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诊治原则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43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腹膜透析感染概述•腹膜透析感染的预防•腹膜透析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腹膜透析感染的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01腹膜透析感染概述腹膜透析感染是指在进行腹膜透析过程中,由于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腹膜及腹膜内组织感染性疾病。
定义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和性质,腹膜透析感染可分为腹腔感染、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和全身感染等。
分类定义与分类直接污染在进行腹膜透析时,如果操作不规范或使用不洁的器械、溶液等,可能导致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直接污染腹膜透析液,从而引发感染。
血行播散由于腹膜透析管插入血管,可能导致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通过血流进入腹膜,引发感染。
腹腔内感染患者原有腹腔内感染或手术引起的腹腔内感染,可能导致腹膜透析时感染的传播。
感染发生机制1感染对腹膜透析的影响23感染会导致腹膜炎症和水肿,降低腹膜的渗透性和透析效果。
降低透析效果感染会导致腹痛、发热等症状,增加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增加患者痛苦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控制,可能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加重病情02腹膜透析感染的预防03避免不必要的触摸在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触摸,以减少细菌的传播。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01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在腹膜透析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每次操作都进行严格的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02正确更换透析液遵循医生或护士的指导,正确地更换透析液,避免在更换过程中引起感染。
定期检查与监测定期检查透析液定期检查透析液,以确保其质量和清洁度。
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体温、血压、白细胞计数等,以监测是否有感染的迹象。
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查在怀疑有感染时,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查,以确定是否有细菌感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在腹膜透析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注意抗生素的副作用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观察其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诊疗规范腹膜透析(腹透)相关感染并发症包括腹透相关腹膜炎、出口处感染和隧道感染,其中后两者统称为导管相关感染。
以腹透相关腹膜炎为代表的腹透相关感染是腹透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也是造成腹透技术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1.1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诊断1.1.1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诊断标准腹透相关腹膜炎指患者在腹透治疗过程中由于接触污染、胃肠道炎症、导管相关感染及医源性操作等原因造成致病原侵入腹腔引起的腹腔内急性感染性炎症。
腹透患者具备以下3项中的2项或以上可诊断腹膜炎:1)腹痛、腹水浑浊,伴或不伴发热;2)透出液中白细胞计数>100×106/L,中性粒细胞比例>50%;3)透出液培养有病原微生物生长。
1.1.2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实验室检查(1)透出液标本的留取。
怀疑腹透患者发生腹膜炎时,应立即取透出液标本送检(以首袋出现浑浊的透出液为最佳)进行白细胞计数分类、革兰染色和微生物培养,留取过程中注意避免污染。
若不能立即送检,透出液袋应存放于冰箱中冷藏,而已行标本接种的血培养瓶应保存在室温或37℃。
如自动腹透(APD)患者就医时为干腹,需注入至少1L腹透液留腹1~2h再引流留取标本送检。
(2)透出液细胞分类计数。
透出液细胞分类计数中白细胞总数大于100×106/L、中性粒细胞比例大于50%,表明存在炎症,腹膜炎的可能性最大。
腹透液留腹时间较短的APD患者怀疑发生腹膜炎时,如果透出液中性粒细胞比例超过50%,即使白细胞总数少于100×106/L,仍需高度考虑发生腹透相关腹膜炎,应进一步完善检查以明确诊断。
(3)透出液涂片革兰染色。
透出液涂片革兰染色有助于判断致病原是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或酵母菌。
(4)透出液微生物培养。
微生物培养可明确腹透相关腹膜炎的致病原并指导抗生素选择。
培养的常规方法为将5~10ml透出液直接注入血培养瓶,该方法的培养阳性率应大于80%。
腹膜透析感染相关性腹膜炎第一部分腹透相关腹膜炎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原因评估一、腹透相关腹膜炎的定义和术语腹透相关腹膜炎的定义:腹透治疗过程中,由于污染、肠源性感染、导管感染及医源性操作等原因,造成致病原侵入腹腔,导致的腹腔内急性感染性炎症。
再发(recurrent) :±一次腹膜炎治疗完成后4周内再次发生,但致病菌不同。
复发(relapsing):上一次腹膜炎治疗完成后4周内再次发生,致病菌相同,或是培养阴性的腹膜炎。
重现(repeat) :±一次腹膜炎发作治疗完成后4周后再次发生,致病菌相同。
难治腹膜炎(refractory):规范的抗生素治疗5 d后,症状无改善且透出液未转清亮。
导管相关腹膜炎(catheter -related peritonitis):腹膜炎与出口处或隧道感染同时发生,致病菌相同或其中一处培养阴性。
二、腹透相关腹膜炎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腹透相关腹膜炎的常见临床表现为腹透透出液浑浊、腹痛、伴或不伴发热,腹部压痛和反跳痛。
老年患者可仅表现为腹透透出液浑浊和低血压,而腹痛和腹部体征(压痛及反跳痛)不突出。
严重的腹膜炎患者可出现高热、血白细胞显著升高以及低血压或血压值较基础血压明显下降等脓毒血症或感染性休克的表现。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对临床疑诊为腹透相关腹膜炎的患者应立即完善相关检查。
透出液白细胞计数、分类以及微生物培养对于腹透相关腹膜炎的诊断尤为重要。
透出液标本的留取:腹透患者透出液浑浊或腹痛,首先应考虑患者是否发生腹透相关腹膜炎,应及时留取第1袋浑浊透出液并在6 h内送检,包括白细胞计数和分类、革兰染色及病原学培养。
尽量避免留取标本前使用抗生素。
留取过程中注意避免污染。
若不能立即送检,应将待检透出液存放于4℃冰箱中冷藏,已接种的培养标本应保存在室温或放置于37℃中进行孵育。
如患者就医时为干腹,或未能及时留取第1袋浑浊透析液时,需注入1 L透出液至少留腹1 ~2h,再引流留取标本送检。
腹膜透析腹膜炎治愈标准
腹膜透析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治疗方法,但是在进行腹膜透析过程中,患者有时会出现腹膜炎的情况。
腹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
治愈腹膜炎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控制感染,治疗腹膜炎的首要任务是控制感染。
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来消灭病原体,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直至病原体完全清除。
2. 疼痛缓解,腹膜炎常伴有腹痛等症状,需要给予相应的止痛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3. 控制炎症,炎症是腹膜炎的主要表现之一,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控制炎症反应,通常包括应用类固醇等药物。
4. 腹膜透析的调整,对于腹膜透析患者来说,需要根据腹膜炎的情况,调整腹膜透析方案,可能需要暂停腹膜透析或者调整透析液的成分和透析频率。
5. 饮。
腹膜透析管相关性感染的常见问题腹膜透析管相关感染是腹膜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透析效果。
本文将讨论腹膜透析管相关感染的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
1. 什么是腹膜透析管相关感染?腹膜透析管相关感染是指在腹膜透析管插入体内的过程中,细菌或真菌侵入体内,引起感染和炎症反应。
常见症状包括红肿、疼痛、渗液或脓液从插管口处流出等。
2. 腹膜透析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如何?根据研究报告,腹膜透析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约为0.5-2.0/1000人天。
尽管这一比率相对较低,但由于腹膜透析患者需要长期依赖透析治疗,即使发生一次感染也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透析效果产生很大影响。
3. 腹膜透析管相关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是哪些?常见的病原体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肠道革兰阴性菌等。
葡萄球菌感染是最常见的,并且可能导致血流感染。
4. 腹膜透析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腹膜透析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插管技术不当、感染预防措施不完善、长期透析时间、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慢性肝病等。
5. 如何预防腹膜透析管相关感染?预防腹膜透析管相关感染的措施包括:遵守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保持透析液的清洁、保持透析管道的通畅、定期更换透析管等。
此外,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充足的营养和免疫功能。
6. 如何处理已发生的腹膜透析管相关感染?治疗腹膜透析管相关感染的方法包括:使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感染、对症治疗红肿、疼痛等症状、必要时更换透析管等。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 腹膜透析管相关感染的并发症有哪些?腹膜透析管相关感染的并发症包括:腹膜炎、腹膜破裂、脓肿形成、腹膜囊肿等。
严重情况下,感染还可能导致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8. 如何评估腹膜透析管相关感染的严重程度?评估腹膜透析管相关感染的严重程度可通过检查患者的体征、实验室指标以及影像学检查。
常见的评估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培养和腹部超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