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的正确合理使用共38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76 MB
- 文档页数:3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科学施药,提高农药利用率合理选用农药品种、剂型和配方,根据作物品种、病虫害特点、发生程度等因素合理施药。
在施药过程中,要正确掌握施药时间、剂量和频次等关键参数,确保药效达到最佳。
二、安全使用,减少农药残留合理使用农药,注意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期限内不得超量使用农药。
遵守农药施药间隔期,不违规使用农药。
有计划地轮换农药,以减少农药残留。
三、合理配方,降低农药风险在配方时,要考虑农药在作物上的附着性、转运性和残留性,选择适合的辅助剂。
同时,结合病虫害的多重防治技术,降低对农药的依赖性。
四、严控防治标准,避免滥用农药合理设置田间标准,根据病虫害种类和程度,确定农药使用剂量。
严禁超标农药、禁用农药的使用。
对即将或已发生抗性的病虫害,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五、提高安全意识,保护自身健康农药使用者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正确佩戴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农药。
使用前后要洗手洗脸,饮食前要洗净农作物。
特别是禁用农药的农作物,在收获前要注意避免误食。
六、科学培训,提高农药使用技能加强对农民和农药使用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农药使用技能和安全意识。
宣传合理使用农药的重要性,引导农户遵循农业部门的指导意见。
七、监测评估,保障农药使用效果加强农药残留监测评估工作,定期抽检农产品,保障农药使用效果。
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总之,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举措,目的是保护环境、减少农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才能实现农药的最佳效果,保护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农药是保护农作物免受害虫、病菌和杂草侵害的重要工具。
然而,不正确使用农药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安全合理使用农药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人们安全合理地使用农药。
首先,选择适当的农药。
在使用农药之前,请仔细研究和了解不同种类的农药,并选择适合你种植作物和问题的农药。
在选择农药时,要考虑农作物的敏感性、季节和气候条件等因素。
此外,使用农药的时间和剂量也非常重要。
根据害虫或病菌的生命周期和作物的生长阶段,选择最佳的农药使用时间。
注意农药的剂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储存和处理农药要安全。
农药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儿童和宠物。
不要将农药携带到食品和饮水容器附近。
当需要丢弃农药时,要按照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
不要将农药倒入下水道或户外,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使用农药时,还要注意与其他人的沟通和协作。
农药使用可能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在使用农药之前,要提前通知附近的居民,并确保采取措施保护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最后,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农药设备。
确保农药喷雾器等设备正常工作,以免造成农药的浪费或漏洞。
当发现设备有任何问题时,要及时修理或更换。
总之,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对于保护作物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适当的农药、正确使用农药、妥善储存和处理农药,并与其他人合作,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类的负面影响。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农药设备也能确保农药的有效使用。
让我们共同努力,实现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目标。
怎样合理使用农药1、选择品种针对不同的防治对象选用合适的农药品种。
如,咬食叶片的害虫可选用胃毒作用强的药剂,像菜青虫就要选用敌敌畏等具有胃毒作用的药剂;吮吸植物汁液的害虫宜选用内吸性药剂,像蚜虫、飞虱、叶蝉要选用吡虫啉等内吸性药剂。
2、配制农药一是计算用药量。
农药的用量应根据施药面积和标签上推荐的使用剂量计算用药量。
二是配药。
应采用“二次法”稀释农药。
(1)水稀释的农药;先用少量水将农药制剂稀释成“母液”,然后再将“母液”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
(2)拌土、沙等撒施的农药:应先用少量稀释载体(细土、细沙、固体肥料)将农药制剂均匀稀释成“母粉”,然后再稀释至所需要的用量。
(3)是注意配药安全。
配制农药应远离住宅区、牲畜栏和水源的地方进行,药剂要随配随用。
已配好的药液应尽可能采取密封施药的办法,当天配好的药液当天用完。
开装后余下的农药应封闭在原包装中安全贮存,不得转移到其他包装中,如饮料瓶或食品的包装。
不能用瓶盖量取农药或用装饮用水的桶配药,不应用盛药液的桶直接下沟取水,不能用手或胳臂伸入药液、粉剂或果粒剂中搅拌。
处理粉剂和可湿性粉剂时要防止粉尘飞扬。
如果要倒完整袋的可湿性粉剂,应将口袋开口尽量接近水面,站在上风处,让粉尘和飞扬物随风吹走。
3、使用农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以减轻对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
一是把握好用药时期;二是把握好用药量用水量;三是选择好良好的施药器械;四是注意轮换用药;五是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
农药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采收时的天数,为保证农产品残留不超标,在安全间隔期内不能采收。
4、安全防护施药人员应身体健康,经过培训,具备一定的植保知识。
年老、体人员、儿童及期、哺乳期妇女不能施药。
5、安全贮存一是尽量减少贮存量和贮存时间。
二是贮存在安全、合适的场所。
三是贮存的农药包装上应有完整、牢固、清晰的标签。
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合理使用方法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农药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植物健康和确保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不合理的农药使用不仅可能导致环境污染,还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农药的合理使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危害。
一、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应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
不同的农作物和病虫害问题需要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因此,农民应该根据作物的需求和病虫害类型进行选择。
同时,应该选择具备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
二、正确施用农药农民在施用农药时应该注意正确的施用方法,避免过度使用农药或者使用不当导致浪费和污染。
首先,应该根据农药的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建议的剂量进行施用。
其次,农民应该选择合适的施用方式,如喷雾、灌溉或者直接施用等。
此外,还应注意施用时机,选择病虫害发生的合适时间点进行农药的施用,以提高农药的效果。
三、定期轮换使用农药过度依赖单一农药种类不仅可能导致病虫害对农药的抗性增加,还可能导致农药残留问题。
因此,农民应该定期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以减少对特定农药的依赖,并避免病虫害对农药产生抗性。
合理的轮换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农药的效果,还可以降低农药残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四、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该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对农药的过度依赖。
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农艺措施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以降低对农药的使用频率和剂量。
同时,通过合理的种植制度、土壤管理和植物健康调节等措施,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五、加强监管和培训为了确保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合理使用,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农药管理政策和标准。
同时,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农民对农药合理使用的认识和意识,推广农药合理使用的最佳实践。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农药对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农药的合理使用和安全防护措施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
然而,农药的无节制使用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对农民和消费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合理使用农药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一、合理使用农药1.认识农药的种类和用途农药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多种类型。
在使用农药之前,农民应该对不同种类的农药有所了解,明确其用途和适用对象。
只有正确选择使用适合的农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农药的使用应遵循农药的标签说明和相关法律法规。
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应仔细阅读农药的说明书,了解其使用方法、剂量、施用时机等信息,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
注意不要超量使用,并遵循推荐的使用频率。
3.防止农药滥用农药滥用会导致农田土壤和水源等环境污染,还可能对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农民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量使用,避免农药的无效和浪费。
此外,农药的储存也需要注意防潮、防晒和防火等措施,避免农药失效或者造成安全隐患。
二、安全防护措施1.穿戴适当的防护服装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农民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装,以减少对皮肤的接触和吸入农药的风险。
防护服装通常包括帽子、面具、手套、长袖衣物、长裤和防护鞋等。
同时,使用防护服装还可以防止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使用防护工具和设备除了防护服装,农民还应使用合适的防护工具和设备,如喷雾器、面罩、手推车等。
这些工具和设备有助于农药的均匀喷洒,并减少了人体暴露于农药的机会。
3.遵循施药原则在施药过程中,农民要注意风向和风速等气象条件,避免在风力较大的时候施药,以免农药飘散到非目标区域。
此外,也要避免在高温和强光暴晒的情况下进行施药,以免农药因受热而挥发或降解。
4.保持个人卫生和清洁农民在使用农药后应及时洗手、洗脸和洗澡,以去除残留在皮肤表面的农药。
同时,要保持室内环境的卫生和清洁,定期清洗农药容器和喷雾设备,防止农药残留。
农药合理安全使用规范农药是农田、林果园、蔬菜大棚等农业生产中重要的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手段之一,合理安全使用农药对于保障农作物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农药的使用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规范。
本文就农药合理安全使用规范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在农药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农药的登记标准进行选择。
农药的登记标准是根据农药的有效成分、毒性等经过科学评价后确定的,选择合格的农药是农药使用的基本前提。
在选择农药时,应根据目标作物、田间病虫害情况、农药的毒性和环境影响等综合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避免选择具有剧毒或高残留的农药,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风险。
其次,在农药的施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农药使用说明书中包含了农药的使用方法、使用量、使用时机、使用频次等重要信息,使用者需仔细阅读并严格遵守。
在施用过程中,要注意正确调配农药浓度,遵循正确的稀释比例,避免过量使用或使用不足。
同时,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和病虫害情况,选择合适的施药方式,如喷雾、滴灌、土壤处理等,确保农药的有效作用。
另外,农药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
使用农药时要穿戴好防护服、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特别是具有剧毒农药和易挥发农药的使用更要加倍注意。
在农药使用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接近,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使用后的农药容器要妥善清洗和储存,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用过的农药残留物要进行正确处理,不得随意倾倒到土壤或水体中。
最后,要加强农药使用过程的监管和管理。
为了确保农药的合理安全使用,农药使用者应定期参加农药使用培训,掌握农药的正确使用知识和操作技巧。
相关农业部门要加强农药市场监管,对农药经销商和使用者进行综合监督和检查,确保农药的质量和正常使用。
同时,加大对农药的科学研究力度,推广应用环保型农药,降低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农药的合理安全使用是保障农作物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环节。
农药使用者要严格按照农药的登记标准选择农药,遵守农药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加强监管和管理。
如何合理使用农药保护植物农药是为了保护农作物免受害虫、病原体和杂草的侵害而广泛使用的一种农业工具。
然而,不正确的使用农药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合理使用农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如何合理使用农药保护植物,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1. 选择适合的农药在农药使用之前,了解并选择适合的农药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确定目标害虫或病虫害的类型,然后选择对其有有效控制作用的农药。
应优先选择低毒性的农药,并注意遵循国家和地方的农药使用规定。
此外,选择具备高效覆盖面积和控制效果的农药也是必要的。
2. 遵循使用说明正确使用农药之前,务必仔细阅读并遵循产品标签上的使用说明。
使用说明包含了农药的适用范围、使用剂量、施用方法、施用时间和使用注意事项等重要信息。
准确掌握这些信息有助于最大程度地提高农药的效果,并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3. 控制施用剂量合理控制农药的施用剂量是保护植物并减少农药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的关键。
过高的剂量可能导致植物中的残留物超标,对环境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而过低的剂量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因此,在施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产品标签上的建议剂量进行施用,避免过量使用,并定期检测植物中的农药残留物。
4. 选择适当的施用时间选择适当的施用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药的效果。
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各种病虫害的抵抗力不同,因此,在病虫害易发期进行农药施用是最为有效的。
同时,应避免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施用农药,如高温、强风和大雨等天气条件。
5. 合理选择施用方式根据农作物的特性和病虫害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农药施用方式。
常见的施用方式包括喷雾、灌溉和土壤处理等。
喷雾是最常见的施药方式,适用于病虫害发生较为广泛的情况。
而灌溉和土壤处理则适用于土壤传播的病虫害。
6. 定期轮换农药长期单一农药的使用容易导致病虫害对其产生抗性。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定期轮换农药,使用不同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方式的农药来防治病虫害。
农药合理安全使用规范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农业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控制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使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不超过规定的限量标准,保护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农业生产,特制定农药合理安全使用规范(蔬菜项目和技术指标见附表)。
一、实施说明
1、防治农作物《蔬菜》病虫害时,应切实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积极、主动采用各种游戏的非化学防治手段,若使用化学农药时,基地、生产温室(含:露地及保护地栽培种植、生产)要因地制宜、灵活掌握、但不得超过本规范规定的最高用药量和最多使用次数,提倡不同类型的农药交替使用。
2、公司有关部门要尽职尽责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深入普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科技知识,不断提高农业技术人员(含施药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3、使用农药时要做好防护工作,施药后要及时彻底清洗,并注意严防和禁止污染物(含废弃污染物)乱堆乱放、乱弃等行为作法污染水源和环境。
二,监督和执行
公司有关部门负责监督本规范标准的执行,使用农药实施规范内容的单位和个人应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农药合理安全使用规范技术指标表1
生产A级绿色食品可限制性使用的化学农药种类、毒性分级、允许的最终残留限量、最后一次药距采收间隔期
及使用方法
1、有机杀虫螨剂
2、有机杀虫剂
3、除草剂
注:除草剂表格中允许的最终残留量与我国目前使用的最大残留限量值相同。
为确保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绿色食品生产,严格执行表格中之规定。
专家办公室2011.5.28。
农药使用方法范文农药使用方法是农民在农作物生长中使用农药来防治害虫、病虫害的主要手段之一、正确使用农药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和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然而,不正确使用农药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农药的使用方法应该遵循科学规范和专业指导。
一、选择合适的农药农药的选择应根据作物种类、害虫类型和发生情况来确定。
在选择农药时,要注意该农药对目标害虫的毒力作用、安全性、环境友好性和残留期等指标。
同时要关注农药的注册证号、有效期、生产日期等相关信息,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的农药,以确保其质量和效果。
二、适时适量使用农药的使用时间应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和作物的生长发育阶段来确定。
通常,在害虫发生高峰期和农作物要求的防治时期使用农药,可达到最佳效果。
同时,农药的使用剂量要按照害虫的种类、发生程度、作物品种和生长期等来确定,以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的情况发生。
三、正确施药农药的喷洒或施用应以全覆盖为原则,要保证药液均匀喷洒或施用到作物的叶面和叶背。
喷洒时应注意喷雾器的调整,包括喷雾角度、喷雾压力和喷雾孔径等,使农药能均匀地覆盖到植株各个部位。
四、注意安全防护农药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自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施药前要佩戴防护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以防止农药对人体的直接接触或吸入。
同时,避免使用农药时的风力过大,以免造成农药飘散和人员中毒等情况的发生。
五、合理轮换使用由于害虫易产生抗药性,使用同一种农药长期抗虫可能导致效果下降。
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和害虫,合理轮换使用不同的农药,以减少抗药性的产生,并提高防治效果。
六、严禁超标使用七、定期监测和评估农药使用后要定期对害虫的发生和农作物的发育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了解农药的防治效果和害虫的抗药性变化情况。
同时,要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以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和防治效果,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农药使用方法不仅关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涉及到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问题。
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常识
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常识如下:
1.配药、搬药时,要注意保护,防止农药沾染皮肤、眼睛。
2.严禁徒手拌药、施药,以及包衣后的种子。
3.不得在逆风、大风、雨前、雨中、中午高温时喷药。
4.使用手动和机动药械时,不得左右同时喷药。
5.在操作时禁止吸烟、喝水、吃东西,不得徒手擦嘴、脸、眼睛,不得互相喷射嬉闹。
6.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处理后立即携带农药标签送医:药溅入眼立即将眼睑翻开用清水冲洗10—15分钟;溅入口中立即喝大量的水,催吐;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离开施药现场,并脱去污染的衣服、漱口、擦洗手。
农药平安合理使用
一、正确选购农药
要平安有效地使用农药首先要选购适宜的农药。
选购优质、对口的农药是保证平安、有效使用农药的前提。
假如选用不当不但达不到防治病、虫、草等危害的目的而且是一种浪费甚至可能使作物产生药害严重的那么会造成环境污染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
选购农药要注意对症买药和认真识别假劣农药。
1、购置适用对口农药:首先要明确需要用以防治的对象针对不同的防治对象选购不同的农药〔对口农药〕弄明白是病害还是虫害。
此外还要理解农药的性能、作用特点。
如咬食叶片的害虫可选用胃作用强的药剂像菜青虫就要选用敌敌畏等具有胃作用的药剂。
吮吸植物汁液的害虫宜选用内吸剂像蚜虫、飞虱、叶蝉要选用吡虫啉等内吸剂。
2、注意识别假劣农药的几个问题:首先要注意有无农药登记证如无就不要购置。
其次注意有效一般是两年不要购置超过有效或没有标明有效的农药。
第三不要购置包装破损的农药。
第四不要购置标签残缺不全或不明确的农药。
第五从农药的外观判断优劣①粉剂、可湿性粉剂如有结块往往已经受潮不仅细度达不能要求有效成分含量也常常发生了变化②粉剂、可湿性粉剂如有较多颗粒感一般来说是细度达不到要求③粉剂、可湿性粉剂如色泽不均可能存在质量问题④乳油
如有分层和混浊可能已经变质⑤胶悬剂经摇动后如有结块现象说明存在质量问题以上情况的农药不宜购置。
二、平安使用农药的原那么
1、使用前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或请教有关技术人员。
2、配药和施药时要配戴口罩、胶手套等防护用品配药时要远离儿童和家禽、水源用的农药包装要深埋或烧毁。
3、不要使用滴漏的器械喷头阻塞时不要用嘴吹。
安全合理使用农药(一)农药的配制与防护农药配制要经过农药制剂取用量的计算、量取、混合均匀等几个步骤。
1.准确计算农药制剂的取用理首先要仔细、认真地阅读农药产品的标签。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国产和进口农药绝大部分已办理农药登记,其产品标签容是经过登记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是可靠的。
农药的称取量、配制应按标签上推荐的用药量计算和量取。
农药标签上一般注明单位面积(亩或公顷)上所用的农药商品制剂的用量(克或毫升),还同时注明单位面积上折成有效成分(100%纯药)的用量(克);有的是推荐使用稀释倍数同时注明单位面积上的用药液量,或注明有效浓度ppm(百万分之几)的数值。
可按推荐的用药量不同表示方法,用下列公式之一计算农药的取用量:(1)按单位面积上的农药制剂用量计算公斤:农药制剂取用量=单位面积上农药制剂用量×施药面积(克或毫克) (克或毫升/亩或公顷) (亩或公顷)应按计算的农药制剂取用量准确地称取,所加入的水量也应按标签上推荐的加水量,不要加水过多或多少,以免达不到防治效果或造成药害。
还可根据农药的剂型、施药器械、使用方法和防治作物植株大小来确定加水量。
一般常量喷雾时,每亩的用药量中加水75—100公斤(升)。
液体农药配药时要用带刻度的量具量取或用秤称量,固体农药要用秤称量。
2.安全配制农药与防护为安全配制农药,应注意以下防护措施:(1)配药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必要的技术和熟悉所用农药的性能。
(2)孕妇、哺乳期妇女不能参加配药。
(3)在开启农药包装、称量配制时,操作人员要穿必要的防护服,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尽量避免皮肤与农药接触与吸入粉尘、烟、雾等。
(4)不能用瓶盖量取药或用饮水桶配药,不有用盛药水的桶直接下沟河取水,不能用手或胳臂伸入药液、粉剂或颗粒剂中搅拌。
配药时要防止溅洒、散落。
(5)配制农药应在远离住宅区、牲畜栏和水源的地方进行,药剂要随配随用。
已配好的药液应尽可能采取密封施药,当天配好的药液当天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