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民族音乐发展继承和传播论文(共3篇)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16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兴起和发展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兴起和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正是俄罗斯文化和艺术的蓬勃发展期。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与俄罗斯国内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革息息相关。
本文将探讨俄罗斯民族乐派的起源、特点以及对俄罗斯和世界音乐的影响。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俄国作曲家们意识到西方音乐对俄罗斯音乐的影响,并开始寻求一种表达俄罗斯民族特点的音乐形式。
他们试图吸收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元素,将其融入到古典音乐体裁中,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俄罗斯音乐风格。
其中最重要的作曲家是穆索尔斯基(Modest Mussorgsky)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Nikolai Rimsky-Korsakov)。
穆索尔斯基的作品《展览会的画册》和《包括在《论俄国历史小品》中的展览会信息》展示了他对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和关注。
他使用了大量的民间音乐元素和东正教音乐特色,创造出了非常独特的音乐语言。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作品则更加注重对俄罗斯民间音乐的研究和运用,他以丰富多样的色彩和华丽的编曲而闻名。
与其他欧洲国家的民族乐派相比,俄罗斯民族乐派具有独特的特点。
首先,俄罗斯民族乐派注重对俄罗斯民间音乐的研究和运用。
作曲家们通过亲自收集民间音乐的素材,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使得他们的音乐语言更加地丰富和多样,具有鲜明的俄罗斯特色。
其次,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们注重对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反思和表达。
他们通过音乐来揭示俄罗斯的特殊命运和民族性格,同时也从历史传统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具有强烈史诗和英雄主义色彩的作品。
俄罗斯民族乐派对俄罗斯和世界音乐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它促进了俄罗斯音乐的自我认同和发展。
通过对俄罗斯民间音乐和传统的发掘和运用,俄罗斯作曲家们创建了一种独特的俄罗斯音乐风格,使得俄罗斯音乐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崭露头角。
其次,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创作方法和思想对世界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作曲手法和编曲技巧对20世纪的西方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对调性和和声结构的自由运用上。
1 引言俄罗斯――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与我国黑龙江省毗邻,随着20世纪初中东铁路的修建以及俄国国内“十月革命”的影响,大批的俄侨流入黑龙江省。
20世纪初,仅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地区就有俄侨15万之多,这些俄侨大多是国内的知识分子、旧贵族等有地位的人士,来到黑龙江省后,他们组建“哈尔滨交响乐团”、开设音乐学校、开展室内乐表演、成立芭蕾舞团、传播声乐艺术等。
黑龙江成为中国最早接受西洋音乐的省份之一,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培养、输送了大批的音乐人才,使得社会上涌现了一些栋梁,俄罗斯民歌在黑龙江省得到广泛流传,有些歌曲在当时家喻户晓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黑龙江人。
2 俄罗斯民间音乐的特点2.1 体现了民族气质斯拉夫民族本身具有狭隘和豪放相结合的气质,这种气质通常会在音乐中进行表达和体现,在音乐声中融入这种民族气质,能够让人不仅听出歌曲的美妙,而且还能感受到特有的民族气质,使得他们的音乐即使快乐也常常伴随着忧伤。
对于俄罗斯民族而言,俄罗斯民族本身就具有非常强大的艺术魅力,这种艺术魅力是伟大的,也是造诣颇深的,它的民族艺术造诣之高使得很多艺术学者为之惊叹。
相反,对于欧美音乐来说,欧美音乐风格并没有影响到俄罗斯的音乐艺术,欧美音乐风格而是通过借鉴欧美的一些创作手法,在这些创作手法上进行分析和研究,不断收集许多关于欧美创作的经验和特点,与此同时再结合自己的民族特点,将这些特点进行不断的加工和改造,两者相互融合,取其精华,舍其糟粕,由此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民族风格。
2.2 具有苦难的记忆对于俄罗斯而言,“二战”的历史是这个国家极其重要的篇章。
在60年之前所发生的那场战争是俄罗斯人的苦难的历史,俄罗斯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同时他们也收获到了一种光荣与自豪,“二战”的历史是俄罗斯人的英雄史册,也是他们民族自豪的关键,是非常珍贵的财富,是俄罗斯人亲手谱写了自己民族的动人篇章,这篇章其中所囊括的苦难历史是无法用言语进行表达的。
在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街头散步的时候,不经意间便会看到墙上挂着许多大小不一的牌子,上面的字样说明了“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党的无耻言行等。
俄罗斯民歌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当今社会,社会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已成为趋势,一方面,社会经济是一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另一方面,文化成为国家软实力、社会健康的标志。
上世纪我国曾大量翻译引进俄罗斯民歌,为那个年代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当前,加强文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文化的必然要求,俄罗斯民歌也在复兴、传播,受到了新一代人民的喜爱。
一、俄罗斯民歌特点概述歌曲这种方式有异于别的文艺模式。
诗歌与电影等都有详细的情节与可视化内容,一般都会关系到具体的形势需要、具体的政治倾向,一般都会有基本的意识形态。
但歌曲它通常只表现一种精神、表达某种感受与思想,或者表达一种医院,而没有具体的可视的内容。
所以,不管对俄罗斯的历史恩怨与对苏联的解体是何种观点。
也不管听者有如何的心理历程,都不会影响人们对俄罗斯民歌的欣赏与喜爱。
总体而言,俄罗斯民歌有如下优点:(一)俄罗斯民歌就其艺术形式来讲,它得益于于欧洲古典音乐与俄罗斯民族音乐的丰富底蕴和优良传统,同时用听者容易接受的顺畅明快的旋律与朗朗上口的节奏来演绎。
它是扎根于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文学与民族性情的土壤之中的,这几个层面的辉煌积淀是全球都认识到的。
俄罗斯民歌的特点刚好不上了我歌曲里面所缺少的那一块特别的审美体验。
它动人的诗歌式歌词与略带惆怅的抒情格调的音乐,很快被知识分子所喜爱所,成为一股潮流,继而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二)俄罗斯民歌就其设计内容来讲,大多是感慨人们那曲折的命运、忧伤的感情与坚强意志,和民众所关心的具体生活。
许多俄罗斯民歌表达了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歌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抒发美好纯真的感受和情怀。
它将刚性的精神力量、健硕的英雄情结与细腻的情感思想水乳交融的结合为一体,展示出很特别的精神色彩与浪漫风格。
俄罗斯民歌所表达的精神与思想内涵有着普世价值——任何一个国家想繁荣昌盛、经济要发展、民族要强[欢迎光临第一论文]大,都离不开这种重情重义、积极开拓的精神境界。
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的传播【摘要】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探讨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的历史背景、传播渠道、对音乐文化的影响、现状和未来发展,揭示了其在当地的重要性。
俄罗斯民间音乐的传播不仅促进了文化交流,还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通过深入研究和推广俄罗斯民间音乐,可以进一步加强中俄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提升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
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的传播对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研究。
【关键词】俄罗斯民间音乐、黑龙江、传播、历史背景、传播渠道、影响、现状、未来发展、文化交流、经济推动、精神文化生活、俄罗斯民间音乐传播意义。
1. 引言1.1 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的传播意义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的传播意义在于丰富了当地的音乐文化,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
通过传播俄罗斯民间音乐,可以增进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的传播也有助于提升当地音乐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地区经济的繁荣。
通过学习和传播俄罗斯民间音乐,人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魅力与传统,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增进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的传播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推动地区文化繁荣,也为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激情与交流机会。
2. 正文2.1 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的历史背景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两国长期的文化交流和互动。
自古以来,中俄两国就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领域。
俄罗斯民间音乐作为俄罗斯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也在这一过程中传入到黑龙江地区。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随着中俄两国贸易往来的增加以及东北地区的开发,俄罗斯民间音乐逐渐进入到黑龙江的日常生活中。
在这一时期,许多俄罗斯移民或工人来到黑龙江从事工作,带来了他们的音乐和文化。
俄罗斯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作者:蔡畅来源:《黄河之声》2017年第23期摘要:俄罗斯的音乐历史悠久,造就了其独特的音乐教育体系,并获得了不俗的音乐成就。
中国的音乐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受俄罗斯音乐教育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有些因为理解不深刻导致了一些负面效果。
本文从俄罗斯音乐教育体系对中国的影响出发,结合中国教育音乐现状,探究国内音乐教育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俄罗斯;音乐教育体系;传播;影响音乐教育的发展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挑战,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乐教育也受到了许多专业人士的重视。
俄罗斯的音乐教育体系给了中国一个很好的参考范本,但是不考虑两国之间的教育差异,进行不思考的照搬照抄,必然会导致效果的偏差,影响音乐教育的发展。
因此需要探究俄罗斯音乐教育和中国音乐教育之间的差别,提出有效建议,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俄罗斯音乐体系对于中国音乐教育的影响(一)重视音乐理论基础俄罗斯的音乐教学历史悠久,有着极为科学的教育理念。
在俄罗斯,音乐教育十分重视理论基础的培养。
因此在俄罗斯的初级教育中,音乐教师会从基础理论开始教起,例如每周安排一定数量的乐理课和视唱课等,为今后的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理解基础。
受到俄罗斯的音乐体系影响,中国在音乐教育中也开始进行音乐素养的培养,例如在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中加入专门的音乐教育,幼儿园注重节奏感和美感的培养,小学的音乐教育更注重乐理知识的讲述,保证接下来的音乐教育发展。
(二)注重音乐教育的大众普及俄罗斯的音乐教育历史悠久,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虽然还未达到全民学音乐的地步,但是基本上每个俄罗斯人都或多或少接受过关于音乐的相关熏陶,形成了较为良好的整体音乐环境。
国内的文化教育发展迅速,但是音乐教育相比较俄罗斯来说还是较为落后,在前几年,音乐还是较为小众的存在,人们认为只有相对赋富裕的人才会有这种小资产情调。
但是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音乐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开始逐渐送自己孩子去参加相关音乐培训课,甚至自己也会开始有所学习,陶冶情操。
俄罗斯文化中的民族音乐有何力俄罗斯,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孕育了丰富多样且独具魅力的民族音乐。
它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承载着俄罗斯人民的情感、历史与灵魂,展现出无穷的力量。
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力量,首先体现在其对民族情感的凝聚和表达上。
音乐成为了俄罗斯人民共同的语言,跨越地域和阶层的差异,将大家紧密相连。
在广袤的乡村,人们通过欢快的民间舞曲,分享着劳动的喜悦和生活的满足;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悠扬的歌声传递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
无论是庆祝丰收的节日,还是纪念历史的时刻,民族音乐总是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让大家在旋律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力量还在于它是历史的忠实记录者。
从古老的史诗歌曲到近代的革命旋律,音乐见证了俄罗斯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在古代,勇士们的战歌激昂澎湃,歌颂着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在封建时期,宫廷音乐华丽而庄重,反映了统治阶层的威严和奢华。
而当社会变革的浪潮袭来,充满激情的革命歌曲鼓舞着人们为自由和正义而斗争,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通过这些音乐,我们可以触摸到俄罗斯历史的脉搏,感受到不同时期人民的希望与梦想、痛苦与挣扎。
再者,俄罗斯民族音乐对于文化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传承了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和价值观。
许多古老的民间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通过代代相传,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
孩子们在歌声中学习着祖先的智慧,成年人在旋律中坚守着民族的传统。
即使在全球化的今天,俄罗斯民族音乐依然是保持民族特色、抵御文化同化的坚固堡垒。
从艺术角度来看,俄罗斯民族音乐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创造力。
其丰富多样的旋律、独特的和声以及复杂的节奏,让世界为之惊叹。
俄罗斯的民间乐器,如巴拉莱卡琴、古斯里琴等,发出的声音别具一格,为音乐增添了浓郁的民族色彩。
作曲家们巧妙地将民间音乐元素与现代创作手法相结合,创作出了众多经典之作。
例如,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就融入了俄罗斯民间音乐的精髓,使他的音乐既有浪漫主义的情感,又具有深厚的民族底蕴。
浅析俄罗斯音乐姓名:学号:班级:【摘要】俄罗斯音乐在十八世纪前主要为宗教音乐,俄罗斯的非宗教音乐十八世纪起开始流行。
人们对音乐的兴趣,引起民间歌曲的收集和改作,这些民间歌曲对后来俄国音乐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俄罗斯音乐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历史背景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它完好的结合了古典与现代,不断的创新和实践,使其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关键词】俄罗斯音乐,音乐文化,民族性民族乐派是浪漫乐派的一个重要分支,或者说是浪漫乐派后期的发展;早期的民族乐派作曲家,基本上都是浪漫主义者,他们的作品含有后期浪漫乐派风格和形式的许多特点。
俄罗斯民族乐派是指19世纪在俄罗斯兴起的,作曲家从自己本土的文化中汲取素材,创作出异彩纷呈的音乐作品的学派。
格林卡俄罗斯第一位有世界影响的作曲家是格林卡,他被尊为俄罗斯音乐的创始人,有“俄罗斯音乐之父”美称。
代表作有歌剧<<伊凡·苏萨宁>>。
他在创作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在形象刻画和音乐语言的运用上,形成了典型的俄罗斯风格,奠定了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基础。
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是格林卡于1837年着手创作的,完成于1842年,并于同年十一月首演。
该歌剧是根据俄国大文豪普希金的讽刺长诗写成的,主要描写了古代俄罗斯的基辅公主柳德米拉在与武士鲁斯兰举行婚礼时,美丽的柳德米拉被魔法师切尔诺莫尔劫走。
为了营救柳德米拉,鲁斯兰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借助一把神剑,战胜了凶恶的魔法师,将公主柳德米拉救了回来。
“强力集团”“强力集团”以倡导现实主义,促进俄罗斯民族音乐为宗旨,创作多取材于俄国历史、人民生活、民间传说和文学名著。
他们注意吸取和运用民间曲调,在艺术形式和创作手法上进行革新。
强力集团”以格林卡的学生米•阿•巴拉基列夫为首组成,主要成员有穆索尔斯基、鲍罗金、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和居伊。
他们接受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提倡艺术的现实主义和人民性,强调继承和发扬以格林卡为代表的俄国音乐文化优秀传统,主张深入研究俄罗斯及其他民族的民间音乐,努力掌握欧洲先进作曲技术,创造性地发展俄罗斯民族音乐文化。
俄罗斯音乐文化鉴赏关键词:俄罗斯音乐,音乐文化,民族性摘要:俄罗斯音乐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历史背景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它完好的结合了古典与现代,不断的创新和实践,使其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第一次听到俄罗斯的音乐,是小时候和爸爸一起看电影的时候,讲的是战争史诗的故事,到了紧要关头,突然听到一种民族风很强的手风琴的音乐,当时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好像灵魂被突然抽空,飘扬在草原上空,那种悠扬,富有激情,又带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情的音乐,让人不禁放眼去观望和想象在那种广阔的地平线上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
后来长大了,慢慢对音乐的体会也更多了,偶然的机会从音乐台上看到了俄罗斯音乐专题的新年表演,很是吃惊。
好像那是一个巨大的舞会,每个人来只是为了带给别人和自己以欢乐,用歌曲来展现自己的热情和对音乐的热爱。
看着他们激情四射的表演,我也不住的微笑欣赏,对比我们的新年晚会,真的是很不一样的风格,使人眼前一亮,仿佛自己不再是个看客,而是忍不住也想加入他们一起庆祝对新年的期待与美好。
国外曾有人评价当时的苏联拥有三个世界最强:一为军队,二为体育,三为音乐。
可见俄苏音乐在世人眼中的地位。
俄罗斯作为一个充满音乐气息的国度,已经形成了全民爱好的音乐的良好氛围。
这种全民爱好音乐的特点,是由于他有着古典音乐文化教育熏陶的优秀传统。
而且21世纪的俄罗斯经历了诸多社会巨变之后,起伟大的古典音乐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得到了更大的振兴,于此的同时,如同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硕士生吕东所说:“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已经深深地嵌在每个俄罗斯人的灵魂里。
”俄罗斯是一个以乡村为基础的农业社会。
乡村才真正是俄罗斯这片辽阔大地的灵魂,而非20世纪急速的工业化进程。
其实是来源于祖上,口口相传的农作知识和延续着乡村文化的命脉。
俄罗斯地理环境的大,空荡决定了音乐的艺术的大而空。
在广阔的地平线上,俄罗斯的想象力创造出了具体可见的物体。
任何时刻,一个民族都是一堆传统和文化环境的集合,一个伟大的作曲家就像一个气压表,对外界的压力做出反抗。
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的传播俄罗斯民间音乐一直享有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并在俄罗斯国内以及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在中国也不例外。
近些年来,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传播和推广,成为了当地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基本特征、传播途径以及对黑龙江音乐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一、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基本特征俄罗斯民间音乐是以俄罗斯乡村人民的歌唱方式和舞蹈为基础,融合了拜占庭传统和西欧经典传统的音乐形式。
其音乐旋律节奏多变,充满爆发力和激情。
其歌曲以描绘生活为主要特点,歌词内容涉及了人们的情感、生活、劳动和宗教等多个方面。
其器乐合奏端庄典雅,以钢琴、大提琴、中提琴、吉他、手风琴为主。
二、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的传播途径1.文化交流活动。
自从中国与俄罗斯建交以来,文化交流一直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方每年都会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其中带有俄罗斯特色的音乐和舞蹈表演是常见的一种。
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两国间的交流,也让黑龙江的音乐爱好者有机会欣赏到来自俄罗斯的优秀民间音乐作品。
2.电视台、广播台播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的传播途径也在不断扩大。
黑龙江当地的电视台、广播台定期播出来自俄罗斯的音乐作品和相关音乐资讯,这些节目不仅丰富了黑龙江的音乐文化,还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到俄罗斯民间音乐的魅力。
3.音乐学院、文化机构的组织。
为了更好地推广俄罗斯民间音乐,黑龙江的音乐学院、文化机构也积极组织了相关的活动和课程。
例如,黑龙江音乐学院设立了俄语课程和俄式音乐课程,让学生学习俄罗斯文化和音乐。
此外,黑龙江的文化机构也举办了多场以俄罗斯民间音乐为主题的音乐会,为当地观众带来了精彩纷呈的音乐盛宴。
三、俄罗斯民间音乐对黑龙江音乐文化的影响1.丰富了黑龙江的音乐文化。
俄罗斯民间音乐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吸引了许多黑龙江的音乐爱好者,不仅丰富了他们的音乐阅历,也给当地的音乐文化带来了新的活力。
俄罗斯传统声乐曲目的保护与传承摘要:俄罗斯传统声乐曲目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这些传统声乐曲目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因此,对俄罗斯传统声乐曲目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俄罗斯;传统乐曲;保护与传承俄罗斯传统声乐曲目作为俄罗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这些传统声乐曲目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因此,对俄罗斯传统声乐曲目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俄罗斯传统声乐曲目的保护措施和传承方式,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俄罗斯传统声乐曲目的保护措施1. 收集与整理对现存的俄罗斯传统声乐曲目进行全面的收集和整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这包括对曲目的分类、编目、归档等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投入。
通过系统的整理,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俄罗斯传统声乐曲目的整体情况,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在收集与整理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
例如,通过田野调查和民间采风,收集民间歌手和传统乐团的演奏录音和视频资料,同时记录相关的音乐文本、曲谱、乐器使用等细节信息。
此外,还可以通过历史文献的挖掘和梳理,了解俄罗斯传统声乐曲目的历史渊源、演变过程以及与文化背景的关联。
2. 出版与传播将俄罗斯传统声乐曲目出版成书籍、唱片等形式的出版物,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到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通过专业的编辑和设计,可以确保出版物的品质和内容丰富性,使读者能够全面地了解俄罗斯传统声乐曲目的魅力。
在出版与传播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选择权威的出版机构或唱片公司进行合作,确保出版物的质量和影响力。
其次,对曲目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编排,突出俄罗斯传统声乐曲目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同时,采用多种媒介和宣传手段进行推广,如网络营销、文化活动、音乐会等,扩大俄罗斯传统声乐曲目的影响力。
3. 教育与培训在音乐院校和艺术团体中开设俄罗斯传统音乐课程,加强对俄罗斯传统声乐曲目的学习和表演技巧的培训,能够为传承和发展俄罗斯传统声乐曲目提供人才保障。
谈新疆塔城地区俄罗斯族音乐的美学价值论文谈新疆塔城地区俄罗斯族音乐的美学价值论文塔城,坐落于祖国的西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大聚居的地区,现今共有俄罗斯族、达斡尔族等29 个民族。
丰富的人文环境使这里自古就是各民族交流往来,多元文化交融荟萃的神奇热土。
塔城地区的俄罗斯族是由原俄罗斯人从沙俄、苏俄迁徙至此,当时俄国的吉尔加克人由于受到当时沙皇政府与东正教廷的迫害,因此逃往中国寻求庇护,成为了迁居塔城地区的第一批俄罗斯人。
此后中俄又签订了《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大批俄国商人来到塔城地区经商、购买土地。
而最初俄罗斯族作为跨境民族移居新疆时,只有“归化族”的称谓,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得以恢复俄罗斯族的本名。
据统计新疆的俄罗斯族在塔城地区分布最多,塔城地区的俄罗斯族在多元的人文环境当中生存发展,其音乐文化也受到了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独特的美学价值。
一、塔城地区俄罗斯族民歌的哲理美俄罗斯族民间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从形式上可分为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三大类。
其中民歌又可以从题材上分为仪式歌、抒情歌、叙事歌、短歌等类别。
俄罗斯的民歌都源于人们真实的日常劳作与生活,展现了俄罗斯族人民对劳作收获的喜悦与期盼、对美好爱情的忠贞与向往、对残酷战争的痛恨与反思以及对丑恶社会现象的讽刺与贬斥;每首民歌都具有语言通俗,节奏鲜明,朗朗上口的特点。
当地的俄罗斯族擅长将深刻的哲理用简单质朴的语言配以极具俄罗斯族风格的曲调进行演唱。
现流传的大量民歌歌词中都蕴含了深刻的道理,或通过暗喻、或通过反讽、或通过赞扬、使人们在感受聆听歌曲优美旋律的同时也渗透出了独特的哲理美。
例如,在塔城地区广为流行的俄罗斯族民歌《飞去的燕子》既唱出了父母对出嫁女儿的不舍,也从侧面道出了亲情的可贵;《侦察兵》赞扬了军人的英姿飒爽与报国豪情;《沿着街道》《妈妈我爱上了飞行员》表达的是俄罗斯族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向往;《姑娘的身价》等一些民歌则又使用了讽刺的方法,斥责只一味追求金钱彩礼而对爱情不专一的虚伪丑恶行为。
高中民族音乐教学方法传承和弘扬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基于高中民族音乐教学方法研究一、高中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教育阶段开展民族音乐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作为一种能够真实反应人类情感的艺术形式,能够让人们在赏心悦目的欣赏过程中陶冶情操获得听觉的享受,而民族音乐在此基础上又能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能够让人们通过聆听加深对几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认识,更能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
因此在高中教育阶段推动民族音乐的教学发展,能够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观念,让学生能够在民族音乐中遨游,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音乐文化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
(二)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在高中教育阶段开展民族音乐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推动民族音乐的长期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大家庭,因此民族音乐也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可以说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形式,能够让聆听的人们更好地体验到民族音乐的独有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审美观念,激发人们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在高中开展民族音乐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各民族独有的音乐文化,同时也能够学会如何运用民族自己的形式来表达音乐情感,进行音乐的感知和体验,更好地理解民族音樂的内涵,进一步提高对民族音乐的审美能力,以实现对民族音乐全面发展的推动[2]。
(三)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在高中教育阶段开展民族音乐的教学,对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帮助学生自尊自爱自强的成长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音乐是历经岁月的沉淀不断积累下来的,其中承载着无数祖先的才智和精神,因此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的宝贵资源,同时也是世界音乐文化的绚丽瑰宝。
俄罗斯音乐文化及音乐要素的研究【摘要】音乐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俄罗斯人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研究俄罗斯民族音乐文化对了解俄罗斯民族性格特征,总结影响民族音乐发展的因素,探寻民族音乐发展规律,指导现代民族音乐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俄罗斯民族音乐文化为例,分析俄罗斯音乐文化特质与音乐要素,为民族音乐融合借鉴他国音乐元素,推动民族音乐个性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俄罗斯;音乐文化;艺术元素;历史传承;当代启示俄罗斯民族音乐深受俄罗斯社会历史的影响,其发展脉络与社会文化的演进历程同步,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是研究民族文化与音乐发展关系的优质样本。
本文主要探究俄罗斯音乐的起源、发展历程与带给我们的民族音乐创作启示。
一、绪论(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9世纪初,俄罗斯音乐享誉世界,在世界音乐史上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可以说俄罗斯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传承与人文习俗造就了别样的俄罗斯音乐文化。
这种音乐文化不仅反映了俄罗斯的民族性格,而且对国家的发展和文化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
研究俄罗斯音乐展示的文化面貌,推敲俄罗斯音乐史、作家作品和时代音乐特质,对于进一步优化当代民族音乐的繁荣创作,促进民族音乐走向世界,以及发挥民族音乐对人民群众的引导作用有重要的意义[1]。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俄罗斯音乐文化主要以18世纪后的音乐为主,18世纪前的俄罗斯音乐为宗教音乐。
俄罗斯音乐内容多来自民间。
例如,俄罗斯民间流传的一些歌谣描绘了俄罗斯民族生活与劳动的影像,尤其是描绘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音乐有强烈的感染力,并且日益影响着俄罗斯音乐在歌颂英雄、歌唱自然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俄罗斯音乐还受到西欧音乐的广泛影响,能够主动把西欧音乐和其他民族的音乐巧妙地结合起来,为音乐家塑造本民族音乐提供了基础。
本文主要研究俄罗斯音乐文化的内涵,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对当代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影响,力求从中总结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论俄罗斯民族音乐特征何思特2007114302001907级2班从19世纪到20世纪,音乐界的大部分重大革新和音乐语汇的增加都是围绕德、奥、法为中心展开的,但不论是19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还是20世纪以来的俄罗斯民族音乐都以其独特的民族音乐特征在世界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上树起了不朽的丰碑。
那么,究竟是其身上的哪种东西会令我们情不自禁的产生共鸣?其令人折服的艺术魅力又源于何处呢?一、19世纪初期俄罗斯“悲情主义”音乐旋律的诞生19世纪初期,俄国专业音乐的现状基本上处于模仿西欧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音乐发展阶段,可以说是法国音乐和德国音乐影响的混合体。
此后,拥有“俄罗斯音乐之父”美誉的格林卡(MikhaillvanovichGlinka,1804-1857),其音乐创作在思想理论和实践上为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发展指引了道路,因此,他成为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创始人。
俄罗斯民族乐派吸收了西欧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经验和技巧手法,以发扬俄罗斯民族音乐特征与音乐精髓为宗旨而登上了世界音乐的舞台。
作为俄罗斯民族乐派的第一代探索者,格林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格林卡在创作的音乐作品中所反映出的民族性特征是其不同于西欧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主要因素。
格林卡的音乐牢固地扎根于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土壤,民间歌舞曲调是其创作的根基;格林卡创作的具有民族气质的城市歌曲中那充满忧郁、感伤的音乐旋律是他音乐语汇的一大特色。
可以说,“悲情主义”的旋律是19世纪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重要特征,格林卡是19世纪俄罗斯“悲情主义”音乐旋律的创始者。
二、19世纪中后期俄罗斯民族音乐特征特殊的历史条件、社会氛围和文化背景使得俄罗斯民族成为一个悲剧性的民族,而悲剧性便成为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特征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在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PeterIlyichTchaikovsky,1840-1893)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创作旋律真挚感人,具有强烈的紧张度和戏剧性,既表现出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也透露出浓郁的“悲情主义”气息。
The Ethnic Russian MusicThe Ethnic Russian MusicAbstract Russia is a country with profound civilization created by the nationality called “courage”------Russian. They made notable achievement to the world’s culture and art after extraordinary persistent and painstaking efforts. Not only the culture but also their music exert an indispensable influence on the whole music world especially on Chinese music. This thesis deals with the musical history of ethnic Russian music and the influence it exert on Chinese music.Introduction Through this paper, the musical history is divided into 3 intervals by time, and we can get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period: country music, classical music and revolutionary songs. Opinions from specialists are also adopted here. We will ge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musicians and some songs we often heard and well remembered, so some backgrounds introduction is essential. Then we find the influence ethnic Russian music exert on Chinese music, there is a reason analysis in many ways. Finally there are the famous Chinese songs which applied Russian music elements successfully.I. Musically characteristics1.1 The tune tone characteristics1.1.1Russian musical scale6 (b7)7 1 2 3 4 (#4) 5 (#5)Russian musical scale is different from the musical scale we applied in Chinese music. In ethnic Russian music, “#4”, “b7”are often used in the main melody and refrains are repeated several times, which made it winding ups and downs, creating a sense of rhythm.1.1.2 Russian ethnological InstrumentsThere are some special Russian-made instruments, varying in size, measurements, diapason, pitch, such as balalaika. Dduomula, which is originated in the Indian instrument Tambura appears in a round shape, has a convex backplane as mandolin. And Bayan, which is simple in fingering, wide in diapason and moderate in size. These special instruments add unique ethnological elements to the music.1.2 Music genreRussian music is magnificent and spacious due to the style of canticle. Originated from folk music and affected by the sacred music of Byzantium, Russian music often conveys the themes of the songs by a story with deep and mellow strings. We can find this point in songs like “Red raspberry flowe r s” or “The pathway”. Not only showing these themes about affections, Russian music is also proficient in showing the spectacular historical scenes. Along with the common techniques of impression, the features of the melody, tonality and rhythm characteristics are gradually formed. The key of the theme start with serene and a little bit of melancholy, then it tu rns into broad, resounding rhythm with heroism. That’s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most Russian musical works share, which indicated the Russian nationality’s dual personality---enthusiastic and romantic.II.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2.1 BackgroundsSimilar to China, Russia is an agriculture society based on broad rural areas. Hence, the soul of Russian art is just produced and preserved in countryside. With the historic process carrying forward, the growth of ethnic Russian music can be divided into 3 time intervals.2.1.1Before 18th century (From to Clan commune to the heyday of autocratic rule of the czars)Russian music can be tracked back to East Slavic tribes living age. Before 18th century, scared music accounts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Russian music, including the songs for divine worship towards the sun or some natural phenomena; the songs chanted while they are working; the songs to accompany with the family ceremonies. At that time the Russian music is more about country music.2.1.2 from 18th century to mid-19th century (an upsurge of the classical music)Under the influence of Russian enlightenment, the Russian composers come into being. Their works focus on the life stories of normal people, which mark their songs with strong distinctive cultural features.Meanwhile,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the Russian music showed a strong inclination towards romanticism. Operas had preference to fairytales and folklores. Outstanding musicians and composers come to the fore in large numbers, like Mikhail Glinka who devoted his whole life to operas, and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the soul of Russian music, whose music impacted the world greatly.a) Renowned Masters:⑴Mikhail Glinka-------The father of Russian classical music.⑵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Peter Ilyich Tchaikovsky)------one of the most popular classical music composer in the world. His work like <<Romeo and Juliet>><<Swan lake>><<The Nutcracker>> etc are treasures to music world..⑶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is the extinct song of romanticism music in 19th century.2.1.3 (Late 19th century during the proletarian revolution)“With the ri sing of the proletarian revolution, the Russian revolutionary songs get widely recited. Those songs inherited and carried forwar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sof revolutionary songs from Decembrists as well as some ordinary intelligentsias processing artistic power against the absolutism of Tsarist and the touching power.”(/view/1492632.htm)Most of the songs well-rehearsed are reformed from old folk songs handed down from last generation, such as the Internationale, Marseillaise and The Young Guard. Musicians like Mikhail Glinka and Peter·Ilyich·Tchaikovsky were also dedicated tremendously to the adaptation.Some specialists made a comment about the Soviet Union at that time that they owned 3 world’s first, namely: military, sports and music. That’s from where we can see that the Russian music stands in the eyes of the whole world. As a land full of music, there exists the excellent musical atmosphere, which makes the people in deep love with ethnic Russian music. After evolving from many social reforms, the glamorous Russian music gets revived instead of withering away. As the graduate student Lu Dong, from the Russian Gnessin Academy of Music once said: the founded love for music has been embedded in every Russian soul deeply.(/view/9a05b8104431b90d6c85c725.html)III. Representative works and masters.When hearing The Three Carts, Song of the V olga Boatman or when the rhythm of Moonlight rises, or the melody of Moscow Nights starts, you are definitely to be uncontrollably immersed in the stillness state. Those are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Russian music below.3.1 KatyushaAt the beginning, the song describes the charming scene of spring back to Russia, then expressing the contemplation of a beautiful girl named Katyusha to her lover who is leaving to guard the frontier.As a song associates with love, what it impresses you is that the song is concise, with sprightly rhythm instead of exceedingly sentimental feelings. The writer of the song, created it in 1939, on the base of a poem from a famous poet. Butunfortunately, it didn’t get popular right away. It is the outbreak of the Soviet Patriotic War that get it stood out, accompanied with flames of war. Katyusha gets an everlasting life after the baptism of Soviet Patriotic War. Soldiers are strongly encouraged by the song Karyusha. It is not far-fetched to say that it is the war made its talent showing itself.3.2 Song of the Volga BoatmanHaving appreciated the famous painting, the V olga Boatman, the theme of this song is stepping into emer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vements, the intensity of the music gets stronger from the weakest, implicating that several boat trackers come from a distance, pulling an enormous cargo. You can even imagine the scenes that the ropes are tightening in their shoulders.People are enduring crushing hardships under the brutal dictatorship of the czar. But the song of the V olga Boatman shows more than shallow complains, i t’s like a battle cry from people being exploited, symbolizing their spirits of resistance towards dictatorship and an aspiration for a bright and free future life.VI. Russian music’s influence on Chinese musicThe wars leaved us not only horrible memories and pain that seems never gone, but also the valuable spirits and the positive mental attitude against tough time. The Soviet songs are reflections of the spirits. The tragic feelings and the anti-fascist spirit it contains made itself a monument of music history. They encouraged the Russian soldiers to die for their country and it inspired China at 1960s.Before the death of Stalin, the culture policy kept controlling and leading Chinese music style. The ideas of Soviet music are that music pieces have to serve for the proletariat and object to the capitalistic-private-music as well. There are also rigid rules on the content of songs: the musical themes have to be positive, aggressive, revolutionary and realistic enough to mirror the real, political and normal life of people.After signing the agreement “The Sino-Soviet Treaty of friendship, alliance and mutual assistance ’ , many polic ies not only on economy and politics but also on music and civilization have been realized to keep communism away from the erosion and poisoning of capitalism. Russian music can be rated as the tutor of C hina’s modern music. After the October Revolution, a large number of well-known musicians came to China to perform or teach there. The western music style they brought with were shock waves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They have cultivated outstanding talents and some of them became famous composers, like Nie Er, who produced our national anthem, March of the V olunteers, and Xian Xinghai, who created the Yellow River cantat a. That’s the time when Chinese music is branded with Soviet music ideas. One of the most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the truth is that words from Soviet songs start to appear in Chinese songs in a high frequency.Broadly speaking, Russia has been influencing China since early centuries. Similar to any crashes between two different cultures, from the start till the modern time, the communication of Russian nationality and Chinese nationality is accompanied with conflicts about diplomacy, economy, and even with military affairs. Nevertheless, the communication of cultures is never interrupted by all kind of political issues, relatively. Beautiful Russian folk songs are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and these songs are sang everywhere in China at the Sino Russian friendly period.Even today, the Russian music elements are widely applied by Chinese songs. If you still remember the non-mainsteam poet-musician, Pu Shu’s big break “Birchwood”which is recomposed from the Russian folk song “Hawthorns”. “The flowers” are often circulated in schools to give expressions to the feeling of parting at graduation seasons. Talking about Russian music elements, it is necessary to mention the musician, Li Jian. He is proficient in applying these Russian musical elements to his own music, like “Ten minutes for a lifetime”is highly recommended in music world.ConclusionThe ethnic Russian music plays a paramount role in the world’s musical culture. T he legend composers, like Tchaikovsky left us countless wonderful music pieces, and left classical music a revered status in the world music hall. Not only in artistic attainments, ethnic Russian music also contributed to our mental field. The optimistic and straightforward character of the Russian nationality as well as the long range of suffering from war contributes to their unique music style’s come into being. The ethnic songs widely circulated in Russia strongly encouraged the soldiers to fight for their homeland, kept the people persisting in struggling against the fascism. In addition to the inspiring patriotism, the ethnic Russian music is also prevailing in many other countries, for example, china in special time, are in a“Russia fever”.。
浅析俄罗斯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国的继承和传播摘要中国的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这个特殊的民族已经具备了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特质。
他们保留了本土俄罗斯民族喜爱音乐的特质,并将俄罗斯的音乐文化在中国继承并发扬光大。
本文从中国的俄罗斯民族中早期音乐的兴起、中国的俄罗斯民族中革命歌曲和歌剧的发展、中俄民族融合对中国的俄罗斯民族音乐的传播和中国的俄罗斯民族后裔对其音乐的传播四个方面来探讨下俄罗斯的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国俄罗斯族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俄罗斯民族音乐历史演变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俄罗斯民族曾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在我国境内的俄罗斯族就起源于俄国和前苏联的俄罗斯民族。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属于东斯拉夫人的一个族群,虽然并不是在中国的本土发展起来的民族,但经过长时间的融合,这个特殊的民族已经具备了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特质。
他们保留了本土俄罗斯民族喜爱音乐的特质,并继续在中国传播。
有人曾这样评价音乐与舞蹈对于俄罗斯人的重要性:他们将音乐和舞蹈视为生命。
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曾说过:“音乐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高雅。
”那么视音乐为生命的俄罗斯民族也深深的被音乐的高雅气韵感染着,无论是在假日庆典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音乐对于俄罗斯民族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即试从中国的俄罗斯民族中早期音乐的兴起、中国的俄罗斯民族中革命歌曲和歌剧的发展、中俄民族融合对中国的俄罗斯民族音乐的传播和中国的俄罗斯民族后裔对其音乐的传播四个方面对中国的俄罗斯民族的音乐历史的演变进行探讨,进而希望能对有关中国俄罗斯民族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和补充。
一、中国的俄罗斯民族中早期音乐的兴起根据相关研究的记录,十七世纪中期也就是我国的清朝顺治、康熙年间的时候,就有很多俄国的东正教传教士自西北的新疆和东北的黑龙江进入到了我国境内,此外还有一些被俘的俄国士兵,曾被收编入了八旗中的“镶黄旗”中。
他们就是现在中国俄罗斯民族的先辈,虽然这些俄国人很早就来到了我国,不过在当时由于政治体制因素影响,他们并没有形成自己的聚居地,而是在中国其他民族的包围中较为分散的分布着。
俄罗斯民族音乐发展继承和传播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浅谈俄罗斯民族音乐特征及对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启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各国民族音乐都有其特殊性,都在不同程度反映着其本民族的文化,体现了本民族人民的淳朴生活,反映了人民的心理状态,鼓舞着人民团结奋进,战胜困难。
俄罗斯民族音乐,以其独特性,在世界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上树起了不朽的丰碑,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俄罗斯民族音乐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一、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特征(一)悲剧性特征明显俄罗斯民族是一个悲剧性的民族,特殊的历史条件造就了其民族的悲剧性,这种悲剧性已经成为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特征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中能真切的感觉到这一点。
与柴科夫斯基处于同一时期的音乐家将俄罗斯音乐先驱者格林卡开创的民族音乐事业推上了新的高峰。
(二)强烈的反映出俄罗斯民族坚强、倔强、刚毅的民族性格俄国人爱国,他们十分注意发挥自己的民族特性。
他们家喻户晓的音乐,如《天鹅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等,俄国人那种特有的性格显露无疑。
在《伊万·苏萨宁》中作者格林卡采用了诸多合唱,其中“第一首合唱《我们的祖国》旋律坚定有力,气息宽广,民歌风味浓厚,具有史诗的气概,表现了俄罗斯民族淳朴而宽厚的性格特征。
(三)充分的体现了俄罗斯民族强烈的民族自觉民族自觉是指本民族的共同价值的认同,以及对本民族和在本民族基础上建立起的民族国家认同。
民族自觉也是一个民族历经沧桑屹立不倒的根本精神支柱。
俄罗斯人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高度自信,在他民族面前有以本民族为尊的优越感。
俄罗斯人民长久以来如此。
俄罗斯民族音乐不断唤醒人们内心的渴望。
尤其是战争中的歌曲是那么的令人振奋,《神圣的战争》中那种气壮山河似的豪情表现出俄国人坚强、有毅力、爱国、顽强的特点。
二、中国民族音乐的现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音乐源远流长,井且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积淀了各民族的艺术智慧和创造才能,可以说已经具备了鲜明的民族个性。
而且中国人民自古就有着交流融合的习惯、海纳百川的豁达和融会贯通的精神,在不断的交流和交融中,它们互相辉映,互相兑争,进而衍生、发展.但是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对于任何一种意识形态来说都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等因素对音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的传统音乐都无不与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五四”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的不彻底和建国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音乐的尴尬地位更是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经济唇齿相依的关系。
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各个领域都受到侵袭的同时文化侵袭也是一种必然,当然这种侵袭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一次契机。
然而那个时期文化思想领域里的否定思潮却高举国学之大旗对“新音乐”进行了全盘否定。
从历史的角度看可以说是“五四”运动的不彻底使得新音乐的发展也变得举步维艰或者说是似是而非(当然期间也不乏精品)解放以来至文化大革命这段时间从音乐发展的角度来说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积累阶段,“自力更生”、盲目排外的思想使得音乐的发展处于一种真空状态,在免遭“文化侵袭”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与外国文化进行交流的机会。
改革开放使以往的秩序结构、心理状态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虽然世界音乐文化和学术思潮蜂拥而至使国人显得有点措手不及,但是中华民族一直有着难能可贵的兼容品质,很快使白己从茫然中走了出来。
民族音乐以从善如流的态势发展的同时,也力图从全面的否定中达到新的肯定。
三、对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启示(一)民族音乐创作者应当关心祖国,心怀人民广大音乐人进行音乐创作时,必须关心祖国,热爱人民的人,作品要为人民而做,尤其是在商品经济社会,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很多民族音乐中充满了各种铜臭味,社会上的靡靡之音充斥着音乐人的灵魂。
作为民族音乐的创作人,应当是当之无愧的民族主义者,只有音乐能反映该民族人民的生活、文化、精神状态,能体现出民族的民族精神,那么这种音乐才能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才能创作出引起民族共鸣的作品。
(二)民族音乐教育者要把握好教学的内容教育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民族音乐教育关系到我国民族音乐的未来。
学习俄罗斯音乐的目的是学习俄罗斯民族音乐创作方法,为的是在创作我国的民族音乐时拓展更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为的是使我们的民族音乐保存传统风格的同时,又被世界音乐所接受和认可。
当前部分音乐教育者未能把传承中国音乐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因而对多数教育者来说,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阻隔和影响。
学习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同时,应当继承好中国民族音乐的精华,才能保持我们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才能把音乐真正作为传递我国文化的载体。
(三)施政者要充分挖掘我国音乐文化遗产丰富民族音乐艺术内容,改革民族乐器,改编民族器乐,就要培养民族音乐理论人才,培养民族音乐作曲家,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保证其健康的发展。
民族音乐要发展,只凭高水平的演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培养民族音乐听众,普及民族音乐文化,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环境。
使人民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以此提升人们的都市文化品位,最终使民族音乐文化在各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传播,民族音乐应让更多人接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只有这样,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才能得以存活、延续、创新、发展,才会有更强的艺术生命力。
作者:鲁圣博第2篇:浅析俄罗斯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国的继承和传播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俄罗斯民族曾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在我国境内的俄罗斯族就起源于俄国和前苏联的俄罗斯民族。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属于东斯拉夫人的一个族群,虽然并不是在中国的本土发展起来的民族,但经过长时间的融合,这个特殊的民族已经具备了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特质。
他们保留了本土俄罗斯民族喜爱音乐的特质,并继续在中国传播。
有人曾这样评价音乐与舞蹈对于俄罗斯人的重要性:他们将音乐和舞蹈视为生命。
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曾说过:“音乐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高雅。
”那么视音乐为生命的俄罗斯民族也深深的被音乐的高雅气韵感染着,无论是在假日庆典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音乐对于俄罗斯民族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即试从中国的俄罗斯民族中早期音乐的兴起、中国的俄罗斯民族中革命歌曲和歌剧的发展、中俄民族融合对中国的俄罗斯民族音乐的传播和中国的俄罗斯民族后裔对其音乐的传播四个方面对中国的俄罗斯民族的音乐历史的演变进行探讨,进而希望能对有关中国俄罗斯民族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和补充。
一、中国的俄罗斯民族中早期音乐的兴起根据相关研究的记录,十七世纪中期也就是我国的清朝顺治、康熙年间的时候,就有很多俄国的东正教传教士自西北的新疆和东北的黑龙江进入到了我国境内,此外还有一些被俘的俄国士兵,曾被收编入了八旗中的“镶黄旗”中。
他们就是现在中国俄罗斯民族的先辈,虽然这些俄国人很早就来到了我国,不过在当时由于政治体制因素影响,他们并没有形成自己的聚居地,而是在中国其他民族的包围中较为分散的分布着。
不过他们自身的一些民族性并没有消失,他们的音乐和舞蹈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后来,这些来自俄国的中国俄罗斯先民们在我国定居下来,在东北地区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村落,他们的音乐文化得以保留下来。
由于俄罗斯民族是东欧斯拉夫人的后裔,所以他们的音乐有着欧洲乐系的特征,中国的俄罗斯族也延续了欧洲乐系的传统,从中可以体会到他们的生活风貌,像《沙皇的新娘》这首歌,讲述的就是亲友们对即将出嫁的女孩的祝福,既有喜悦又有哀伤的情绪。
总览俄罗斯民族音乐可以将其分为两个类别: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并以独特、多变的民间音乐为主导。
俄罗斯是信奉东正教的国家,根据《呼伦贝尔志》的有关记录显示,来到中国的俄罗斯人在我国境内建立了许多教堂,并培养了大批的信徒。
在牧师的带领下,信徒们会定期的举行弥撒等各种宗教活动,在教堂内创建“圣歌”乐队演唱赞美诗,于是就衍生出了大量的宗教歌曲,上至老人下至孩童都会演唱,这些宗教歌曲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对于一个俄国家庭来说音乐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乐器是在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所以来到中国的俄国人也将他们喜爱的乐器带到了这里。
被称为“巴扬”的手风琴是典型的俄罗斯族民间乐器,大致分为纽扣式单风琴和双音手风琴两种不同的形式。
此外,常见的俄罗斯乐器还有吉他、三角琴和口琴等,几乎所有的俄罗斯男子都会演奏这些乐器,广为流传的俄罗斯民歌就是用它们演奏出的,《卡林努什卡》、《阿金诺奇卡》、《希比利央卡》、《不普利哈》等俄罗斯民间舞曲就是如此。
俄罗斯的乐器不但节奏明快、优美动听,而且携带方便很受人们的喜爱,使得其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也就为用其演奏的俄罗斯民间歌曲的广泛流传提供了契机。
二、中国的俄罗斯民族中革命歌曲和歌剧的发展在苏联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以后,一些旧时的俄国贵族、资本家和沙俄匪徒为了躲避苏联红军的打压,举家逃亡到了中国境内。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曾经指出,音乐能够将广大人民群众统一起来,好的音乐具有巨大的组织力量,可以使困境中的人们看到希望,并激励人们努力的去工作。
十月革命期间创作出的革命歌曲也开始在中国的俄罗斯族中流传开来,这些歌曲往往以一些旧民歌和外国歌曲作为基础,经过重新加工填词以后成了新的歌曲,以其易唱易学、朗朗上口的特点得到了许多进步青年的喜爱。
像《华沙革命歌》、《工人马赛曲》和《同志们,勇敢地前进》等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此外,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山楂树》、《再见吧妈妈》等苏联卫国战争时创作的歌曲也在中苏边境上流传较广。
这些俄国的原创革命歌曲,激起了俄国民众极大的革命热情,激励了众多的进步青年和反动派进行搏斗的决心,也对后来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十月革命前后,歌剧在欧洲颇为流行,受其影响在俄国歌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逃亡在中国的俄国贵族、资本家和“白匪”大都有良好的出身,有着较的文化素质。
来到中国以后,他们也将一些歌剧、舞剧和交响乐等高雅的音乐带到了中国,在中国的社交界传播着当时的流行歌剧,使得《奥涅金》、《雪姑娘》等剧目选段为中国人所接受。
三、中俄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国的俄罗斯音乐的传播“日下沿边华民,则剪发易服,纳俄妻而生子、生女者,不可胜数。
”这是赵春芳《边务报告书》中的一段记录,记述的正是当时在中俄边境的华工和闯关东者娶俄国妻子的事。
这些嫁给中国人的俄国妇女及其随行的亲属,来到中国后就成了中国境内的俄罗斯族人,在不断适应新生活的同时,她们也延续和传承着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和音乐,对于本民族音乐的热爱也并没有改变,更是把一些俄罗斯民间歌谣传给了自己的后代。
中俄民族融合对俄罗斯民族音乐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许多嫁到中国的俄罗斯族妇女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一些甚至是出身贵族的名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