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系统存在问题及优化脱硫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11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优化摘要:循环流化床燃煤电站锅炉作为一种节能、高效的新一代燃煤技术,在流化状态下,煤种的燃烧效率高,在炉内具有脱硫、脱氮等特点,这样的优点使得大型循环流化床燃煤电站锅炉获得了迅速发展。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CFB)具有良好的低温燃烧特性,燃烧效率高,负荷调节方便,污染排放小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电厂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充分发挥其优势,尤其在节能方面。
所以,如何节约能源,提高锅炉效率,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磨损;腐蚀;爆管引言: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一种节能环保高效的技术,具有低热值燃料高效利用和循环燃烧的特点,它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对我国当前的节能低碳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节能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不断优化。
1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调整的常见问题1.1设计原因循环流化床锅炉相对较低的燃烧温度以及物料在炉内强烈的扰动混合,使脱硫剂与燃料中的硫份能够充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固体硫酸钙,加之在燃烧室不同部位分部送风,使N0x生成量较少,从而实现炉内脱硫脱硝。
从锅炉设计和实际使用效果来看,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S02和NoX排放能够满足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要求。
(1)炉型选择不理想针对准东煤碱金属含量高、灰熔点低、易结焦沾污的特点,设计选用了引进吸收德国巴高科的中温分离炉型,将主要受热面集中布置在炉膛内,利用燃烧过程中存在的大量固体循环物料不断冲刷受热面,以提高热效率,降低床温,避免床层结焦和水冷壁发生沾污。
运行情况表明该炉型起到了上述作用。
但此设计带来的负面效应却超出预期,集中表现为炉内蒸发管、过热器等受热面在物料冲刷下频繁出现爆管。
(2)管排设计缺陷一级蒸发管和三级过热器节距为180mm,二级过热器、一级过热器、二级蒸发管、高温省煤器节距为90mm。
由于炉内受热面节距变窄,导致后部受热面烟气流速升高;过热器管排缺少夹马固定;管排膨胀量计算不准确;穿墙管直接与水冷壁浇注在一起,膨胀力全部由水冷壁承担,使得管束无法自由膨胀。
基于混烧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优化脱硫技术的研究摘要:通过对混烧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喷钙系统脱硫机理研究,分析了影响脱硫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循环流化床锅炉实际脱硫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控制优化方案,能达到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达标排放,减少污染,利于环保。
关键词:流化床;锅炉;床温;脱硫技术中图分类号:tf0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23-566-010前言: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是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枝术。
化床锅炉技术是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枝术。
国际上这项技术在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废弃物处理利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国内在流化床锅炉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也逐渐兴起,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很多领域中已投入使用,由于传统的粗糟的炉内脱硫系统设计及设备制造使脱硫效率低下,锅炉尾部烟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脱硫固化剂的消耗量却非常可观,即使采用廉价的石灰石脱硫也使发电成本显著增加。
随着对环保要求的程度逐渐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电厂通过革新改造或新加脱硫装置进行工艺优化。
可通过强化系统防堵设计、合理布置炉膛接口、选择合适脱硫固化剂,锅炉采用炉内脱硫技术,so2排放完全可以满足排放标准,能够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效率90%以上,烟气能够达标排放,灰渣能够综合利用。
1循环流化床锅炉原理电厂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石灰石的方法进行炉内脱硫,使用气力输送装置输送石灰石喷入炉膛。
外购的石灰石粉采用封闭式罐车运送,通过罐车气力输送泵送入石灰石粉仓。
石灰石下行通过缓冲仓、下进料仓,然后一分二分别通过炉前和炉后旋转给料阀,进入输送管道。
脱硫系统基本工艺如图1。
图1 脱硫系统的基本工艺1.1燃烧机理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流态化的燃烧方式,是介于煤粉炉悬浮燃烧和链条炉固定燃烧之间的燃烧方式,即通常所讲的半悬浮燃烧方式。
循环流化床脱硫最大的特点就是炉内固体物料实现流态化燃烧.用旋风分离器和固体物料回送装置,能够实现燃料和脱硫剂反复循环,达到脱硫剂反复煅烧和充分脱硫,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燃烧脱硫按分为以下几个过程:①随着煤的升温燃烧,煤中的可燃硫生成so2,逐渐析出;②加入炉膛的石灰石(caco3)发生煅烧分解反应;③石灰石锻烧生成的cao与煤燃烧产生的so2发生脱硫反应生成钙基硫酸盐即caso4,并随锅炉底渣逐步排除炉外。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及其运行中的优化调整摘要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一种相对新兴的炉型具有常规的锅炉无法相比的优势和突出的特点,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和燃烧、传热特性,对于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尤为重要。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和传热运行优化调整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1)燃料适应性广,几乎可以燃烧各种煤,这对充分利用劣质燃料具有重大意义。
(2)环保效益突出,低污染—由于该炉系中温[(850-900)℃]燃烧和分级送风[二次风率(40%~50%)],在这种状况下非常有利于炉内脱硫和抑制氮氧化物(N0x)。
脱硫剂随固体物料多次循环,所以具有较高的脱硫效率(Ca/S比为2时,脱硫效率可达90%),使烟气中的S02和N0x的排放量很低,环保效益显著。
(3)负荷调节性能好,循环流化床锅炉比常规锅炉负荷调节幅度大得多,一般在30-110%,这一特点非常适应热负荷变化较大的热电厂。
(4)燃烧强度大和传热能力强—由于未燃烬碳粒随固体物料的多次循环,使飞灰含碳量下降,保证了燃烧效率高,可与煤粉炉媲美。
(5) 造价相对便宜,由于燃烧热强度大,循环流化床锅炉可以减少炉膛体积,降低金属消耗。
(6)灰渣综合利用性能好,炉内燃烧温度低,灰渣不会软化和粘结,活性较好,可以用于制造水泥的掺合料或其它建筑材料,有利于综合利用。
(7)存在着磨损、风帽损坏快、自动化水平要求高、理论和技术尚不成熟,运行方面还没有成熟的经验。
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和传热特性(一)燃烧特性(1)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最大特点是通过物料循环系统在炉内循环反复燃烧和中温燃烧。
循环流化床燃烧时由于流化速度较快,绝大多数的固体颗粒被烟气带出炉膛,在炉膛出口处的分离器将固体颗粒分离下来并经过反料器送回炉床内再燃烧,如此反复循环,就形成了循环流化床。
由于循环燃烧使燃料颗粒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大大增加,直至燃尽,流态化的燃烧是以高扰动、固体粒子强烈混合以及没有固定床面和物料循环系统为其特征,被烟气携带床料经气固分离器后,返回床内继续燃烧。
循环流化床锅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63 更新时间:2008-9-24 10:38:57循环流化床锅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赵旺初中国电力信息中心北京1000830前言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优点及大体结构,已有文章作了介绍〔1,2〕,本文主要阐述CFB锅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国内外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经验和注意事项。
CFB锅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达不到铭牌出力;高温旋风分离器达不到设计效率;耐火材料脱落引起其它部件堵塞;主床温度过高,布风板易烧坏;受热面快速磨损等。
1解决存在问题的经验1.1返料器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造返料器的功能,一是返料,即将分离下来的物料送回主床;二是密封以防止主床烟气反串入分离器。
J 型阀是返料器的一种,主要由下降管、上升段、返料斜管、风室和布风板等组成〔3〕(见图1)。
分离器捕集的灰粒经下降管进入布风板,在流化风的作用下经上升段和返料斜管溢流进入燃烧室反应区。
以四川南川县东胜火电厂的65 t/h CFB锅炉为例。
该厂在运行中返料器的上升段(图1)常发生沸腾燃烧,造成高温结焦堵塞,严重时甚至被迫停炉。
另一问题是当煤的灰分少或负荷减少时,罗茨风机的高压风穿透下降管柱中的物料,反串进入旋风分离器,破坏了密封和物料的循环。
东胜火电厂对此作了改进(如图1)。
返料风取自空气预热器前的一次冷风,并采用分段送风法。
部分风作为返料器的鼓泡流化风,另一股风装在J型阀的上升段出口处,再次增加返回物料的动能;第3股风装在返料斜管燃烧室入口处,阻止锅炉内高温物料和烟气的反串,且能将返回物料以较高的速度进入燃烧室与炉内物料更强烈地搅拌混合。
第2,3股风出口处制成扁平型的喷咀,其方向与角度和物料的流向一致,各喷咀的下沿与返料道内壁应保持一定距离,以利于物料能顺利进入主床。
改进后,消除了返料器沸腾燃烧结焦堵塞等现象,而且返料量有“自动调节”的功能。
负荷增减时,风煤量随之增减,循环物料亦增减,进入返料器各段的风量风压亦随之增减,从而增减了返料量。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优化及实践摘要:为了响应当前保护环境政策,大型循环流化床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优化。
当前,350MW超临界CFB机组已经大批次投运,正逐渐发展为大型CFB机组的主力机型。
由于CFB锅炉技术水平是逐步提高的,且入炉煤质变化较大,各机组运行性能参差不齐,锅炉运行优化和实践亟待广泛开展。
本文通过介绍国内首批次投运的某电厂350MW超临界CFB锅炉在入炉煤粒径、一二次风量、环保参数以及管式空预器漏风率等方面的运行优化措施,提出典型的负荷工况锅炉运行参数指导值。
通过锅炉运行的优化和实践,350MW超临界CFB锅炉机组主要运行参数及整体性能指标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可为机组长周期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350MW;超临界;流化床;锅炉运行;优化实践引言自2015年晋能集团国金电厂全套自主设计的世界首台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投产以来,因其燃料适应性广、负荷调节范围大、污染物生成及控制成本低等优势,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迅速在中国大力发展应用,先后投产350MW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约40台。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制造、运行、规模,为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研发和应用创造树立了品牌,同时也占据了世界领先地位。
1.概述某电厂350MW超临界CFB锅炉为DG1150/25.4-II1型超临界CFB锅炉。
锅炉为超临界直流炉,单炉膛、三分离器M型布置、平衡通风、一次中间再热、全紧身封闭、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采用高温冷却式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
锅炉主要由膜式水冷壁炉膛、三台旋风分离器和尾部烟道三个部分组成,采用不带再循环泵的内置式启动循环系统。
炉膛与尾部烟道之间布置三台冷却式旋风分离器,其下对应的布置一台U型返料器,返料器为一分二结构,保证了炉膛宽度方向物料的均匀分布。
2.行优化措施2.1入炉煤粒径锅炉燃煤筛碎系统采用“两碎三筛”,粗碎系统设置两台滚轴筛和两台粗碎机,由于CFB锅炉对入炉煤粒径和级配要求较高,合理的燃煤粒径分布是锅炉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
2017. 4(下) 现代国企研究123案 例 AN LI摘要:在某些行业,循环流化床锅炉是重要的供热设备之一。
本文立足于实践,首先介绍了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工艺,然后分别阐述了脱硫系统、脱硝系统的运行问题及处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锅炉烟气;脱硫系统;脱硝系统;运行问题;处理措施宋长艳锅炉烟气脱硫脱硝系统运行问题及处理措施(下转第278页)锅炉排出的烟气在脱硫上,工业锅炉目前常用氨法脱硫工艺,即烟气脱硫、氧化空气、硫铵、检修排空、工艺水等子系统。
如果采用一炉一塔进行全烟气脱硫,脱硫效率能达到98%以上。
在脱硝上,目前常用SNCR脱硝工艺,使用氨水作为还原剂,脱硫效率在50%以上,且NOx排放浓度控制在200mg/Nm3以下。
以下以我国某煤炭化工企业为例,探讨了脱硫脱硝系统的运行问题及处理措施。
一、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概述(一)脱硫工艺锅炉烟气脱硫,指的是除去烟气中的SO、SO2等硫化物,以满足保护环境的要求。
按照不同的工艺,可以分为石灰石-石膏脱硫、磷铵肥法脱硫、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海水脱硫、氨水洗涤法脱硫、电子束法脱硫等。
分析烟气脱硫工艺的特点,主要如下:第一,能够捕捉多种有害气体,从而提高脱硫效率;第二,脱硫过程节水节电、降低了运行成本;第三,脱硫设备操作简单、维修量少,能够适应复杂环境,有利于日常管理和维护;第四,不同工艺能够处理不同含硫量的烟气,或者采用联合工艺,能够提高脱硫效果。
(二)脱硝工艺锅炉烟气脱硝,指的是除去烟气中的硝化物NOx。
从脱硝工艺上来看,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从源头上治理,减少煅烧期间生成的NOx含量,常见如使用低氮燃烧设备;或者调整配料方案,使用矿化剂降低熟料温度;或者炉和管道分段燃烧,从而控制温度高低。
二是从末端治理,降低烟气中的NOx含量,目前应用广泛,常见如活性炭吸附脱硝、电子束脱硝、SCR技术、SNCR技术等。
以SNCR脱硝工艺为例,在小型机组中的脱硝效率为80%以上,在大型机组中的脱硝效率为25%-40%,常用于低氮燃烧技术的辅助处理手段,优势在于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低,而且适用于老厂改造工程。
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效率分析作者:刘力来源:《名城绘》2019年第03期摘要: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广、负荷调节灵活、环保性能好等优点,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技术日趋成熟。
随着我国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严格实施,公众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国内一些拥有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电厂正在改造完善或新加脱硫装置。
基于此,本文从循环流化床燃烧优点,炉内脱硫原理、脱硫效率影响因素等几方面出发,分析了如何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效率。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效率1、循环流化床燃烧优点(1)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具有一些常规的煤燃烧技术(如层燃和煤粉燃烧)所不具备的优点,如具有脱硫脱硝功能燃料适应性强,可燃烧劣质煤,负荷调节性能强等。
由于循环流化床燃烧温度正好是石灰石/石灰脱硫反应的最佳温度,因而在床内加入石灰石或白云石可有效地脱除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SO2。
(2)燃料适应性强。
由于循环流化床床内惰性物料的巨大热容量,以及流态燃烧过程中十分良好的传热、传质和混合过程,因此循环流化床虽然是一种低温燃烧方式,但它却可以燃用一切种类的燃料并达到较高的燃烧效率。
2、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原理循环流化床锅炉是近年来发展较快又得到广泛应用的清洁燃烧技术,具有高脱硫率和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特点。
目前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原理为在流化床床层内加入石灰石(CaCO3)或白云石(CaCO3·MgCO3),投入炉内的石灰石在800~850℃左右条件下煅烧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aO和CO2,然后氧化钙、SO2和氧气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生成硫酸钙,达到脱硫目的。
3、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建议3.1流化速度的影响一次风系统提供循环流化床所必需的流化风。
增加流化风速,实际上增加了物料的携带速度,从而使循环回料量增加,相应的延长了脱硫剂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
但如果一次风速太大,使炉膛出口烟气速度超过旋风分离器的捕捉速度,造成循环回料量减少,反而会降低脱硫效率。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系统存在问题及优化脱硫方案来源:北极星电力网作者:张全胜马玉川虞晓林2009-07-06 16:40:58 | 字号:大中小[摘要] 通过对大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脱硫石灰石输送系统设计及运行情况分析,提出循环流化床锅炉实际脱硫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指出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可以达标排放的更可靠、更实用、更经济的优化脱硫方案。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固化剂优化脱硫0 前言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广、负荷调节灵活、环保性能好等优点,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技术日趋成熟。
随着我国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环保电价政策的出台,国内一些拥有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电厂正在抓紧改造或新加脱硫装置。
近几年,一些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电厂还是被环保部门坚决要求进行锅炉尾部烟气脱硫,主要原因就是CFB锅炉炉内脱硫的效率令人怀疑。
传统的粗糟的炉内脱硫系统设计及设备制造使脱硫效率低下,同时脱硫固化剂的消耗量却非常可观,即使采用廉价的石灰石脱硫也使发电成本显著增加。
加之出现了锅炉灰渣的综合利用受到脱硫固化剂品种的影响,有的电厂只能将灰渣当做废品的废品抛弃掉。
更可靠、更实用、更经济的CFB锅炉炉内脱硫系统优化设计方案的重点是强化系统防堵设计、合理布置炉膛接口、选择合适脱硫固化剂,能够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效率90%以上,烟气能够达标排放,灰渣能够综合利用。
下文中按习惯称呼的石灰石(粉)实际上泛制指脱硫固化剂(粉)。
1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烟气脱硫特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炉内稳定的870℃左右的温度场使其本身具有了炉内烟气脱硫条件,炉外的脱硫装置实际上就是石灰石的制粉、存储及输送系统,并科学经济实用地选择脱硫固化剂。
一般电厂大多是外购满足要求的石灰石粉,由密封罐车运至电厂内,通过设置于密封罐车上的气力卸料系统将石灰石粉卸至石灰石粉储仓。
在石灰石粉储仓底部,安装有气力输送系统,将石灰石粉通过管道输送至炉膛进行SO2吸收反应。
循环流化床脱硫的石灰石最佳颗粒度一般为0.2~1.5mm,平均粒径一般控制在0.1~0.5mm范围。
石灰石粒度大时其反应表面小,使钙的利用率降低;石灰石粒径过细,则因现在常用的旋风分离器只能分离出大于0.075mm的颗粒,小于0.075mm的颗粒不能再返回炉膛而降低了利用率(还会影响到灰的综合利用)。
循环流化床锅炉与其分离和返料系统组成外循环回路保证了细颗粒(0.5~0.075mm 的CaC2O3、CaO、CaS2O4等)随炉灰一起的不断循环,这样SO2易扩散到脱硫剂核心,其反应面积增大,从而提高了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石灰石的利用率。
0.5~1.5mm粒径的颗粒则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内进行内循环,被上升气流携带上升一定高度后沿炉膛四面墙贴壁流下又落入流化床。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时较经济的Ca/S比一般在1.5~2.5之间。
脱硫固化剂的选择问题。
一般情况下电厂大多选择石灰石作为脱硫固化剂是基于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脱硫效率较高。
也可以因地置宜地选择石灰、氧化锌、电石渣等作为脱硫固化剂,不同的脱硫固化剂产生的硫酸盐性能有所不同,影响到灰渣的综合利用性能。
石灰石粉特性:研磨后石灰石粉颗粒棱角, 硬度高;石灰石粉对压缩空气分子的亲和力差,逸气性强;粒度分布差别较大(20um-1.5mm);堆积密度较大(1.3t/m3左右);吸水性高,粘度大;;对输送管道的磨损较大;气力输送的悬浮速度梯度较大,流态化性能差,气力输送的状态极不稳定(属于难输送物料);石灰石粉颗粒容易沉积;吸潮板结,造成堵管。
石灰石系统投运后出现的主要问题:采用压缩空气输粉时,压缩空气中带水,使石灰石受潮、结块;送粉管道细长,中途弯头部位易堵;投入石灰石后,床温会下降、床压迅速上涨;冷渣器排渣量增大。
2 电厂各种石灰石粉存储及输送系统的特点及存在问题2.1 两级料仓石灰石输送系统2.1.1 两级料仓石灰石输送系统为早期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的经实践证明大多不太成熟的常规方案,国内电厂安装的较多。
系统分为石灰石粉库(锅炉房外)至中间粉仓的前置段输送和中间粉仓至锅炉炉膛的后置段输送两个部分。
前置段输送采用空压机做为输送用气动力源进行定容间断输送;后置段输送采用石灰石(罗茨)风机做为输送用气动力源进行可定量调整的连续输送。
(1)两级料仓石灰石输送干式喷钙炉内烟气脱硫系统主要是由储料仓、正压栓流式气力输送系统、炉前仓、喷吹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物料采用罐车压送到储料仓,再由正压栓流式气力输送系统输送至炉前仓,最后经喷吹系统吹送入炉膛。
整个系统采用PLC程序控制。
(2)储料仓一般布置在零米层,可储存一台炉三天的用量,下部设有流化装置以防止石灰石粉结块,顶部设有除尘器及压力真空释放阀。
(3)炉前仓布置在锅炉附近,实际为一缓冲仓,它接受储料仓的来粉,依靠重力自流卸粉。
炉前仓顶部设有除尘器及库顶管箱,还设有高低料位,其下部还设有电加热板以防止石灰石粉结块。
(4)输送系统是以空压机作为动力源,采用高密度的低压栓流式输送,将物料从发送器以灰栓形式由管道输送至炉前仓。
输送系统由发送器、进出料阀、补气阀、管路等组成。
(5)喷吹系统是以罗茨风机作为动力源将石灰石粉吹入炉膛,由罗茨风机、管路、弯头、喷射器、混合器、螺旋给料机、叶轮式旋转给料阀及插板门等组成。
石灰石粉给料量由叶轮式旋转给料阀通过变频调速器根据锅炉燃烧需用量进行调整,也可由螺旋给料机进行调整。
(6)主要技术参数:气灰比:~1:3.5,钙硫比:~2.2:1,脱硫效率:85~90%。
2.1.2防止炉前石灰石粉输送系统堵塞采用技术措施(1)用电加热器(根据气候特点选用):将石灰石风机送出的风加热到一定温度,使输送管路中的物料顺畅流动。
(2)用气化装置:安装在粉仓底部,加热过的空气通过陶瓷多孔板使干燥的粉粒状的物料流化,增加物料的流动性,防止物料板结、起拱。
(3)在喷射供料器上增设备用风,风源为压缩空气。
防止在输送风压不足时石灰石输送系统堵塞。
2.1.3上述石灰石输送系统属于间断输送。
在电厂实际运行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向炉膛输粉的给料量无法保证均匀、连续:石灰石粉的粒度、湿度等特性极易随环境因素变化,石灰石从中间仓进入螺旋给料机时是不均匀、不连续的。
螺旋给粉设备一般较易磨损,带来的后果是:关闭不严,泄漏严重;当通往炉膛的石灰石管路不畅时,石灰石风机风有可能倒灌到炉前石灰石仓,导致给料困难。
(2)石灰石粉较细且极易吸潮,因而石灰石料仓容易结块堵塞,造成石灰石粉下料不畅;(3)旋转给料阀易磨损;(4)间断输送,易在管道中产生细粉的沉积;(5)使用炉前中间仓当做两相流中继输送间的连接和缓冲,系统处理量过大,而且系统较为复杂,所需设备管道较多,故障点也多;(6)整个系统消耗功率大;(7)需设炉前中间仓(在电厂煤仓间15-30m标高之间),土建投资大;(8)初期投资大、运行成本高。
现新建电厂设计或投产电厂的改造不宜再选用此两级料仓石灰石输送系统。
2.2单级料仓连续石灰石输送系统外购满足要求的石灰石粉(粒径小于1.5mm),由密封罐车运至电厂内,通过设置于密封罐车上的气力卸料系统将石灰石粉卸至石灰石粉储仓。
在石灰石粉储仓底部,安装有气力输送系统,石灰石粉由高压空气通过管道直接输送至炉膛进行SO2吸收反应。
采用连续运行方式,每套输送系统正常出力不小于一台锅炉燃用设计煤种BMCR时炉内脱硫所需石灰石粉量的150%。
单级料仓循环流化床锅炉石灰石输送系统按喷射给料机的标高不同分为0米层发送单级料仓石灰石输送系统和约15米层发送单级料仓石灰石输送系统,按输送动力气源分为压缩空气、60-80KPa高压风(又分为单独罗茨风机或利用锅炉高压流化风机)、热一次风等系统。
可以根据用户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具体情况和系统设计特点,如个各个风(一次、二次、高压流化、播煤等风)的压力流量、各风与炉膛接口的标高、数量等进行优化设计,定出最佳方案,给用户提供更可靠、更实用、更经济的石灰石(脱硫固化剂)粉存储及输送系统优化方案。
系统特点:系统由螺旋计量给料装置、自控旋转给料阀、压力式喷射给料装置、鼓风送风装置以及管道分配器等组成。
可以根据用户现场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系统配置。
采用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专门研制的注料泵(或喷射泵),该设备安装在位于锅炉房(附近)外侧的石灰石粉库下,可根据锅炉的运行工况,通过变频电机实现无级调速控制,将石灰石粉定量、连续、均匀地一次送入锅炉炉膛。
与常规间断输送相比,直接连续输送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投资成本低:一级输送,设备少,耗气小,投资降低,便于优化布置;(2)可靠性高: 由于设备减少,系统出故障的几率减小,维护量小;(3)给料均匀、连续、提高了输送可靠性;(4)系统出力调节方便、调节范围大: 通过称重模块可清楚知道系统出力,通过变频电机无级调速,调整系统出力;3对单级料仓连续石灰石输送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改进单级料仓连续输送石灰石系统虽较两级料仓石灰石输送系统有所简化,投资较省,但气源和发送方式的选择性较大,还需在提高系统可靠性进一步优化设计。
可以根据用户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具体情况和系统设计特点,如个各个风(一次、二次、高压流化、播煤等风)的压力流量、各风与炉膛接口的标高、数量等进行优化设计,定出最佳方案,给用户提供更可靠、更实用、更经济的石灰石(脱硫固化剂)粉存储及输送系统和脱硫优化方案。
3.1设计改进特点(1)料仓:在料仓内壁上增加设计高压热风气化板。
(2)螺旋计量给料装置(自控旋转给料阀):增加防漏风措施。
(3)喷射式供料器:在管道正压运行时能维持吸料口微负压。
(4)高压风装置: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高压罗茨风机(或空压机)。
设计风加热装置以确保整个系统能用热风吹扫。
(5)防冻设计:对粉仓、设备、管道都设计保温层。
石灰石粉仓系统的电加热器能保证在气候极端潮湿的情况下,脱硫剂粉不发生结块,以防止堵料。
由于石灰石粉比较细、且易受潮结块,所以要求粉仓严密;又由于粉仓严密,当粉仓静压低、给粉机静压高时,石灰石粉会倒灌,所以粉仓的设计按用热风维持正压运行。
3.2输送动力气源的优化选择方案输送动力气源可以选择:压缩空气、单独罗茨风机60-80KPa高压风、利用CFB锅炉高压流化风、利用CFB锅炉热一次风。
在输送动力气源的选择上首先要尽量利用电厂现有的资源,看看电厂CFB 锅炉的哪些风富裕量比较大,然后合理选择。
利用CFB锅炉高压流化风和热一次风是最经济的方案。
使用热一次风作为输送动力气源的前提是在约15米层设置发送料装置同时采用无中间仓的发送系统。
3.3发送料装置标高的优化选择方案单级料仓脱硫固化剂输送系统按喷射给料机的标高不同分为0米层发送单级料仓脱硫固化剂输送系统和15米层发送单级料仓脱硫固化剂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