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苏科版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242.00 KB
- 文档页数:4
初三物理总复习提纲(九年级上)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其五要素:支点:杠杆绕着其的点;用字母O表示;动力:使杠杆的力;用字母F1表示;阻力: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动力臂:从支点到的垂直距离;用字母L1表示;阻力臂:从支点到的垂直距离;用字母L2表示;2.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我们就说处于平衡状态。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做三次实验是为了寻找杠杆平衡的普遍规律。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当时;使用杠杆是费力的;下列提供的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只填序号);使用费力杠杆的优点是。
属于省力杠杆。
属于等臂杠杆的是。
(A)撬棒(B)抽水机手柄(C)独轮车(D)钢丝钳(E)开汽水的起子(F)镊子(G)理发剪刀(H)道钉撬(I)缝纫机踏板(J)天平(K)钓鱼杆(L)定滑轮(M)铡刀(N)剪铁皮的剪刀(O)筷子3.省力杠杆一定是动力臂_____阻力臂的杠杆;当动力臂为阻力臂的5倍时;杠杆平衡后动力是阻力的_____倍;杠杆转动时动力移动距离是阻力作用点移动距离的_____倍4.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但可以改变;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但不能改变。
5.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叫;使用它吊重物时;既能;又可以改变;若不计动滑轮自重及摩擦;动滑轮由几股绳子承担;所用的力就是;若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为n;物重为G;则所用的力F可写成公式。
6.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一是物体要受到;二是物体要在上通过一定的。
公式:W=Fs。
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 J7.功率是表示的物理量;物体在所做的功叫功率;公式为。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其他单位之间换算关系为:1kW=103W 1MW=106W 某机器的功率为1.25KW;则表示。
8.在物理学中将功与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其表达式为。
因为摩擦、机械自重不可避免;所以功总是存在的;因此;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是 100%。
期中复习练习(八)班级姓名1、一均匀木板AB,B端固定在墙壁的转轴上,木板可在竖直面内转动,木板下垫了块C,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如图所示,现在水平力F将C由A向B匀速推动过程中,推力F将()A. 大小不变B. 逐渐增大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2、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一小球由A点以速度ν沿轨道滚下,经另一侧等高点B后到达最高点C.下列关于小球滚动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 整个过程只有重力在对小球做功B. 小球在A、B两点具有的动能相同C. 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νA>νB>νCD. 小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等于它在C点具有的重力势能3、下列四幅海陆风示意图,正确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4、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当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在0~1s内,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______N;在2~3s内,拉力F做的功等于______J。
5、把凉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所示,且牛奶的质量与热水相同。
(1)其中______(选填“甲”或“乙”)代表牛奶温度变化的图象。
(2)若忽略热量向空气的散失,从图象可以发现,甲的比热容比乙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
(3)如图2所示,是A、B两种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与其质量m的关系图,从图中可看出A燃料的热值______B燃料的热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在标准大气压下,若一定质量的B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4.9×106J,其中有60%的热量被质量为10kg、初始温度为38℃的水吸收,C水=4.2×103J/(kg•℃),则水的温度将升高______℃。
初三期中复习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堪崩钳B.剪刀C.筷子第I题图2.热水和冷水混合时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停止时,热水和冷水具有相同的A.温度B.内能C.热量D.温度差3.四口之家单独使用不同种类的燃料时的平均月消耗量分别是:木柴约为200kg,烟煤约为80kg,天然气约为28kg,煤气约为60kg…这四种燃料中热值最高的是A.煤气B.天然气C.烟煤D.木柴4.图中的四个电路中与右边实物图对应的是5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汽车的速度,这是为了A,增大动能B,增大势能C.增大惯性 D.减小阻力6某个四冲程的内燃机飞轮的转速是1200r/min,它在每秒内对外做功的次数是A, 1200 次B. 40 次 C. 20 次D. 10 次7如图所示,一根尺子,在中点支起,两边挂上秩码,恰好平衡。
在下列情况中,仍能保持平衡的是「| I I ] IA.左右两边磋码组各向内移动一格& ▲XB.左右两边石去码组各减少一只石去码C.左右两边砥码组各减少一半磋码占VD.左右两边磋码组各向外移动一格Q8下列关于机械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球匀速上升时,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人造地球卫星在远地点时,势能最大,动能为零C.两辆汽车运动速度相同,具有的动能一定相等D.匀速前进的洒水车,在洒水的过程中,它的动能减小9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各种机械,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从轮船、火车,到拖拉机、摩托车等,它们的动力大都来源于内燃机。
它们虽然在构造上略有差异,但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
下面对内燃机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内燃机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B.内燃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C.内燃机靠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做功D.内燃机排出的废气带走了大量的能量,因此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11、 2005年10月12日09: 00,举世瞩目的“神舟六号”飞船搭载着费俊龙、聂海胜 两位航天员飞向了太空,神六飞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稳步迈人了太空时代。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初三物理期中复习提纲[1]〕一、密度(ρ):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 m / V变形m为物体质量,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v为物体体积,主单位cm3 m33、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 kg/m3 常用单位g/cm3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二、速度(v):1、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计算公式:υ= S / t变形 S= υ t;t = S/υS为物体所走的路程,常用单位为km m;t为物体所用的时间,常用单位为s h3、单位:国际单位制: m/s 常用单位 km/h 换算:1m/s=3.6km/h 。
三、重力(G):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2、计算公式:G=mgm为物理的质量;g为重力系数, g=9.8N/kg,粗略计算的时候g=10N/kg3、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4、合力 F = F1 - F2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四、杠杆原理1、定义: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 / F2=L2 / L1其中F1为使杠杆转动的力,即动力;l1为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动力臂;F2为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阻力;l2为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阻力臂3、滑轮组 F = G / nF =(G动 + G物)/ nS = nh (υF = nυG) 理想滑轮组忽略轮轴间的摩擦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4、斜面公式 F L = G h 适用于光滑斜面五、压强(P):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苏科版初三上册物理复习提纲②柴油机工作过程: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①汽油机的气缸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的气缸顶部是喷油嘴。
②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空气。
③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柴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④柴油机比汽油及效率高,比较经济,但笨重。
⑤汽油机和柴油机在运转之前都要靠外力辅助启动。
4、热值燃料燃烧,使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用符号q表示。
单位:固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气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立方米(J/m3)。
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
公式:、①Q=qm m=Q q q=Q mQ——放出的热量——焦耳(J);q——热值——焦耳每千克(J/kg);m——燃料质量——千克(kg)。
②Q=qV V=Q q q=Q VQ——放出的热量——焦耳(J);q——热值——焦耳每立方米(J/m3);V——燃料体积——立方米(m3)。
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煤气的热值是3.9×107J/m3,它表示:1m3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107J。
第三节:热机效率影响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一是燃料很难完全燃烧,二是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很多,只有一小部分被有效利用。
有效利用燃料的一些方法:把煤磨成粉末状、用空气吹进炉膛(提高燃烧的完全程度);以较强的气流,将煤粉在炉膛里吹起来燃烧(减少烟气带走的热量)。
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与热机的功率无关。
公式:Q总=Q有用η Q有用= Q总η由于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总有能量损失,所以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
期中复习提纲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一、杠杆(作图)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方向判断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PS:分析:P3 螺丝刀撬图钉、P8羊角锤。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 F2L2)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举例)(例题讲解、解题格式注意)——P8 Q2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
——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两种绳子绕法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G+G动)/n 不计摩擦时使用n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S=nh;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例题)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公式:W=FS单位:J)四、功率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P=W/t单位:W五、机械效率(实验)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为达到目的不需要做但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为达到目的实际做的功W总= W有+W额。
(有用功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小于百分之一百)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η= W有/ W总=(Gh/FS)*100%=(G/nF)*100%。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五篇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滑轮1、竖直提升重物的典型例题例1、在小型建筑工地,常用简易的起重设备竖直吊运建筑材料,其工作原理相当于如图所示的滑轮组。
某次将总重G为4000N的砖块匀速吊运到高为10m的楼上,用时40s,卷扬机提供的拉力F为2500N。
求在此过程中:(1)有用功;(2)拉力F的功和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难点突破:所谓“有用功”,就是“对我们有用的功”。
在利用定滑轮、动滑轮、或者滑轮组沿竖直方向提升重物这时时,我们的目的都是让重物升到我们所需度。
所以有用功就应是滑轮钩克服物体重力向上拉物体的力和物体在此力作用下升高的斜度的乘积。
根据二力平衡知识,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我们(滑轮钩)克服物体重力向上四对拉物体的力应是一对平衡力。
再根据功的定义,功“等于作用在物体距离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用通过的上用的乘积”,所以,此时克服物体重力做的有用功就是“物重乘积重物上升高度”,即W有用=G物h物。
而我们做的总功就绳子力作用在绳子自由后端是和应自由端宽带距离的乘积。
即W总=F绳S绳。
机械效率η=W有/W总=G物h 物/F绳S绳。
在动滑轮和滑轮组中,我们要注意S绳=nh物。
通过读题,我们可以知道:G物=4000N,h物=10m,t=40s,F 绳=2500N。
另外,从图上我们还可知,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n=2。
正确解法:(1)W有=G物h物=4000×10J=4×104J;(2)W总=F绳S绳=F×2h物=2500×2×10J=5×104J,P=W/t=5×104J/40s=1.25×103W;(3)η=W有/W总=4×104J/5×104J=80%。
2、水平拉动重物的典型例题例2、小勇球体用右上图所示滑轮组拉着物体匀速前进了0.2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m。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苏科版2016[1]〕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1、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一) 简单机械1.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 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 1)(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 2)(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 1)(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 2)3. 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 1L 1=F 2L 2 或写成2112L L F F 。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 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 1>L 2,平衡时F 1<F 2。
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
(如铁匠剪刀,铡刀,起子)(2)费力杠杆:L 1<L 2,平衡时F 1>F 2。
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 1=L 2,平衡时F 1=F 2。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5. 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6. 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7.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即: F= 1 n (G 物+G 动)8.距离关系:S=nS 0S-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S 0-重物移动的距离;n-绕过动滑轮和系在动滑轮轴框上的绳子的股数(二) 机械功和机械能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物体受到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 功的定义: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3. 功的公式:功=力×距离;W=Fs ;单位:W →焦;F →牛顿;s →米。
1焦=1牛·米.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期中复习提纲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作图)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方向判断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PS:分析:P3 螺丝刀撬图钉、P8羊角锤。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 F2L2)
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举例)
(例题讲解、解题格式注意)——P8 Q2
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
——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
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两种绳子绕法
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G+G动)/n 不计摩擦时使用n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S=nh;
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例题)
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公式:W=FS单位:J)
四、功率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P=W/t单位:W
五、机械效率(实验)
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为达到目的不需要做但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为达到目的实际做的功W总= W有+W额。
(有用功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小于百分之一百)
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η= W有/ W总=(Gh/FS)*100%=(G/nF)*100%。
(通用)
机械效率:η=G/(G+G动);(不计摩擦);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
一、动能、势能、机械能
动能:运动着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这种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物体的动能越大,它对其他物体所做的功就越多。
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实验)
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弹性势能。
被举高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重力势能。
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其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实验)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PS: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且动能和势能能够相互转化。
)
二、内能、热传递
内能:与热运动有关的能量。
(汽油燃烧所释放的能量、天然气燃烧放热、物体摩擦发热)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物体内所以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称为内能。
由于一切物体内分子的热运动永不停息,因此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分子运动越剧烈,动能就越大,所以,当物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的总和就增加。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条件:有温差;
实质:内能的转移;
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
(焦耳)
三、物质的比热容:(九年级上册)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与其性质有关——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相同,不同的不同。
3、单位:焦/(千克·摄氏度)。
4、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过程中,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大、温度变化越大,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温度升高时:Q吸=cm(t-t0) 温度下降时:Q放=cm(t0-t) 实验
四、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热传递)
2、热机(热力发动机)—一种将内能(燃料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3、汽油机工作循环:——可对比柴油机。
吸气冲程(进气口打开、活塞向下运动)——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变为内能、活塞向上运动)——做功冲程(内能转变为机械能、活塞达到顶端而后推动活塞向下运动、燃气对外做功的过程)——排气冲程(出气口打开、活塞向上运动)。
注意:冲程是指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
曲轴旋转2圈,活塞往复2次,四冲程,对外做功一次。
五、燃料的热值:
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般是不同的。
1、燃料的热值: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单位:q(J/Kg)Q放=mq 实验
第十三章电路初探
一、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1、用电器:是利用电能进行工作的装置——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电源:持续供电的装置——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直流电源:电池(正级流向负极)& 交流电源:220V 家庭电路。
3、电路:
活动:连接一个电路,使小电灯亮起来
器材:电池(直流电源)、小电灯、灯座、开关、导线。
连接电路:注意事项——
①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
②用导线连接电路元件时,要将导线的两端接在电池盒、灯座、开关的接线柱上,并顺时针旋紧,以保证接触良好。
③连接电池的两极的导线决不允许以任何方式直接相连,以免造成短路,损坏电源。
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
通路:在小电灯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中有电流流过,使电灯发光。
断路:断开开关,电路中没有电流,电灯熄灭。
4、电路图:熟知电路元件及其符号。
二、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画图)
1、串联: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方式。
——串联电路:①只有一条电流路径;②各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
③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2、并联: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的方式。
——并联电路:①有多条电流路径;②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③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
三、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强度:表示电流的大小I,单位:安培A——电流表测量大小。
P68
2、电流表使用注意事项:“二要二不一试触”
①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零,如有偏差,要用螺丝刀旋转表盘上的调零螺丝,将指针调零。
②必须要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0.6或3的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在“—”流出。
③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接到电源的两极。
④被测电流的大小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⑤在使用双量程电流表时,一般先试用大量程,如电流表示数载小量程范围内,再改用小量程,这样读数更为精确。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四、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
1、电压:电路中有电流的形成是由于电路两端存在着电压,电源的作用就是维持正负极间有一定的电压U 单位:伏特V。
(干电池:1.5V)
2、电压表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零,如有偏差,要用螺丝刀旋转表盘上的调零螺丝,将指针调零。
②必须要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0.6或3的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在“—”流出。
③在使用双量程电流表时,一般先试用大量程,如电流表示数载小量程范围内,再改用小量程,这样读数更为精确。
与电流表有一点不同:可以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接到电路中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
在串联电路中,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在并联电路中,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公式汇总:
杠杆:F1L1= F2L2 ;
滑轮组:F=(G+G动)/n ;不计摩擦时使用;n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S=nh;
功:W=FS;
功率:P=W/t;
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η= W有/ W总=(Gh/FS)*100%=(G/nF)*100%;(通用)
η=G/(G+G动);(不计摩擦);
物质的比热容:Q=cmΔt;
燃料的热值:Q=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