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温世锋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0.98 MB
- 文档页数:38
温世锋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医院办公室副主任。
【基本资料】姓名:温世锋性别:男技术职称:主任医师专业:骨科、脊柱外科出生年月:1973年7月籍贯:江西赣州毕业院校:南方医科大学学历:博士【学历和工作经历】1993年9月至1998年7月,江西省赣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学习,本科学历,取得学士学位。
1998年8月至2000年7月,江西省赣南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任教,助教。
因当时工作需要,提前承担本科、专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大课与实验操作教学工作。
2000年8月至2003年7月,广州医学院研究生学习,导师俆中和教授,专业骨外科,研究方向活骨移植。
研究课题为广东省科技厅立项课题:长段同种异体骨与带血管自体腓骨复合骨移植的实验研究。
研究生毕业,取得医学硕士学位。
2004年2月至2004年8月,香港中文大学骨科系、威尔士亲王医院骨科,访问学者。
2003年7月至2006年8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工作,骨科住院医师。
2006年9月至2010年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工作,骨科主治医师。
2005年-2012年,连续7年受聘于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首席赛事医师。
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学习(full time),专业: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Effectiveness。
主要学习内容为临床试验研究。
毕业论文为:Effectiveness of three surgical decompression strategies for treatment of multilevel cervical myelopathy: a retrospective study。
研究生毕业,取得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
2010年9月至2013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习,导师尹庆水教授,专业骨外科,研究方向: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
年轻人眩晕是不是颈椎不稳了?作者:暂无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6年第4期文/张华黄月星年轻人眩晕应首查颈椎28岁的刘小姐发生眩晕有小半年了,发作时几乎无法正常工作。
她一直在看病,耳科、神经内科、眼科、骨科都看了一遍,却找不到病因。
她已被折磨得吃不好睡不着,体重下降10多公斤。
最后,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脊柱外科,主任医师温世锋建议其做一个颈椎X光片,发现其颈椎关节不稳定才导致眩晕,临床上也称作交感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或颈性眩晕。
由于眩晕的病因很复杂,涉及耳鼻喉科、眼科、神经内科、脊柱外科等相关疾病。
但大多数人认为,20-30岁的年轻人很少会患颈椎病,往往第一反应就是颅内肿瘤、血管狭窄等,赶紧做头部CT或MRI检查。
实际上年轻人因为脑部血管狭窄而导致眩晕的可能性很小,而应该首先考虑查颈椎。
颈椎不稳可导致眩晕“这两年来,眩晕的病人有年轻化的趋势。
一般来说,颈性眩晕以40岁以上多见,但是近年来很多人热衷于上网、打游戏等,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坐车走路都不忘记玩手机,长期低头保持同一种姿势,肌肉僵持、疲劳导致颈椎活动过伸或过屈,容易发生劳损退变。
”温世锋说。
颈椎不稳是年轻人发生眩晕的重要原因之一。
温世锋解释说,当存在颈椎不稳定时,移动的椎关节刺激交感神经,引起动脉痉挛,直接或间接影响椎-基底动脉供血而出现眩晕症状。
温世锋指出,如果是颈椎不稳引起眩晕,有几个典型的特点:首先,由于久坐或者长期低头等固定姿势会引起颈肩肌肉酸胀,出现颈肩痛;其次,颈部在某一个特定位置时眩晕加重,比如平躺着不晕,但是侧卧就不行。
第三,突然扭头会晕倒,曾经有一位被叫名字,扭头应一声,结果就晕倒了。
“米字操”锻炼颈部可预防眩晕在眩晕的患者中,女性较为多见,尤其是脖子细长的女性,这些女性的脖子肌肉不发达,缺乏锻炼或者长期伏案工作。
颈椎的X光检查,发现颈椎过伸或过屈,说明颈椎不稳,其主要是颈椎局部软组织韧带松弛造成的。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徐建广;陈国瑞
【期刊名称】《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年(卷),期】1999(14)3
【摘要】为探讨影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的因素,本文对1986年5月~1994年2月间的152例脊髓型颈椎病人前路手术后的疗效及常见影响因素作一分析。
结果发现,病程、年龄及病情与疗效有关,手术范围及方式与疗效无关。
建议脊
髓型颈椎病确诊后应尽快手术治疗,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减压范围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总页数】3页(P149-151)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影响因素;外科手术
【作者】徐建广;陈国瑞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550.5
【相关文献】
1.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周大凯;张忠民;金大地
2.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刘星和;李波;黄磊
3.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及影响因素探讨 [J], 邹军;王与荣;赵建宁;吴苏稼
4.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J], 刘平均;丁原;胡志喜;王
文聪;晏平华;李际才;贺用礼;毛丙炎;刘林
5.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的神经学评价和疗效影响因素 [J], 胡玉华;王长峰;李家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变、骨刺增生或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引起的一种疾病。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颈痛、肩背痛、上肢无力、感觉异常等。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对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
首先,手术治疗能够明显缓解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
手术中,医生可以通过切除骨刺和突出的椎间盘,减轻对脊髓的压迫。
手术后,很多患者的颈痛、上肢无力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研究表明,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
其次,手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脊髓型颈椎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疼痛和肌力下降往往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行走、握物、抬手等。
手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这些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手术治疗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脊髓型颈椎病严重影响脊髓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到下肢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等。
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可能会引发并发症,如脑供血不足、脊髓损伤等。
手术能够及时去除颈椎压迫物,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也有一定的风险和潜在的并发症。
手术本身可能导致感染、出血、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手术后颈部活动度可能有所限制,可能无法完全恢复到手术前的水平。
患者在手术前应和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预期效果,做出明智的决策。
综上所述,手术治疗是脊髓型颈椎病的常见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疗效。
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然而,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潜在的并发症。
患者在选择手术治疗前,应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预期效果,在和医生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做出决策。
浅谈脊髓型颈椎病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评价林二虎;镇万新;高国勇;杨大志;马乐群;代成甫【摘要】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的远期疗效评价.方法选用我院2008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10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发病因素、病程和影像学表现.术后对100例患者进行随访5年. 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的100 例患者在5 年的随访内发现,疗效为优46例(46%)、良31例(31%),中16例(16%),临床疗效为差7例(7%),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7%. 手术治疗的疗效与患者的病程长短、严重程度、减压程度及颈椎稳定性有一定的相关性,患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过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远期疗效是值得肯定的,且手术的时间、病情的变化以及手术的技术都对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5(026)014【总页数】3页(P3154-3156)【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远期疗效;手术治疗【作者】林二虎;镇万新;高国勇;杨大志;马乐群;代成甫【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5脊髓型颈椎病在各类颈椎病中是最具有危害性的疾病,它的发病过程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但是体征及临床症状有着较大的共性。
外科治疗的方法及致压物切除术等因素都对外科治疗有一定的影响[1]。
脊髓型颈椎病主要是以椎间盘的退变为基础,在相邻的椎体及后缘骨赘形成导致脊髓出现压迫和脊髓供血障碍。
本文将对10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随访期间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在该病中的远期疗效评价。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用我院2008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10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和分析,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35~75(平均68)岁。
温世锋简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医院办公室副主任。
【基本资料】姓名:温世锋性别:男技术职称:主任医师专业:骨科、脊柱外科出生年月:1973年7月籍贯:江西赣州毕业院校:南方医科大学学历:博士【学历和工作经历】1993年9月至1998年7月,江西省赣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学习,本科学历,取得学士学位。
1998年8月至2000年7月,江西省赣南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任教,助教。
因当时工作需要,提前承担本科、专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大课与实验操作教学工作。
2000年8月至2003年7月,广州医学院研究生学习,导师俆中和教授,专业骨外科,研究方向活骨移植。
研究课题为广东省科技厅立项课题:长段同种异体骨与带血管自体腓骨复合骨移植的实验研究。
研究生毕业,取得医学硕士学位。
2004年2月至2004年8月,香港中文大学骨科系、威尔士亲王医院骨科,访问学者。
2003年7月至2006年8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工作,骨科住院医师。
2006年9月至2010年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工作,骨科主治医师。
2005年-2012年,连续7年受聘于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首席赛事医师。
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学习(full time),专业: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Effectiveness。
主要学习内容为临床试验研究。
毕业论文为:Effectiveness of three surgical decompressionstrategies for treatment of multilevel cervical myelopathy: a retrospective study。
研究生毕业,取得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
2010年9月至2013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习,导师尹庆水教授,专业骨外科,研究方向: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的外科治疗效果观察目的:分析研究脊髓型颈椎病采取临床外科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脊髓型颈椎病的病人一共有41例,对41例病人采取不同临床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手术治疗的效果给予分析研究。
结果:本文一共有41例病人,其中优一共有23例,占总体的56.09%;良一共有10例,占总体的24.39%;可一共有7例,占总体的17.07%;差一共有1例,占总体的2.44%;临床治疗优良率为80.48%;所有病人在临床手术以后没有出现1例并发症。
结论:脊髓型颈椎病采取临床外科手术治疗,可以使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外科治疗;效果观察;脊髓型颈椎病[Abstract]Objective:Analysis of cervical myelopathy take the value of clinical surgical treatment.Methods:August 2010 January 2013 in our hospital receives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cervical myelopathy,a total of 41 cases,41 cases of surgical patients to take different clinical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given research and analysis.Results:In this paper,a total of 41 cases of patients,including gifted a total of 23 cases,accounting for 56.09% overall;Liang,a total of 10 cases,accounting for 24.39% overall;may be a total of seven cases,accounting for 17.07% overall;difference between a total of 1 case,accounting for 2.44% overall;clinical excellent rate 80.48%;all patients no one case of clinical complications after surgery.Conclusion:cervical myelopathy take clinical surgery,clinical symptoms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so that further improve clinical outcomes and complication rate is low,with clinical value.Key words surgical treatment;effect observed;cervical myelopathyCSM(脊髓型頸椎病)指的是因为颈椎体退化以及相邻软组织蜕变导致脊髓的直接压迫,例如,椎体后缘骨刺、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以及黄韧带肥厚或者钙化等,同时加上剧烈运动或者长时间的不良姿势等相关动态诱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造成脊髓受到压迫或者脊髓缺少血液,进而脊髓发生功能障碍。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梁英杰;钟润泉;郭东明;温世锋【摘要】目的: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
方法应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2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颈椎X线片上测量置换节段矢状位、冠状位活动度。
应用JOA评分评价术后神经功能。
结果术后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
26例均获随访,时间29~48个月。
末次随访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3分±4.6分增加到16.1分±5.3分,置换节段矢状位活动范围4.3°~7.2°(5.6°±2.4°);冠状位左右侧屈活动范围分别为3.1°~4.3°(3.8°±1.1°)和3.1°~4.6°(3.9°±0.9°)。
随访期间假体无偏移松动或下沉,无置换节段假体周围异位骨化。
结论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近期临床效果较好,维持颈椎正常的活动范围、生理曲度和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short-term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outcome of Bryan cervical disc arthroplas-ty.Methods Radiographic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26 patients who received the Bryan cervical disc prosthesis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Static and dynamic X-ray was taken for measuring the range of motion.Clinical outcomes were assessed using Japanese Orthopedics Academy (JOA)scale.Results The average follow-up time was 29~48 months,and all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relief of symptoms.In the last follow-up,the average JOA scale was 16.1±5.3 ,while it was 8.3 ±4.6 pre-operation.The sagittal range of motion was 4.3°~7.2°(5.6°±2.4°),and the co ronal range of motion was3.1°~4.3°(3.8°±1.1°)and 3.1°~4.6°(3.9°±0.9°).No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prosthesis loosening,prosthesis migration or other complicationsoccured.Conclusions Arthroplasty using the Bryan disc for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patients seems to be safe and provids encouraging clinical and radiolog-ic outcome in our short-term study.【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3页(P121-123)【关键词】人工颈椎间盘;脊髓型颈椎病;置换【作者】梁英杰;钟润泉;郭东明;温世锋【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广东广州51018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广东广州 51018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广东广州 51018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广东广州 5101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R687.3;R687.1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创伤小,减压直接,但是以牺牲颈椎病变节段的活动度来获取颈椎稳定性,因此椎间植骨融合常导致邻近节段退变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