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人体的新陈代谢
- 格式:ppt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36
复习课《人体的新陈代谢》教学设计一、【结构化的知识梳理】二、【明细化的目标层次】章节课程内容标准知识点能力要求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前四章1.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2.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3. 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4. 关注食品安全和合理膳食5. 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6. 概述血液循环7.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8.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9. 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10. 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11.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理解食品安全和合理膳食认同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了解血液循环途径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了解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理解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理解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了解三、【具体化的学习目标设计】☆课程标准相关陈述课标描述一:人从生物圈中摄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
人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产生的废物也需要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排出体外。
课标描述二:人体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以完成生命活动。
☆ 学习目标通过回顾四大系统的功能,分析四大系统之间的联系,构建新陈代谢的知识体系。
四、【即时化的学习评价设计】通过学生回答问题、连线、制造模型、填图、学考实战演练等评价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五、【一致性的教学过程设计】(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视频中给大家呈现的是武大靖在冬奥会上取得金牌的精彩瞬间,我们都知道体育比赛是个充满爆发力的竞赛,需要运动员具有非常充沛的体能。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任何活动,比如走路、上课等,都需要消耗能量。
那么,能量是到底怎样来的呢?那么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复习《人体的新陈代谢》来进一步认识这个问题。
首先请同学们一起回顾一下,具体是哪一项生理活动能直接给人体提供能量呢?呼吸作用。
人体的新陈代谢教案课题人体的新陈代谢教学目标食物和摄食:说出人体七大营养素的作用;呼吸与气体交换;食物的消化和吸收:1.说出食物中蛋白质、糖类、脂肪的消化和吸收;2.举例说明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3.通过对比实验,说明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条件;体内物质的运输:1.说出人体血液的组成;2.学会阅读“血常规”化验单;3.通过观察,描述人体心脏、血管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4.实验: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现象,并知道判断三种血管的依据;能量的获得: 1.了解氧化供能的过程;2.了解无氧呼吸的概念;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1.根据植物和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归纳、概括生物新陈代谢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重点难点血液循环;呼吸循环;体内物质转换;环节教师活动基础知识知识梳理1.动物的食物和摄食营养素作用吸收情况无机物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参与各种生理活动直接吸收无机盐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有机物维生素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蛋白质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先消化再吸收糖类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脂肪贮藏能量食物纤维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不吸收2、消化系统:1.组成:其中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2.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1)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2)将这些小分子化合物吸收到血液中;(3)将消化后产生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3.消化类型: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4.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及代谢产物:3.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肌肉膈肋骨移动胸腔体积胸腔内压力气流吸气膈肌、肋间肌活动变得扁平向上向外增大减小进入肺部呼气恢复拱形向下向内减小增大离开肺部4、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的组成。
(主要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鼻腔鼻毛: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黏膜:分泌黏液,有丰富的血管,有嗅细胞咽:通道呼吸道喉:气管、支气管部分支气管肺肺泡管(有很多肺泡)肺泡: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2)、呼吸运动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机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导致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泡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机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物质消化产物代谢终产物糖类葡萄糖二氧化碳和水蛋白质氨基酸二氧化碳和水脂肪甘油脂肪酸二氧化碳和水消化道: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消化液:唾液胃液胆汁肠液胰液流入部位:口腔胃胆囊小肠小肠第 1 页共1 页第 2 页共2 页消化酶(2)肺泡内气压变化吸气时,肺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呼气时,肺泡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2、动物的呼吸:动物和人一样,也要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初中科学备课组教师余老师班级学生日期:上课时间:主课题:人体新陈代谢教学目标:1、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2、理解酶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作用3、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4、了解人体内尿的生成和排出的过程5、了解人体循环系统的结构和血液循环过程6、知道血液的主要组成及各成分的功能7、了解人体AB0血型与输血原则教学重难点:1、食物消化过程2、气体交换过程3、血液循环4、尿液形成过程教学内容一、热身训练1.为了了解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假如宇宙飞船能将火星土壤带回地球,我们可将火星土壤放入一个密闭的箱子内,然后向箱内通入混配气体(彻底除去微生物),并添加无机盐和有机营养物质,接着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气体的成分比例是否发生变化来得出判断。
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B )A.具有生命的物体都能进行繁殖B.具有生命的物体都能进行新陈代谢C.火星上的生命一定是植物D.火星上的生命一定是单细胞的生物2.给病人输液时,常用橡皮带扎紧病人的前臂,发现手上的“青筋”隆起。
这些“青筋”是( B )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动脉与静脉3.正常的人体血液成分中不含有的是( B )A.红细胞B.卵细胞C.血小板D.白细胞4.右图表示人在吸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
此时,膈肌所处的状态、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变化分别是( D )A.收缩、缩小、下降B.舒张、扩大、下降C.舒张、扩大、升高D.收缩、扩大、下降5.下列器官中,不属于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 D )①口腔②鼻③咽④喉⑤气管⑥支气管⑦肺A.①②B.③④C.⑤⑥D.①⑦6.人体血液只能按照一个方向流动,不能倒流。
下述血液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C )A.左心室→右心房→主动脉B.右心室→右心房→肺动脉C.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D.右心房→左心室→主动脉7.某同学不小心划破手指并少量出血,在伤口自动止血中起主要作用的血细胞是( C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吞噬细胞8.某伤者因失血过多需要输血,在血型检测中发现他的红细胞中只含有A凝集原,那么原则上应给他输( A )A.A型血B.B型血C.AB型血D.O型血9.人体的每个肾脏是由约100万个肾单位组成的,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
《生物圈中的人——新陈代谢》预习学案班级姓名【复习目标】1、通过观察消化系统示意图和回顾课本,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说出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名称及对人体的作用,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通过观察呼吸系统示意图和提取课本知识,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说明肺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概述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3、通过表格比较和熟悉心脏的结构示意图,说出三种血细胞的结构,描述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描述心脏的结构特征。
4、通过观察皮肤的结构模式图和泌尿系统、肾单位的组成示意图,说出皮肤的结构和汗液的形成过程,概述尿液排出的过程,说出肾单位的结构。
【预习过程】学习任务一: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说出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名称及对人体的作用,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1.消化系统的组成(1)消化系统由和组成。
(2)消化道包括[ ] 、[ ] 、[ ] 、[ ] 、[ ] 、 [ ] 、肛门。
消化腺分为两类:一类是位于,如[ ] 、[ ] ,一类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胃壁内的胃腺。
2.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分类营养成分主要作用有机物/无机物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非能源物质维生素水无机盐3.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营养物质消化过程参与的消化液参与消化的器官淀粉脂肪蛋白质4.营养物质的吸收连线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胃小肠大肠学习任务二: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说明肺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概述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1.呼吸系统的组成(1)标出各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2)呼吸系统由和组成。
(3)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
(4)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具有、、的作用。
(5)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是,其利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
2.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肋间肌膈肌肋骨胸骨胸腔容积肺肺内气压气流方向吸气呼气学习任务三:说出三种血细胞的结构,描述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描述心脏的结构特征。
1.比较三种血细胞的特征项目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状有无细胞核大小、数量功能2.比较三种血管的特征血管种类功能分布管壁特点管腔特点血流速度动脉静脉毛细血管3.心脏的结构在右图中标出心脏的四个腔室及其相连血管。
生物教案:人体的新陈代谢一、人体新陈代谢的概述人体的新陈代谢是指机体内发生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
这些反应包括能量的产生与消耗、物质合成与降解等过程。
正常的新陈代谢对于维持体内稳态至关重要,而异常的新陈代谢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二、新陈代谢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体的新陈代谢主要由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组成:基础代谢和活动代谢。
1. 基础代谢基础代谢是指在静息状态下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
基础代谢率通常与个体的年龄、性别、体重、体表面积等因素相关。
常见的测量基础代谢的方法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需要使用呼吸氧气与排出二氧化碳的比例来计算,而间接测量则使用体温、心率和呼吸来判断。
2. 活动代谢活动代谢是指在运动和日常活动中所需的能量消耗。
活动代谢受到运动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的影响。
不同的活动类型对活动代谢的影响也不同。
例如,有氧运动如慢跑和游泳消耗的能量较多,而静态活动如坐着或站立则消耗的能量相对较少。
三、影响人体新陈代谢的因素人体的新陈代谢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环境温度和荷尔蒙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新陈代谢逐渐减慢。
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组织减少、脂肪组织增加,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
2. 性别男性的基础代谢率通常高于女性。
这主要是因为男性在相同的身高和体重下,肌肉组织相对较多,而肌肉是消耗能量的主要组织。
3. 遗传遗传因素也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
有些人天生拥有较高的基础代谢率,他们更容易消耗能量并保持较低的体重。
4. 环境温度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
这是因为身体会增加代谢以产生更多的热量。
5. 荷尔蒙荷尔蒙对新陈代谢起着关键作用。
甲状腺素是一种重要的代谢激素,它调节基础代谢率。
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新陈代谢率会降低,导致易胖和体力下降。
四、调节新陈代谢的方法了解人体新陈代谢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合理调节新陈代谢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控制体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