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植物的花和果实》
- 格式:pptx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23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花和果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花和果实》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课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各种各样的花,研究各种花的构造,根据花的构造给花分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花,制作花的标本等,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花的喜爱之情;知道果实的共同特征,了解果实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储备,这对培养他们积极的探索精神和正确的思维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
教学时,我用桃花讲解,让学生研究自己搜集的花,达到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剖花的目的,这样做既达到课程标准要求、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符合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及思维发展规律。
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镊子)对植物的花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能根据植物花的特点给花分类。
2、愿意合作交流;能从欣赏花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3、知道常见花的构造;了解植物的花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两类;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知道果实的共同特征,了解果实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细致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教学难点:花与果实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放大镜、镊子、课件。
学具准备:放大镜、镊子、白纸、植物的花等供分组探究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张照片,这张照片熟悉吗? 能告诉大家这是哪儿的花吗?(学校院墙上鲜花盛开的照片)对,其实细心的同学会发现不仅学校院墙上开满了蔷薇花,校园内也盛开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师:漂亮吗?我们都知道花是一株植物最美丽的部分,它是植物发育成熟的标志。
那么,大家还想知道关于花的哪些知识?(生举手发言,提出问题)教师板书:花的构造花的作用等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美丽的花。
5. 花和果实-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花和果实的形态及作用。
2.能够观察花和果实的不同特征。
3.掌握植物花和果实的生长与变化。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能够正确区分花和果实。
2.掌握植物花和果实的生长过程。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观察实物3.小组合作探究四、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请学生描述自己最喜欢的花,以及喜欢这朵花的原因,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水果,以及对这种水果的印象。
2. 询问问题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知道有哪些植物有花和果实吗?•花和果实的作用是什么?•花和果实长什么样子?3. 观察实物老师将班上的一些植物花和果实带到课堂上,供学生观察。
请学生观察并描述不同植物花和果实的样子,以及它们的共同点和区别。
4. 学习视频播放相关的学习视频,介绍植物花和果实的生长与变化过程。
请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做好笔记,记下自己所了解到的关键信息。
5.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挑选一种植物花和果实进行观察和研究。
要求每个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这种植物的花和果实长得像什么?•这种植物花和果实的长相、颜色和味道都有哪些特点?•这种植物花和果实的生长变化过程是怎样的?6. 汇报要求每个小组分享自己所研究的植物花和果实的特点和变化过程,让学生相互交流,拓展视野。
7. 总结老师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培养学生对花和果实的爱好和观察能力。
五、教学后记本节课从小组合作、观察实物、视频学习等多个方面对植物花和果实的知识点进行了系统讲解和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此次课程,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植物花和果实的特点和作用,增强了对植物世界的认识和感觉,进一步拓展了他们的视野与思维。
《花和果实》教学设计董东梅【教材分析】《花和果实》是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的内容。
本节课包括三个知识点:花的结构、果实的共同特征、花和果实的关系三个知识点。
本节课分为2个课时,第一课时研究花的结构,第二课时包括果实的共同特征、传粉和果实的形成2部分内容。
【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花和果实并不陌生,但没有仔细观察研究过。
所以对于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有粗浅的感性认识,没有细致的科学认知。
学生对解剖花、解剖果实这种动手操作的活动非常感兴趣,好奇心重,对科学知识探究热情高涨。
四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初步发展,所以能从个别到一般归纳果实的共同特征。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常见植物花的构造;2.了解植物的花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两类;3.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4.知道果实的共同特征,了解果实的形成过程。
科学探究目标:1.细致观察花的结构,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能根据植物花的特点给花分类。
2.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3.知道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愿意合作交流2.能从欣赏花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体验,并能用一定的方式赞美大自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爱护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难点】认识花的结构认识果实的共同特征【器材准备】学生准备:百合花、南瓜花、茄子花;火龙果、土豆、花生、苹果、梨、青椒、葵花子、案板教师准备:桃花模型、木槿花、镊子、A4纸;水果刀、A4纸【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视频导入1.[PPT 1 出示]提出问题:很多植物开花之后会怎样?播放视频《苹果从开花到形成果实的过程》2. [PPT 5 出示]提问:关于花和果实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活动一:整体观察花的结构1.[PPT 6出示]小组内观察桃花的模型,说出桃花的各部分名称。
2.学生分组观察桃花模型3.[ppt7出示]学生汇报桃花结构,从外到内说出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4. [ppt8出示]小组内共同观察木槿花的结构,说出木槿花的各部分名称。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花和果实》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花和果实》教学设计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花的结构和功能,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花的结构和功能;2.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能够描述植物从种子到成熟的过程;3. 了解果实的结构和功能,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果实的结构和功能;4. 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1. 花的结构和功能;2. 植物的生长过程;3. 果实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重点:1. 花的结构和功能;2. 果实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1. 植物的生长过程;2.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的联系和互相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1. 引入话题:花和果实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植物部分,你们知道花和果实的结构和功能吗?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2. 学生观察实物花朵,描述花的外形、颜色、香味等特点。
3. 老师补充说明: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用于传播花粉和形成种子。
4. 引导学生思考:花的结构有哪些?每个部分有什么功能?二、学习花的结构和功能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取一种常见的花,观察并描述花的结构和功能。
2. 各小组交流结果,共同总结花的结构和功能。
3.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花要有花瓣、花蕊和花蜜?4.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解释花的结构和功能的联系和互相作用。
三、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1. 展示一颗豆子,并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外表。
2. 引导学生思考:豆子是如何长成植物的?观察并描述豆子发芽的过程。
3. 学生观察实物豆子在土壤中发芽的实验,并记录下发芽的每个阶段。
4. 学生交流和总结发芽的过程,老师补充说明植物的生长顺序:种子→幼苗→成熟植物。
四、学习果实的结构和功能1. 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果实,并描述其外形、颜色、味道等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果实是植物的哪个部分?果实有什么功能?3. 学生交流和总结果实的结构和功能。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花和果实》教学设计(通用2篇)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花和果实》篇1课标解读:新课程标准给我们制定的学段目标:1、在科学探究方面要求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的工具如放大镜、尺子等对植物身体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观察,并能用图文表达。
2、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懂得珍爱生命,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在探究中意识到科学要尊重证据;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能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
教材分析:《花和果实》是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
本课通过开展系列探究活动,观察各种各样的花,研究花的结构并根据花的结构给花分类。
由花联系到果实,通过对花和果实进行解剖,对比寻找花和果实之间的联系,逐步认识果实是怎样形成的,果实有哪些共同特征,以丰富学生有关“花和果实”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世界的情感和探究的乐趣。
学情分析:《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小学生好奇心强,比较喜欢表达自己的思想,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自我表现愿望。
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了调查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发现很多同学对于花和果实的认识不完整,也不够深刻甚至是一知半解。
针对学生的情况,在设计本课时,我课前让学生对学校花园和周围环境里各种各样的花进行观察,并采集不同植物花进行课堂研究,使学生经历一个观察、研究、认识的过程。
导入时通过让学生边观察、边品尝时令水果,记录看到的水果的各部分的名称来对比寻找果实的共同点,拉近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把科学课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们喜欢上科学课。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认识花的各部分以及果实的共同特征。
〔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花和果实一、授课思路与方法学生对植物的花有较多的感性认识,但这种认识是整体上的而非具体的,是外表的而非本质的,是较笼统的而非清晰的。
教学中应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巧妙设疑,激发好奇;动手解剖,观察结构;师生合作,认识结构;手脑并用,稳固记忆;创造冲突,攻克难点。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观察是有意义的活动;观察是有目的的活动;观察不仅是看,更需要动手、动脑。
在第二课时教学中,通过教师设疑,学生自学、表达,再由教师小结等步骤来展开教学过程。
二、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掌握被子植物花的根本形态结构。
2.掌握单性花和两性花;了解花序。
〔二〕技能目标1.初步学会花的解剖。
〔三〕情感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激发对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3.通过对花结构的探索活动,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被子植物花的形态结构;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教学难点:被子植物花的形态结构;花与花序的区别;引导学生对花进行观察;对花的各局部结构名称的识记。
四、教学准备根据教学时的季节,准备便于观察的完全花和单性花各假设干种;头状花序,总状花序和伞形花序的花各一种或假设干种;解剖刀、镊子、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一〕巧妙设疑,激发好奇自然界中的许多植物都由根、茎、叶组成,在一定季节开出美丽的花〔有条件的学校可播放有关花的录像片段,也可用相关的投影片〕。
如果说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那么花在植物的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讨论后小结: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那么花是如何实现植物的生殖的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先了解花的结构。
你能说出桃花的各局部结构名称吗?〔二〕动手解剖,观察结构雌蕊〔〕枚雄蕊〔〕枚花瓣〔〕片萼片〔〕片花托〔〕个〔三〕师生合作,认识结构完成上表后,学生对桃花的根本结构已有一定的了解,在此根底上,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并完成板书中划线局部填空〔见板书〕。
《花和果实》教学反思《花和果实》是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身体》中最后一课时的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植物身体,通过对根茎叶的学习,认识了植物的营养器官之后,对植物的生殖器官花和果实进行的一个专题观察活动。
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对花和果实的解剖观察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花”和“各种各样的果实”,并能归纳出花与果实的共同特征。
通过细致的观察与探究,从而较全面地了解花与果实的关系,后面通过一系列的视频,使学生能够了解花是如何形成果实的。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见过各种各样的花和果实,但通过课前调查,学生尽管认识一些花和果实,但对它们的结构基本上不了解,大部分学生只知道花有花瓣和花芯,并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能看到开花到结果的过程,理论知识较抽象,也较枯燥,因此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课堂存在的问题:1、由于受季节的限制,花这种素材种类较少,因为受季节的影响,我为学生准备了丰花月季,但这种花雌蕊和雄蕊不易分瓣,学生难区分开来,再加上平时习惯雌蕊和雄蕊统称为花芯,这样对学生观察会带来一定的困难,课堂学生解剖时,很多小组没能把雄蕊和雌蕊分开摆放。
这样既没能给学生清楚的认识,也为学生的汇报带来一定的困难,探究热情就会受到影响。
可见,材料的选择是上好实验探究课的前提,好的材料能利于学生的探究,使得他们能较好的观察和发现,而不好的材料会阻碍学生的观察,起到事倍功半的反效果。
如何精心选择材料需要我们这些科学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不能想当然行事。
2、因为有微视频,学生有了直观的认识。
但为了让学生多一些认识,认为有必要让学生亲自感受传粉的过程。
课前布置学生带南瓜花,课堂中他们可以通过触摸感受雌蕊柱头的粘性,亲自用雄蕊与雌蕊的柱头接触,观察到花粉粒传到由雄蕊传到雌蕊的柱头,从而清楚地了解了传粉的过程。
为后面学习果实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
实践出真知,如果有可能,应该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动手操作,这样他们获得的知识才是鲜活的,才能长久印刻在他们脑海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