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绘画构图初步》
- 格式:ppt
- 大小:9.62 MB
- 文档页数:37
《绘画构图初步》教学设计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三拨子总校六拨子小学张雷设计思想:构图是学生展现画面美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以学生发现构图方法来讲解。
本课是一个由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的,内容丰富,但学生难以理解教学难点,需要学生自己设计画面,把画面完全交给学生。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发现和体会优秀作品的构图美,初步认识多种构图方法,并掌握三角形构图。
2、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构图的形式美,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形成初步的审美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感知构图的形式美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锻炼概括的造型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利用三角形构图作画。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动手构图。
教学准备:实物,画纸,彩笔,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好!今天张老师和同学们共同上一节美术课,好吗?(好)。
师:据我所知咱们班的学生非常聪明可爱,并且各个方面都很美,刚才我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尤其动作美,形式美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朋友们是怎么理解美术上的艺术美的呢?二、赏析与创作1、美丽自定义:师:那我们就一起来看大屏幕吧,谁可以说说它们的画面里的东西能围城什么图形像什么形状?(三角形、梯形、s形、c形等)。
师:好,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你们刚刚说的就是我们美术上的构图方法。
那什么是构图呢?谁可以根据刚才欣赏的图片带给你的信息及刚刚同学说的,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构图的?(预设)师:其实在我们绘画上构图是这样定义的——把物体组织和安排到纸上,就叫做构图。
我们这节课就来一起学构图吧。
(图片回放)师:其实构图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有着不同的美。
在这节课中我们重点来学最常见、最基础的构图方法就是三角形构图。
谁能说出三角形有什么特征?(稳定性)。
师:同学们真棒,真厉害能将数学的知识运用到美术课中了,你们简直就是绘画的天才。
那你们有信心利用三角形构图方法来绘制图形吗?(有)。
师:好,看来同学们信心十足,那老师也相信大家一定能学好。
初中美术冀美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绘画的构图》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学习构图的定义及形式法则。
2、了解和学习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常见的构图类型。
3、尝试运用构图的形式法则欣赏美术作品和进行绘画实践。
2学情分析
学生对构图知识掌握不够,对构图的作用一知半解。
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构图的定义和形式法则。
2、常见的构图类型。
教学难点
学习体会不同的主题决定构图的不同形式。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绘画的构图
一、新课导入:
教师:绘画的构图在绘画中非常的重要。
构图可以使作品具有更加动人的艺术魅力。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绘画的构图》。
(板书)
二、新知讲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一段,了解构图、布局的定义。
教师:提问布局和构图的定义,并让学生结合生活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活动:回答教师提问。
《绘画构图的初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绘画构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学习常见的构图方法,如三角形构图、对称构图等。
-初步掌握运用构图原则进行画面组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优秀绘画作品,分析其构图特点。
-学生实践构图练习,尝试不同的构图方式。
-互相评价和交流,提高构图的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爱。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绘画构图的基本原则。
-能够运用所学构图方法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构图理论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判断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实践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3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不同构图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视觉效果,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绘画构图的初步。
2.知识讲解(10 分钟)-介绍构图的定义和作用。
-结合图片,讲解常见的构图方法,如三角形构图、对称构图、平衡构图等。
-强调构图对画面整体效果的影响。
3.作品欣赏(10 分钟)展示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让学生分析其构图方式,并讨论这些构图方式所带来的感受和效果。
4.实践练习(20 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构图练习,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主题,如水果、花卉等。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构图方法,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5.作品展示与评价(10 分钟)各小组展示他们的构图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
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6.课堂总结(2 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绘画创作中注重构图的运用。
五、教学资源绘画作品图片、画纸、画笔等。
六、教学延伸1.让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不同主题的构图。
2.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以上教学设计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冀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7.绘画构图初步》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7.绘画构图初步》是冀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构图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构图原则来创作美术作品。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构图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美术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但学生在构图方面还没有系统的认识,容易出现构图混乱、主次不分等问题。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构图原则,提高他们的美术创作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构图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构图原则来创作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构图原则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构图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示范法:展示优秀作品,分析构图特点。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绘画技巧。
4.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讨构图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美术作品,用于讲解和分析。
2.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准备投影仪,用于展示作品和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构图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构图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主次关系、对称、平衡、层次感等。
同时,分析一些优秀作品的构图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构图原则,自行构思一幅美术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讨论构图的优点和不足,共同提高。
5.拓展(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具有创意的构图作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绘画构图初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构图的一般知识。
2、培养学生组织画面、安排画面的能力。
3、进一步加强学生锻炼、概括的造型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学习构图知识,进行绘画构图实践。
难点:构图的组织与安排。
课前准备教师:优秀美术作品的构图分析。
学生:绘画工具,包括纸,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构图又叫布局或经营位置。
一幅画如何安排好所表现物象的位置以及多种物象的组合关系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1、教师演示说明:偏左,偏右,中间太小,中间太大,偏上,偏下,偏左上角,偏右上角,偏左下角,偏右下角,太分散,太紧凑,适中。
师:任何一幅画面的构图都存在着这13种基本变化,只有大小适当,位置适中,聚散合理的才是比较完美的构图。
2、静物构图与风景构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它们都有一个表现主题,而且都要把主题物象安排在画面的重要位置上,使之突出、明确、大小、位置、比例适度。
不同点:(1)静物是人为的在一定环境下摆放的物象组合,空间是有限的。
风景属大自然的造化,无边无界,空间是无限的。
(2)静物构图所考虑的是如何将有限空间中的物象合理的安排在画面之中,而风景则要在自然中选取所要表现对象,即取景。
(3)静物的大小、位置、聚散关系比较容易判断,因为它相对集中、独立,而风景是连绵不断的无限空间形态,且形态变化万千,层层叠叠,透视变化也比较大。
三、学生作业学生进行静物写生,教师辅导。
四、展示评价对学生作品进行公开展示,可自己评价作品的优缺点,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幼儿园美术教案:初步认识构图要素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初步认识构图要素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构图要素的基本概念。
2.掌握如何在绘画中运用构图要素。
3.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构图要素的初步认识1.1.色彩色彩是绘画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色彩给人以视觉冲击,是视觉的最主要刺激。
色彩是由光线的折射和吸收所形成的,它有三个特性——色调、饱和度和明度。
1.2.线条线条是构成形状、构图、空间的一种重要素材,它具有分割和界限的作用,能够引导人眼的视线,提升构图的层次感。
1.3.形状形状是指由线条或色彩所构成的几何形态,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形状能够大大影响整个构图的视觉效果。
1.4.质感质感是指物体的表面特征,包括了纹理、光泽、光滑、粗糙等。
质感能够增强绘画的立体感。
2.构图要素在绘画中的应用2.1.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色彩能够给人的视觉带来巨大的冲击力,想象一幅充满明亮色彩的画,即使没有特定的形状和构图,也能够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2.线条在绘画中的应用线条是绘画中非常基础的要素,它可以描述出物体的轮廓、纹理、质感等,是构成形状、构图、空间的一个重要素材。
2.3.形状在绘画中的应用形状是由线条和色彩所构成的,它们有着巨大的创意和想象力,可以描述出物体的轮廓、纹理、质感等,给观者留下强烈的形象印象。
2.4.质感在绘画中的应用质感是指物体的表面特征,是通过模拟明暗表现的方法得出的。
在绘画中,质感有助于增强画面的立体感,让物体更真实。
三、教学过程1.构图要素的介绍通过图片、模型等,展示给孩子不同的构图要素,点一下每个构图要素的名字,详细的介绍每个构图要素的含义和表现方法。
2.构图要素的实践让孩子制作一幅构图明显的画作,告诉孩子各个构图要素在画作中的分布和运用方式。
3.构图要素的应用让孩子在一个简单的黑白的画布上添加不同的构图要素,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和评估孩子的作品,进行对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技巧水平的评估。
《绘画构图初步》教学设计【教材版本】:河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第7课【教学年级】:六年级【课时安排】:2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造型与表现领域,本节课内容专业性很强,理论知识复杂,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同时,本节课内容的掌握对于下一节第8课《像艺术家一样创作》一课起着承启作用,学好本课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绘画构图涉及因素很多,本课主要侧重探讨物像之间的安排和处理,在本课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特点,让学生对构图有初步的理解,重点在于感受构图的重要,树立美术创作中的构图意识,教学的重心放在探索和实践之中。
更多的构图形式法则将在第四学段进行学习,在这课的教学中,切忌不切实际的灌输专业知识的空讲和拔高。
【学情分析】:六年级上册中,学生对于色彩基础知识,透视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从课上效果来讲,学生对于美术专业性知识的学习兴趣浓厚,他们渴求掌握更多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不再停留在满足于平面儿童画的绘画方式,由关注画面趣味性,转入对写实性,艺术性的关注。
在教学时不宜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要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与探究过程。
绘画构图的理解和运用要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因此,课程中会安排充足的实践时间。
【教学理念】:1、以“情景设置--激发兴趣--自主发现--引导探索--分析总结—操作实践--知识内化--渗透外延”为主线,运用对比法,展示法,讨论法,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引导学生动脑,动手等参与性活动,逐步加深对构图的认识和理解。
2、以自学为主,引导为辅,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利用轻松引入,激烈抢答,综合练习等教学手段,欣赏与教学相互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提高绘画构图能力。
3、教学方法包含引导观察、启发思考、发现分析、思考总结、综合练习、巩固内化、检验评价。
【教学目标】:1、感受绘画构图之美,学习构图基础知识,了解形式美法则在构图中的运用,懂得构图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7.绘画构图初步-冀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绘画构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不同构图方式的特点与应用;3.培养观察、理解和表现综合运用能力;4.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不同构图方式的特点与应用;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表现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法1.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通过一些典型画作,介绍绘画构图的基本概念和不同构图方式的特点,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 教学学法本课程采用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学生互相交流、研讨彼此的观点和意见,增强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绘画构图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1. 热身阶段教师向学生展示几幅画作,要求学生从画面中寻找构图的特点和因素,并描述出来,让学生对绘画构图有一个最初的认识。
2. 主要阶段1.绘画构图的基本概念及意义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绘画构图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即在绘画中通过画面的构图、布局、分割、取景、比例、对比、动态和静态等因素的统一组合,表现出画面的意境、气氛和情感。
2.不同构图方式的特点与应用教师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构图方式,包括对称构图、居中构图、三分法构图、金字塔构图和对角线构图等,并分别详细讲解其特点和应用。
3.观察、理解和表现教师向学生展示几幅画作,并要求学生从画作中发现构图的特点,并结合绘画知识,分析画面的构成原理和美感,让学生观察、理解和表现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3. 课堂交流教师要求学生自选一幅画作,分析其构图特点和表现手法,并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力,创作出一幅属于自己的作品,并在课堂上交流分享。
4. 课堂小结教师对今天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总结,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认真欣赏几幅优秀的画作,分析其构图和表现手法,并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力,创作出一幅新的作品,并在下一次课堂上交流。
冀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7.绘画构图初步》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冀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7.绘画构图初步》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构图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绘画构图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教材通过详细的文字介绍、丰富的图片示例,使学生能够掌握构图的基本原则,学会如何运用构图来美化画面,提高绘画作品的审美价值。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构图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构图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绘画构图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构图的基本原则,学会如何运用构图来美化画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绘画构图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绘画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构图来美化画面,提高绘画作品的审美价值。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直观地展示构图的方法和效果;同时,采用示范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构图的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优美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构图,激发他们对构图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绘画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对比、和谐等。
3.实例分析:分析一些经典的绘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大师们是如何运用构图来美化画面的。
4.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尝试运用所学的构图方法来创作作品。
5.讨论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讨论交流构图的心得体会。
6.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构图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绘画构图的基本原则和实例分析两部分。
基本原则部分,可以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对称、对比、和谐等构图原则;实例分析部分,可以采用直观的图示,展示经典作品的构图方法。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下册《7.绘画构图初步》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掌握三角形构图、S形构图、圆形构图/直线形构图等多种构图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创作。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构图的形式美,领略不同构图形式为图画带来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形成初步的审美意识。
2、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发现和体会优秀作品的构图美,初步认识及掌握多种构图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感知构图的形式美的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分析了解生活中及美术作品中的不同构图方法,掌握不同构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多种构图方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作品。
•课时: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