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54.68 MB
- 文档页数:183
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一):花 12花是被子植物主要的繁殖器官,一朵完整的花由5部分组成,即花梗、花托、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其中,花被又分成花萼和花冠两部分。
一朵花如果同时具有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四个部分,称为完全花;缺少其中的一部分都称为不完全花。
通过花的中心可作几个对称面(辐射对称)的花叫整齐花;通过花的中心只可作1个对称面(两侧对称)的花叫不整齐花,这主要是由于花的某一轮器官的形状和大小不一所致。
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裸子植物没有形成真正的花,裸子植物的孢子叶仍大多聚生成球果状,称孢子叶球,小孢子叶聚生成小孢叶球(雄球花),大孢子叶聚生成大孢子叶球(雌球花)。
实验目的:1. 了解被子植物的花以及裸子植物的孢子叶球的基本形态构造。
2. 了解花和孢子叶球发育的基本过程。
3. 了解不同植物花的结构特点及区别。
实验内容:1. 观察有关标本、图片或实物,了解花的基本结构,学习一些常用的描述花的形态和结构的术语。
2. 观察百合花药的切片,了解被子植物配子体发育的基本过程。
3. 观察百合子房的切片,了解被子植物雌配子体发育的基本过程。
4. 观察松孢子叶球的标本和切片,了解孢子叶球的基本形态构造,以及松树雌、雄配子体发育的基本过程。
实验步骤:1.花的结构取有关标本、图片或实物观察,了解花的基本形态构造,对照下列图解,学习一些常用的术语。
2.被子植物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取百合花药各发育时期的切片,首先辨认花药的基本组织和构造,区分药隔和花粉囊,然后选择一个花粉囊换到高倍镜下进行观察。
根据花粉囊中细胞的形态特点和花粉囊壁的发育程度,判断花粉囊发育的不同时期,包括造孢组织时期、花粉母细胞时期、单核花粉时期和成熟花粉粒时期。
观察思考:1.在花粉母细胞时期,花粉囊壁已开始分化,最接近表皮的一层较大的细胞1药室内壁,亦称▁▁▁▁▁▁▁▁▁▁;药室内壁以内的1-3层细胞为▁▁▁▁▁▁▁▁▁▁;花粉囊壁的最内层为▁▁▁▁▁▁▁▁▁▁。
第五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基本知识体系植物在完成了营养生长后转入生殖生长,这时茎尖顶端分生组织将逐渐形成花原基和花序原基而分化形成花和花序。
本章内容为花的结构。
花药的形成和子房的构造,以及开花,传粉受精后种子和果实的形成,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于花的基本组成和结构,花药的发育,结构和花粉粒的形成,胚珠发育,结构和胚囊的形成,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等。
●难点:理解花药和胚珠的发育过程,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意义,双受精作用的生物学意义。
基本要求:了解被子植物生活史,无融合生殖等。
理解传粉的类型和作用,单,双子叶植物胚,胚乳种子结构。
熟练掌握生殖的概念,花的各部分组成,花药及胚囊发育过程及双受精过程意义,果实结构和类型。
1 植物的繁殖1.1 繁殖的概念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从它本身产生新的个体来延续后代——称为繁殖,繁殖同样也是其它生物有机体具有的重要生命现象之一。
1.2 繁殖的类型包括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
1.2.1 植物的营养繁殖包括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1 、自然营养繁殖:在自然情况下,不经人工辅助就能产生新植株。
借助于块根(红薯)鳞茎(大蒜)球茎(荸荠)葡匐茎(草莓),块茎(马铃薯)根状茎(藕)等变态器官来进行。
2 、人工营养繁殖:经人工辅助,采用各种方式达到繁殖目的。
分离:由植物体的根状茎,匍匐茎,根薜等长成新的植株。
人为地加以分割,使之与母体分离分别移栽成新个体。
扦插:剪取植物的一段带 1—2 个芽的枝条,一段根或一张叶片插入湿润的土壤或基质上,使之长出不定根,不定芽,而成为新个体。
枝插:月季,茉莉。
根插:梨,苹果等。
叶插:柑桔,宝石花等。
压条:从母株上选取枝条,压入地面或高压在新植株生成不定根后,再从母体上割离移栽,如桂花。
嫁接:将一株植物体上的芽或枝条移接到另上株带根的植株上,二者彼此愈合共同生长。
保留根系,被接的植物为砧木,接上去的枝条或芽体称接穗,包括:靠接,枝接,芽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