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神经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44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1.7.1神经系统揭秘(1)神经元。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其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两部分,突起又叫神经纤维,外面包有髓鞘和神经膜。
神经元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导出去。
(2)神经活动的方式。
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人体对内外环境各种刺激发生的反应,反射是在反射弧的基础上完成的。
高级神经活动的方式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包括人和动物都有的只对具体信号发生反应的第一信号系统,以及人类特有的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的第二信号系统(3)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功能神经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的。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表神经系统的组成1.7.2早期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早期儿童神经系统正处在迅速发育过程中,和成人相比有突出的年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脑发育迅速。
脑的发育速度可以从脑量、神经细胞的发育和神经纤维髓鞘的发育三个方面说明。
(1)脑量增长迅速。
胎儿时期,脑是优先发育的。
在胎儿2~6个月及出生后的第一年是脑细胞数量增长的重要阶段。
6个月时脑的重量约为成人脑重的50%,1岁时时脑的重量约为成人脑重的60%,4~6岁时脑的重量约为成人脑重的85%~90%。
(2)神经细胞发育快。
(3)神经髓鞘化。
2.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平衡:先皮下,后皮质①新生儿出生时,脊髓和延髓的发育已基本成熟。
②新生儿小脑发育很差。
③大脑皮质的发育随年龄的增长而发育成熟。
①脊髓和延髓发育早且完善。
②小脑的发育相对较晚。
③大脑皮质的发育随年龄而逐渐成熟。
3.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①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兴奋占优势。
②条件反射建立少,且第一信号系统发育早于第二信号系统。
③植物性神经发育不完善。
④脑细胞的耗氧量大。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小儿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1.脑组织的发育:小儿的脑组织在出生后将继续发育,儿童期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
大脑的皮层上层特别脆弱,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尤其是在早产儿和新生儿中更为明显。
2.脑重量和体积:小儿的脑重量和体积相对成人要小很多,与体重成正比。
出生时,婴儿的脑重约占其体重的百分之十,而成年人的脑重只占体重的百分之二3.神经连接和突触形成:小儿神经系统中的突触连接相对不稳定,脑回路的构建需要通过大量的突触形成和修剪,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这种重塑能力在小儿时期特别强,但也使得小儿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干扰,例如婴儿期过度的刺激可能导致神经元连接的异常发育。
4.脑室系统:小儿的脑室系统比成人要大。
脑室是脑内腔的一部分,负责生成和循环脑脊液。
由于小儿神经组织的生长和发育非常快,所以脑室系统在小儿期会相应地扩大。
5.脊髓发育:小儿的脊髓发育相对不成熟,脊髓的灰质和白质之间的比例也不同于成人。
这意味着小儿神经系统对于脊髓损伤的恢复能力较差,同时使小儿在脊髓损伤时更容易发生神经功能障碍。
二、小儿神经系统的生理特点:1.发育阶段:小儿神经系统在婴幼儿时期经历了快速的发育阶段,这是大脑和神经系统建立结构和功能的关键时期。
神经元的数量在婴儿期急剧增加,神经突触和突触传递也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
2.神经可塑性:小儿神经系统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更为敏感,表现出较高的神经可塑性。
这意味着小儿大脑能够更快地对学习和记忆进行适应,但同时也意味着小儿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更高,对不良刺激的响应更强烈。
3.神经传导速度:小儿的神经传导速度一般比成人要慢。
这是因为小儿的神经纤维和髓鞘不完全发育,导致神经冲动传导的速度较慢。
4.睡眠和觉醒:小儿的睡眠和觉醒周期与成人不同。
新生儿时期,他们的睡眠时间较长,但睡眠深度较浅,觉醒时间较短。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的睡眠周期逐渐规律,但仍然比成人要多。
综上所述,小儿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脑组织发育不完全、神经连接和突触形成的重塑能力、脑室系统发育、脊髓发育不成熟等。
简述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规律本文将简述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规律,包括脑和脊髓的发育,神经细胞的分化和髓鞘化等方面。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简述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规律》,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简述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规律》篇1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是一个从胚胎时期开始的复杂过程。
在整个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发育可以概括为从远到近、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具体来说,脑的发育在胚胎时期神经系统首先形成,发育最为迅速。
婴儿出生时脑重约 370 克,占体重的 10%~12% 左右。
7 岁时已接近成人脑重约 1500 克。
3 岁时神经细胞分化基本完成,8 岁时接近成人神经纤维,到 4 岁时完成髓鞘化。
因此,婴儿期各种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导缓慢易泛化。
小儿脑耗氧约占总耗氧量的 50%,而成人仅为 20%。
脊髓的发育在出生时已较成熟。
脊髓的成长和运动功能的发育相平行。
胎儿时脊髓下端达第二腰椎下缘,4 岁时上移至第一腰椎。
因此,在作腰椎穿刺时应以 4~5 腰椎间隙为宜。
总之,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从胚胎时期开始,随着儿童的成长逐渐成熟。
《简述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规律》篇21. 先天发育: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主要在怀孕早期完成,从怀孕 1 个月到怀孕 3-4 个月期间是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时间段。
胎儿的脊髓发育相对较成熟,出生之后就拥有了吸允、觅食、拥抱等一些先天性的反射。
2. 婴儿期发育:婴儿的神经、心理的发育主要反应在日常的行为当中。
三岁之后,神经细胞的分化已经基本完成,智能活动也会逐渐出现。
3. 幼儿期发育:幼儿神经系统发育迟缓主要表现为不会讲话或者讲话不清楚、不会走路或者走路不协调、智力低下、大小便无反应、记忆辨别能力比较差等。
4. 学龄前期发育:学龄前期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表现是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此时期也是儿童开始接受正式教育的阶段。
5. 青春期发育:青春期神经系统的发育主要表现为大脑结构的重构和功能的加强,包括思维能力、情绪调节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