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层装配车间建筑结构设计图(共9张)
- 格式:dwg
- 大小:2.70 MB
- 文档页数:1
某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默认分类2008-01-18 09:36:31 阅读1807 评论5 字号:大中小`(一)工程概况新建总装配车间位于原厂区之东,小河之南,民房群之北,东面为农田,该地地势平坦,现场平面布置见图1,拟建车间的北面与西面有永久道路,可供施工使用,附近有水电可供使用。
(1)此新建装配车间为装配式钢筋砼,二跨单层工业厂房,横向54m,纵长为6.0Ⅹ17=102.0m,车间围护结构为预制钢筋砼基础梁,24cm清水砖墙,水泥砂浆勾缝,水泥砂浆粉勒脚和砼散水,内墙喷白灰水两道,两道连系梁为预制构件,层面采用二毡三油一砂油毡屋面,地面分格浇注的混凝土地坪。
(2)水文气候条件:基础土方挖土为二级土(或称混凝土),设计标高以下可见坚硬土层,该厂地址在武汉地区,4.5月份为雨季,12月5日到3月2日共计87天连续5天室外平均气温低于+50C,故在期间应考虑冬季施工,地下水位离地表3m以下。
(3)物资供应相关条件:钢材,木材和水泥和地方材料均为按工程需要组织供应,钢筋及模板门窗制作等均在预制厂制作,吊车梁、天窗架和天窗端壁在现场预制均制作完成,大型屋面板、天沟板梁由公司预制厂预制供应,柱屋架在现场就地预制,现场设临时工棚和钢筋棚,施工单位现场有W1---200型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机性能符合施工要求,起重机外型有关尺寸,起重机尾部到回转中心最大距离A=4.5m,起重臂下端剿支座中心离地面高度E=2.1m,起重机尾部压配重离地面高度D=1.9m,履带两外侧距离H=4.05m。
4.基础工程:开挖深度2m,基坑采用0.25立方米斗容量的反产挖土机开挖,坑底及边角采用人工进行修整,人工开挖量约占总量的10%左右。
二.施工方案及方法总装配车间计划于9月1日开工,历时八个月,次年五月份竣工,该事件分配基础施工工程约占20%,预制工程约占30%,吊装工程约占30%,其他工程约占20%,根据施工条件,将土建施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基础施工,因地下水位较低,要求速度快,流水施工。
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Y Y J K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全装配混凝土结构等。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简称装配整体式结构。
装配式结构可以包括多种类型。
当主要受力预制构件之间通过后浇混凝土和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等技术进行连接时,可足以保证装配式结构的整体性能,使其结构性能与现浇混凝土基本等同,此时称其为装配整体式结构。
当主要受力预制构件之间通过干式节点进行连接时,此时结构的总体刚度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会有所降低,此类结构不属于装配整体式结构。
根据我国目前的研究工作水平和工程实践经验,对于高层建筑,本规程仅涉及了装配整体式结构。
【注意:干式连接暂未有成熟的技术规范。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预埋的金属套筒中插入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连接方式。
【该工艺适用于剪力墙、框架柱、框架梁纵筋的连接,是装配整体结构的关键技术。
】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通过水泥基灌浆料的传力作用将钢筋对接连接所用的金属套筒,通常采用铸造工艺或机械加工艺制造,简称灌浆套筒,包括全灌浆套筒和半灌浆套筒两种形式;前者两端钢筋均采用灌浆方式连接;后者一端钢筋采用灌浆方式连接,另一端钢钢筋采用非灌浆方式连接(通常采用螺纹连接)。
全灌浆套筒GBT51231-201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5.4.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节点及接缝处的纵向钢筋连接宜根据接头受力、施工工艺等要求选用套筒灌浆连接、机械连接、浆锚搭接连接、焊接连接、绑扎搭接连接等连接方式。
直径大于20mm的钢筋不宜采用浆锚搭接连接。
当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的规定。
JGJ355-2015《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2.1.6灌浆料拌合物——灌浆料按规定比例加水搅拌后,具有规定流动性、早强、高强及硬化后微膨胀等性能的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