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IRLS的阅读测试题型译介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5
PIRLS视域下如何从四个维度命制阅读测试题作者:洪秋丽来源:《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年第07期[摘要]近年来,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和PIRLS(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的引入,使得语文教师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阅读教学和试题命制,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关注学生高阶思维的训练。
命制高质量的阅读测试题,可从训练思维的敏捷性、锻炼思维的逻辑性、提高思维的广阔性、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入手。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测试;敏捷性;逻辑性;广阔性;独立性阅读测试题的命制,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师命题的短处。
如何筛选文本,如何设计阅读测试题,如何才能测试出学生真实的阅读能力,常常困扰着语文教师。
长期以来,阅读测试题命题的方向,大体是这样的:以上展示的阅读测试题型并非个案。
这样的阅读测试,长久以来,存在于语文测试卷中。
笔者认为,这类阅读测试题型具有以下局限性。
(1)脱离语言环境。
如“照样子,写词语”“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等题目,脱离了文本中的语言环境,学生不用阅读文本就能作答。
再者,考查的并不是学生的阅读素养,而是语文基础知识。
(2)题型过于单一。
如阅读测试题中,考查的大部分是词语的理解及文章表达的情感,这样的题型不利于全方位检测学生的阅读素养。
(3)考查同一维度。
很多阅读题的设计,都是在考查学生的提取、整合的能力,答案可以直接在文本中寻找,没有多少思维含量,高阶思维很少或没有被涉及。
造成以上阅读测试题命题的局限性的原因,一方面是语文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学观念没有太多改变,一直关注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而忽略了考查学生的阅读素养;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一心扑在日常繁琐的教学工作上,没有花太多时间在研究试题命制上,没有与国际教育接轨。
关于阅读测试,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PIRLS)在国际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PIRLS十分重视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评价的核心是阅读素养,并且认为,学生阅读素养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考查四种阅读能力来体现,即:关注并提取具体信息的能力,直接推论的能力,解释并整合观点的能力,评价内容和语言的能力。
一个不可思议的夜晚作者:Franz Hohler 小安十岁了,所以即使在半醒的状态下,她也可以从卧室走到浴室。
她的房门一般会留个小缝,有一盏夜灯照得走廊够亮,让她可以经过电话桌,走到浴室。
一天晚上,她去浴室途中经过电话桌的时候,听到有点微弱的嘶嘶声,但是因为她半醒半睡,并没有真正的注意它,反正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
直到回房间的路上,她才看到声音的来源。
电话桌下有一堆旧报纸与杂志,现在开始移动了,声音就是从那里来的。
突然,这堆东西开始掉下来——前后左右的——掉得满地都是报纸与杂志。
小安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竟然看到一只哼气喷气的鳄鱼从电话桌下冒出来。
小安僵立在原地。
她的眼睛睁得像碟子那么大,看着鳄鱼完全从报纸中爬出来,慢慢的观看公寓的四周。
它似乎刚从水中出来,因为它全身在滴水,踩到哪,地毯就湿到哪。
鳄鱼的头左右摇摆,发出嘶嘶的声音。
小安用力的吞了吞口水,看着鳄鱼的鼻子和可怕的长排牙齿。
它的尾巴慢慢的摇摆。
小安曾经在《动物杂志》中读过,鳄鱼怎么样用尾巴泼水来赶走或攻击敌人。
她的视线落在脚边旧报纸堆中掉下来最近一期的《动物杂志》上。
她又吓了一跳。
之前,封面上有只大鳄鱼在河岸上。
现在,河岸是空空的!小安弯下来捡起那本杂志。
就在那一剎那,鳄鱼用力挥动尾巴,把地上插着向日葵的大花瓶砸破,向日葵掉了一地。
小安很快的一跳,跳进她的房间,把门关紧,抓住她的床,往门边推。
她建立了一道保护自己的安全堡垒,松了一口气。
但,接着,她犹豫了一下。
要是那只野兽只是肚子饿呢?或许该给鳄鱼一点东西吃,才能让它走呢?小安再看那本杂志。
假如鳄鱼能够从图中爬出来,或许其它动物也可以做得到。
小安急忙翻看杂志,看到一群红鹤在热带森林的沼泽中,就停了下来。
正好,她想,它们很像给鳄鱼的生日蛋糕。
突然,一声巨响,鳄鱼的尾尖穿过了破裂的门。
很快的,小安把红鹤的图片放在门的破洞上,用最大的声音说:“出来!出来!飞出沼泽!”然后,她从破洞把杂志丢到走廊上,一边拍手,一边大喊尖叫。
PIRLS國際閱讀素養研究範文:一個不可思議的夜晚五年一班號姓名:1. ()有不尋常的事情發生的第一個徵兆是什麼?①一堆報紙開始移動。
②小安看到雜誌的封面。
③她的房間的門破了。
④小安聽到嘶嘶聲。
2. ()鱷魚是從哪裡來的?①浴室②雜誌的封面③床底下④附近的河3. ()哪些語詞告訴你小安很害怕?①「僵立在原地」②「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③「鬆了一口氣」④「聽到有點微弱的嘶嘶聲」4. ()為什麼小安覺得鱷魚要攻擊了?①牠露出長排的牙齒。
②牠發出嘶嘶聲。
③牠開始哼氣噴氣。
④牠搖擺尾巴5. 按照事情在故事中發生的順序,排列下面的句子。
第1項已經幫你填好。
小安看見鱷魚。
鱷魚吃了兩隻紅鶴。
小安試著向爸爸、媽媽解釋為什麼門破了一個洞。
1 小安走去浴室。
小安跑進房間,把門關緊。
6. 為什麼小安叫紅鶴來?7. ()房間的門是怎麼弄破的?①鱷魚的尾巴穿了過去。
②大花瓶摔了上去。
③紅鶴的尖嘴撞了上去。
④床撞了上去。
8. 雜誌怎樣幫了小安的忙?寫出兩個方法。
9. ()故事的最後,小安對紅鶴有什麼感覺?①內疚②小心③感激④煩惱10. 寫出一件小安很難向爸爸、媽媽解釋的事情。
11. 你從小安所做的事情中知道她是個怎麼樣的人?描述一下她是個怎麼樣的人,並舉出她所做的兩件事情證明。
12. 作者沒有告訴我們小安的遭遇是不是一場夢。
找出一個證據來證明這可能是一場夢。
找出一個證據來證明這可能不是一場夢。
13.模仿這篇文章的內容寫一篇小故事(例:奕伶在教室看「五年級意見多」這本書時,主角「暴龍老師」從書裡走了出來…)。
2021年Pirls国际阅读素养测评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阅读素养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
Pirls国际阅读素养测评的发布备受全球关注。
2021年Pirls国际阅读素养测评是一个重要的事件,它不仅关乎每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也反映了世界范围内的阅读状况和教育发展趋势。
本文将深入探讨2021年Pirls国际阅读素养测评的意义、结果和启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事件。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Pirls国际阅读素养测评。
Pirls是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的缩写,意为“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
它是一个国际性的跨国阅读素养研究项目,旨在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4年级学生的阅读成就。
通过Pirls国际阅读素养测评,可以了解各国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从而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升本国的教育质量。
2021年Pirls国际阅读素养测评不仅对于参与测评的国家和地区具有重要意义,对全球范围内的教育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测评结果将直观地展现出各国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为全球范围内的教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Pirls国际阅读素养测评还强调了阅读教育的重要性,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阅读素养的关注和讨论。
这对于促进各国阅读教育改革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都具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于2021年Pirls国际阅读素养测评的结果,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表现各有不同。
一些国家在测评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展现出其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优势和长处;而另一些国家的表现则较为一般,需要进一步加强阅读教育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对成绩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发现不同国家在阅读素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为各国改进教育政策和教学方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2021年Pirls国际阅读素养测评的结果,不仅仅是数字和数据的背后,更蕴含着深层次的教育启示。
我们要认识到阅读素养对于每个个体的成长和发展都至关重要,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成功,更是对未来生活的影响。
PIRLS阅读素养测评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评价的启示作者:黄永红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18年第07期PIRLS(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学会发起并组织,由美国波士顿学院统筹,用于评价一国(地区)9~10岁儿童(相当于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素养。
本文结合PIRLS阅读素养测评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从明确阅读目的、建构心智活动、培养思维品质、审视阅读教学四个方面阐述PIRLS阅读素养测评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评价的启示。
PIRLS 将“阅读素养”界定为:个体理解和运用社会所需要的或个人认为有价值的书面语言的能力。
PIRLS认为,人的阅读素养包括五种能力:从阅读中获得乐趣、理解并运用书面语言、从文章中建构意义、从阅读中学习、参与学校及生活中的阅读群体的活动。
阅读素养是人自身所携带的一种阅读潜能,这种素养与遗传密切相关,但是可在后天培养,阅读素养涵盖阅读能力,比阅读能力的内涵更为丰富。
“新课标”在第二部分“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对于小学学段的阅读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①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②学会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学习默读。
高年级段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④掌握词句。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中年级段学习抓“关键词语”,高年级段学习“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中高年段都要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高年级段还要学会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不同类型文章的表达方法。
⑤掌握相关的标点符号。
⑥背诵积累。
⑦有一定的阅读量,小学阶段总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
“新课标”从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对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基本要求。
PIRLS与“新课标”在理念上是一脉相承的,理解并运用PIRLS阅读素养测评,对指导阅读教学、开展阅读教学评估具有更具体的实践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PIRLS视域下的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命制为了评估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PIRLS(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测试将学生置于视域下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这意味着学生需要通过阅读一系列不连续的文本片段来回答问题。
第一篇文章:请阅读以下短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猫是一种非常受人喜爱的宠物。
它们通常有柔软的皮毛和长而尖的爪子。
猫喜欢吃鱼,并且特别善于捕捉老鼠。
它们可以在树上爬得很高,也可以迅速地奔跑。
猫在人类社会中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并且被许多人视为家庭的一部分。
1. 猫最喜欢吃什么?a. 蔬菜b. 水果c. 鱼2. 猫是如何帮助人类的?a. 它们可以捕捉鱼b. 它们可以捕捉老鼠c. 它们可以像狗一样保护家庭汤姆是一个很爱读书的男孩。
他喜欢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包括小说、科学和历史书籍。
他认为阅读可以帮助他扩大知识和增强理解力。
每天,他都会抽出一些时间来阅读,并试图把他读到的内容分享给朋友和家人。
2. 汤姆为什么喜欢阅读?a. 它可以帮助他扩大知识b. 它可以帮助他变得富有c. 它可以帮助他结交新朋友玛丽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小女孩。
她喜欢唱歌、跳舞和画画。
她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并在一次比赛中赢得了一等奖。
她的画作也经常参加画展,并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
1. 玛丽参加了哪些艺术活动?a. 唱歌和跳舞b. 画画和跳舞c. 唱歌和画画2. 玛丽在哪个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a. 歌唱比赛b. 画画比赛c. 跳舞比赛这些试题只是PIRLS视域测试中的一部分。
通过使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PIRLS 测试可以评估学生对不同主题和领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为国际比较提供数据。
学生可以通过练习这些试题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技巧,以在PIRLS测试中取得好成绩。
关于pirls的阅读测试题的特点
PIRLS(国际小学生阅读研究项目)的阅读测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 长文本:PIRLS提供的阅读材料通常为长文本,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复杂的情境,并拓展应对生活的能力。
2. 分层次按比例的阅读测试题型:题目难度分为四个等级,低级思维问题和高级思维问题有相同比例,这使得测试更具挑战性,并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3. 兼顾信息类文本和故事文本:PIRLS的阅读材料不仅包括故事类文本,也包括信息类文本,这样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重视对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有创意阅读的评价:PIRLS基于项目测评理念,重视学生的开放型题目,这些题目都以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需求作为出发点。
5. 重视学生的终生学习理念:PIRLS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阅读是为了学习的目的,从而建立起终生学习的理念,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总的来说,PIRLS的阅读测试题特点在于其长文本、分层次按比例的题型、兼顾信息类文本和故事文本、重视对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有创意阅读的评价以及强调学生的终生学习理念。
这些特点使得PIRLS的阅读测试题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为语文测试和教学的改革提供启迪。
pirls阅读素养测试题PIRLS(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是一项国际性的阅读素养研究,用于评估学生在阅读理解、策略和技巧方面的能力。
以下是一份PIRLS阅读素养测试题,用于评估学生的阅读素养水平。
文章: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poor boy named Jack. He had nothing to play with except an old wooden box. One day, he found a key in the box. He was very curious about what the key was for. So he decided to go on a adventure to find out.问题:1. Who was the poor boy in the story?A. JackB. The keyC. The wooden boxD. The adventure2. What did Jack have to play with?A. A new toyB. A bookC. An old wooden boxD. A key3. Why did Jack decide to go on an adventure?A. To find a new toyB. To find a bookC. To find out what the key was forD. To find a better place to live4. According to the story, what did Jack find in the box?A. A keyB. A bookC. A new toyD. A better place to live5. What does the story mainly talk about?A. A poor boy named Jack who finds a key and goes on an adventure to find out what it's forB. A wooden box that is full of keysC. The importance of having toys to play withD. The meaning of adventure。
关于“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IRLS”的研究综述每五年举行一次的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项目,简称PIRLS,自2001年实施以来对各参与国和地区的小学生阅读素养提高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PIRLS项目对研究提升我国小学生阅读素养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国内多有学者对PIRLS项目进行研究,但这些研究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尽相同,缺少对这些研究进行逻辑上的梳理,因此,本文将对国内近年来有关PIRLS的研究作一梳理和综述,以期对今后PIRLS项目的研究乃至小学生阅读素养的研究有稍许作用。
标签:PIRLS;研究综述一、引言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IRLS自2001年实施以来,每五年一次,迄今为止已举行过四次,虽然目前我国只有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参与了PIRLS项目,但从参与国和地区的数量和PIRLS对参与国和地区小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影响来看,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因此,国内近来对PIRLS项目的研究也呈上升趋势,笔者在上海师范大学校图书馆以“PIRLS”为关键词进行全文搜索,发现文献255种。
知网独家出版刊物发表的与PIRLS直接相关的文章有十几篇,但这些文献研究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尽相同,缺少对这些研究进行逻辑上的梳理,因此,本文将对国内近年来有关PIRLS的研究作一梳理和综述。
二、PIRLS总述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rogress of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ies)简称PIRLS,是由IEA发起并组织实施的全球性学生阅读素养跨国(地区)和历时比较研究项目,每五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一次阅读素养评价,以此来监控和报告各国(地区)学生阅读素养的进展情况,并帮助其不断提高阅读学习和教学的水平。
自2001年至今,已先后组织实施了四轮阅读素养评价。
PIRLS评价的对象是四年级学生,通常情况下参与测试的学生不低于9.5岁的最低平均年龄。
PIRLS评价框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阅读测试和调查问卷,评价内容主要聚焦阅读素养的“阅读目的”、“理解过程”以及“阅读行为和态度”。
PIRLS视域下的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命制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是在PIRLS视域下,针对小学生进行的一种阅读理解测验。
该试题旨在评估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以下是一些命制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的方法和要点。
1. 确定文本类型: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阅读水平的非连续性文本,如短篇故事、说明文或记叙文等。
2. 制定试题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确定试题的目标和要求。
试题应覆盖文本的主要内容、细节、观点、主题等方面。
3. 设计多样化的试题:试题应包括多种类型,如选择题、填空题、配对题、简答题等,以考察学生不同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4. 关注文本的整体理解:试题应注重考察学生对整个文本的理解,如文本的主题、中心思想、结构等方面。
5. 强调细节理解:试题应涵盖文本中的细节信息,如特定事实、引用和解释等。
这有助于学生提取并理解文本中的关键信息。
6. 鼓励推理和推断:试题应包含推理和推断的问题,以考察学生根据文本的暗示和线索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7. 鼓励文字表达和思考:试题可以要求学生回答开放性问题,以便他们能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8. 涵盖多种语言技能:试题应涵盖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等多种语言技能要求,以全面评估学生的语言能力。
9. 注意试题的难易度:试题的难易度应与学生的年龄和能力相匹配,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困难,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
在命制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文本,并设计多样化的试题类型,以全面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试题应注重整体理解、细节理解、推理和推断,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文字表达和思考。
试题的难易度应与学生的年龄和能力相匹配,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
基于阅读素养的国际阅读研究述评及反思——以 PIRLS为例摘要:阅读是学生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良好的阅读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因此有关阅读的研究成为国际教育研究的热点。
目前,具有全球影响的阅读评价研究主要是 PIRLS,以对PIRLS阅读素养评价体系分析梳理为例,我们可以从学习国际阅读测评、评价的文本技术规范开始,随之调整和适当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尽快缩减与世界先进阅读评价体系的差距,切实提高自身相关能力。
关键词:国际阅读研究 PIRLS 小学阅读教学反思一、促进国际阅读素养研究(PIRLS)的简要历史回顾及评价理念“促进国际阅读素养研究”的英文缩写是PIRLS,全称为“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是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英文简称为IEA)的一项评价项目,用以评价一国(或地区)9-10岁儿童(约小学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素养。
该项评价在国际范围内被认为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四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未来发展监测,参与国(地区) 政府对本国(地区) 学生的阅读成绩在评价中的表现极为重视。
该项研究采用的“阅读素养”概念及其评价框架,其中蕴含的阅读教学观,对我国小学阅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
二、PIRLS与时俱进的评价工具和框架内容创新为了实现追求测评结果与学生实际语文素养状况的内在一致性,国际性的阅读测评项目都在前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分析学生的阅读目的、文本类型,以及阅读的认知过程,并能跟进相关的研究结果,及时调整测评框架,尽可能保证实际所测和最终测的结果可以一致,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语文素养,从技术层面保证评价的“效度”。
其评价工具主要革新有两次,一是2011 年新开发的评价工具为“prePIRLS”;二是2016 年开发“PIRLS Literacy”阅读素养评价工具。
第一章2016年Pirls阅读框架说明2016Pirls阅读框架和使用(评估)说明落实了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的前瞻性特点,涵盖了最新的衡量四年级学生阅读水平的方法。
Pirls测试是基于阅读能力的广义定义,阅读能力包括反思文本,利用文本达成个人/社会活动目标,也叫作“用阅读做事”的能力。
随着学生用所读信息做事的能力日益重要,这种视野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也日益提升,阅读能力的重心从流利阅读/基本理解转移到在新的任务中自由利用所读。
Pirls阅读评价框架始于2001年。
基于1991年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的阅读理解研究,pirls对阅读理解进行了定义,设置评估了阅读理解能力的几个维度。
此后,每轮Pirls测试完毕,Pirls阅读框架都会被更新。
1991年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对阅读理解的定义是理解并能利用书面信息的能力。
随着接下来的测试评估进行后,阅读理解的定义开始被细化,可以面向所有人群和大多数语言,详细阐述了低龄读者向熟练读者过度中能力的提升,强化了校内阅读和日常阅读的重要性,指出了当今新兴技术井喷背景下阅读文本的多样性。
如今,Pirls对阅读能力的定义如下:阅读能力是理解并利用书面信息。
读者可以以各种形式建构文本,他们阅读是为了获取信息,体验阅读乐趣,参与读书活动。
这种视野应和了无数关于阅读理解的建构性和交互性的理论,读者在和文本的互动过程中积极地构建出文章意义,学习了阅读策略,以及如何反思文本。
读者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都会利用一整套语言技能,认知和元认知策略去构建文本意义。
此外,阅读语境可以增加读者阅读的代入感和阅读动机,从而促进了文本意义的构建过程,然而,语境也可能给读者提出特殊要求,无法促进构建过程。
读者可以从一系列文本中获取知识,每个文本都可能以不同方式呈现,例如传统的书面呈现方式,书本,杂志,纪实,报纸;电子形式,如电子邮件,短信,网页,在这里,信息以多媒体的形式被整合呈现。
在不同社团中讨论所读信息给读者提供了多元的构建文本的方式。
Pirls国际阅读测试样本〔四年级〕红鞋子汤素兰红鞋子在草地上发愁。
鞋子是要成双成对的。
一只鞋子有什么用呢?难怪红鞋子要发愁。
小老鼠在草地上发现了红鞋子。
它耐心地呆在鞋子旁边,等待着鞋子走开,好让它去取压在鞋跟下面的半块饼干。
谁知道从早上等到晚上,这只鞋子还是一动不动。
小老鼠不耐烦了,它气呼呼地说:“你打算什么时候走呀?你再不走,我可就要动粗了!〞这是一只文雅的鞋子,从来不知道动粗是什么意思。
红鞋子问:“动粗是什么呀?是不是一种特别的舞蹈?跳舞可是我的特长!〞小老鼠朝着身边一棵夜来香猛踢一脚,踢得夜来香的花瓣像雨点一样落下来。
“就是这样的舞蹈,你要不要见识见识?〞小老鼠说。
红鞋子吓了一跳,朝后退了几步。
小老鼠捡起饼干,吹着口哨,摇头晃脑地走了。
这时候,天已经黑下来了,月光照在草地上。
红鞋子说:“我不怕猫,我怕孤独。
〞小老鼠不知道什么是孤独。
它问:“孤独是什么样子的?〞红鞋子想了想,答复说:“孤独就是心里空空的。
〞“心里空空的?不对吧?你是不是想说肚子空空的?〞小老鼠告诉红鞋子:“那不叫孤独,那叫饿。
〞“喂,你去哪儿?能带上我吗?我不想单独呆在草地上。
我以前从来没有单独一个人呆过。
〞“我可是一个人呆惯了。
〞小老鼠说,“我要回家去了。
你不回家吗?〞“在这儿我没有家,我的家在远处。
我是一只被人遗失的红鞋子。
〞红鞋子跟着小老鼠走过草地,来到小老鼠家里。
夜深了,红鞋子睡不着,它在想念另外一只红鞋子。
“小老鼠,你睡到鞋子里来,好吗?〞红鞋子轻轻地恳求着。
小老鼠不喜欢睡在鞋子里,它喜欢睡在自己的床上。
可是,红鞋子那么轻声的恳求,小老鼠怎么好回绝呢?小老鼠一言不发地钻进了红鞋子里。
抱着毛茸茸的小老鼠,红鞋子的心里踏实了,一会儿就睡着了。
小老鼠也一会儿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红鞋子来到小老鼠面前,小声地说:“小老鼠,你能陪我去找另外一只红鞋子吗?〞小老鼠才不愿意呢!它可不是一个旅行家。
红鞋子又轻轻地说了一遍:“小老鼠,你能陪我去找另外一只红鞋子吗?〞小老鼠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轻轻容许了一声:“好吧。
基于PIRLS 阅读测评项目对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指导研究作者:邵珊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34期【摘要】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由国际阅读测试项目中的最新研究热点而引入中国。
借鉴PIRLS经验,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及时更新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学生在数字阅读环境下学习非连续性文本;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更多资料以扩充教科书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进而提升学生数字阅读能力和批判性阅读能力。
【关键词】PIRLS阅读测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4-0193-02PIRLS测评项目是针对各国9岁儿童(相当于4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阅读测评。
PIRLS测评框架将阅读材料分为文学类和资讯类两类:对于文学类文本要求是为了文学体验而阅读;对于资讯类文本的要求是为了获取并使用信息而阅读。
该项目在2016和2021年测评时分别加入ePIRLS和digital PIRLS,要求学生在模拟互联网环境中在线进行阅读,通过浏览已经设定好的不同网页,寻找适合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最终完成探究式任务学习。
通过在线阅读测试评价学生的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利用已有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教育理念也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中所表述的語文学科两大标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目标不谋而合。
作为教科书中资讯类文本的代表:非连续性文本,综合了多文本的特点能够锻炼学生不同层次的阅读能力。
在课标中也加入了有关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要求。
第三学段要求: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第四学段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所需的思维能力正符合PIRLS 项目中的四个阅读认知能力要求:有目的地检索信息;根据已有信息联系推理;结合个人经验整合信息;批判性评估信息。
PIRLS阅读测试范1pirls阅读测试范例(三篇)善知鸟之夜在冰岛的希米岛上,每年都能够看见一种短着黑白色羽毛和橙色嘴巴的“善知鸟”。
由于它们紫带瘦高,翅膀又短小,所以动作僵硬。
这种候鸟,每年在大海渡过冬天后就可以飞至这个小岛繁殖并养育幼雏。
那就是它们唯一上岸的时候,那时,小岛的天空到处就是善知鸟的身影。
岛上的小居民十岁的夏娜和她的朋友,每到这个季节就攀上悬崖观察善知鸟。
他们看见一对对善知鸟用嘴巴轻拍对方,不久就到悬崖深处照料他们的蛋。
孵化后的雏鸟将迎来他们的第一次飞行──夜飞。
整个夏天,成年的善知鸟捕捞、进食,精心照料雏鸟,至了八月,花开的鲜花把鸟儿的洞穴遮得愈盛的,洞内的雏鸟已经孵出年长的善知鸟。
夏娜早早地已经开始准备工作软纸盒,为善知鸟的夜飞作准备。
是夜飞的时候了,从今晚开始的两个星期,善知鸟将飞离希米岛,去大海过冬。
晚上,夏娜和她的朋友带着纸盒和手电筒,为小鸟夜飞忙碌起来。
在漆黑的夜晚,幼小的善知鸟好离开巢穴,进行短暂的飞行──从悬崖上张开翅膀飞下去。
大多数鸟儿可以降落到大海上,但是有一些小鸟错把村子里的灯光当作海面反射的月光,坠落在村子里。
由于它们不会在平地起飞,所以数以百计的善知鸟只能到处乱走,寻找躲藏的地方。
因为,村里的猫狗会吃了它们,公路上来去的汽车会误伤、碾压它们。
晚上十点,希米岛上热闹非凡,到处是夏娜和同伴的身影,他们在比赛谁能拯救最多的善知鸟。
夏娜拿着手电在村里搜索,在黑暗处她终于发现了一只善知鸟,她追逐着小鸟,抓住它并把它放在随身带的硬纸盒里。
一只又一只,夏娜和朋友在这两个星期都很晚睡觉。
第二天早晨,夏娜带着软纸盒走进海边宰杀。
她关上纸盒盖,把小鸟放到手掌上,使它伸展翅膀。
然后,柔情地揪着它,挥舞手臂,投向大海。
看著着善知鸟安全地迫降在浪花飞溅的海面,夏娜大声说道着:我爱你!我爱你!并默默地祝福它们旅途成功!一天又一天,希米岛上的孩子们不知疲倦地寻找、放生善知鸟,直到夜飞结束。
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PIRLS)概况介绍2001年,PIRLS对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第一轮的阅读素养测评,PIRLS第二轮的测评工作于2006年进行,共有4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中国也首次参与了该项目(大陆2006未参与施测)。
PIRLS将9岁左右的学生确定为测试对象,这相当于大部分参加国的四年级,之所以选择这样的群体,是因为9-10岁是儿童作为阅读者的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大多数国家都要求四年级末的学生能够知道如何阅读,并且可以通过阅读来进行学习。
基于此项研究的目的和评价对象的特点,PIRLS对"阅读素养"进行了界定,并构建了相应的阅读评价体系,其中包括阅读测试和调查问卷两部分。
"阅读素养"的界定PIRLS评价框架的核心是对于"阅读素养"的界定。
PIRLS2001,将"阅读素养"(reading literacy)定义为:理解和运用社会需要的或个人认为有价值的言形书面语式的能力,儿童阅读者能够从各种文章中建构意义,他们通过阅读来进行学习、参与阅读者群体并进行娱乐。
PIRLS2006对"阅读素养"又做了进一步的描述,定义如下:理解和运用社会需要的或个人认为有价值的书面语言形式的能力,年轻的阅读者能够从各种文章中建构意义,他们通过阅读来进行学习、参与学校中和日常生活中的阅读者群体、并进行娱乐。
这一界定对2001年定义的末句进行了改动,突出了学生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进行阅读的广泛重要性,强调了阅读活动发生的不同情境。
由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到,PIRLS非常关注阅读的目的与情境,这体现在它强调阅读者通过阅读要做什么,即通过阅读来进行学习、参与(学校中和日常生活中的)阅读者群体并进行娱乐。
阅读活动的发生有其特定的目的,如为了消遣娱乐而进行阅读、为了文学体验而进行阅读、为了获得信息而进行阅读、为了学习知识而进行阅读、为了完成某件事情而进行阅读……不同的阅读目的在阅读活动的具体实践中便体现为不同的阅读情境。
关于PIRLS的阅读测试题型译介一、国际阅读能力发展研究(PIRLS)简介及本文的目的2001年,国际教育成绩评估协会开展了包括35个国家和地区在内的阅读理解研究,研究的目的之一是测评参与国家和地区四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
2003年4月,IEA公布了关于35个国家和地区的四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研究报告。
为了测试学生的阅读能力,研究者从35个国家和地区的四年级学生(9~10岁)中取样,然后通过书面测试的方式测评各国和各地区四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
研究者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共设计了8篇不同的文章,每个学生选取其中的2篇文章进行阅读。
二、阅读测试的文章及问题设计倒立的老鼠(译文)从前,有一个87岁,名叫拉本的老人。
一生中,他一直过着宁静祥和、悠然自得的生活。
他虽然很穷,但是很快乐。
当拉本发现他的屋子有老鼠时,起先他并没有因此而烦恼。
但是老鼠成倍地增加,它们开始骚(sɑo)扰他的生活。
老鼠继续成倍增加,终于有一天,他再也无法忍受这一切了。
“老鼠太多了,”他说,“这简直是太过分了!”他步履(lü)蹒(pɑn)跚(shɑn)地走出屋子,沿街来到了一家商店,在那儿他买了一些捕鼠器,一块奶酪和一些胶水。
回家后,他在捕鼠器的下面涂了些胶水,并把它们固定在天花板上。
然后,他小心翼翼地把奶酪作为诱饵,引诱老鼠出来。
那天晚上,当老鼠从洞中出来时,看到了天花板上的捕鼠器,它们觉得这简直是个天大的笑话。
老鼠们在地板上走来走去,相互轻轻推搡(sɑng)着,用它们的前爪向上指指,随即高声大笑起来。
毕竟,这是多么愚蠢啊,把捕鼠器按在天花板上。
第二天早上,当拉本从楼上下来时,看到捕鼠器中没有一只老鼠,他笑而不语。
他端来一张椅子,在椅子脚的底部涂上胶水,然后把椅子倒过来粘在天花板上,就靠在捕鼠器的旁边。
他如法炮制地放置了桌子、电视机和电灯,他把地板上的每样东西都倒置过来粘在了天花板上,甚至把一小块毯子也放上去了。
第二天晚上,当老鼠们从洞里出来时,他们依然对昨晚的事谈论不休,嘲笑所看到的一切。
但是现在,当他们抬头看天花板时,突然,它们都止住了笑,被惊呆了。
“天啊!”一只老鼠叫道,“看那儿,那是地板!”“上帝啊!”另一只老鼠也叫道,“我们一定是站在了天花板上!”“我开始感到有些头昏眼花了!”又有一只老鼠说。
“我的大脑充血了。
”另一只老鼠说。
“这太可怕了!”一只长着长胡子的年岁很老的老鼠说,“这简直是太可怕了!我们必须立刻采取行动!”“我不能再继续靠我的头站立了,否则我会昏过去的!”一只年轻的老鼠大声叫道。
“我也是!”“我受不了了!”“救救我们!谁快来帮帮我们!”它们的情绪开始异常激动。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那只年长的老鼠说,“我们必须倒立,那样我们就会站着了。
”它们都顺从老者的指示,开始倒立。
过了很久,由于血液急速地流向大脑,他们一个接一个倒下了。
第二天,当拉本从楼上下来的时候,看到地板上横七竖八躺着很多老鼠,他迅速地把老鼠收集起来,统统扔进了篮子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世界看上去有多么上下颠倒,请站稳自己的立场。
提示:选择题(请在你认为正确的选项上打“√”)1.为什么拉本想要除去老鼠?A因为他一直痛恨老鼠。
B因为屋子里的老鼠太多了。
C因为老鼠笑声太响了。
D因为老鼠吃掉了他的奶酪。
2.拉本把捕鼠器放在什么地方?A放在篮子里。
B放在老鼠洞的附近。
C放在椅子下面。
D放在天花板上。
3.为什么第一天晚上,当老鼠从洞里出来的时候,相互用肘触碰对方并用爪子向上指指?A因为他们看到了天花板上的椅子。
B因为他们认为拉本做了件蠢事。
C因为他们希望奶酪在捕鼠器里。
D因为他们对所看到的感到害怕。
4.回答问题:当拉本看到捕鼠器中没有老鼠时,他为什么会微笑?5.当拉本把椅子粘到天花板上后,他又做了什么?A笑笑,什么都没说。
B买了一些捕鼠器。
C把所有的东西都粘在天花板上。
D给老鼠一些奶酪。
6.回答问题:在第二天晚上,老鼠认为它们站在了哪儿,它们决定对此采取些什么措施?7.回答问题:请在文章中找一找能够反映第二天晚上,这些恐慌的老鼠的感受的句子,请摘录其中的一句,抄在下面。
8.文章是如何告诉你,老鼠认为发生了什么事?A通过告诉你拉本认为老鼠怎么样了。
B通过描述老鼠住在哪儿。
C通过告诉你老鼠相互之间的对话。
D通过描述老鼠喜欢什么。
9.最后一天早上,当拉本从楼上下来时,为什么地板上到处是老鼠?A因为老鼠倒立的时间太长了。
B因为拉本给了老鼠太多的奶酪。
C因为老鼠从天花板上摔了下来。
D因为拉本在地板上涂了胶水。
10.回答问题:当拉本把老鼠从地板上捡起来后,他把它们放在了哪儿?11.回答问题:你认为老鼠容易被愚弄吗?并说说为什么。
12.从拉本做的事情中,你认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请用语言描述一下,并举出两个关于他行为的例子来说明。
13.哪个词语用来描述这个故事最恰当?A严肃而哀伤的B令人恐惧而激动的C有趣而聪明的D令人毛骨悚(song)然而神秘、不可思议的14.回答问题:思考故事中拉本和老鼠的举动。
解释一下是什么使这个故事显得不可信。
(附参考答案:①B②D③B⑤C⑧C⑨A {13}C ;开放性叙述题的回答参考学生的答案)三、《倒立的老鼠》的文章及阅读测试题的设计意图分析《倒立的老鼠》是PIRLS研究设计的阅读测试材料之一,这篇文章是给小学四年级(9~10岁)的孩子阅读的。
对于9~10岁的孩子来说,阅读目的中最常见的有两种:1.因为有兴趣而阅读;2.为学习而阅读。
无论是哪种目的,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都涉及到学生如何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事物、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方面的问题。
阅读本身也成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对话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从这个角度上说,《倒立的老鼠》是一篇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文章,生动有趣的故事使学生的思维在阅读中被激活,在此前提下对内容产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阅读者要与文章相交融,沉浸于作者所描绘的世界中,并唤起读者自身的经历,寻找与文章描述情境的相似处,读者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自然而然将影响到他(她)对文章的理解和对问题的回答。
作为进行35个国家和地区间小学四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比较研究的材料,文章问题的设计也力求公正,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以便使比较研究的结果具有说服力。
我们注意到《倒立的老鼠》问题排列的顺序和阅读者阅读文章的过程是相一致的,有些问题还可以作为阅读者解决下一个问题的线索。
14个问题可以分成四个等级:低级难度、中级难度、高级难度和顶级难度。
难度是依据阅读者在阅读理解中的思维过程和对文章理解的程度深浅来划分的。
对于低级难度的题目,阅读者一般能在文章中直接找到明确的信息,这些信息通常存在于文章的某个段落或某句话中。
例如第1题,需要读者认识到文章明确暗示的主人公行为的动机。
第2题则要求阅读者检索出文中明确表达的细节。
第6、7、10题要求读者对文章部分内容进行复述或摘录。
中级难度的题目要求读者寻找的信息在文中更为隐蔽,有的题目还要求阅读者猜测文章中一些隐含的意义,或寻找文章各观点间的联系。
例如第5题要求阅读者找出文章中明确表达的一个细节。
第9题则需要阅读者从上下文的联系中寻找某一现象的原因。
第12题要求阅读者判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第13题则要求阅读者判断文章的感情基调。
高级难度的题目则要求阅读者全面完整地理解文章内容,解释和整合文章信息。
在这个特殊的过程中,读者的阅读行为超越了对文章的词语和句子层面的理解,更多考虑文章的意义及更为广博的内涵。
由于这个过程依赖于阅读者的背景知识和经历,因而更是考查了阅读者对生活中问题的洞察力。
例如第11题,阅读者要在对全文理解透彻的基础上探寻、思考出答案,题目难度较大。
顶级难度的题目是体现阅读者个性,表现阅读者不同的阅读感受和体验的题目。
阅读者从建构文章的意义到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他(她)会认识到写文章是为了传达观点、感受信息,于是读者就从文章的整体价值、可信度及与阅读者本身的相关性等方面对文章进行评价。
例如第4题要求阅读者通过解释、整合信息来解释主人公的意图。
第8题则涉及到文章叙述手法上的一些元素。
第14题更是就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可信度本身要求阅读者作出评价。
四类题目的设计对能力评价的针对性很强,而且难度区分也十分清晰明确。
四、抽样测试的结果及分析鉴于本研究中,中国仅香港地区参与了此项研究,为了获取关于中国学生阅读水平的更多信息,笔者在江苏省无锡五爱小学四年级中随机抽取了两个班级,共计86人。
笔者让学生用了30分钟时间完成了此文的阅读与测试。
1.关于部分题目的回答情况:第4题绝大多数学生为整个故事中老人的反应提供了一个合适的解释,其中认为老人微笑的原因是老鼠上当的为25人,占29.1%。
其余还有的学生认为是因为拉本觉得自己的计划成功了一半;他有另一个办法抓住老鼠等等,共计28种不同的答案。
但也有少数学生的回答离正确理解文章的含义有一定的差距,例如他笑自己的愚蠢;他认为老鼠再也不敢来了等等。
还有2.3%的学生没有对该问题作出回答。
第6题对该题的回答表明了学生对老鼠反应的理解是有程度差别的。
回答完全正确的有81人,占94.2%。
这些回答把不同章节中的信息联系了起来,对问题有完整的理解:1)老鼠认为他们站在了天花板上。
2)老鼠准备倒立。
有3.5%的学生仅仅回答了2),表明他们可能是审题不清,或是对老鼠的反应只是部分理解。
第11题回答老鼠易被愚弄的有71人,占82.6%。
回答老鼠不容易被愚弄的有15人,占17.4%。
在回答易被愚弄的答案中,有19人认为原因是因为“老鼠认为自己在天花板上”,有22人认为是因为“老鼠没有自己的立场”,这两种答案占了绝大多数。
在回答老鼠不容易被愚弄的答案中,原因有多种,例如:老鼠第一次看到奶酪,但是没有吃。
老人用了两次才把老鼠干掉。
老鼠认为捕鼠器放在天花板上是件愚蠢的事,他们被愚弄后还想出了措施。
也有的答案已超出了特指文章中的老鼠的范围,他们的回答来源于平时的生活经验。
例如:老鼠一般都很狡猾。
有许多人曾在捕鼠器边放过奶酪,结果老鼠没有上当。
第14题基本上所有的回答都认为故事不可信。
而对于不可信的原因占有普遍性的答案有三种:①老鼠不会想办法倒立。
②老鼠不可能说话。
③东西不会都粘在天花板上。
答案相对集中,有故事事件本身方面的,也有动物特征方面的。
但相对来说,学生的思路比较狭窄,因而答案也相对单一。
诸如:抓老鼠不可能遇到如此大的麻烦;老鼠不会被戏弄;老鼠不会认为他们倒立着等等这些答案几乎都没有涉及到。
2.对抽样测试结果的评述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对于低级难度的题目,例如第1、2、6、7、10题,学生比较容易把握,回答的准确率较高,表明学生具有基本的从文中检索信息并进行复述的能力,这是阅读能力的基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