引导作用,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5. 实验总结与展示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帮助学生对实验进行总结。
学生可以撰写实验报告,向同学展示实验结果,并分享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实验总结是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教材使用教材是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将实验内容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1. 教材选择教师应选用与实验内容密切相关的教材作为教学依据,确保学生能够在实验中运用教材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教材内容应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相关实验案例,同时注重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的介绍。
微生物学实验进度表06微生物实验室实验须知及实验室常用器皿1 实验须知:1)实验前的预习;2)做好实验记录;3)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室的干净和安静;4)实验步骤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5)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6)实验完成后要把所用到的仪器放妥,收拾干净自己的实验桌;7)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2 验室常用器皿1)试管2)吸管3)培养皿4)烧瓶5)接种工具6)超净工作台7)灭菌锅微生物学实验技能训练1 试管及锥形瓶棉塞的制作2 吸管及培养皿的包扎3 玻璃器皿的清洗4 无菌操作技术训练实验一实验室和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查一实验目的1 证明实验室环境与体表存在微生物2 比较来自不同场所与不同条件下细菌的数量和类型3 体会无菌操作的重要性二实验原理平板培养基含有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当取自不同来源的样品接种于培养基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1-2d内每一菌体能通过很多次细胞分裂而进行繁殖,形成一个可见的细胞群体的集落,称为菌落。
每一种细菌所形成的菌落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例如菌落的大小、表面干燥或湿润、隆起或扁平、粗糙或光滑等。
因此可通过平板培养基来检查环境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类型。
三、器材1、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2、仪器或其他用具无菌水、灭菌棉签(装在试管内),接种环,试管架,酒精灯,记号笔,废物缸。
四、操作步骤1、写标签任何一个实验,在动手操作前均需首先将器皿用记号笔做上记号(包括班级、姓名、日期、样品来源等),字尽量小些,写在皿底的一边,不要写在当中,以免影响观察结果。
注:培养皿的记号一般写在皿底上,如果写在皿盖上,同时观察两个以上培养皿的结果,打开皿盖时容易混淆。
2、实验室细菌检查(1)空气将一个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放在实验台上,移去皿盖,使琼脂培养基表面暴露在空气中,将另一块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放在洁净工作台内或无人走动的实验室中,移去皿盖,1h后盖上两个皿盖。
(2)实验台①用记号笔在皿底外面中央画一直线,再在此线中间处画一垂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