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特点

(一)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外观特点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在外观上各具特点,

(二)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胎儿肺内充满液体,足月儿约30~35ml/kg,出生时经产道挤压,约1/3肺液由口鼻排出,其余在建立呼吸后被肺间质内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胎儿在宫内不需要肺的呼吸,但有微弱的呼吸运动。分娩后在第一次吸气后紧接着啼哭,肺泡张开。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节律常不规则,频率较快,约为40~60次/分,由于胸腔较小,肋间肌肉较弱,胸廓运动较浅,主要靠膈肌运动,故呈腹式呼吸。

早产儿呼吸中枢尚不成熟,呼吸浅表且节律不规整,常出现呼吸暂停。所谓呼吸暂停,即呼吸停止时间达15-20秒,或虽不到15秒,但伴有心率减慢,发绀及四肢肌张力的下降。早产儿因肺发育不成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2.循环系统出生后血液循环变化为:①脐带结扎后,胎盘-脐血循

环终止;②随着呼吸建立和肺膨胀,肺循环阻力下降,肺血流增加;

③从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的血量显著增加,压力增高,使卵圆孔关闭;

④由于PaO2增高,动脉导管收缩,继而关闭,完成胎儿循环向成人循环的转变。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较大,通常为100~150次/分,平均120~140次/分。足月儿血压平均为70/50mmHg(9.3/6.7kPa)。

早产儿心率偏快,血压较低,部分可伴有动脉导管开放。

3.消化系统足月儿吞咽功能已经完善,但食管下部括约肌松弛,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较发达,易溢乳。肠管壁较薄、通透性高,有利于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但肠腔内毒素和消化不全产物也容易进入血循环,引起中毒症状。消化道已能充分分泌大部分消化酶,只是淀粉酶至生后4个月才达到成人水平,因此不宜过早喂淀粉类食物。生后10~12小时开始排胎便,约2~3天排完。胎便由胎儿肠道分泌物、胆汁及咽下的羊水等组成,呈糊状,为墨绿色。若生后24小时仍不排胎便,应检查是否有肛门闭锁或其他消化道畸形。因肝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量及活力不足,多数生后出现生理性黄疸,同时对多种药物处理能力(葡萄糖醛酸化)低下,易发生药物中毒。

早产儿吸吮力差,吞咽反射弱,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容量小,可发生哺乳困难、进奶量少,更易发生溢乳。消化酶含量接近足月儿,但胆酸分泌少,脂肪的消化吸收较差。缺氧或喂养不当等可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此外,由于早产儿的胎粪形成较少和肠蠕动乏力,易发生

胎粪延迟排出。早产儿肝脏不成熟,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不足,生理性黄疸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肝脏合成蛋白能力差,常发生低蛋白血症和水肿,白蛋白减少也可使血清游离胆红素增加,易引起核黄疸。糖原储备少,导致低血糖。

4.泌尿系统新生儿生后一般24小时内开始排尿,少数在48小时内排尿,如48小时仍不排尿应进一步检查。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低下,浓缩功能较差。因此排出同样量的溶质需比成人多2-3倍的水分。新生儿肾排磷功能差以及牛乳含磷高、钙磷比例失调,故牛乳喂养儿易发生血磷偏高和低钙血症。

早产儿肾浓缩功能更差,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低下,排钠分数高,易产生低钠血症。葡萄糖阈值低,易发生糖尿。由于碳酸氢根阈值低和肾小管排酸能力差,加之牛乳中蛋白质含量和酪蛋白比例高使内源性氢离子增加,故牛乳喂养儿易患晚期代谢性酸中毒,由于早产儿配方奶粉的广泛应用,现已很少发生。

5.血液系统足月儿血容量平均为85ml/kg。出生时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较高,血红蛋白中胎儿血红蛋白占70%~80%(成人<2%),5周后降到55%,随后逐渐被成人型血红蛋白取代。白细胞数生后第1天为15~20×109/L,3天后明显下降,5天后接近婴儿值;分类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4~6天与淋巴细胞相近,以后淋巴细胞占优势。血小板出生时已达成人水平。由于胎儿肝脏维生素K储存量少,凝血因子Ⅱ、Ⅶ、Ⅸ、X活性低,故生后常规肌注维生素K1。

早产儿血容量为89~105ml/kg,周围血有核红细胞较多,白细胞和血小板稍低于足月儿。维生素K、铁及维生素D储存较足月儿低,因而更易发生出血、贫血及佝偻病。维生素E缺乏亦是生后数周发生早产儿贫血的原因之一。

6.神经系统足月儿大脑皮层兴奋性低,睡眠时间长,觉醒时间一昼夜仅为2~3小时。大脑对下级中枢抑制较弱,且锥体束、纹状体发育不全,常出现不自主和不协调动作。新生儿期间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温觉发育良好,痛觉嗅觉相对较差。出生时已具备多种原始反射。

(1)觅食反射:用手指触摸新生儿口角周围皮肤,头部转向刺激侧并张口将手指含入。

(2)吸吮反射:将乳头或奶嘴放入新生儿口内,出现有力的吸吮动作。

(3)握持反射:将物品或手指放入新生儿手心中,立即将其握紧。

(4)拥抱反射:新生儿仰卧位,拍打床面后其双臂伸直外展,双手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双手握拳呈拥抱状。

上述反射生后数月自然消失,如新生儿期这些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提示有神经系统疾病。此外,正常足月儿也可出现克氏征、巴彬斯基征和佛斯特征阳性属正常现象。

早产儿觉醒时间更短,胎龄愈小,原始反射愈难引出或反射不完全,肌张力低。此外,早产儿尤其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管膜下存在着发达的胚胎生发层组织,易发生脑室管膜下出血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7.体温足月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完善,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寒冷时主要靠棕色脂肪代偿产热。生后环境温度显著低于宫内温度,散热增加,如不及时保温,可发生低体温、低氧、低血糖和代谢性酸中毒等;如环境温度高、进水少及散热不足,可使体温增高,发生脱水热。适宜的环境温度(适中温度)对新生儿至关重要。适中温度是使机体代谢、氧及能量消耗最低并能维持正常体温的环境温度。

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更不完善,皮下脂肪更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更易散热,并且胎龄越小,棕色脂肪越少,代偿产热的能力也越差,如环境温度低时,更易发生低体温。因汗腺发育差,如环境温度高时,体温也亦升高。

8.免疫系统足月儿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皮肤粘膜薄嫩易擦破;脐部开放,细菌易进入血液。由于血中补体水平低,缺乏趋化因子,IgA和IgM不能通过胎盘,因此易患细菌感染,尤其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同时分泌型IgA也缺乏,故易发生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早产儿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更差,免疫球蛋白IgG虽可通过胎盘,但胎龄愈小,通过胎盘到达体内的IgG含量愈低,故更易患感染性疾病。

9.能量及体液代谢足月儿基础热量消耗为209kJ/kg(50kcal/kg),加之活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大便丢失和生长需要等,每日共需热量约为418~502kJ/kg(100~120kcal/kg)。体内含水量占体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