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物理化学二元不稳定化合物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133.00 KB
- 文档页数:1
不稳定化合物不稳定化合物是指在常温下易分解或反应的化合物,其存在时间短暂,常常只存在于化学反应的中间体或反应物中。
这些化合物具有高度的化学反应性,因此对于化学研究和应用具有极大的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包括定义、分类、性质、制备方法及应用等。
不稳定化合物通常指在常温下会发生自发反应或分解反应,因此不存在于稳态条件下。
这些化合物的存在时间短暂,常常由于高能中间体形成而存在。
具体来说,这些化合物存在于两种情况下:一是它们是反应的中间体,在化学反应中以非常短的时间存在,从而转化成不同的产物;另一个是它们在常温下是稳定的,但在受到温度、光、压力等外部条件的激发下,会产生快速反应或分解。
由此可见,不稳定化合物在化学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化学反应情况,不稳定化合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热不稳定,另一类是光不稳定。
1、热不稳定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受到温度的激发下,会产生快速的反应或分解。
例如,硝酸银是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受热分解会产生氧化银。
不稳定化合物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非常高的化学反应性,接下来来看具体的特点:1、容易分解或反应:不稳定化合物在常温下会自发分解或发生快速的反应。
2、不具有稳定性:不稳定化合物无法在稳态条件下存在。
3、优良的试剂反应性:由于不稳定化合物具有优良的试剂反应性,因此对化学研究和应用具有极大的意义。
不稳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多样,但通常会采用低温、制备速度快且简便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普遍的制备方法:1、化学反应制备:例如,氧化乙炔通过快速氢氧化反应即可制备出不稳定的甲醛。
2、电化学制备:通过电解法可以制备出一些不稳定化合物。
例如,在铝与碳之间的反应中,可以制造出一些不稳定的中间体。
3、光化学制备:在光化学反应中,通过光激发、光解或其他方法可以制备不稳定化合物。
例如,在光化学反应中,需要用到化学反应物或其他物质。
不稳定化合物在化学研究和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这几个方面是:2、材料制备:不稳定化合物在材料制备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冲刺阶段知识点概要1.1 课程重点热力学基本定理在冶金中应用及标准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方法;Elingham图的应用;溶液(包括铁液与渣液的活度与活度系数、Wagner 模型、分子理论与离子理论模型、标准溶解自由能等);扩散与传质的基本理论;三个典型的冶金动力学模型(气固相反应动力学、气液相反应动力学、液液相反应动力学)。
1.2 课程难点活度的概念及活度标准态的选择;不同标准态活度及活度系数之间关系;相图的基本规则(邻接、相界限构筑、二次体系副分、切线、阿尔克马德、零变点)。
含有一个不稳定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系相图的冷却过程分析;气泡在均相与非均相形核、气泡长大与上升过程动力学机理;液液反应动力学的双膜理论的应用;不同控速条件的气固反应动力学的未反应核模型。
二冲刺阶段知识点梳理热力学部分(注:未指明书系为《冶金物理化学教程》)1 热力学基本定理及在冶金中的应用1.1 几个基本公式1)体系中组元i 的自由能的描述;理想气体体系中组元i 的自由能;液相体系中组元i 的自由能;固相体系中组元i 的自由能。
(书第5 页)2)等温方程式的导出由单个组元I 的自由能推导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变化;讨论自由能变化的三种形式;重点讨论的形式,得出;自由能变化与标准自由能的关系与联系,二者在热力学中分别承担的角色。
(书6-7 页)标准吉布斯自由能为反应产物与反应物处于标准态时的自由能差,表示反应的限度,是反应平衡态的度量反应的自由能表示反应产物与反应物自由能的差,表征反应的方向。
3)等压方程式与二项式(仅限于了解)微分式;由微分式导出积分式;(书7 页)等压方程式表征了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1.2 冶金热力学中标准自由能的计算(书11-15 页)1)用积分法计算化学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化;物质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及标准溶解吉布斯自由能定义,要求会举例。
(书11 页)2)由积分法得到的化学反应的标准自由能求化学反应标准自由能与温度的二项式;3)由标准生成自由能和标准溶解自由能求化学反应的标准自由能(二项式);4)由电化学反应的电动势求化学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化;(要求会写正极、负极及总反应式)5)由自由能函数求化学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化。
冶金物理化学大一知识点冶金物理化学是冶金学科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了金属及其合金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在冶金过程中的应用。
下面将就冶金物理化学大一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介绍。
一、金属晶体结构金属晶体结构是金属材料的基本特征之一。
金属晶体结构可分为两类,即晶格类型与晶体系类型。
晶格类型主要指晶格的形态,包括立方晶格、正交晶格、单斜晶格等。
晶体系类型主要指晶体所属的晶体系,包括立方系、正交系、单斜系等。
晶体结构的研究对于了解金属的性质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二、固溶体与相图固溶体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固体溶液,其中溶质的含量可以任意改变。
而相图是描述物质在不同温度和成分条件下各相的稳定关系的图形表示。
在冶金过程中,了解固溶体的形成条件、组织结构以及相图的性质对于合金的设计和加工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溶解度与活度溶解度是指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或最小量。
而在实际应用中,溶剂和溶质的相互作用会导致溶液中活性的变化,这时就需要引入活度概念。
活度是指溶液中溶剂或溶质的活动浓度与其标准浓度之比。
溶解度和活度对于理解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溶解以及固溶体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四、金属的热力学性质金属的热力学性质主要包括热容、热膨胀、热导率等。
热容是指单位质量金属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热膨胀是指金属在温度变化时体积的变化。
热导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金属导热量的传递能力。
热力学性质的研究可以用于材料的温度设计和工艺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五、电化学性质电化学性质是指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所表现出的化学反应性质。
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可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形成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
这些离子的运动和金属的电子的流动构成了电化学反应。
电化学性质的研究对于电镀、防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六、腐蚀与防护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遭受腐蚀破坏,因此对于腐蚀的了解以及有效的防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腐蚀是指金属与环境介质中的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材料损失。
第一章 热力学基础一、名词解释:(溶液的)活度,溶液的标准态,j i e (活度的相互作用系数),(元素的)标准溶解吉布斯自由能,理想溶液,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二、其它1、在热力学计算中常涉及到实际溶液中某组分的蒸汽压问题。
当以纯物质为标准态时,组分的蒸汽压可表示为______;当以质量1%溶液为标准态时,组分的蒸汽压可表示为______;前两种标准态组分的活度之比为____。
2、反应MnO(s)+C(s)=Mn(s)+CO(g),G θ∆=268650-158.4T 1J mol -⋅,在标准状态下能进行的最低温度为______K 。
该反应为(填“吸或放”)______热反应。
当T=991K ,总压为101325Pa 时,该反应______(填“能或否”)向正方向进行;在991K 时,若要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状态,其气相总压应为______Pa ;若气相的CO 分压为Pa 5102⨯,则开始还原温度为______。
反应MnO(s)+C(s)=Mn(s)+CO(g),14.158268650-⋅-=∆mol TJ G θ,在标准状态下能进行的最低温度为______。
3、理想溶液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的溶液;理想溶液形成时,体积变化为____,焓变化为__________。
实际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偏差可用______________参数来衡量。
4.判断冶金生产中的化学反应能否向预想的方向进行,在等温、等压下用____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值;若该反应在绝热过程中进行,则应该用____函数的变化值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5.冶金生产中计算合金熔体中杂质元素的活度常选的标准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高炉铁液中[C],当选纯物质为标准态时,其活度为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6.物质溶解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纯物质为标准态时,标准溶解吉布斯自由能为__。
冶金物理化学第一部分冶金热力学28学时绪论(2学时)现代冶金过程与冶金物理化学;冶金热力学与冶金动力学的最新发展;如何学习冶金物理化学?1.热力学基本定理在冶金中的应用(5学时)1.1几个基本公式体系中组元i的自由能的描述理想气体体系中组元i的自由能液相体系中组元i的自由能固相体系中组元i的自由能等温方程式的导出等压方程式与二项式1.2冶金热力学计算中标准自由能的获得用积分法计算;例题(注:讲不定积分法,学生阅读定积分法)由积分法得到的标准自由能求化学反应标准自由能与温度的二项式由标准生成自由能和标准溶解自由能求化学反应的标准自由能(二项式)由电化学反应的电动势;由自由能函数。
2.热力学参数状态图(10学时)2.1Ellingham图氧势图的形成原理氧势图的热力学特征(特殊的线;直线斜率;直线位置)氧势图的应用(氧气标尺;Jeffes图学生自学)2.2相图分析方法及基本规则复习与总结在冶金中常用的二元系相图及相图的基本定律(相律;连续原理;相应原理)三元系相图的构成三元系浓度三角形性质(垂线、平行线)三元系浓度三角形性质(等含线;定比例;直线;重心)简单共晶型三元系(图的构成;冷却组织及量;等温线与等温截面)具有一个稳定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系具有一个不稳定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系(图的特点;分析特殊点的冷却过程)相图的基本规则(邻接;相界限构筑;二次体系副分;切线阿尔克马德;零变点)相图正误判断3.冶金溶液(10学时)3.1铁溶液活度的定义及活度的标准态与参考态不同标准态活度及活度系数之间的关系标准溶解自由能多元系铁溶液中组元的活度??活度相互作用系数二元正规溶液3.2冶金炉渣炉渣的性质(碱度;过剩碱;氧化还原性)分子理论捷姆金完全离子理论4.冶金热力学应用(2学时)三方面的例题:炼铁过程热力学;炼钢过程热力学;有色冶炼热力学第二部分冶金动力学26学时5.冶金反应动力学基础(6学时)5.1化学反应速率及反应级数反应进度与速率n级不可逆反应与1级可逆反应方程5.2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活化能关系式、物理意义5.3边界层理论扩散与传质边界层传质方程5.4双膜理论模型多相问题引出双膜理论及问题解析:稳态过程、控速环节、传质系数)5.5多相反应动力学问题处理方法多相问题特征与解析方法,举例6.多相反应动力学(20学时)(重点反应特点、机理步骤、建立方程与获取动力学参数)6.1气一固反应(8学时)6.1.1气-固反应特点与处理思路气固反应特点、处理方法6.1.2几种特殊气-固反应的动力学过程金属氧化碳酸盐分解碳燃烧的动力学机理,解析特点,举例化学反应控速时碳颗粒燃烧反应动力学方程6.1.3未反应核模型的理论推导金属氧化物气相还原动力学机理未反应核模型适应条件、理论推导6.1.4应用实例与动力学参数获取未反应核模型特殊条件下:外扩散、内扩散或界面化学反应控速应用及动力学参数获取,举例6.2气一液反应(8学时)6.2.1气泡形成机理与动力学过程碳-氧反应钢液内气泡均相与非均相形核、气泡长大与上升动力学机理6.2.2钢液中碳-氧反应动力学吹氩脱碳反应动力学机理不平衡参数与脱碳速率低碳钢或高碳钢脱氧动力学方程求解6.2.3真空脱气与吹氩脱气反应动力学真空脱气与吹氩脱气反应动力学吹氩量或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6.3液一液反应(4学时)液-液反应动力学机理与动力学方程锰氧化反应控速环节讨论6.4液-固反应(自学)固-液相反应特点、应用范围及典型实例介绍:炉渣-耐火材料反应实例第三部分实验教学(24学时)。
不稳定的物化性质及危险特性引言本文档旨在研究和讨论不稳定物质的物化性质以及相关的危险特性。
了解这些属性和特性对于安全操作和处理这些物质至关重要。
不稳定性不稳定物质指的是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发生分解、聚合、爆炸、自燃、剧烈反应或产生有害物质的物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不稳定性特征:- 敏感性:不稳定物质可能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如温度变化、压力变化、撞击或摩擦。
- 分解:不稳定物质可能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分解,产生气体、热量、毒性物质等。
- 自聚:不稳定物质可能发生自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或固体结构。
危险特性不稳定物质的危险特性与其不稳定性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特性:- 爆炸性:某些不稳定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迅速放出巨大的能量,导致爆炸。
- 引火性:某些不稳定物质容易在接触火源时自燃或产生可燃气体。
- 毒性:不稳定物质分解或反应后可能产生有毒物质,对人体或环境有害。
- 腐蚀性:某些不稳定物质在接触到金属、皮肤或其他物质时能够导致损伤或腐蚀。
预防措施为了防止不稳定物质的意外事故和危险,以下预防措施可以采取:- 储存和运输:确保不稳定物质储存在合适的中,并且符合相关的储存和运输标准。
- 标签和标识:对于不稳定物质,必须用明显的标签和标识来指示其特性和危险性。
- 防护措施:在处理不稳定物质时,必须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例如戴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 事故应急处理:建立适当的事故应急处理程序,以应对不稳定物质可能导致的事故或泄漏。
结论了解不稳定物质的物化性质和危险特性对于安全操作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预防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降低意外事故和危险发生的风险,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具有一个二元不稳定化合物的三元系相图中几个特殊点的冷却曲线
几个特殊点的冷却过程分析
在这类三元系相图上,M 1、M 2、M 3 是几个有代表性的特殊点,其冷却过程分析清楚了,该类相图所有点的冷却过程也就清楚了。
M 1点的冷却过程: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以下两点:
①M 1在△ADC 中,凝固结束后,所得固相为A ,D ,C ;
②M 1点位于CD 线左侧,当二元包晶反应完成以后,液相不足,而固相A 过剩;凝固结束在P 点,或者在P 点发生三元共晶反应。
(与二元系比较)
冷却过程如下:
①连接A M 1,当组成为M 1的液相冷却到液相面上时(对二元系为液相线),体系中析出固相A ,随着体系中固相A 的不断析出,液相组分变化沿1AM 方向,直至液相组分变化到三元包晶线IP 上的a 点;
②在a 点发生包晶反应:L a +A= A m B n (D );
③随着包晶反应的进行,固相A 不断减少,化合物D 不断增加;固相组成的变化方向由A a '→,A ,D 比例由杠杆原理确定;液相组成的变化方向由a p →。
如液相进行到b 点则固相进行到'b ,根据杠杆定律,可以确定:
液相与固相的比例: ''11
b
b L S W b M W bM = 固相中A 与D 的比例: ''A D W b D W Ab
= ④ 随着冷却的进行,液相组分变化到P 点,发生三元共晶反应,P L A D C =++ 固相组分则变化到a ';
⑤ 液相在P 点进行共晶反应,其量越来越少,直至消失;固相组分则由a '点变化止1M ,形成三个共晶的固相,其比例正是在浓度ACD ∆中1M 点的A 、C 、D 的含量。