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古诗两首》(《春雨》《春晓》)教学设计-语文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9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古诗两首》(春雨、春晓)教学设计三【教学目标】1.了解并背诵《古诗两首》中的春雨、春晓;2.学习古诗的语言表达和意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4.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春天的向往。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语言表达和意境;2.帮助学生背诵古诗,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让学生喜欢上古诗,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对于自然的向往。
【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古诗,重点讲解古诗中的语言表达和意境,并带领学生一起朗诵古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课堂营造成一个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由点及面感受古诗的魅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春天”,并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说出他们对春天的憧憬和向往,引导学生进入到本次课的主题。
二、学习古诗《春雨》(3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春雨》古诗,并让学生欣赏《春雨》的视频,了解《春雨》的意境和语言表达,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到古诗的美。
2.讲解《春雨》古诗的表现手法和语言表达,针对《春雨》中的美妙意境和言语表达让学生感性的理解古诗,做到内心感受与语言表达的统一。
3.通过小组活动或班级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朗读、模仿古诗中的语言表达和遣辞,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教师在黑板上按照《春雨》的内容,让学生填写古诗的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古诗的印象,并巩固对于学习成果的掌握。
三、学习古诗《春晓》(3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春晓》古诗,并让学生欣赏《春晓》的视频,了解《春晓》的意境和语言表达,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到古诗的美。
2.讲解《春晓》古诗的表现手法和语言表达,针对《春晓》中的美妙意境和言语表达让学生感性的理解古诗,做到内心感受与语言表达的统一。
3.通过小组活动或班级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朗读、模仿古诗中的语言表达和遣辞,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春雨》和《春晓》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春雨》和《春晓》,使学生了解和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如“春雨”、“春晓”、“花朵”、“草地”等。
3.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课文翻译。
4.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春雨》和《春晓》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关键词汇的学习和运用。
3. 课文的朗读和翻译。
4. 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和学习。
三、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通过朗读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春天的美好。
2. 词汇学习:通过实例和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
3. 朗读和翻译:通过分组朗读和翻译练习,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翻译能力。
4. 传统文化介绍: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介绍中国的传统春天的习俗和文化,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情况。
2. 词汇运用:通过学生的练习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他们对于课文中的关键词汇的掌握程度。
3. 朗读和翻译:通过学生的朗读和翻译练习,评估他们的朗读能力和翻译能力。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春雨》和《春晓》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词汇卡片和学习材料。
4. 分组讨论和活动所需的小组材料。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春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朗读《春雨》和《春晓》,并回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
3. 词汇学习:提取课文中的关键词汇,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4. 课文翻译:分组进行课文翻译练习,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理解能力。
5. 传统文化介绍:介绍中国的传统春天的习俗和文化,如赏花、踏青等,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古诗两首》(春雨、春晓)教学设计二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古诗两首》(春雨、春晓)。
教学目标•能够朗读《春雨》和《春晓》两首古诗。
•能够理解古诗中所表达的意义。
•发现古诗中的美。
教学重难点•掌握《春雨》的朗读和理解。
•掌握《春晓》的朗读和理解。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春天的雨景,一张是春天的早晨景象,让学生围绕这两张图片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春天场景,并从中引出《春雨》和《春晓》两首古诗。
学习与理解(20分钟)1.学习《春雨》教师朗读《春雨》一遍,然后让学生跟读几遍,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让古诗的美妙之处展现。
接着,教师给学生解释诗句中的一些生字以及生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最后,教师让学生自己读,感受古诗中的诗意和美。
2.学习《春晓》教师朗读《春晓》一遍,然后让学生跟读几遍,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让古诗的美妙之处展现。
接着,教师给学生解释诗句中的一些生字以及生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最后,教师让学生自己读,感受古诗中的诗意和美。
分组练习(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自己练读古诗,并选择一位代表站在班前朗读。
教师在朗读结束后,让学生选出其中最好的朗读者并给予表扬。
创作(15分钟)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再为《春雨》或者《春晓》一首古诗写一些韵文,可以是自己发挥,也可以是对古诗中某个词语或者句子的联想。
然后让他们分别进行朗读,表现居然优美的创作。
总结(10分钟)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强调美的感受和美的表达方式,同时让学生对今天学习到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教学评价通过以上教学,教师可以简单评估学生掌握《春雨》和《春晓》两首古诗的程度,尤其是朗读能力和对古诗中意义的理解。
此外,在创作环节中,教师也可以评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课后作业也是一种评价学生复习古诗的方式。
《春雨》和《春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雨》和《春晓》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主题和意境,领会诗人对春天的描绘和赞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两首古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会通过古诗中的关键词语来感受和想象春天的景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感受春天的美好,学会珍惜和欣赏自然景观。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 理解两首古诗的主题和意境。
3. 分析两首古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关键字词。
2. 体会诗人对春天的描绘和赞美。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春雨》和《春晓》两首古诗的文本。
2.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多媒体素材,用于展示春天的景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多媒体素材,展示春天的景象,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 新课展示:(1)介绍诗人孟浩然及其作品《春晓》。
(2)展示《春晓》文本,引导学生朗读并理解诗意。
(3)介绍诗人杜甫及其作品《春雨》。
(4)展示《春雨》文本,引导学生朗读并理解诗意。
3. 分析与讨论:(1)引导学生分析两首古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讨论两首古诗的主题和意境。
4. 应用与拓展:(1)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两首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2)引导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春天气息的诗歌或画作。
5. 总结与反思:(1)总结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反思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是否有变化。
6.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他们对两首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七、板书设计:《春雨》和《春晓》1. 相同点:描绘春天的景象赞美春天的美好2. 不同点:《春晓》:写春天的早晨,强调春天的宁静和生机;《春雨》:写春天的细雨,强调春雨的滋润和生机。
《古诗两首》之《春晓》教学设计(8篇)以下是漂亮的编辑为大伙儿整理的《古诗两首》之《春晓》教学设计(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两首》之《春晓》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设计思路: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
《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教学这两首古诗时,没有逐字逐句教学生诗句的意思,而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了解诗意大略,以赏析的角度教会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
教学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板书设计:古诗两首咏柳春日碧玉妆成一树高,胜日寻芳似水滨,万条垂下绿丝绦。
无边光景一时新。
不知细叶谁裁出,等闲识得东风面,二月春风似剪刀。
万紫千红总是春。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指名学生背诵。
二、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1、学生认读诗歌《咏柳》。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读注释,同桌互相交流。
《古诗两首》(《春雨》《春晓》)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初步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现在正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古代诗人为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写的两首诗。
(板书:古诗两首)二、教学《春雨》1.板书诗题:春雨2.解题: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节选其中的前四句,说的是春雨的特点。
3.教师范读一遍,领读两遍。
4.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说出春雨细密、滋润万物、催开百花等特点。
诗人是怎样来写这春雨的呢?(2)指名读诗句。
(3)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乃:共两画,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
这里乃是就的意思。
随:左右结构,右部先写有,再写l。
随是跟从的意思。
润:左右结构,右部先写门,再写王。
润是加水分,使东西不干枯的意思。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说生字的笔画或结构,讲生字的意思。
(4)分句讲读。
①指名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②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春雨像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一到,它就下起来了)想一想:为什么诗人说它是好雨呢?(因为春天庄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诗人说春雨是好雨)对,这两句诗赞美了春雨来得及时。
③齐读这两句诗。
④指名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⑤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潜入?(潜入就是在人不知不觉中透进去)那么随风潜入夜该怎么解释?(夜间,好雨随着风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透进万物的内部)润物细无声是什么意思?(春雨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谁能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解释一下?(春雨是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洒落,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你说得真好!春雨做了好事却不声不响,怎么不是好雨呀!⑥齐读这两句诗。
5.总结。
这四句诗赞美了春雨及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古诗两首》(春雨、春晓)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朗读《春雨》和《春晓》两篇诗歌。
2.能够根据诗歌内容,理解并描述春雨和春日的景象和气息。
3.能够理解并复述诗歌中的“春雨润物,春晓风暖”等表达春天美好的句子。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春雨》和《春晓》的基本知识。
2.能够理解和把握两篇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3.掌握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课件和课件笔记(课件中包括相关的图片和课文内容,课件笔记用于上课注释和整理)。
2.诗歌朗诵和演讲。
3.相关的音频录制或演示。
4.纸张和笔。
四、教学流程1.课前准备(10分钟)老师在课前给学生安排课前作业,让学生先自己阅读一遍课文,理解诗歌内容和意境。
同时老师按照教案准备好学生的书本,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音频、图片等。
2.导入(5分钟)从学生的阅读感受出发,老师可以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和音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这些故事和音乐一步步导入。
3.新课教学(30分钟)1.【步骤一】放音乐,先让学生听到《春雨》的音乐,感受春雨的气息和亲切感,让他们爱上这首诗。
2.【步骤二】学习《春雨》。
老师用朗读的方式将《春雨》诵读一遍,提醒学生注意诗歌的语言和内容,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其内容特点和重要部分,在此过程中提问、交流和追问,让学生逐步理解诗歌内容和重要的感受。
3.【步骤三】学习《春晓》。
类似于《春雨》的学习方式,老师在诵读诗歌一遍后,着重向学生介绍春晓的主要意义和底线,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蕴含的情感,让学生准确表达和借鉴。
4.课后巩固(15分钟)1.教师可以让学生花几分钟时间自己阅读一遍春雨和春晓的诗歌,来再次理解所学的内容。
2.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部分,比如“春雨润物,春晓风暖”等表达春天美好意象的句子进行解释和阐述,通过互相交流来加深学生们对两首诗歌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我发现只有在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时,才能充分吸收其讯息和寓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朗诵、课间问答、演示和交流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春雨》和《春晓》两篇诗歌的情感表达和主题,对于学生来说可以从中获得对春天的情感和美好体验,来培养学生们的情感和表达能力。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春雨》《春晓》)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古诗 春雨》 春晓》,培养学生对春天的感知能力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互助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 春雨》 春晓》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掌握古诗中的生字词和词语搭配。
教学准备:1. 课文 春雨》 春晓》的教材和课件。
2. 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3. 学生的课本和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景象,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春天的特点和他们对春天的感受。
二、学习古诗 春雨》1. 教师朗读古诗 春雨》,让学生跟读。
2. 分析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思。
3. 教师解释生字词和词语搭配,让学生理解古诗的语言特点。
4. 学生分组朗读古诗,互相帮助纠正发音和语调。
三、学习古诗 春晓》1. 教师朗读古诗 春晓》,让学生跟读。
2. 分析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思。
3. 教师解释生字词和词语搭配,让学生理解古诗的语言特点。
4. 学生分组朗读古诗,互相帮助纠正发音和语调。
四、巩固练习1. 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对古诗的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
2.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互相帮助纠正错误。
五、拓展延伸1. 学生自由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小诗,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小诗作品,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表达能力。
六、总结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古诗》《春雨》《春晓》教学设计《古诗两首》《春雨》《春晓》教学设计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古诗两首》《春雨》《春晓》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两首》《春雨》《春晓》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初步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现在正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古代诗人为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写的两首诗。
(板书:古诗两首)二、教学《春雨》1、板书诗题:春雨2、解题: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节选其中的前四句,说的是春雨的特点。
3、教师范读一遍,领读两遍。
4、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说出春雨细密、滋润万物、催开百花等特点。
诗人是怎样来写这春雨的呢?(2)指名读诗句。
(3)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乃:共两画,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
这里乃是就的意思。
随:左右结构,右部先写有,再写l。
随是跟从的意思。
润:左右结构,右部先写门,再写王。
润是加水分,使东西不干枯的意思。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说生字的'笔画或结构,讲生字的意思。
(4)分句讲读。
①指名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②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春雨像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一到,它就下起来了)想一想:为什么诗人说它是好雨呢?(因为春天庄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诗人说春雨是好雨)对,这两句诗赞美了春雨来得及时。
③齐读这两句诗。
④指名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⑤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潜入?(潜入就是在人不知不觉中透进去)那么随风潜入夜该怎么解释?(夜间,好雨随着风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透进万物的内部)润物细无声是什么意思?(春雨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谁能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解释一下?(春雨是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洒落,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你说得真好!春雨做了好事却不声不响,怎么不是好雨呀!⑥齐读这两句诗。
《古诗两首》(《春雨》《春晓》)教学设计
. . m 《古诗两首》(《春雨》《春晓》)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20
《古诗两首》(《春雨》《春晓》)教学设计
转载自武夷山市岚谷中心小学网站
【感谢您浏览!您可以搜索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m】
[教学要求]
1.学会本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文。
3.初步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时。
第一时
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现在正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
今天我们要学的文就是古代诗人为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写的两首诗。
(板书:古诗两首)
二、教学《春雨》
1.板书诗题:春雨
2.解题: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节选其中的前四句,说的是春雨的特点。
3.教师范读一遍,领读两遍。
4.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说出春雨细密、滋润万物、催开百花等特点。
诗人是怎样来写这春雨的呢?
(2)指名读诗句。
(3)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乃:共两画,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
这里乃是就的意思。
随:左右结构,右部先写有,再写l。
随是跟从的意思。
润:左右结构,右部先写门,再写王。
润是加水分,使东西不干枯的意思。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说生字的笔画或结构,讲生字的意思。
(4)分句讲读。
①指名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②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春雨像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一
到,它就下起来了)想一想:为什么诗人说它是好雨呢?(因为
春天庄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诗人说春雨是好雨)对,这两句诗赞美了春雨来得及时。
③齐读这两句诗。
④指名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⑤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潜入?(潜入就是在人不知不觉
中透进去)那么随风潜入夜该怎么解释?(夜间,好雨随着风在
人们不知不觉中透进万物的内部)润物细无声是什么意思?
(春雨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谁能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解释一下? (春雨是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洒落,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你说得真好!春雨做了好事却不声不响,怎么不是好雨呀!
⑥齐读这两句诗。
.总结。
这四句诗赞美了春雨及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6.朗读指导。
(1)掌握节奏、韵律(加点的是韵脚字)。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2)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好,是全诗的中心,其他都是围绕好来写的,是春雨好的表现。
知,表现春雨善解人意。
当……乃……强调春雨好在下得及时。
潜、细、无,强调春雨的美好品格。
(3)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4)学生自练。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7.描红指导。
(1)提示描红生字的注意点:
(2)学生自练描红乃、随、润3个生字。
三、布置作业
1.朗读《春雨》,熟读背诵。
2。
抄写春雨、时节各两遍。
第二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春雨》。
2.默写春雨、时节两个词语。
二、教学《春晓》
1.板书诗题:春晓
2.解题: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孟浩然写的。
晓xi三拼音,左右结构,左部是日字旁,右部是尧,上面没有点。
诗题里的晓是早晨的意思。
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3.教师范读,领读一遍。
4.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画面上是个什么人?她左手在拉起什么?她看到室外有哪些景物?(画面上是个古代女子,她左手拉起帘子,看到室外有桃花、小鸟和芭蕉等景物)
(2)指名读四句诗。
‘
(3)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生字的结构,讲生字的意思。
(4)分句讲读。
①指名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②谁能说说春眠不觉晓的晓是什么意思?(春眠不觉晓的晓是天亮的意思)为什么这个晓和春晓的晓意思不同呢?(因为联系全句的意思,说成春天睡眠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才好讲,说成不知不觉就到早晨了不大
好讲)对,你能联系全句的意思来解释晓字的意思,讲得合理,对头,很好!那么处处闻啼鸟该怎么解释呢?(处处闻啼鸟就是到处听到鸟叫声的意思)那么诗人为什么不写成处处闻鸟啼呢?(自答:写诗是要押韵的,这首诗押的是a韵,所以要把鸟字放在句末)
③谁能补充一些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春天气候暖和了,夜里睡得香,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
醒来时只听到外边一片清脆的鸟叫声)想一想:这春天的早晨多么美好!
()齐读这两句诗。
(6)指名读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这两句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写的是昨天夜里的事)
昨天夜里听到什么?想到什么?(昨天夜里听到刮风下雨的声
音,想到这样风吹雨打,花儿不知落下了多少)请连起来说一说。
(想起夜里曾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花儿被吹打得落下了多少)再想一想:花儿落了,春天即将离去,这春光多么可贵,多么值得珍惜呀!
(8)齐读这两句诗。
.总结。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一个雨后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惜春的真挚感情。
6.朗读指导。
(1)掌握节奏,韵律(加点的是韵脚字)。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不觉晓:反映睡得香,人感到满足。
处处闻啼鸟:反映春天生机勃发的景象。
花落知多少:反映春光不能常驻,应该加倍珍惜的心情。
(3)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4)学生自练。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7.描红指导。
(1)提示描红生字的注意点。
(2)学生自练描红觉、晓、眠3个生字。
三、布置作业
1.朗读《春晓》,熟读背诵。
2.抄写《春晓》《春雨》各两遍。
第三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春晓》。
2.默写春晓、风雨两个词语。
二、指导背诵
1.指导背诵《春雨》。
(1)放录音。
(2)教师指着板书引背。
(3)分两个大组,一组读,一组听,再交换读听一次。
(4)各人轩声默念背诵- ()齐背。
(6)指名背诵。
2.指导背诵《春晓》,方法同上。
三、堂练习
1.找朋友(连词)。
春(春风)(春雨)(春晓)(春光)(春花)
时(时节)(时间)(时光)(及时)(准时)
2.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
春天——春雨——
3.说话练习。
(1)话题:春天来了
(2)提出要求:根据第2页上的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春天的美丽景象。
(3)各人发挥想象,构思讲说内容。
(4)同桌两人交互说听、补充。
【感谢您浏览!您可以搜索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m】
()指名几人到班上讲说,教师评议,小结。
. .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