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防治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3.83 MB
- 文档页数:36
孕产有方孕期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秦屹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北京 100068)孕期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D)是指因盆腔功能受损、退化而引发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便失禁等。
以往,临床对PFD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妇女。
但有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妊娠和分娩是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因素。
随着“三孩”政策的开展,PFDD已成为高发病之一,对女性的生活质量产生巨大影响。
妊娠与分娩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结缔组织是支持盆底功能众多组织中最易受损的部分,其强度受盆底肌纤维胶原的影响。
妊娠时,母体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引发胶原代谢异常,进而对盆底功能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盆底韧带松弛、器官下移等。
这样的情况会持续整个妊娠期,甚至产后仍存在。
妊娠晚期,腹压增大、子宫重量增加等,均会影响腹部正常的解剖结构,使盆底肌肉逐渐变得松弛,进而影响正常的盆腔功能。
分娩时,胎儿娩出、阴道扩张等均会导致盆底肌肉损伤。
胎头对盆底肌肉的压力时间受产程影响,产程越长,压力越持久,容易引发盆底功能障碍。
孕期与分娩PFDD的防治措施PFDD的应对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
预防孕期的预防(1)生活方式干预: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有效预防PFDD的发生,包括合理膳食,多吃富含纤维食物(如玉米、麦麸、大豆等),多喝水;积极锻炼,避免肥胖;不要做过多的重体力劳动;养成正确的排便及排尿习惯;孕期积极治疗糖尿病、咳喘等可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
(2)孕期健康教育:孕妇和家人需要多了解怀孕的注意事项和盆底知识,尽早进行盆底肌训练,对控制母婴体重、维持盆底肌肉正常功能、提高顺产率和缩短产程具有积极意义。
分娩时的预防(1)避免不必要的会阴侧切: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的产妇发生PFDD概率远高于未进行侧切和会阴自然裂伤的产妇。
因此,产妇需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会阴侧切。
(2)分娩镇痛: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可使孕60孕产有方妇在分娩时无明显的疼痛感,保护会阴弹性和伸展度,避免盆底肌过度使用,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阴道裂伤的发生,进而保护盆底的正常功能。
盆底肌功能训练防治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探讨【关键词】盆底肌功能障碍;盆底肌功能训练;效果Effect of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training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DIAO HuiLinyi Lansh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Linyi,Shandong __,ChinaPelvic floor muscle dysfunction;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training;Effect盆底肌功能障碍是女性产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因素主要是由于妊娠后子宫体积会逐渐增大,从而导致腹腔压力以及盆腔脏器重力上升,最终导致盆底肌肉转移及松弛现象发生。
尿失禁、阴道异常和盆腔脏器脱垂等是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常见的症状,若病情得不到及时改善会增加严重并发症,并且会影响患者的性生活,因此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所以需要加强对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干预力度,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及时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障碍。
为此,在本次研究中对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用了盆底肌功能训练防治干预,并将其干预效果与临床常规康复指导治疗措施进行了详细对比,希望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进一步提高该病临床治疗效率,具体详情已在文中叙述。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病例筛选我医院妇科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间人数分别有15例,对照组,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2.5±2.1)岁;观察组,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2.0±2.0)岁。
盆底功能障碍防治策略(PFDI26)盆底功能障碍防治策略(PFDI26)1. 概述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是指由于盆底肌群、神经、和支持结构的损伤或功能异常导致的临床症状。
其主要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盆底疼痛等。
PFDI26是一种用于评估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工具,包括26个问题,涵盖了盆底疼痛、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等症状的评估。
2. 防治策略2.1 教育与宣传- 对患者进行盆底健康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盆底功能障碍的认识。
- 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以增强盆底肌群的力量和耐力。
2.2 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减轻盆底组织的负担。
- 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的排便惯,如避免过度用力排便。
2.3 药物治疗- 针对盆底疼痛的患者,可使用局部麻醉药或抗抑郁药进行治疗。
- 对于尿失禁患者,可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β3受体激动剂。
2.4 物理治疗- 电刺激治疗:通过电流刺激盆底肌群,增强其收缩能力。
- 生物反馈治疗:通过监测盆底肌群的收缩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盆底肌锻炼。
2.5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盆底功能障碍,如盆腔器官脱垂,可采取手术治疗。
- 手术方式包括悬吊术、壁修补术、子宫全切术等。
2.6 心理治疗- 针对伴有心理障碍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可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
3. 随访与评估- 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 使用PFDI26等工具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以指导治疗。
4. 总结盆底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综合的防治策略,包括教育、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心理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进行定期的评估和调整。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中医辨证论治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女性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
中医在治疗这一病症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产后损伤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女性在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筋膜和韧带可能会受到过度拉伸、撕裂或损伤,如果产后未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就容易出现盆底功能障碍。
其次,年龄增长、长期腹压增加(如慢性咳嗽、便秘、肥胖等)、先天盆底组织薄弱以及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等,也都可能导致盆底支持结构的松弛和功能减退。
从中医辨证的角度来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证型:一、中气下陷证主要表现为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小腹坠胀、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带下量多、质稀。
舌淡,苔薄白,脉缓弱。
治疗应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法。
常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等。
其中,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当归养血和营;陈皮理气和胃;升麻、柴胡升阳举陷。
同时,可配合针灸治疗,选取百会、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位,以增强补中益气的作用。
二、肾气亏虚证常见症状有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或失禁、夜尿增多。
舌淡,苔薄,脉沉细。
治法为补肾固脱。
方用大补元煎加减,药物包括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当归、人参、炙甘草等。
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滋补肾阴;杜仲温补肾阳;当归养血和血;人参、炙甘草益气健脾。
此外,还可采用艾灸肾俞、命门、关元等穴位,以温补肾气。
三、气血两虚证多表现为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肢体麻木。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宜益气养血、升提固脱。
方剂可选八珍汤加减,药材有当归、川芎、熟地、白芍、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
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养血和血;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
如何减少盆底重建手术的并发症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称为盆底缺陷(Pelvic Floor De-Feets)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Relaxati- on of Pelvic Supports),为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约为40%,发病人数随年的增加而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一、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分类1、压力性尿失禁(SUI):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当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大笑、运动等)时发生尿液不自主流出的状态。
我国北京、广州等地报道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为18.1%~57.5%,绝经后的女性高达50%,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
2、盆腔器官脱垂(POP):盆腔器官脱垂包括阴道前壁膨出、子宫脱垂、阴道穹窿脱垂、阴道后壁膨出、直肠膨出等。
子宫脱垂是妇科常见疾病,据统计子宫脱垂绝大多数发生在已婚已产的妇女,但亦偶见于未婚者。
发生脱垂的年龄以40~60岁最多。
在我国农村,是与产妇保健、产科质量关系密切的疾病之一。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子宫脱垂在大中城市亦屡见不鲜。
二、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手术方式,传统的许多采用保守治疗的盆底疾病如压力性尿失禁等多采用手术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有的手术方式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1、泌尿生殖膈成形术:包括阴道前壁修补术、尿道折叠术等2、耻骨后尿道固定悬吊术:包括固定尿道旁组织于耻骨联合的MMK术(Marshall-Marchetti- Krantz术)和固定尿道旁组织于Cooper韧带的Burch术。
3、针刺悬吊术:包括Peregra、Stamey、Gittes和Raz等术式。
4、尿道下段悬吊术:包括筋膜悬吊术(Albridge Studdiford术和Millia Read 术 )和复合医用材料吊带术。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吊带的材质有了很大改进,使尿失禁手术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各种微创手术相继出现,如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TVT)、经阴道尿道悬吊术(IVS)、经耻骨上无张力悬吊带术(SPARC)、经闭孔尿道悬吊术(TOT)、逆向经闭孔尿道悬吊术(TVT-O)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