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
- 格式:pdf
- 大小:116.83 KB
- 文档页数:2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展望。
在背景介绍部分,将介绍数据结构课程的基本情况及研究意义。
接着,在将分析数据结构课程现状、探讨教学方法改革、以及介绍实践案例和教学成果评价。
通过案例总结部分对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在从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展望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讨论。
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引起教育界对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视,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未来数据结构课程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教学成果评价,重要性,未来发展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数据结构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算法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教学环境下,传统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理论和实践脱节、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对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数据结构的知识。
通过教学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对数据结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对于培养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数据结构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编程思维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分析现有的教学现状,提出创新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算法设计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数据结构课程的改革实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于计算机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摘要《数据结构》不仅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图书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文针对该课程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教改方法,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实际动手能力。
关键词数据结构;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8—0203-02《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图书馆学专业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该课程主要讲授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述、存储、数据组织方法和典型问题求解策略,以及算法设计及算法性能分析等内容,对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数据结构》课程涉及的概念多、抽象性高、逻辑性强,是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
针对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笔者对《数据结构》教学改革提出一些看法。
1 设计与专业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结构《数据结构》是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图书馆学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该专业众多大学研究生考试的专业课程。
因此,课程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将课程问题求解的相关理论、相关概念与算法的设计思路理解透彻,而且要让学生提高课程的实践设计能力。
在设计课程体系结构时,笔者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1.1 选择合适的教材给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课一般选择的教材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严蔚敏、吴伟民编著的《数据结构》。
这本教材编写比较深入,注重算法的设计,但实例较少,且要求学习基础比较好。
而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和图书馆学专业学生有文科生也有理科生,这样的教材不太适合他们。
因此,笔者选择实例较多的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春葆等编著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教程(第3版)》。
1.2 制定适合该专业特色的教学大纲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和图书馆学专业学生有文科生也有理科生。
针对他们讲授《数据结构》这门课不能像给计算机专业学生讲课那样注重设计的教学,而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算法理论的教学,同时结合适当的算法设计和开发。
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9), 2662-2669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ces https:///10.12677/ces.2023.119391基于OBE-CDIO 理念的《数据结构》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研究刘 运1,田 佩2*1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重庆 2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重庆收稿日期:2023年7月17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29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11日摘 要作为计算机类专业中的专业核心基础课,《数据结构》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旨在让学生能够探析计算机处理的数据的结构特征,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算法。
在新工科背景下,本文基于OBE-CDIO 理念,从成果产出入手,将工程教育理念运用到《数据结构》课程中,通过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引入案例式教学方法,推动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深化教学实践与探索,提高课程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OBE-CDIO 理念,数据结构,教学改革Research on the Curriculum Reform and Practice Exploration of “Data Structure” Based on OBE-CDIO ConceptYun Liu 1, Pei Tian 2*1Colle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2School of Big Data & Intelligence Engineering, Chongqing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Chongqing Received: Jul. 17th , 2023; accepted: Aug. 29th , 2023; published: Sep. 11th , 2023*通讯作者。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近年来,数据结构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专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动力,我们需要对数据结构课程进行反思,并进行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传统的数据结构课程普遍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却缺少实际应用的实践环节。
这导致学生更容易产生对课程的厌倦和学习兴趣的丧失。
2. 缺乏综合能力培养数据结构课程注重算法和数据存储结构的学习,却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如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
3. 缺少互动和实践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实践的机会。
这种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改革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革措施,以提高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
1. 引入案例分析和实践项目在课程中引入实际案例和项目,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 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在课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据结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3. 鼓励合作学习和讨论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互动能力,我们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和实践项目。
通过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和乐趣。
4. 应用开发和实验环节结合将应用开发和实验环节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数据结构。
例如,设计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进行实现,并测试其功能和性能。
三、总结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反思与改革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动力,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引入实践项目、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和应用开发等措施,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据结构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价值工程0引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技术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是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主要研究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组织,进而研究对数据的处理方式。
因此,这门课程要求学生要学会分析计算机中各种数据结构的特性,并且初步掌握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技术,以便遇到实际应用问题时会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应的算法。
本课程在教给学生数据结构设计和计算机求解问题(算法设计)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结构》课程相对于其他应用性课程来说,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讲课也比较难讲。
如何降低理论性程度,增强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偏重讲授,学生通过学习,虽然能够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一些基本知识,会做题,能通过卷面考试,但缺乏自己的思考,对数据结构课程的意义并不理解,在实践过程中便无法灵活应用。
本文根据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实践研究,对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做一探讨,提出一些改革思路。
1改革理论教学方法《数据结构》课程教学难点在于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和动态性,讲解时采用启发式、案例驱动式教学、互动式、体验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并结合图形化的算法演示系统,将算法的的执行过程动态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也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
1.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数据结构课程的第一堂课,应从学生身边的一些有趣的实例入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宏观上了解数据结构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大致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意义,理解课程的安排,找到教师的讲授和自己的学习线索。
比如,打印机的速度比CPU 慢,那么,怎么解决可能出现的数据丢失或者打印次序混乱的问题,用“队列”这个数据结构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图书馆的书目检索系统涉及到线性表等。
这些都是学生所熟悉的、贴近生活的问题,因此可以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渴望掌握相应的数据结构知识。
这样便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带着强烈兴趣和愿望去学好这门课程。
1.2采用启发式教学算法的分析需要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并在适当的时候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途径。
当然,由于教学任务重,不少教师认为如果在课堂上给学生太多时间,可能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这就需要在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机会的同时,权衡教学内容的取舍,不求广,但求精。
只要学生掌握了分析问题的方法,便可以解决课堂上即使没有覆盖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方法一定比在课堂上罗列问题解决问题效果更好。
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发现大多数同学能掌握数据结构本身的理论知识,老师上课讲的和书本上的算法能读懂,但是要让设计一个算法,就感到无从下手。
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来自各方面的,其中可能包括学生的程序设计语言学得不够扎实,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讲得太多,而留给学生思考和练习的时间太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提出问题,把所讲解的内容与学生的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对每个知识点的讲授,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讲解。
例如:图的最短路径问题,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要自己去组建校园网,怎样能使总的代价最小?或你想去几个城市旅游,怎样才能使得你的花费最小?通过这种启发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思维高速运转,激发学生浓烈的探求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把好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自然而然地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
1.3案例驱动式教学所谓“案例教学”,就是针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知识,选用适当的例题、运用恰当的比喻进行讲解,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并适当加以引伸,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讲解堆栈和队列的时候,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比较陌生,于是我们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比喻说明,学生不仅听起来较有兴趣,易于理解,而且效果也远比只单纯地讲概念要强得多。
比如:排队买车票,每个学生都经历过,可以通过这个例子引入队列的概念。
刚来到要排在队列的最后(入队列操作),买过票离开的一定是排在队列最前面的人(出队列操作),说明了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线性表”的特殊线性表。
1.4课堂讨论式教学选取一些比较简单的案例作为课堂讨论,融汇贯通前后的知识点。
比如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存储方式、操作集等内容,这时就可以列举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如:①线性表的存储方式有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队列也是一种线性表,那么队列是否也可以这样存储呢?②队列应该有哪些操作?③使用链式存储和使用顺序存储的优缺点是什么,具体应如何选择?教师再适当地加以讲评,并给出一个或多个参考答案。
或者让学生自己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等到下次上课时检查结果并给出参考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并敢于向大家质疑,对一些有争议的算法让学生自己上机编程、调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2加强实践教学数据结构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以往的实践教学中,实验大都由教师按教材统一组织进行,先理论后实践,实践只是对理论知识的简单验证,很多学生只要能调试出结果便完成了任务,教师只关心学生是否来做实验,而很少关注学生实验的效果。
导致学生对实验逐渐失去兴趣。
———————————————————————作者简介:杨晓明(1980-),女,陕西渭南人,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孙亚红(1977-),女,陕西韩城人,助教,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初探Teaching Reform of Data Structure Course杨晓明Yang Xiaoming ;孙亚红Sun Yahong(西安翻译学院工程技术学院,西安710105)(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Xi ′an FanYi University ,Xi ′an 710105,China)摘要:《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如何将理论同实践相结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探讨了该课程的改革思路,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改革思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贯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Abstract:Data Structure is a very strong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course of computer major.How to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 is a question which is worth exploring.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novation thought of the course.The focus is to develop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The reform in our teaching practice has been implemented,and get a good result.关键词:数据结构;改革思路;创新能力Key words:Data Structure ;reform thought ;creative ability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226-02·226·Value Engineering 0引言小学,初中,高中经过了十二年的考试,最后才进入大学,大学的环境相对中学较宽松,由紧张到松弛后,学生都比较盲目。
所以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导致学习兴趣也所剩无几,因此,作为一名大学老师的首要任务不只是传授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3]。
《生态整治案例分析》这门课程属专业选修课,是地理科学专业的本科生选修课之一。
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因为没有专门的教材,所以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环境生态学导论》,由盛连喜主编。
该教材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解决一些实际的环境问题。
本书吸纳了近10年来环境生态学的新进展,在教材体系的构建上,注重了生态学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全书共分10章。
第一章介绍环境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学科任务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至第四章介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重点介绍生态系统生态学;第五章至第十章着重阐述生态系统服务、人为干扰对生态系统的损伤、生态恢复、生态系统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立足点就会明确,可以从整体上对学科知识进行把握。
在讲授课程时就会发现,《生态整治案例分析》学习的一个首要问题是学生学习态度和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意思是假如人们对一些事物感兴趣,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就会发挥,创造的潜能就可以激发。
较多的探索性和更大的主动性是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他们学习的内部动力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推动,这样他们的学习活动才能保持一定的强度和力度。
因此必须注意克服教育工作者在授课的过程中不重视学生的情绪、学习动机、兴趣的通病。
1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影响因素1.1《生态整治案例分析》与其它学科知识在内容上有交叉重复《生态整治案例分析》在内容上也存在着与其它学科知识内容交叉重复的问题,比如说有些内容会与《中国地理》、《环境影响评价》———————————————————————基金项目:宝鸡文理学院重点项目“宝鸡市大中小学校园生态足迹计算分析”(ZK10136);陕西省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学资助。
作者简介:徐玉霞(1978-),女,陕西榆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安全评价。
如何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以《生态整治案例分析》课程为例How to Improve Learning Interest of College Students :As an Example to Cas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Remediation徐玉霞Xu Yuxia(宝鸡文理学院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宝鸡721013)(Key Laboratory of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Mechanism Simulating of Shaanxi Province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721013,China)摘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和爱好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也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