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构图学 一
- 格式:ppt
- 大小:7.94 MB
- 文档页数:48
绘画构图学(常锐伦)第一章绘画构图概说第二章绘画构图的发展第三章绘画构图的要素第四章绘画构成原理第五章构图形式的心理效应第六章构图形式美的规律第七章构图技法第一章绘画构图概说第一节构图的概念第二节表达意图、构思与构图第三节构图形式对表现内容的作用一绘画构图的语言性质与表达内容二构图的格局与内容三构图的形式结构对表现内容的作用第四节绘画构图的程序一素描草图阶段二色彩草图阶段三制作阶段第五节完美的绘画构图是苦心经营的业绩第二章绘画构图的发展第一节绘画构图发展的概要描述一人类社会文明早期的绘画及其构图二欧洲绘画构图发展的概况三中国绘画构图的发展概况第二节地域文化体系与地域绘画体系及其构图第三节社会文化的变革与绘画构图的发展第四节科学技术对绘画构图的影响一科学技术促进绘画理念的变化二新工具材料的发明与发展,促进绘画构图面貌的发展第三章绘画构图的要素第一节物质要素——工具材料、画面边框与画幅一工具材料及其质地特性与构图的作用二画面边框形状三画幅第二节形状一点二线三平面形状四物体形状五空间形状六物象的象征性与形象的定型化七构图中作为语言的形象类别第三节色彩一色彩的概念二人对色彩的视觉心理三色相的情感与象征四色彩于绘画构图中的作用五色彩语言的类别第四章绘画构成原理第一节绘画构图的视觉基础一视感觉与视知觉二绘画构图与视觉经验苇二节图形与画面的形成一绘画为观众规定了知觉对象二图形与画面的组成三画面是个整体的知觉对象四视知觉的恒常性五对绘画知觉的理解性第三节空间知觉与绘画空间的构成一三维空间知觉因素与构成二方位的构成第四节时间知觉与表现时间一表现自然规律的特定时间二表现历史性的特定时间三表现延续性的时间四画面自身的时间呈现第五节对物体“质”的知觉与质感表现第六节绘画构图与人的联觉、联想第七节恒常性解体的变形第八节深层知觉与完形范围外的形式因素构成第五章构图形式的心理效应第一节画面空间运用的形式心理一方位的形式作用二空间力感三画面分割及其面积的形式作用四视域定向、视高与视平线的作用第二节构图结构的形式主线与基本形的作用一水平主线的作用二垂直主线的作用三斜线与倾斜的作用四几何曲线的作用五自由曲线的作用六圆形的作用七方形与矩形的作用八三角形的作用九不规则散碎的形与散乱结构第三节基本线形的综合构成第四节方向与线条引导视线的作用一引导视线的方向、方式及其形式作用二引导视线的观察顺序及其作用三向构图中心的诱导四放射性的引导五线形延伸性的联系作用第五节完形范围外的非具象形式因素一完形范围外的非具象形式因素可以增加画面的艺术表现的生命力二轮廓线的跨越,增强形体效果和丰富意趣三完形范围外的非具象形式因素增多使主观情感表面化四摒除具象的点线杂乱构成的多义性第六节物体范围外的形式因素一变形的幻觉效应二叠置的视觉效果三叠透的效应四遮挡关系错位的频闪效应五分解与复合的视觉效应六分解与抽象复合的效果七异体组合的形象八不同时空的怪异构成九假物象按知觉恒常性特点构成的视觉效应第六章构图形式美的规律第一节多样统一整体和谐一多样变化和谐统一二疏密变化的生动性与平均排列的秩序性三构图整体的和谐与完整第二节画面平衡稳定与结构均衡规律一画面“平衡”感产生的原因二影响平衡的因素三均衡布局法四内容决定构图形式的平衡心理第三节整体联系相互呼应一内形式的呼应联系二外形式的呼应联系第四节对比调和相互辉映一线及形的对比二黑白对比三虚实晦显对比四繁简对比第五节构图的节奏韵律感一节奏及其构成二节奏的作用三机械的节奏与变化的节奏四韵律之美第七章构图技法第一节确定宾主之位经营构图中心一形象分宾主二构图有中心三主要形象突出的原因与方法第二节画面分割取势定位一横线定位分割二中线定位分割三黄金分割四骨线定位分割五基本形分割六极差分割七复合分割第三节比例的妙用一主要表现对象与画面框架的比例二表现对象与常态比例的关系三表现对象自身比例与标准比例的关系四反常态比例的艺术处理第四节黑白灰与色彩构成的处理一影响黑白灰与色彩构成的因素及构成类型二黑白灰与色彩构成的原则第五节动感与静感的表现一构图呈现的动与静的含义二表现动与静的方法第六节藏露隐显虚实相生一藏露掩映隐显结合二以露代藏诱人联想三以实带虚虚实相生四意在画内形于画外第七节强化构图表现的视觉美点一客观再现的绘画要凸显形象与环境的典型性二以现实为基础的对形式美点的凸显三主观意趣表现的形式美点四画种材料形成的艺术美的特点不可忽视五形式因素的单项强调及其“度”的把握第八节诸形式因素的综合运用一《开国大典》形式因素的综合运用二从画家创作草图的变动过程领会构图技巧三同一命题的名画比较第一章绘画构图概说绘画构图学是研究绘画构图的原理、规律与技巧的绘画理论。
绘画构图学-第三章绘画构成原理(之一)
绘画构成原理是研究绘画构图法则的基础。
绘画构图学
实际是绘画的视觉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
绘画构图的形式就
是视觉心理在构图中的运用,构图法则是创造符合人的视觉
心理美感的构图形式的方法规律。
第一节绘画构图与感觉、视知觉
一、感觉视觉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由感觉到知觉,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的过程。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在人脑中产
生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心理学称为“感觉”。
感觉是
人的感受性最重要的表现,也是人与环境赖以建立心理联系
的初级形式。
人的眼是视觉感受器。
可以接受光波的刺激。
光波的物理
性质与我们视觉中的色相、色调、明度、纯度有密切的关系。
眼睛也是一种距离感受器,通过它我们可以感知感官离物
体远近和物体范围的大小。
二、绘画构图与视觉经验
1.对光的强度的感受性
视觉对光的强度具有极高的感受性。
色彩的明度即是反射
光的强度,视觉对明度高的色彩感受性强。
构图利用色彩明
度和对象的清晰程度,可使处于中景或稍远的主要形象突出。
画画构图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构图的基本概念1. 构图是指画面上的各种形状和图案所构成的整体组合,用以表达主题和情感。
构图是绘画的基本功之一,是画面布局的基础,决定了画面的美感和表现力。
2. 构图的目的是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导观众的目光,让观众在看画时产生舒适的视觉体验。
二、构图的基本原则1. 对称性:画面两侧呈现出相同或相似的形式,使得画面看起来平衡和稳定。
2. 互动性:画面上的各个元素之间相互配合和呼应,形成互动关系,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和深度。
3. 调整比例:根据画面的主题和要表达的情感进行画面元素的比例调整,以达到表现力和美感的最佳效果。
4. 重心定位:将画面的主题和焦点置于画面的核心位置,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画面看起来更加集中和有力量。
三、构图的方法与技巧1. 黄金分割法:将画面分为不同的部分,使画面的比例符合黄金比例,以此形成稳定和谐的构图。
2. 对角线构图:通过对角线的摆放来调整画面元素的位置,使画面看起来更加有活力和层次。
3. 重叠和交叉:画面元素之间的重叠和交叉可以增加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丰富画面的层次和表现力。
4. 对比和强调:通过对比色彩、对比明暗、对比形状等,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视觉冲击力。
5. 空间透视:通过透视和远近关系的处理,表现出画面的景深和立体感。
6. 统一和协调:确保画面元素的统一和协调,使画面看起来整体和谐,避免杂乱和混乱。
四、构图的实践技巧1. 视线引导:通过画面上的线条、形状和色彩来引导观众的视线,使观众的目光沿着画面的主题和焦点进行移动。
2. 留白处理:通过留白的处理来增加画面的张力和空间感,使画面看起来更加有层次和开阔。
3. 色彩运用:通过色彩的对比、明暗和饱和度的处理来增加画面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
4. 文字与图形的结合:在构图中,文字和图形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要确保文字和图形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五、构图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 画面单调:可以通过加强对比、丰富色彩和形状来增加画面的变化和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