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I)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5
白介素的用法白介素为抗肿瘤的生物治疗用药,适用于晚期肾癌、恶性黑色素瘤及癌性胸、腹腔积液的治疗,也可试用于其他恶性肿瘤综合治疗。
下面和店铺一起去了解白介素的用法。
白介素用量用法肿瘤治疗:1.静脉滴注:重组人白介素-2 每日一次,按体表面积每次10-20万国际单位(IU)/m ,加入到500ml无菌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3小时,4-6周为一疗程。
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调整剂量。
2.皮下注射:重组人白介素-2皮下注射每周2-3次,按体表面积每次50-100万国际单位(IU)/m ,2ml灭菌生理盐水溶解,6周为一疗程。
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调整剂量。
3.胸腹腔注入:重组人白介素-2每周1-2次,每次20-50万国际单位(IU),2-4周为一疗程。
或每日一次,每次20万国际单位(IU),4-6周为一疗程(可与LAK或TIL联合使用)。
胸腔内给药尽量将胸水抽净(一次抽不净者,在第2天、第3天…继续抽,直至抽净或基本抽净为止),并令患者变换体位,使药液与胸膜广泛接触。
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调整剂量。
4.动脉灌注:重组人白介素-2 两周一次,每次40-100万国际单位(IU),6周为一疗程。
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调整剂量。
5.肿瘤病灶局部给药:据瘤体大小决定用药剂量。
一般剂量为每次按体表面积20万国际单位(IU)/m ,每周连用4次,2-4周为一疗程。
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调整剂量。
使用白介素的不良反应1.常见不良反应是发热、畏寒、疲乏,与用药剂量有关,一般是一过性的发热(38℃左右),也可有寒战高热,停药后3 ̄4小时多可自行恢复到正常。
个别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少数病人皮下注射后局部可出现轻度红肿、硬结、疼痛。
2.本品大剂量使用时,国外报导有可能引起行细血管渗漏综合症,表现为低血压、末梢水肿、暂时性肾功能不全等,应立即停用,积极对症处理。
禁忌症:1.严重低血压者; 2.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 3.高热者; 4.孕妇慎用。
使用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出现呕吐是不良反应吗重组人白介素-2(IL-2)是一种由人工合成的白介素,常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IL-2在调节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来对抗异常细胞,同时也可能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其中包括呕吐。
IL-2的作用机制IL-2是一种细胞因子,其主要作用是刺激和调节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
通过与IL-2受体的结合,IL-2可以激活这些免疫细胞,并促进它们分化、增殖和分泌其他细胞因子,从而增强免疫反应。
呕吐是IL-2的不良反应之一尽管IL-2在治疗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其使用也可能伴随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呕吐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表现,尤其在IL-2治疗早期可能更为明显。
呕吐可能是由于IL-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作用造成的,同时也可能与IL-2导致肠道运动异常有关。
除了呕吐外,IL-2的其他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头痛、乏力、腹泻、皮疹等。
严重的不良反应还包括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肝肾功能异常等,因此在使用IL-2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液、尿液等指标。
管理IL-2导致的呕吐对于因IL-2治疗而出现呕吐的患者,医生需要评估呕吐的程度和频率,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一般来说,对于轻度呕吐,可以采取辅助措施如适当的休息、限制进食等来缓解症状。
对于持续、严重的呕吐,可能需要给予药物治疗如抗呕吐药物以减轻症状。
此外,饮食和饮水的管理也很重要,确保患者有足够的水分摄入以防脱水,并避免摄入过量的食物或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呕吐的风险。
结论总的来说,IL-2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剂,尤其在治疗某些类型的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使用IL-2也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其中呕吐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表现。
因此,在使用IL-2治疗时,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管理和处理,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要注意什么?关于《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要注意什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些年,全世界的癌症肿瘤病发的概率非常之大,呈几何情况增长,在其中肿瘤也是这种病中较为难医治的,也是更为普遍的一种病。
重组人白介素是乳白色或微淡黄色的松散状粉末状,非常容易在水中融解,融解后是全透明回应的液體。
它能够用以癌症胸腔的积血和肿瘤,肾癌及其恶变肿瘤的医治。
那麼,注射重组人白介素要留意什么问题?适用范围1.用以肾细胞癌、黑色素瘤、乳腺癌、膀胱癌、肝癌、直肠癌、淋巴癌、肺癌等恶变肿瘤的医治,用以癌性胸腹水的控制,还可以用以淋巴因子激话的破坏力体细胞的塑造。
2.用以手术治疗,放化疗及放疗后的肿瘤病人的医治,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3.用以先天性或后天免疫缺点症的医治,提升患者免疫细胞作用和抗感染工作能力.4.各种各样免疫性疾病的医治,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针对性红班狼疮,干燥综合症等.5.对一些病毒性感染,链球菌病症,胞内寄生物感染病症,如乙型肝炎,麻风病,肺结核,白念珠菌感染等具备一定的医治功效。
使用方法使用量用杀菌注射水融解,实际使用方法、使用量和治疗过程患病而异,一般选用以下几类方式(或遵医嘱)。
1、全身给药:(1)皮下组织注射:重组人白介素-2(125Ala)60—150万IU/m2(1~2支)用2ml注射自来水融解,皮下组织注射3次/周,6周为一治疗过程。
(2)静脉注射:40—80万IU/m2(1~2支),溶解500ml盐水,滴注時间不少于4钟头,每星期三次,6周为一治疗过程。
(3)干预主动脉注浆:50~100万IU/次(1~2支),2~4周一次,2~4次为一治疗过程。
2、地区与部分给药:(1)胸腔引入:用以癌性胸腔积液,重组人白介素-2(125Ala)100~200万IU/m2次(1~2支),尽可能抽去腔内积液后引入,1~2次/周,2~4周(或积血消退)为一治疗过程。
(2)肿瘤疾病部分给药:依据瘤灶尺寸决策使用量,每一次使用量不少于10万IU,隔天一次,4~6次为一治疗过程。
新德路生(重组人白介素-2注射液)【药品名称】商品名称:新德路生通用名称:重组人白介素-2注射液英文名称: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2 Injection【成份】主要组成成份: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
【适应症】本品为抗肿瘤的生物医治用药,主要用于肾癌、恶性黑色素瘤及癌性胸、腹腔积液的医治,也能够用于其他恶性肿瘤综合医治。
【用法用量】用于癌症医治,一般可静脉输注或皮下注射每日20-40万IU/m2体表面积(50-100万IU/次),每日一次,每周连用五日,周围为一疗程。
癌性胸、腹水腔内注射应尽可能排出胸、腹水后,每次注射40-60万IU/m2体表面积(50-100万IU/次),每周1-2次,注射2-4周,或按照病人情形按医嘱利用。
【不良反映】各类不良反映中最多见的是发烧、寒战,肌肉酸痛,与用药剂量有关,一般是一过性发烧(38℃左右),亦可有寒战高热,停药后3~4小时体温多可自行恢复到正常。
个别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类伤风症状。
皮下注射者局部可出现红肿、硬结、疼痛,所有副反映停药后都可自行恢复。
利用较大剂量时,本品可能会引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表现为低血压、末梢水肿、暂时性肾功能不全等,应当即停用,踊跃对症处置。
应注意,利用本品应严格掌握安全剂量。
【禁忌】1.对本品成份有过敏史的病人。
2.高热、严峻心脏病、低血压者,严峻心肾功能不全者,肺功能异样或进行过器官移植者。
3.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即往用药史中出现过与之相关的毒性反映:⑴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⑵未控制的心率失常;⑶胸痛并伴有心电图改变、心绞痛或心肌梗塞;⑷心压塞;⑸肾功能衰竭需透析>72小时;⑹昏迷或中毒性神经病>48小时;⑺顽固性或难治性癫痫;⑻肠局部缺血或穿孔;⑼消化道出血需外科手术;【注意事项】1.本品应在医生指导下利用。
2.药瓶有裂痕、破损者不能利用。
药瓶开启后,应一次利用完,不得多次利用。
预充式注射器包装仅为一次性利用,不得重复利用。
重组人il-2蛋白
重组人IL-2蛋白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制造的一种人类白细胞介素2(IL-2)蛋白。
IL-2是一种细胞因子,对促进免疫反应、增强免疫细胞的生长和活力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制造重组人IL-2蛋白的常见方法是将含有人类IL-2基因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等细菌中进行表达和纯化。
然后通过多种方法去除细菌残留物和其他杂质,使得得到的IL-2蛋白高纯度、高效率、无污染。
重组人IL-2蛋白可以用于医疗领域,例如作为免疫增强剂或治疗某些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药物。
同时,重组人IL-2蛋白的制造也具有研究意义,可以深入了解IL-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和机制。
2024年重组人白介素2市场需求分析概述重组人白介素2(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2,IL-2)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多肽药物,广泛应用于免疫治疗领域。
本文将对重组人白介素2在市场上的需求进行分析,以便为生产和销售相关产品的企业提供参考。
市场规模重组人白介素2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药物,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需求巨大。
根据最新的市场报告,预计到2025年,全球重组人白介素2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重组人白介素2的市场需求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目前,市场需求最大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和德国,这三个国家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
市场驱动因素重组人白介素2在免疫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主要归功于以下几个市场驱动因素:1. 癌症治疗的需求增加随着全球癌症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对于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的需求也在增加。
重组人白介素2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治疗药物,在癌症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
2.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上升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所上升,这导致了对于有效治疗方法的需求增加。
重组人白介素2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对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市场需求也相应增加。
3. 技术进步推动创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重组人白介素2的生产和应用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
这些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使得重组人白介素2在市场上的需求更加旺盛。
市场前景重组人白介素2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治疗药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未来几年,预计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以下是市场前景的一些关键点:1. 癌症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重组人白介素2在癌症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癌症患者数量的增加,对于有效的治疗方法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重组人白介素2通过刺激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从而对癌症患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新选择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这为治疗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新德路生(重组人白介素-2注射液)【药品名称】商品名称:新德路生通用名称:重组人白介素-2注射液英文名称:Pyritinol Hydrochloride T ablets【成份】重组人白介素-2。
辅料为:醋酸钠、冰醋酸、氯化钠、聚山梨酯-80。
【适应症】本品为免疫调节剂,用于肿瘤的生物治疗,尤其适用于肾癌、恶性黑色素瘤及癌性胸、腹腔积液的治疗,也可以适用于其它恶性肿瘤和免疫功能低下病人的综合治疗。
【用法用量】本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用于癌症治疗,一般可静脉输注、皮下或肌肉注射每日20-100万IU/m2体表面积,每日一次,四周为一疗程。
癌性胸、腹水腔内注射应尽量排出胸、腹水后,每次注射50-100万IU/m2体表面积,每周1-2次,注射2-4周。
可与放疗、化疗、手术及其它免疫制剂联合使用。
给药剂量需依据病情、年龄及其它相关因素调整,按医嘱使用。
【不良反应】各种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发热、寒战,肌肉酸痛,与用药剂量有关,一般是一过性发热(38℃左右),亦可有寒战高热,停药后3~4小时体温多可自行恢复到正常。
个别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类感冒症状。
皮下注射者局部可出现红肿、硬结、疼痛,所有副反应停药后均可自行恢复。
使用较大剂量时,本品可能会引起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表现为低血压、末梢水肿、暂时性肾功能不全等,应立即停用,积极对症处理。
应注意,使用本品应严格掌握安全剂量。
【禁忌】1.对本品成分有过敏史的病人。
2.高热、严重心脏病、低血压者,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肺功能异常或进行过器官移植者。
3.重组人白介素-2既往用药史中出现过与之相关的毒性反应:(1)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2)未控制的心率失常;(3)胸痛并伴有心电图改变、心绞痛或心肌梗塞;(4)心压塞;(5)肾功能衰竭需透析>72小时;(6)昏迷或中毒性精神病>48小时;(7)顽固性或难治性癫痫;(8)肠局部缺血或穿孔;(9)消化道出血需外科手术;4.孕妇慎用【注意事项】1.本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的用法用量
简介
重组人白介素-2(rIL-2)是一种重组蛋白,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它被广
泛应用于治疗某些白血病和恶性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
正确的用法和用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用法
1.注射方法:重组人白介素-2通常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
2.注射部位:注射部位可以在静脉穿刺位置进行,确保穿刺区域无感
染并清洁。
3.用药时间:用药时间的选择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一般分为不同
时间段进行多次注射。
用量
1.初始用量:初始用量通常较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态
来确定。
2.逐渐增加:在医生的监督下,可以逐渐增加重组人白介素-2的用量,
但不得超过医嘱剂量。
3.用药周期:用药周期的长短和具体用量也会因疾病类型和患者情况
而有所不同,需遵医嘱。
注意事项
1.定期监测:在用药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和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2.副作用:使用重组人白介素-2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发热、皮
疹等,若有不适应立即向医生咨询。
3.禁忌症:孕妇、哺乳期妇女和某些特定病症患者可能禁用该药物,
必须根据医嘱使用。
结语
正确的用法用量对于重组人白介素-2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患者在使用药物时
务必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定期复诊并报告用药过程中的不适症状。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拾健康。
重组人白介素-2注射液100万1u 112阿地白介素主要成份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为多肽类免疫增强剂。
能够诱导干扰素和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
临床用于肿瘤辅助治疗和癌性胸、腹水的治疗。
药理药动该品的生物活性作用与天然的人体IL-2相似,能产生淋巴因子(淋巴激活素),不但有助于调节细胞的正常生长,而且促进免疫系统细胞的分化。
IL-2与具专一性、高度亲合力的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以活化的T细胞表达,此外它还存在于某些淋巴细胞内。
IL-2使细胞毒淋巴细胞活化及活化的T细胞分化。
IL-2激发免疫效应器细胞,产生各种继发的细胞因子,如γ-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
动物模型实验表明IL-2的抗肿瘤作用与剂量及应用方案有关。
对患轻度肿瘤的动物用该品治疗有效。
致免疫性和宿主的免疫系统状况影响实验动物接受IL-2治疗的效果。
药动学IL-2的药代动力学几乎呈线性关系。
静脉输注后2h达到与剂量成正比的稳坪状态,一旦停止输注后血药浓度迅速下降。
该品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适应症治疗成人(18岁以上)转移性肾细胞癌。
用法用量转移性肾细胞癌成人患者用该品治疗每个疗程为五天,间歇一段时间重复治疗五天。
成人剂量:每日静脉输注1mg/平方米(体表面积),连续5天,停药2~6天,再每日静注1mg/平方米,连续5天。
间歇3周后再重复。
若肿瘤缩小不需重复下个疗程。
若肿瘤继续生长,该品治疗最长可达12个月。
出现不良反应,应停药而不是减少剂量。
维持量:每日静注1mg/平方米,连续5天。
间歇4~5周再如前重复,至多4次。
儿童不宜使用。
[制剂与规格]注射用冻于粉针剂。
每瓶22或18MIU。
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可能由于血管血液渗漏综合征所引起的包括发热、寒战、体重增加和低血压,但由此引起的死亡率较小。
255例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单用该品治疗的因药物引起的死亡率4%(11例/255例)。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一般与剂量及用药方案有关。
多数不良反应是暂时和可逆性的,停用该品后2或3天内消除。
重组人白介素2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重组人白介素2(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2,简称IL-2)市场进行调查分析。
IL-2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肿瘤、感染性疾病等。
本报告将从市场规模、应用领域、竞争格局等方面对该市场进行详细分析。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IL-2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一直稳步增长。
预计到2025年,全球IL-2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肿瘤治疗需求的增加、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等。
3. 应用领域3.1 肿瘤治疗IL-2在肿瘤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IL-2能够激活和扩增免疫系统的效应细胞,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监视和抗肿瘤反应。
因此,IL-2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中,如黑色素瘤、肾细胞癌等。
3.2 感染性疾病治疗IL-2也被用于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
研究显示,IL-2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感染的能力。
因此,IL-2被应用于治疗某些严重感染性疾病,如HIV/AIDS、结核病等。
4. 竞争格局目前,IL-2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格局。
主要的竞争企业包括:4.1 公司A公司A是目前IL-2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其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并且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公司A不断进行研发创新,不断推出新的IL-2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4.2 公司B公司B是IL-2市场的另一主要参与者。
其产品在感染性疾病治疗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公司B致力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疗效,与临床医生密切合作,不断改进产品性能,以满足患者需求。
4.3 公司C公司C是IL-2市场的新兴参与者之一。
虽然市场份额较小,但公司C的产品在质量上有一定优势,并且价格相对较低,受到一些低收入地区的关注。
5. 总结IL-2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
肿瘤治疗和感染性疾病治疗是IL-2的主要应用领域。
白介素2用药注意事项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是一种免疫调节剂,被广泛用于肿瘤免疫治疗。
然而,白介素2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我们在使用时了解并遵守。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白介素2的使用注意事项。
首先,白介素2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且通常是在医院设置进行。
其治疗剂量和疗程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需求来确定的,因此不能自行调整剂量和疗程。
在使用白介素2之前,医生会考虑患者的疾病类型、分期,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来决定是否适合使用白介素2。
其次,对于使用白介素2的患者,在开始治疗之前需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检查肝肾功能等。
白介素2对肝肾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在可以耐受的范围内。
此外,白介素2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发热、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
有些患者在使用白介素2后还可能出现低血压、心脏病、肺病等严重的副作用。
因此,在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患者的血压、心脏功能以及肺功能等指标,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副作用。
另外,白介素2对免疫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使用白介素2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与他人接触,以免感染其他传染病。
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避免受到感染的风险。
在治疗期间,患者也应避免与病毒性感染的人接触,如感冒、流感等。
此外,白介素2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其他治疗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在开始治疗之前,患者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判断是否会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可能会减弱白介素2的疗效。
此外,在使用白介素2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和充足的水分摄入,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和免疫系统的稳定。
同时,患者还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疲劳,保持良好的休息和睡眠质量,以增强免疫力。
综上所述,白介素2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I)
Zhusheyong Chongzu Ren Baijiesu-2 (I)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2 (I) for Injection
本品系由高效表达人白细胞介素-2 (125Ser)[简称人白介素-2(125Ser)]基因的大肠杆菌,经发酵、分离和高度纯化后冻干制成。
含适宜稳定剂,不含防腐剂和抗生素。
1 基本要求
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求。
2 制造
2.1工程菌菌种
2.1.1名称及来源
重组人白介素-2(125Ser)工程菌株系由带有人白介素-2(125Ser)基因的重组质粒转化的大肠杆菌菌株,其中人白介素-2基因序列中原125位编码半胱氨酸的序列被突变为编码丝氨酸的序列。
2.1.2 种子批的建立
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的规定。
2.1.3 菌种检定
主种子批和工作种子批的菌种应进行以下各项全面检定。
2.1.
3.1 划种LB琼脂平板
应呈典型的大肠杆菌集落形态,无其他杂菌生长。
2.1.
3.2 染色镜检
应为典型的革兰阴性杆菌。
2.1.
3.3 对抗生素的抗性
应与原始菌种相符。
2.1.
3.4 电镜检查(工作种子批可免做)
应为典型的大肠杆菌形态,无支原体、病毒样颗粒及其他微生物污染。
2.1.
3.5 生化反应
应符合大肠杆菌生物学性状。
2.1.
3.6 人白介素-2表达量
在摇床中培养,应不低于原始菌种的表达量。
2.1.
3.7 质粒检查
该质粒的酶切图谱应与原始重组质粒相符。
2.1.
3.8 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检查(工作种子批可免做)
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应与批准序列相符。
2.2.1 种子液制备
将检定合格的工作种子批菌种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可含适量抗生素)中培养,供发酵罐接种用。
2.2.2 发酵用培养基
采用适宜的不含任何抗生素的培养基。
2.2.3 种子液接种及发酵培养
在灭菌培养基中接种适量种子液。
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发酵,应采用经批准的发酵工艺,并确定相应的发酵条件,如温度、pH值、溶氧、补料、发酵时间等。
发酵液应定期进行质粒丢失率检查(附录Ⅺ G)。
2.2.4 发酵液处理
用适宜的方法收集处理菌体。
2.2.5 初步纯化
采用经批准的纯化工艺进行初步纯化,使其纯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2.2.6 高度纯化
经初步纯化后,采用经批准的工艺进行高度纯化,使其达到3.1项要求,即为人白介素-2(I)原液。
加入适宜稳定剂,除菌过滤后保存于适宜的温度,并规定其有效期。
2.2.7原液检定
按3.1项进行。
2.3 半成品
2.3.1 配制与除菌
2.3.1.1 稀释液配制
按经批准的配方配制稀释液,配制后应立即用于稀释。
2.3.1.2 稀释与除菌
将检定合格的含稳定剂的人白介素-2原液用2.3.1.1项稀释液稀释至所需浓度。
除菌过滤后即为半成品,于2-8℃保存。
2.3.2 半成品检定
按3.2项进行。
2.4 成品
2.4.1 分批
应符合“生物制品分批规程”规定。
2.4.2 分装及冻干
应符合“生物制品分装和冻干规程”规定。
2.4.3 规格
应为经批准的规格。
2.4.4 包装
应符合“生物制品包装规程”规定。
3 检定
3.1.1 生物学活性
依法测定(附录ⅩD)。
3.1.2 蛋白质含量
依法测定(附录Ⅵ B第二法)。
3.1.3 比活性
为生物学活性与蛋白质含量之比,每1mg蛋白质应不低于1.0×107IU。
3.1.4 纯度
3.1.
4.1 电泳法
依法测定(附录Ⅳ C)。
用非还原型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胶胶浓度为15%,加样量应不低于10μg(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法)或5μg(银染法)。
经扫描仪扫描,纯度应不低于95.0%。
3.1.
4.2 高效液相色谱法
依法测定(Ⅲ B)。
色谱柱以适合分离分子质量为5~60kD蛋白质的色谱用凝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0.1mol/L磷酸盐-0.1mol/L氯化钠缓冲液,pH7.0及适宜的表面活性剂;上样量应不低于20μg ,于波长280nm处检测,以人白介素-2色谱峰计算理论板数,应不低于1500。
按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人白介素-2主峰面积应不低于总面积的95.0%。
3.1.5 分子量
依法测定(附录Ⅳ C)。
用还原型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胶胶浓度为15%,加
样量应不低于1.0μg,分子质量应为15.5kD±。
3.1.6外源性DNA残留量
每1支应不高于10ng(附录Ⅸ B)。
3.1.7宿主菌蛋白残留量
应不高于总蛋白质的0.10%(附录Ⅸ C)。
3.1.8 残余抗生素活性
依法测定(附录Ⅸ A),不应含有残余氨苄西林或者其他抗生素活性。
如制品中含有SDS,应将SDS浓度至少稀释至0.01%进行测定。
3.1.9 细菌内毒素检查
每300万IU应小于10EU(附录Ⅻ E凝胶限量试验)。
如制品中含有SDS,应将SDS浓度至少稀释至0.0025%再进行测定。
3.1.10 等电点
主区带应为6.5~7.5,供试品的等电点与对照品的等电点图谱一致(附录Ⅳ D)。
3.1.11 紫外光谱扫描
用水或生理氯化钠溶液将供试品稀释至约100μg/ml~500μg/ml,在光路1cm、波长230nm~360nm下进行扫描,最大吸收峰波长应为277±3nm(附录Ⅱ A)。
3.1.12 肽图(至少每半年测定一次)
依法测定(附录Ⅷ E),应与对照品图形一致。
3.1.13 N-末端氨基酸序列(至少每年测定一次)
用氨基酸序列分析仪测定,N-末端序列为:
(Met)-Ala-Pro-Thr-Ser-Ser-Ser-Thr-Lys-Lys-Thr-Gln-Leu-Gln-Leu-Glu
3.2 半成品检定
3.2.1细菌内毒素检查
每300万IU应小于10EU(附录Ⅻ E 凝胶限量试验)300万IU/支以上规格的,每支应小于10EU。
如制品中含有SDS,应将SDS浓度至少稀释至0.0025%再进行测定。
3.2.2 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Ⅻ A),应符合规定。
3.3 成品检定
除水分、装量差异测定外,应按标示量加入灭菌注射用水,复溶后进行其余项目的检定。
3.3.1 鉴别试验
按免疫印迹法(附录Ⅷ A)或免疫斑点法(附录Ⅷ B)测定,应为阳性。
3.3.2. 物理检查
3.3.2.1 外观
应为白色或微黄色疏松体,加入标示量注射用水后应迅速复溶为澄明液体。
3.3.2.2 可见异物
依法检查(附录Ⅴ B),应符合规定。
3.3.2.3 装量差异
按附录ⅠA中装量差异项进行,应符合规定。
3.3.3 化学检定
3.3.3.1 水分
应不高于3.0%(附录Ⅶ D)。
3.3.3.2 pH值
应为6.5~7.5(附录Ⅴ A)。
如不含SDS,则应为3.5~7.0。
3.3.3.3渗透压摩尔浓度
依法测定(附录V H),应符合批准的要求。
3.3.4 生物学活性
应为标示量的80%~150%(附录Ⅹ D)。
3.3.5残余抗生素活性
依法测定(附录ⅨA),不应有残余氨苄西林或其他抗生素活性。
3.3.6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Ⅻ A),应符合规定。
3.3.7细菌内毒素检查
每1支应小于10EU(附录Ⅻ E 凝胶限量试验)。
如制品中含SDS,应将SDS浓度稀释至0.0025%再进行测定。
3.3.8 异常毒性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Ⅻ F小鼠试验法),应符合规定。
3.3.9乙腈残留量
如工艺中采用乙腈,则按气相色谱法(附录Ⅲ C)进行。
色谱柱采用石英毛细管柱,柱温45℃,汽化室温度150℃,检测器温度300℃,载气为氮气,流速为每分钟4.0ml,用水稀释乙腈标准溶液,使其浓度为0.0004%,分别吸取1.0ml上述标准溶液及供试品溶液顶空进样400μl,通过比较标准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峰面积,判定供试品溶液乙腈含量。
乙腈残留量应不高于0.0004%。
3.3.10 SDS含量(待定)
4 保存、运输及有效期
于2~8
5 使用说明
应符合“生物制品包装规程”规定和批准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