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器官-种子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443.00 KB
- 文档页数:14
名词解释1、种子(seed):是指能够生长出下一代个体的生物组织器官。
2、植物学种子:是指由胚珠(ovule)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或说是受精后发育了的胚珠。
3、农业种子泛指“播种材料”,即凡用来繁殖的器官或营养体的一部分。
4、《种子法》中所称“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5、人工种子:植物组织培养中经常出现一种起源于体细胞而在体内没有的特殊组织结构——胚状体,将形成的胚状体,经过分离、筛选,包被于人工种皮之中,便形成人工种子。
6、原原种:指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或者亲本最初的一批种子,可用于繁殖原种种子。
原原种由育种家负责保存和生产。
原种是生产良种的种子。
相当于国外的育种家种子(breed seed)7、原种:是指用原原种种子按技术操作规程繁殖的第一至第三代种子;或:我国规定的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原种是生产良种的种子。
相当于国外的基础种子(foundation seed)。
8、良种:是指用原种按技术操作规程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后,供应大田生产的种子。
相当于国外的检定种子(certified seed)。
9、品种:是指人类长期以来根据特定的经济需要,将野生植物驯化成栽培植物,并经长期的培育和不断的选择而形成的或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群体。
10、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11、植物新品种权(简称品种权):是指完成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受权品种(授予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
12、职务育种: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本单位的资金、仪器设备、试验场地以及单位所有或者持有的尚未允许公开的育种材料和技术资料等)所育成的品种。
13、非职务育种:是指单位的职工育种不属于本职工作范围,不是单位交付的任务,也不是利用单位的物质条件育成的品种。
植物的六大器官的形态结构特点植物的六大器官指的是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每个器官都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特点,下面将逐一解释并展开讨论。
1. 根:根是植物的地下部分,主要功能是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和养分,并负责贮藏物质。
根的形态结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根的主体是由根茎和根毛组成。
根茎具有分枝和延伸生长的能力,根毛则是通过增加表面积来增强吸收功能。
- 根的外部表面通常被称为根皮,它一般是无色或浅色,富含根毛。
- 根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中柱、皮层和髓区。
中柱负责输导水分和养分,皮层起到保护和吸收的作用,髓区则负责贮藏物质。
2. 茎:茎是植物的地上部分,主要功能是承载叶片、花朵和果实,同时也起到输导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茎的形态结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茎的主体是由节和间隔组成。
节是茎的分节部分,通常具有叶片、花朵和分枝等结构,间隔则是相邻节之间的部分。
- 茎的外部表面通常被称为茎皮,它可以具有不同的颜色和纹理,承担保护和保持水分的作用。
- 茎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韧皮部、木质部和髓部。
韧皮部主要负责保护和强度支撑,木质部负责输导水分和养分,髓部则负责贮藏物质。
3. 叶:叶是植物的主要光合器官,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负责蒸腾作用。
叶的形态结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叶的主体是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叶柄则起到连接叶片和茎的作用。
- 叶的外部表面通常被称为叶表皮,它具有保护叶片的功能,并形成了气孔用于气体交换。
- 叶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上表皮、下表皮、叶肉和叶脉。
上表皮和下表皮负责保护和气体交换,叶肉负责光合作用,叶脉则负责输导水分和养分。
4. 花: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主要功能是进行有性生殖,产生种子。
花的形态结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花的主体是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
花萼是位于花的外层,通常是绿色的,起到保护花的作用。
花瓣则是位于花的内层,通常具有各种颜色,吸引传粉者。
种子概念(从植物学,农业上分析)?答:在植物学上,种子是指有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它的最外面是种皮,内含胚和胚乳。
不包含花器的其他组织所发育的部分。
在农业生产上,种子泛指播种材料,即凡是用于播种的植物器官,统称为农业种子。
农业种子几个类型?大体归纳为真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人工种子四大类。
真种子:整个籽粒由胚珠发育而来。
类似种子的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有的还附有花器的其他部分发育而成的附属物。
营养器官:生产上常利用某些植物营养器官而非繁殖器官作播种材料。
人工种子:是指通过组织培养产生的胚状体或芽包裹在胶囊中,使其外观、构造、功能均像天然种子。
1.种子内部哪一部分构造为最主要的部分?为什么?答:种子内部最重要的部位是种胚。
因为种胚由受精卵(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一代植物体的雏型(即原始体)。
在种子中胚是唯一有生命的部分,已有初步的器官分化,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
2.种子的外表性状包括哪些方面?答:主要由形状、颜色、大小三方面性状组成。
3.种子内部基本构造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答:种子由种被、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种被是种子外表的保护组织,其层次的多少、结构的致密程度、细胞的形状及细胞壁的加厚状况等,因植物种类有较大差异,是种子的鉴别的重要依据。
种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幼小植物体,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一般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组成。
胚乳是有胚乳种子的贮藏组织,依起源不同胚乳分为内胚乳和外胚乳。
极核受精发育而成的贮藏组织称内胚乳,由珠心细胞发育而成的贮藏组织称为外胚乳。
绝大多数种子的胚乳是内胚乳。
4.简述种子的基本构造及绘出主要农作物种子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图(1)种子外部形态:外形---形状、颜色、大小三方面性状构成。
种被上的构造---种脐、发芽口、脐条、内脐、种阜。
(2)种子的内部结构具有共同性,均由种被、种胚和胚乳三大部分构成。
5.举例说明种子植物学分类(一)根据胚乳有无分类1、有胚乳种子(1)内胚乳发达---- 如禾本科、大戟科、蓼科、茄科、伞形科等(2)内胚乳和外胚乳同时存在---- 这类植物很少,如胡椒、姜等(3)外胚乳发达---- 甜菜、苋菜、菠菜。
种子科普书种子是植物生命周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植物繁衍后代的起始点。
种子含有植物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可以存活较长时间,并且在适宜的环境下发芽生长。
种子的形态和结构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都包括种皮、种胚和营养组织。
种皮是种子外部的保护层,它可以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例如防止水分流失以及抵御寄生虫和真菌的侵袭。
种皮一般有硬壳或薄皮的形式。
种胚是种子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胚轴和胚乳。
胚轴是种子发育成植物的基础,它会分化出根和茎。
胚乳是种子中的主要储藏组织,含有植物发育所需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物质。
一些种子,如谷物类,其胚乳和细胞壁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结构。
营养组织是种子储藏的营养物质,通常存在于胚乳中。
这些营养物质可供种子在发芽过程中使用,使其能够生长和发展。
不同种类的植物营养组织的成分和含量也有所不同。
种子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四个主要阶段:发育、成熟、宿存和萌发。
在发育阶段,种子从受精卵细胞中发展而来。
成熟阶段是种子发展完全并且能够维持其存活状态的时期。
在宿存阶段,种子进入休眠状态,以保护自身免受不适宜的环境影响。
萌发阶段则是种子从休眠状态恢复并且开始生长的过程。
种子的萌发过程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水分、温度和光照。
水分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它可以刺激种子的新陈代谢和转录活动。
温度对种子的萌发也有重要影响,不同种子对于温度的要求不同。
光照对于某些种子的发芽也是必需的,它可以通过光敏色素刺激种子的发育。
此外,种子发芽还受到氧气的限制,因此在较深的土壤中,种子可能因为氧气不足而无法发芽。
为了保证种子的保存和传播,人们一直在研究种子的储存和耐久性。
种子储藏是保存和管理种子的一种方法,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可以延长种子的寿命并保持其萌发力。
此外,利用冷冻和干燥等技术,也可以有效延长种子的保存时间。
总之,种子是植物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们承载着植物的遗传信息和营养物质。
植物六大器官形态结构特点植物是一类具有自养能力的生物,与动物相比,植物的结构和形态更加多样和复杂。
植物的器官是指植物身体上具有特定功能的部分,包括根、茎、叶、花、果和种子等六大器官。
每个器官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特点,下面将详细解释每个器官的形态结构特点,并对其进行扩展描述。
1. 根:根是植物的吸收和固定器官,通常生长在地下。
根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分枝和毛细根。
分枝根能够增加根系的表面积,以便吸收更多的水和养分。
毛细根则是根的表皮上生长的细小毛状结构,能够增加根的吸收面积,提高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效率。
根还具有根冠和根尖,根冠是根的最顶部,主要负责吸收养分,根尖是根的最末端,主要负责根的延伸和生长。
2. 茎:茎是植物的支撑和传导器官,通常生长在地上。
茎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节间和叶痕。
节间是茎上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部分,茎的延长主要通过节间的细胞分裂和伸长来实现。
叶痕是茎上叶片曾经存在过的痕迹,可以用来确定茎的年龄和生长情况。
茎还具有叶腋和节,叶腋是茎和叶片之间的角部,通常会长出花和果实,节是茎上的横隔部分,可以调控茎的生长和分化。
3. 叶:叶是植物的光合和呼吸器官,通常生长在茎的侧面。
叶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叶片和叶柄。
叶片是叶的扁平部分,主要负责光合作用,叶片的形状和结构会因植物的种类和环境条件而有所差异。
叶柄是叶和茎之间的连接部分,可以使叶片更好地接收阳光。
叶还具有叶脉和气孔,叶脉是叶片内的血管系统,用来输送水分和养分,气孔是叶片表面的小孔,可以进行气体交换和蒸腾作用。
4. 花: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通常生长在茎的顶端。
花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花瓣、花萼、花蕊和花托。
花瓣是花的彩色部分,主要吸引传粉媒介来传播花粉。
花萼是花的外层包裹物,保护花的内部结构。
花蕊是花的雄性生殖器官,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产生花粉,花丝支撑花药。
花托是花的基部,用于支持花的其他部分。
5. 果实:果实是植物的结果器官,通常由花受精后发育而成。
果实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果皮、果肉和种子。
植物的器官植物 -器官植物共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茎是植物体中轴部分。
直立或匍匐于水中,茎上生有分枝,分枝顶端具有分生细胞,进行顶端生长。
茎一般分化成短的节和长的节间两部分。
茎具有输导营养物质和水分以及支持叶、花和果实在一定空间的作用。
有的茎还具有光合作用、贮藏营养物质和繁殖的功能。
叶是维管植物营养器官之一。
功能为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有蒸腾作用提供根系从外界吸收水和矿质营养的动力。
花是具有繁殖功能的变态短枝。
果实主要是作为传播种子的媒介。
种子具有繁殖和传播的作用,种子还有种种适于传播或抵抗不良条件的结构,为植物的种族延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根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表下面,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及溶解其中的离子,并且具有支持、贮存合成有机物质的作用。
根由薄壁组织、维管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细胞组成。
根可分为四个区,最顶端的是帽状结构——根冠,以上是分生区和伸长区,再上则是带根毛的根毛区。
根冠位于根顶端分生组织的外面。
外层细胞壁的高度粘液化可以减少根在往下生长过程中与土壤接触的摩擦力,起到保护作用。
同时细胞中的造粉体还可保证根的向地生长,即保证其向地性(Gravitropism)。
分生区是位于根冠内方的顶端分生组织。
分生区细胞能不断分裂,一方面小部分用来形成根冠细胞,而大部分则向后经过细胞的生长、分化,形成根的各种结构;另一方面保持自身原有的体积。
伸长区的细胞由分生区细胞发展而来,分裂能力已减弱,细胞延长轴伸长。
伸长活动会导致原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损坏,使之出现缺层(Lacuna)。
根毛区细胞已是成熟的细胞。
根毛由表皮中的毛细胞(Trichoblast)生成,可有效地增大植物根部的吸收区域。
树木根部的吸收面积可达400M2。
茎茎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
是大多数植物可见的主干。
当然,例如仙人掌的变态茎。
茎下接根,通过木质部将根部吸收到的水分和矿物质往上运输到各营养器官,通过韧皮部将光合作用的产物往下运输。
认识植物的种子种子是植物的一种重要繁殖结构,也是植物王国的奇妙创造。
通过种子,植物能够以极有效的方式传承基因,适应各种环境并繁衍后代。
对于植物的种子,我们应该进行更深入的认识。
种子的外部特征种子通常由外壳、种皮和胚珠组成。
外壳是种子的最外层,它可以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
种皮则位于外壳之下,是植物种子的一部分,用来保护内部胚珠的安全。
胚珠是种子的核心部分,由胚和营养组织组成。
种子的内部结构种子的内部结构非常复杂,包含胚乳、胚芽和种皮三部分。
胚乳是种子内的主要营养来源,它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胚芽是种子内的植物胚胎,其中包含了茎、叶和根的未成熟形态。
种皮则是保护胚乳和胚芽的壳体,可以起到防水、防害虫和保护胚胎的作用。
种子传播与扩散植物通过各种方式将种子传播到更广阔的地方,以便繁衍后代。
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包括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和自身弹射传播等。
风力传播是指植物利用风力将种子带到远离母体的地方。
动物传播则是指动物会误食种子,并在远离母体的地方排泄出来,起到将种子传播的作用。
自身弹射传播是指植物通过自身力量将种子弹射出去,以达到传播的目的。
种子的萌发与生长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以萌发并进行生长。
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
温度对种子的萌发有较大影响,因为种子有其适宜的温度范围。
湿度则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适量的水分可以满足种子的吸水需求。
光照对于某些种子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有些种子只有在适当的光照条件下才能充分萌发。
种子的重要性和应用种子不仅仅是植物传承基因的工具,它还对人类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在农业领域,合理使用种子资源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种子的遗传变异也是培育新的品种和改良植物的重要途径。
此外,种子还可以作为食物和药物的来源,为人类提供营养和药物疗效。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种子的传播有助于物种的繁衍与分布,维持生态平衡。
总结种子作为植物的传承工具,拥有丰富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