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植物的繁殖与繁殖器官(三)
- 格式:ppt
- 大小:167.52 KB
- 文档页数:51
植物生殖生物学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结构植物生殖生物学: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结构植物是地球上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生物类群之一。
它们以其独特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结构,为它们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本文将详细探讨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结构,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包括两种: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1.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无性生殖器官的产生和发育来繁殖后代。
无性繁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后代与父母植株的基因组完全相同。
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有以下几种:(1)分枝繁殖:植物通过地下茎、匍匐茎或者分株等方式,将部分植株分离出去,形成新的独立个体。
(2)块根繁殖:部分植物可以通过地下块茎的产生和发育,实现块根的分离和独立发展。
(3)放出芽和鳞片繁殖:某些植物可以通过放出芽或者鳞片的方式产生新的植株,这些新的植株可以独立生长。
(4)辅助生殖器官繁殖:一些植物在紧急情况下,会通过辅助生殖器官,如花梗的萌发、植物叶片的转化等方式进行繁殖。
2. 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两性生殖器官的结合与交融来繁殖后代。
有性繁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后代的基因组来自于父母植株的组合,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
常见的有性繁殖方式有以下几种:(1)花的有性繁殖:大多数植物通过花朵进行有性繁殖。
花朵由雄蕊和雌蕊构成,其中雄蕊产生花粉,雌蕊包含子房和花柱,子房中包含胚珠。
花粉经过传粉的过程,附着在花柱上,花粉管会长入子房,与胚珠结合,形成受精。
随后,胚珠会发育成种子,最终从子房中释放出去。
(2)孢子的有性繁殖:一些植物通过产生孢子来进行有性繁殖。
孢子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发芽成为雄配子体和雌配子体,进行配子体间的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发育成新的植株,并最终释放孢子进行传播。
二、植物的生殖器官结构植物的生殖器官结构主要包括雄性生殖器官和雌性生殖器官。
它们负责植物的有性繁殖过程。
1. 雄性生殖器官雄性生殖器官由雄蕊组成,其中包含花药和花丝两部分。
马丽霞《植物学》课程教学平台(二)06生物技术班《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要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形态解剖部分主要掌握种子植物的根、茎、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
2.植物的基本类群部分主要掌握七大类群的基本特征,代表植物和起源演化。
3.被子植物分类部分主要掌握分类单位、学名、形态结构的演化规律,重要目、科的特征及起源和演化。
下面将按各章顺序进行学习指导:第一章绪论一、本章教学内容为:1.植物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2. 植物科学的重要作用3.植物界划分和植物科学的分支学科4.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5.学习植物学的方法二、本章思考题:1.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2.什么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它们在自然界中各起什么作用?3.为什么说,植物对环境具有保护作用?4.如何学习植物学?第一编种子植物的形态与解剖第一章种子与幼苗一、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二、本章复习思考题1.学习植物各器官的形成与发育,为什么从种子开始,为什么说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原始体?2.总结种子的基本结构有哪些?比较有胚乳种子中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的种子有何异同。
3.种子里有哪些主要的贮藏物质?4.种子萌发的内外条件是什么?萌发的主要过程如何?从胚发育为幼苗可以见到哪些形态方面的变化?5.何谓"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第二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一、本章重点内容:(一)植物细胞1、原生质体2.细胞壁3. 质体4. 液泡5.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二)植物的组织1.植物组织2.植物组织的类型3. 维管系统二、本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植物细胞的结构。
2.说明质体的亚显微结构。
3.简述细胞壁的结构。
4.简述植物细胞后含物及其显微鉴定方法5.什么叫细胞的分化?6.什么叫植物的组织?7.分别说明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结构的概念,细胞的特点、功能和分布。
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是植物世界中十分重要的话题。
通过不同的繁殖方式,植物能够延续自己的物种,并进行适应环境的变化。
而生殖器官则是植物进行繁殖的关键器官,能够产生和传播植物的生殖细胞。
一、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自身的某些部分进行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它可以分为四种方式:根繁殖、茎繁殖、叶繁殖和孢子繁殖。
1. 根繁殖根繁殖是指植物通过根系进行繁殖的方式。
一些植物的根部能够生长出新的根系,这些新的根系可以分别发育成独立的植株。
例如,薯蓣植株的地下茎能够不断发出新的根系,形成薯蓣植株的族群。
2. 茎繁殖茎繁殖是指植物通过茎部进行繁殖的方式。
一些植物的茎部能够长出侧枝,这些侧枝可以生长成独立的植株。
例如,蔓延的草莓植株会长出须状茎,须状茎上会形成新的草莓植株。
3. 叶繁殖叶繁殖是指植物通过叶片进行繁殖的方式。
一些植物的叶片能够生长出新的植株,这些新的植株可以从叶片的边缘、裂片或者细胞中形成。
例如,虎皮兰的叶片能够长出新的植株,这些植株会在叶片离开母体植株后生长。
4. 孢子繁殖孢子繁殖是指植物通过孢子进行繁殖的方式。
植物通过雌配子体和雄配子体的结合形成孢子,孢子能够长成新的植株。
例如,蕨类植物的胚囊会形成孢子,孢子会飘散到外界去落在合适的环境中发芽,长成新的蕨类植物。
二、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进行繁殖的方式。
它可以分为内受精和外受精两种形式。
1. 内受精内受精是指在植物体内进行的受精过程。
雄配子体通过花粉管生长进入雌配子体的胚囊进行授精。
授精后,雌配子体中的卵细胞与雄配子体融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胚胎。
最终,胚胎会形成种子,种子具有保护和传播植物后代的功能。
2. 外受精外受精是指在植物体外进行的受精过程。
植物通过花朵吸引传粉者,传粉者会将花粉带到其他花的柱头上,从而实现雄配子体与雌配子体的结合。
例子包括了花草的花朵开放,吸引昆虫飞入进行授粉的过程。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一、名词解释1.原生质体2 .细胞器3.组织4.胞间连丝5.纹孔6.传递细胞7.细胞周期8.穿孔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2.电镜下质膜呈现三层结构。
()3.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
()4.原生质的各种化学成分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最大。
()5.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
()6.胞质运动是胞基质沿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
()7.有丝分裂过程中,每一纺锤丝都与染色体的着丝粒相连。
()8.有丝分裂中DNA 复制在G1 期进行。
()9.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分后期。
()10.借助光学显微镜,可详细观察生活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11.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
()12.成熟的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都是死细胞。
()13.“棉花纤维”不属于纤维。
()14.成熟的筛管分子是无核、无液泡、管状的生活细胞。
()15.维管植物的主要组织可归纳为皮系统、维管系统和基本系统。
()三、填空1.质膜具有透性,其主要功能是。
、和三部分。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和。
3.核糖体是细胞中的中心。
4.纹孔膜是由和组成的。
5.纺锤体由构成。
6.导管是由许多分子连接而成,其相连的横壁上形成孔,侧壁有、、、和五种加厚式样。
7.侧生分生组织包括和。
8.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组织。
9.周皮是生保护组织,来源于分生组织,其组成包括、和10.稻、麦等粮食作物为人类所利用的组织是组织,苎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是组织。
11.筛管分子的筛板上有许多孔,上下相邻细胞通过索彼此相连。
12.基本组织根据其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五种类型。
13.细胞壁的主要变化包括、、和。
14.双子叶植物的气孔保卫细胞呈形。
四、选择填空1.光镜下可看到的细胞器是。
A.一.微丝 B .核糖体 C.叶绿体 D .内质网2.下列细胞结构中,具单层膜结构的有,具双层膜结构的有,非膜结构的有。
植物的繁殖器官和繁殖方式植物的繁殖器官和繁殖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方式都在植物世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植物繁殖器官和繁殖方式。
一、繁殖器官1. 根系:根系是植物的重要繁殖器官之一。
植物的根系可以通过分枝繁殖,形成新的个体。
例如,甘蓝菜的根系可以生长出新的侧根,这些侧根会不断发展并形成新的植株。
2. 茎:茎也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之一。
有些植物的茎可以进行分蘖,即在茎的基部长出新的嫩枝,这些嫩枝可以独立生长成为新的植株。
例如,香蕉植株的茎会形成分蘖,每个分蘖可以独立生长并结果。
3. 叶片:某些植物的叶片也可以进行繁殖。
例如,一些草本植物的叶片可以通过分蘖或分根的方式进行繁殖。
这些新的植株可以从叶片的边缘生长出来,并逐渐形成独立的个体。
二、繁殖方式1. 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雌雄配子体结合来繁殖后代。
这种繁殖方式可以增加遗传的多样性,有利于植物的适应性和进化。
有性繁殖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传粉和授粉。
传粉是指花粉由雄蕊传到雌蕊的过程,可以通过昆虫、风等媒介实现。
授粉是指花粉发芽并在雌蕊上长出花粉管,最终将精子输送到卵细胞中完成受精过程。
2.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无性生殖器官(如根茎、茎、叶)或无性生殖细胞(如孢子)来繁殖后代。
无性繁殖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分根繁殖、分枝繁殖、分蘖繁殖、离体繁殖等。
其中,离体繁殖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将植物的组织或细胞培养在人工培养基上,使其生长、分化为一个完整的新植株。
总结起来,植物的繁殖器官和繁殖方式各有特点,适应于不同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了解和研究这些繁殖器官和繁殖方式对于植物的繁殖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正是这些多样的繁殖方式使得植物世界如此丰富多样,为我们提供了美丽的景观和丰富的资源。
第五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基本知识体系植物在完成了营养生长后转入生殖生长,这时茎尖顶端分生组织将逐渐形成花原基和花序原基而分化形成花和花序。
本章内容为花的结构。
花药的形成和子房的构造,以及开花,传粉受精后种子和果实的形成,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于花的基本组成和结构,花药的发育,结构和花粉粒的形成,胚珠发育,结构和胚囊的形成,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等。
●难点:理解花药和胚珠的发育过程,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意义,双受精作用的生物学意义。
基本要求:了解被子植物生活史,无融合生殖等。
理解传粉的类型和作用,单,双子叶植物胚,胚乳种子结构。
熟练掌握生殖的概念,花的各部分组成,花药及胚囊发育过程及双受精过程意义,果实结构和类型。
1 植物的繁殖1.1 繁殖的概念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从它本身产生新的个体来延续后代——称为繁殖,繁殖同样也是其它生物有机体具有的重要生命现象之一。
1.2 繁殖的类型包括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
1.2.1 植物的营养繁殖包括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1 、自然营养繁殖:在自然情况下,不经人工辅助就能产生新植株。
借助于块根(红薯)鳞茎(大蒜)球茎(荸荠)葡匐茎(草莓),块茎(马铃薯)根状茎(藕)等变态器官来进行。
2 、人工营养繁殖:经人工辅助,采用各种方式达到繁殖目的。
分离:由植物体的根状茎,匍匐茎,根薜等长成新的植株。
人为地加以分割,使之与母体分离分别移栽成新个体。
扦插:剪取植物的一段带 1—2 个芽的枝条,一段根或一张叶片插入湿润的土壤或基质上,使之长出不定根,不定芽,而成为新个体。
枝插:月季,茉莉。
根插:梨,苹果等。
叶插:柑桔,宝石花等。
压条:从母株上选取枝条,压入地面或高压在新植株生成不定根后,再从母体上割离移栽,如桂花。
嫁接:将一株植物体上的芽或枝条移接到另上株带根的植株上,二者彼此愈合共同生长。
保留根系,被接的植物为砧木,接上去的枝条或芽体称接穗,包括:靠接,枝接,芽接。
《植物学》总复习题——参考答案(部分)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一、名词解释1.细胞2.细胞质3.原生质4.原生质体5.分生组织6.成熟组织7.真核细胞8.原核细胞9.质体10.线粒体11.厚壁组织12.厚角组织13.木质部14.韧皮部15侵填体16.胼胝体二、填空题1.植物细胞中双层膜的细胞器有质体和线粒体;单层膜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和微体;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微管2.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是核糖体;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是细胞膜;参与细胞壁形成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3.细胞膜和细胞内膜统称生物膜,它的主要成分是由脂类(磷脂)和蛋白质_组成的。
4.根据微体所含酶的不同,微体可分为过氧化物酶体、乙醛酸循环体两种。
5.核膜由两层单位膜构成,两层膜之间的空隙称为核周间隙,双层膜上内外连通的孔道称为核孔。
6.细胞中的核酸有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种,前者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后者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
7.在淀粉粒中,最初积累的一个起点叫脐,其后积累的物质围绕它形成的同心圆结构叫轮纹。
根据淀粉粒形态的不同,马铃薯淀粉粒可分为单粒、复粒和半复粒。
8.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前者又分为G1期、S期、G2期三个时期,后者又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DNA复制发生在S期时期。
9.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是观察和计算染色体数目最适合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缩短变粗。
10.根据细胞的形态及细胞壁加厚的方式,机械组织可分为_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两大类,后者又可分为纤维、石细胞。
11.导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其主要功能是输导水分和无机盐,而筛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韧皮部,主要功能是输导有机物质。
三、判断题1.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一切植物的细胞都具有质体。
(—)2.叶绿体中只含有绿色的叶绿素,而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存在于有色体中。
植物繁殖与种子植物知识点总结植物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通过繁殖来延续自己的生命。
植物的繁殖方式多样,其中种子植物是最为常见和重要的类型之一。
本文将对植物繁殖和种子植物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植物繁殖的方式1.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不需要两个生殖细胞相结合,只依靠一个亲本植物自身的组织或细胞进行繁殖的方式。
主要方式包括:- 块茎繁殖:植物地下茎部分膨大,分离出新的植株,例如马铃薯。
- 匍匐茎繁殖:植物地上茎部分伸展,侧枝生根,产生新的植株,例如草莓。
- 营养器官繁殖:植物通过其各种营养器官(如叶片、茎节、根茎等)进行繁殖,例如菊花的萤光宝石。
2. 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指通过两个不同个体的生殖细胞相结合来进行繁殖的方式。
主要方式包括:- 授粉:花粉柱上的花粉颗粒与雌蕊结合,形成受精,例如葵花。
- 结实:子房内胚珠受精后发育成种子,例如苹果。
二、种子植物的结构与特点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为进化的群体,其特点包括:1. 种子的结构:- 种子皮: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 胚珠:种子植物胚胎的起源,包括胚乳和胚。
- 萌发孔:种子萌发时,新的根和茎通过该孔穿出种皮。
- 种子盖:在种子萌发前,保护胚胎和胚乳的一层薄膜。
- 种子脐:种子与母体植物的连接处。
2. 种子植物的繁殖优势:- 种子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存活,便于迁移和扩散。
- 种子具有较长的休眠期,能够延迟发芽以适应不利生长条件。
- 种子植物的胚乳为幼苗提供养分,增强存活率。
- 种子能够通过风、水、动物等方式传播,便于种植物的分布和繁衍。
三、种子植物的繁殖过程1. 授粉和受精- 花粉粒由花药释放,并通过风、昆虫、鸟类等媒介传输到花柱上。
- 花柱上的花粉管通过花柱生长,并与胚珠中的卵母细胞结合,形成受精。
2. 种子的形成- 受精后,胚珠开始发育,胚乳形成,同时种皮也逐渐形成。
- 胚乳为胚提供养分,保证胚的正常发育。
- 种子在胚珠内形成,并从母体植物中分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